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所以呢,张广心愿和仕途都能兼顾了,怎么能不开心呢
做人呢,是要知恩图报的。
张广也是如此,他很感激陈恒的提携,在开心之余,也小小的报答了下。借着鬼道之说,给南中百姓黔首灌输了一个说法:征南大将军,乃是鬼神派来让尔等过上好日子的!是尔等的守护神
好嘛,可以想象的,在南中有了一件事情是不能做的。
不能说陈恒一句不是。
不然的话,说不定明天就会面临无数南中蛮夷,拿着刀子来砍人
也就说,陈恒如今在南中振臂一呼的话,就会有无数的黔首百姓拿上刀子响应跟随。比朝廷的诏令管用多了。
不过呢,陈恒如今没心思管这些。
因为北上冀州去找陈到的陈岗,方才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江州。
也意味着,陈恒给曹丕曹睿两父子准备的饕餮盛宴,正式拉开了帷幕。
冬十二月,洛阳。
又是大雪纷纷的一天,天气异常的冷。给天子寝宫备火炭的小宦官,今日很可怜的被杖责了。理由是他备下火炭,烟太大,把天子曹丕给熏到了。
其他的宦官,看着这个可怜儿被打了个得半死,心中有些戚戚然。
他们都知道,这个小宦官被杖责的理由,不是他办错了事,而是被天子当成了出气筒。
从十月就开始供应的上好木炭,都是有烟的,今日怎么就变大了呢
对吧!
无非是
第四五四章、河北多义士
河北多义士。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当年袁绍得了河北后光布仁政,让黔首士人皆感恩,愿意为其誓死效忠。
比如官渡之战,沮授被俘虏后便誓死不降;而审配守邺城半年之久,被侄子审荣开门献降沦为俘虏,也是慷慨赴死。
还在被行刑之际,要求面北而死,因为他的主公袁尚在北方。
所以呢,虽然冀州被曹魏得去了,魏武帝还亲自坐镇于邺城,但仍旧会有忠于袁氏的黔首和士子存在。大规模的反叛,倒是没有过。小打小闹的贼寇,和杀害曹魏官吏的事情,屡屡有之。
尤其是他们心中有一个寄托:他们效忠的人,袁绍袁大将军的血脉,并没有断绝!
话说袁绍有四子,袁谭、袁熙、袁尚和袁买。
其中袁谭、袁熙和袁尚三人及孩子,都被诛杀绝。唯独袁买的生死去留,变成了一件扑朔迷离的疑案。
用曹魏的官方说法,当然是袁买已经是被诛杀了。
但是曹魏这边,并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来。比如袁买的尸首,就从来没有人见过。更多忠于袁氏的河北士人,都相信袁买在当年邺城被破之际,在家臣的护卫下逃走了。
所以呢,这些年他们都在寻找着袁买的行踪,为了延续他们的忠心。
曹魏这边也同样如此,为了斩草除根。
只是事情都过去了十几年,却没有人得偿所愿。
慢慢的,人们也就都淡忘了。忠于袁氏的河北士人,无奈的放弃了希望;曹魏的鹰犬,也觉得威胁不再。
哪想到,吴质在剿灭贼寇的时候,竟然搜到了关于袁买的消息。
显雍,就是袁买的表字!
吴质作为曹丕的潜邸之臣,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若是袁买依然活着,那么会就导致冀州及并州的动荡。虽然不会颠覆了曹魏,但让人心不稳是绝对的。尤其是这两个州都是和刘备的地盘接壤的,属于前线。一旦动乱起来,岂不是给了刘备大举攻伐的良机
吴质大惊过后是大喜。
若是他能顺藤摸瓜,将袁买给捕获了,岂不是大功一件升官加爵在即
再怎么不济,天子曹丕也会让先去并州当个督帅什么的。而不是现在沦为给曹仁打下手,苦苦等着老当益壮的他老去....
带着心中的冀望,他立刻细细阅读起书信内容,想从中得到袁买更多的消息。
结果呢,升官加爵的希望没看到,反而得到了个进退两难的问题。
书信主要是袁买拉拢这帮贼寇的,信誓旦旦的说,他袁买日后必然继承“先父本初公”大将军的官职!理由是:虽然他的“嫂妻”被贼子曹丕赐死,但“袁睿”的地位还没有动摇,日后必然会登上天子的宝座.....
在看完的瞬间,吴质后心中就嚎叫着不可能:曹睿怎么可能是袁家的血脉!
是的,吴质为人怙威肆行、飞扬跋扈,但以才学通博闻名于世。他直接就猜到了,袁买所说的“袁睿”,就是曹丕长子曹睿!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当年魏武帝攻打邺城,围城的时间半年,而甄姬的丈夫袁熙远在幽州呢!这就排除了曹睿是袁熙血脉的可能,但是袁买称呼甄姬为“嫂妻”!
甄姬的身份,曾经是袁熙的妻子,后来才被曹丕纳为妾的!
袁买称之为“嫂”没毛病,但加了个“妻”....
岂不是在说袁买曾经和甄姬私通过!
而且,曹睿出生的时间也很敏感,邺城破后的第二年就来到了人世间。时间上来看,好像也有那么点可能...
只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礼仪之家,袁买怎么可能做出这种禽兽之举!
就算做出来了,还怎么堂而皇之的宣告于世,让门楣与先人蒙羞!
吴质心中犹豫了。
不是在纠结曹睿到底是曹家,还是袁家的血脉,而是在纠结着要不要将这件事情,上报给天子曹丕。
当了多年潜邸之臣的他,是了解曹丕性格的。
他知道,若是这件事情被曹丕知道了,这个爱惜面子的天子,绝对会大发雷霆!继而大动干戈!然后给大魏朝带来一场牵涉甚广的动荡!
就算身为人父的曹丕,绝对能分辨得出,曹睿是自己的血脉!
但他也绝对会动怒的。
因为他绝对不会容忍,世上有诽谤自己的事情发生!
要不,就把书信烧了,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吴质考虑着大魏的安定,心中冒出了个诱人的想法。只是在瞬息间,又给否定了。
没办法,他侥幸在这里缴获这封书信,别人也肯定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这样的内容!
无他,袁买为了拉拢贼寇,连“嫂妻”侮辱门楣先人的这种话语,都写在书信上了,还有什么顾忌的其他地方的贼寇和不满曹魏的士人,岂不是人人皆知
到了那个时候,曹丕同样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知道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他现在就报上去,让曹丕早做打算,将谣言扼杀在萌芽之时!
.....
所以呢,当除夕将至的时候,天子曹丕正准备着大宴群臣,将这一年的烦心事都做个了结的时候,吴质的私人书信就到了。
可以想象的,曹丕看完了以后,当即就将怒火发泄在可怜的宦官身上,杖毙!
然后就抽出佩剑,疯狂的在寝宫内乱劈乱砍,直到气喘呼呼,直到精疲力尽。
他当然能肯定,曹睿绝对是自己的血脉!但关键是,天下的世家豪强、黔首百姓和行伍兵卒他们,愿不愿意相信呢
《国语周语下》有云:“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像这种帝皇家的宫闱之事,愚昧的黔首百姓最喜欢嚼舌头了!
也是最容易愿意去相信,原本荒诞不经的答案了!
曹丕甚至能想象到,一旦这个事情流传开了,幽州的刘备、江东的孙权和陇右的马超都会让人广为传扬。
为了让曹魏的权威沦为笑柄!
为了让曹魏的人心变得不堪一击!
甚至,在将来他故去后,选了曹睿继位的话,袁氏的门生故吏,还会闹出个“认亲”的戏码来邀宠!
唉....
曹丕将疲惫的双眼闭着,深深的叹息了声。
心中经过一番思虑后,便执笔给曹仁和吴质写诏令,让他们立即大举剿灭贼寇和寻找袁买的踪迹。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这些贼寇和亲善袁氏的人,是无须审问和不允许投降的,直接就要屠之!
为了避免事情泄露半分。
同时,他踌躇了一会儿,又让宦官去给司徒华歆传了个不可置疑的口信:明年正月,由他在朝议中,提出让郭贵嫔为皇后的上奏。
嗯,他心中也已经开始在思虑,让谁去伺奉无子的未来皇后了。
当然了,天子曹丕做的这一切,曹睿是不知道的。
他因为之前市井中魏武帝话语的流言,被禁足在府邸内。如今,也正看着庭院中的梅花,心中一片惆怅。
梅花,是他阿母最喜欢的花。
寒梅绽放时,也是他阿母最开心的时候。
他还记得,小时候他依然住在他阿母的府邸内。每当岁末梅花绽放的时节,他的阿母会牵着他的手,激励他做人要像寒梅一样,不畏惧风雪苦寒,独立迎风傲立人间。
他是一直记得的,也是一直这么努力着的。
只是他的阿母,再也看不到他的努力了。
他的阿母,在六月的时候,被他的阿父,当今的天子,赐死!下葬的时候,还把头发披散起来,遮住脸,用米糠塞入口中。
让她在黄泉路上无脸见人、有口难言!
因为散布他阿母口
第四五五章、殿前对
大人物们的谋划,上位者们的争权夺利,最终为之买单的,永远是这些可怜的毫无防抗里的黔首百姓。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就如如今站在陈恒眼前的这些衣衫褴褛黔首们。
他们就是为了陈恒的谋划买了单。
他们的父亲或者丈夫,亦或者是儿子,都被陈到挑选成为了死士,去散布袁买依然活着、曹睿是袁家血脉的消息。
用性命作为代价,得到了陈恒的承诺。
让他们的家人迁来巴蜀之地,给以足够大的田亩,给以未来子孙踏上仕途的机会。
这些黔首百姓,之所以要千里迢迢来巴蜀,一方面是为了将陈恒谋划的这些踪迹都给抹去。虽然说,死人更加不会开口,但陈恒不想毁了自己的声誉。
毕竟他未来还会有更多谋划,还会需要更多人为了他的权势而无怨无悔的去死。这次背弃信义了,以后谁还会愿意奋不顾身呢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巴蜀如今,是大魏朝最为公平的地方。
是的,最公平!
天子曹丕在各州郡推行九品中正制后,以往魏武帝的唯才是举,就慢慢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寒门士人们忽然发现,自己的上升空间被家门给阻断了。
而刚好,陈恒在巴蜀之地设立了“拾遗馆”,号称只要有才能便可以出仕,不问家世不论出身。颇有当年秦朝的军功拜爵、王侯将相本无种的作风。
这些黔首百姓,是没有什么家世的,想在别的州郡踏上仕途是很困难的。唯有在巴蜀,在陈恒的治下,无论世家子还是黔首出仕的起点才是一样。
他们的家人能被选为死士,能执行针对天子的谋虑,才能当然也是出类拔萃。在这样公平的土壤下,又多了狡狐的有意照顾,未来前景自然是一片光明。
事实上,巴蜀之地还汇聚了许多其他州郡的寒门士人。他们也是抱着同样的目的,为了那一丝公平背井离乡,被狡狐扔去了南中诸郡当僚佐。
他们到来以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原来汉人与蛮夷融洽共处可以做到的;原来世家与寒门士人一视同仁,也是真的。
最明显的是镇南大将军对待蛮夷部落的举措。
原本忍受汉人官府和部落首领双重剥削的部众,只要愿意被编入户籍后,官府便将其当成了汉人对待。不但授田,还可以享受家人免费看疾及孩子启蒙,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用再听从首领的命令了。
陈恒只给了那些首领两个选择。
一是接受朝廷的爵位和赏赐,以手中的权力换取了子孙后代的富贵。另一,是担任都尉、别部司马等低级军职,随军拼搏出另一未来。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做出其他选择。就是要面对曹军拿着明晃晃刀子,来一次不友好的拜访,身死族灭。
也就是说,在曹军治下的南中,已经没有了蛮夷部落的说法,只要统一的汉人。
而世家与寒门的待遇并重,从陈恒的心腹部将马谡和宗预就可以看得出来。
出身荆楚豪门的马谡,在打下了云南郡后,便被调令去了兴古郡。理由是天子曹丕可能要对江东用兵,让他率军去牵制交州的兵力。
实际上,谁都知道陈恒这是将他调开,给寒门出身的宗预,在未来掌控南中做准备。
不然的话,为什么马谡打下来的所有地盘,都交给了宗预来安抚呢
还有许多刚被征辟的僚佐,为什么都扔到宗预麾下接受调度呢就连依然在攻打越嶲郡的黄权部,一个人都没有分到呢!
而且据说,黄权将军有一次勉励巴蜀子弟的时候,无意中说到了,让他们的家人先去牂牁郡购置房屋什么的。
这不就是意味着,黄权部以后将被调到牂牁郡去驻防
兴古郡和牂牁郡,一个挨着交州,一个挨着荆州,属于用兵之地。再结合宗预已经将官署设立在云南郡了,以后镇守南中的人,不就明摆这是宗预了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