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之后,朱然留潘浚守城,自己率领精锐赶去公安城,在曹军荆楚都督夏侯尚未得到消息之前,与陆逊两路夹击,大破之,斩获无数。夏侯尚亦溃败至西陵城固守。

    至此,荆州战事,攻守互换。

    江东诸将,奋发余勇引兵来围城,意图将曹军彻底赶到长江北岸。西陵城易守难攻,暂时无忧,但武陵郡辰阳城以南的疆土,都被江东趁势占据。

    夏侯尚在无奈之下,便遣人赶往南中牂牁郡,请求狡狐麾下的法正部,前来支援。

    法正也不推脱,当即就让人去辰阳请五溪蛮王沙摩诃出兵牵制,自己急忙赶到零阳城接替军心不稳的高祚部。

    陆逊与朱然看到了狡狐麾下发兵来援,双方兵力又相差无几,便便止住了攻势,让双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就在这片刀兵暂止观望中,缓缓而来。

    而远在扬州的天子曹丕,也终于等到了南线的军报。

    就是有些不可置信。

    在他的心中,南线就算不能建功,至少也能势均力敌!毕竟江东大部分兵力,都被他牵制在了东线。

    但是军报上却说,南线惨败!

    丧师辱国!

    连被他寄予厚望的、被他认为是军事奇才、可以匹敌世之狡狐的司马懿,父子皆战死!

    “司马匹夫!枉负朕亲重!纸上谈兵之徒!”

    曹丕连续看了好几遍的军报,终于咆哮如雷。

    怒骂着曾经亲密无间的心腹兼友朋,如今恨不得啖其肉的、志大才疏的败军之将。

    的确,他是有足够的理由愤怒。

    不管是疆土丢失和兵卒的损失,司马懿这么一败,也将他这个天子的颜面,全都给败光了。犹如不着丝缕于众人之前。

    最早,司马懿是他向魏武帝建议,调去荆州任军职的。

    去年,司马懿夺一郡之功,是他大举吹捧,让朝中百官都觉得鹰视狼顾乃兵家奇才!

    然后呢,现在,司马懿便用一场兵败身死,当成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扇在了天子曹丕的脸上。

    让士人黔首都有了一个共识:天子曹丕,无识人之明!

    身为帝王,评价是否贤明的第一个标准,不就是知人善用么....

    哎,可怜。

    背上了这个污点,曹丕这辈子,都无法得到这个评价了。

    所以呢,当他继续看夏侯尚的私人信件的时候,直接就信件扔进了火盆中。

    因为上面写着,夏侯尚的请罪之意。

    不是战败的请罪,而是他公器私用,私下派遣使者和江东朱然部交涉,用一些监械和战马换回来了司马懿的尸体。

    “此匹夫死则死耳!安能耗费国之储藏邪!”

    曹丕更加愤怒了,抽出了佩剑将桌几劈得支离破碎。

    只是他的原本愤怒得通红的脸庞,不一会儿就变得煞白。一下子就跌坐在地上,用手捂着心口处,满脸的痛楚,几乎不能出声,大冷天里竟然还有了满额头的冷汗。

    顿时,屋内的宦官及常待们都大急,一片鸡飞狗跳之后,才唤来了随军的太医。

    而太医诊断后,就出言询问,“此疾,类似于惊悸之症。臣斗胆问陛下,往年是否有过大悲后大喜,心口绞痛的经历”

    曹丕默然。

    他想起来了。当年他在被魏武帝立为世子之前,大悲不已,然后王昶来报说出结果,他有大喜过望。那个时候,他心口就隐隐作痛。只是当时没有去理会,也忘了让太医诊断及开药调理了。

    “此惊悸之症,如何医治邪”

    他对太医的询问,避而不答,直接就问出了医治之法。

    有时候,不否认,便是默认。

    太医当然也了然于胸,踌躇了片刻,便伏低了脑袋,“回禀陛下,此症状针石医药只能缓解些许。若想不再犯,陛下当戒躁忌怒。”

    让朕戒躁忌怒

    &nb




第四六一章、曹魏飘摇
    赵云这些年,因为与乌桓、鲜卑作战中,无论是千里奔袭直捣黄龙,还是硬对硬正面对抗,都大胜之。不仅赢得了当年魏武帝捏着鼻子,向朝廷上表请封为护乌桓校尉;还赢得了士人黔首的一致赞誉,称他为大汉朝第二个冠军候霍去病。

    是故,当他回到常山劫掠走曹军囤积的军械与粮秣,也碰到了喜忧相交的问题。

    喜,是常山郡的父老乡亲们,不用他问,就直接说出来了曹军在郡内的驻军、粮秣囤积等等位置。

    忧,是这些父老们想跟他一起去幽州。

    不仅是那些一腔热血任侠的浪荡儿,就连那些安安分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黔首,都想拖家带口跟过去。

    但宅心仁厚的赵云,怎么能让他们去送死呢

    他此来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以速度的优势劫掠的辎重便回去幽州。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长待,不然的话,就会被曹军包了饺子。

    毕竟冀州不比草原上的一马平川。这里自古人口稠密,村落连绵起伏,城池百里内就有好几座。也意味着,整个冀州的郡兵,百里内都会有好几拨!曹仁只要将这些郡兵调度起来,将幽州与冀州的接壤处,挖壕沟落下营寨,就能将赵云这些骑兵都困死在冀州!

    然后剿灭!

    也就是说,赵云必须要趁着曹军调度完备之前,带着骑兵回幽州去。若是带上了这些黔首妇孺,影响速度先不去考虑。只要被曹军追上,这些父老乡亲都会被通敌之罪,给屠了

    不要心存侥幸。

    以曹军一贯残暴的作战风格,这些百姓绝对会冠上叛逆,被屠了的。

    好说歹说,赵云给父老们废了无数唇舌,将攻陷曹军囤积粮秣之地所得,分出了不少,终于只带着有战马的游侠儿回幽州。

    他的做法是对的。

    曹仁终究是一名优秀的统帅。在得知心腹大将常雕被斩杀后,便让人赶往中山国,将冀州最精锐的兵卒之一,陈到统领的黑毦兵赶往高阳城一带布防,堵赵云的归路。

    而杀手锏,则是正从洛阳倍道赶来的近万禁军!一半,是许褚当年亲自训练过的宿卫;另一半则是虎豹骑。

    堪称曹魏最精锐的步骑!

    本来,曹仁是没有权利调动,守卫京畿的军队的。

    但是他本来就是宗室重臣,官职又是位于三公之上的大司马。所以当他以身家性命担保,加上留在洛阳的太尉贾诩力主增援,劝说京畿出兵后,统领这些军队的统帅便发兵而来。

    这个统帅是曹丕东征后,设立的镇军大将军,陈群!

    品秩还位于四征将军之上。

    本来呢,陈群这些年根本没有在军队里待过,是没有资格担任如此高的军职的。但九品中正制,就是出于他的手中。

    曹丕念他用这个制度,缓和了曹氏与世家的冲突,顺利登上帝位;而朝中百官与世家们,都感恩他提倡,让家族多了好多利益。所以他被任命为守备京畿的人,被授予高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嗯,这个军职,也是如今世家掌军权的最高职位。

    而且曹丕为了谯沛元勋们,心里能好受一些,将关中都督曹真的官职,也变成了“上军大将军”,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但是呢,陈群首次统帅军队的战绩,不怎么好。

    他一路紧赶慢赶的,从河内郡进去冀州,却只能跟在赵云的背后吃灰尘。

    深谙骑战的赵云,在达到此战目的后,已经踏上了回幽州的归途,还趁着陈到与曹仁两军尚未形成合围的时候,给冀州说了后会有期。

    好嘛,曹仁看着自己的防区,被刘备军如入无人之境,恚愤不已;也暗自对自己的疏忽,中计而羞愧难当。

    在二月份的时候,他便亲自上表给刚回到洛阳的天子曹丕,请罪。还言辞很诚恳的说有负重望,请求降级或者什么的。

    结果呢,曹丕不知道是犯了低情商的病,还是被战局给气得糊涂了。

    他竟然好生勉励的曹仁一番,不但没有将大司马的官职给撸了,还让人带过去了一些赏赐,说是犒劳曹仁这些年的勤勉。

    当时已经卧病在床的贾诩,得知消息后,便对着床边伺候吃药的长子贾穆,叹息不已。扔出了一句,让贾穆差点没将药碗扔了的话。

    “唉大司马不得归洛阳矣!”

    天子这是赐死大司马吗

    贾穆暗自思虑了半天,也没有头绪,便问了其父缘由。

    “无他,大司马平生以果壮著称,且先帝已故多年矣。”

    贾诩说完了以后,便闭目养神了。

    而贾穆恍然大悟。

    是的,曹仁一生征战,皆以果壮著称,性格刚强而勇烈。他此番之败,是平生最大的败绩,也是临老了,将一生名声给安上了个污点。

    这已经让他恚愤不已了。

    而如今天子曹丕,不但将他降职,给他心里一个台阶下,还勉励了

    这不就是让他更加恚愤了

    更何况,曹洪因为与曹丕不和,早就被缴兵权当摆设。当年跟随魏武帝起兵的宗室重臣中,唯一执掌兵权的人,就是曹仁了。

    他也身为天下表率,被整个曹魏的将领瞩目。

    这种情况下,曹丕给他勉励,曹仁心中会怎么想呢会不会就愧疚不已,觉得有负曹魏的基业,觉得对不起魏武帝和天子曹丕的信任呢

    恚愤,再加上愧疚自责,已经年过五旬的曹仁,怎么过得了心中那道关卡!

    毕竟,人在晚年,是最经不起逆境的。

    所以呢,在三月份的时候,天子曹丕就迎来了冀州的噩耗。

    大司马曹仁,薨!

    好吧,天子曹丕又一次涕泪不止。以子侄的身份,身穿孝服为曹仁发丧,还将曹仁的谥号和夏侯惇一样为:“忠侯”。

    虽然生老病死,是人避免不了的。

    但有些人也很敏锐的发现,随着曹仁的故去,曹魏宗室大将正式换代了。

    也就是,步入了凋零的路途。

    不过呢,老天爷这一年,对曹魏的苛待,并非远远至于此。

    东征失败,冀州失利,国库空虚,名将凋零这些事情接踵而来,让天子曹丕感觉心力交瘁。他这几月,为了稳定国内安定,连惊悸之症都反复了好几次。好不容易,将国事安排得差不多妥当了,家事又来了。

    夏六月,曹彰、曹植、曹彪这三位已经封了王的兄弟,一起前来洛阳朝觐天子。

    这三位,是大魏朝第一批被封的藩王,日子也是过得最惨的。拜当年魏夺嫡所赐,曹丕对曹彰和曹植的严加防范。

    定令他们游猎不得超过三十里,又设设辅监国的官僚,名为伺候实为监视之。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

    过得比黔首百姓还要惨。

    所以呢,在这次朝觐的时候,曹植就给天子曹丕上疏。说君臣身份已定,请求天子看在一奶同胞的份上,授予自己和曹彰官职,让他们为大魏的基业出力。

    曹丕当然不会允了。

    好生激励了曹植一番后,回到了寝宫里,看着案几上的案牍,突然就将曹植的上疏和他征伐江东战败的事情,结合了起来。

    他以为,曹植在这个节骨眼上疏,是在讽刺于他!

    因为魏武帝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让曹丕领兵作战!

    而曹彰就不用说了,用兵之能,被魏武帝亲昵的称之为“黄须儿”;至于曹植,魏武帝也曾经想任命他为东中郎将!

    顿时,天子曹丕心中大为羞怒。

    也表现在



第四六二章、论势
    狡狐陈子初

    本来还对即将离世的贾诩,带着点伤感的曹丕,心中一下子就变得好生冰冷。

    无他,狡狐陈恒督战过荆楚,如今又在巴蜀主事,若是在调过去关中担任督帅,岂不是大魏朝的半壁江山,都沦为己吾陈家的播种地

    在如今,随着曹魏第一代宗室大将的凋零,能与军功匹敌狡狐陈恒的人,大魏朝已经找不出一个了。

    功高盖主,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

    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难道有张良、陈平之奇的贾诩,看不出来

    或者说是,这个毒士和狡狐私下有勾结

    心中猜测已经很接近事实的曹丕,转念一想,又将这个想法给否认了。他想起了贾诩自从进入曹魏势力后,就没有和任何人结交过。

    而且这些年,没有看到贾诩和狡狐有过任何来往。

    是故,曹丕想了想,便挥手让随身记录天子起居的僚佐出了屋子,声音很轻的问道,“太尉乃是想谏言,让征南大将军转为关中都督乎”

    “咳...咳...”

    脸色越来越灰败的贾诩,连续咳嗽了好久,才用浑浊的眼神看向了曹丕,“非也。陛下,老臣之意,乃是说彼江东孙仲谋与陇右马孟起,皆是征南大将军手下败将耳。自古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是故,如何调度将士防御江东与关中,当应询问征南大将军是否有良谋。而并非是老臣能言之矣。”

    天子曹丕,一下子就恍然大悟。

    他听出来了贾诩隐晦提及的事。
1...142143144145146...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