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琅琊在陶谦时被臧霸、孙观等人占据,如今只是名义上臣服于吕布。而广陵太守陈登,很早之前就成为了曹老大的卧底。这不,曹老大刚东征,他就率领郡兵呼应了。

    因此曹军此次东征吕布,需要防备的援军,只是袁术。是的,吕布和袁术又结盟了,跟小孩子玩家家一样,开心了就一起愉快的玩耍,不开心了就打个架。

    所以随征的陈恒,心里琢磨着坑刘备的坏心思,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他被曹老大扔去了义成一带,率领本部兵马防卫袁术。明面上的理由,是他麾下新卒太多,曹老大觉得面对并州军时不堪重任。

    当然了,狙击袁术的主力不是他。而是进军到汝南郡颍上县的曹仁偏师,几乎挨着寿春了。寿春是袁术称帝的都城,不击溃曹仁的偏师之前,袁术军是不可能进军徐州的。

    看得出来,曹老大的安排,是很照顾陈恒的。不仅将他扔到了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坐等战争结束,还第一次作为别部,独立驻守一方小打小闹了。

    才二十二岁,就是独断军机的别部。曹老大把陈恒当成自家子弟来培养的意图,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临行的时候,徐晃就忍不住带着一脸的羡慕之色。

    不过呢,陈恒心里是很不爽的。

    无他,灭掉吕布的功劳,他是连口汤都喝不到了。

    唉,人生就有得有失的过程,莫要人心不足了吧!只要这次不出什么篓子,以后再努力积累功绩,和曹仁一样成为偏师是板上钉钉的事。

    换了个思路,陈恒心里就平衡了。指挥着兵卒们将军营扎在义成城外淮水畔,顺带的,颁布了一堆巡视防备的任务。

    虽然袁术军是不可能从这里经过的,但来都来了,就好好折腾下呗,就当为了以后积累经验了。不仅如此,他还派了不少探马来回徐州,美其名曰关注徐州之战。其实就是闲着没事做,给日子打听点乐子。

    十月,曹老大攻陷徐州彭城,又一次惨无人道的屠城。十一月,进军到下邳,先后三次在野战中打败了吕布,将其围困在下邳城内。

    而当了近两个月咸鱼的陈恒,竟然被老天爷眷顾了。

    很意外的,很幸运的,他抓到了一个历史名人。后来东吴的名将,被三国志里赞为“江表之虎臣”的琅邪莒县人,徐盛,徐文向。当然话得从头说起。

    闲着没事做的陈恒,为了让手下兵卒历练历练,下令无论白天夜里,都要巡视淮水。哪怕是连续降雨夹雪的十一月,都不能耽误。嗯,为了减少士卒们的怨气,他还特地在夜里以身作则亲自巡视了好几次。

    所以老天爷就看他顺眼了,给了个甜头。第三次率领部曲巡视的时候,竟然发现了有试图偷渡淮水的人。

    当夜哨来报的时候,陈恒还以为听错了。

    十一月份,天气已经很冷了,老天爷又是雨又是雪的扔,河水涨了不少,这风大浪急的,在夜里过河,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再三确认夜哨的话后,陈恒便急忙带上五十强弩手过去,想看看不想活了的人长啥样。嗯,历经上次无远程攻击的尴尬后,他求了曹老大拨下一百军弩,全给自己的部曲装备上了。

    不一会儿,赶到夜哨说的地点,就看到有五六个人披着衰衣,在淮水畔扎木筏。

    还真有不要命的啊!这是陈恒的第一反应。

    抓了带回去缓解缓解无聊的日子!这是他的第二反应。

    “围起来,要活的!”

    “喏!”

    那五六个人警觉性很高,但很可惜是在河畔,陈恒兵卒包围过来的时候,他们除了跳进淮水里,没有别的逃跑路径。

     




第一一零章、伯乐难求
    翌日,军中朝食过后,徐盛便被带进了陈恒的军帐中。

    “汝是徐盛,徐文向”

    陈恒正中跪坐,旁边张仁拿着铁蒺藜骨朵护卫着。他昨夜思考好了好久,想着如何将徐盛心服口服的变成自己的手下。

    是的,不是推荐给曹老大,而是变成自己的手下。曹操让他看到了未来独领麾下征战的希望,也助长了他建立自己班底的野心。

    “回将军,某是徐盛。”

    “嗯,为何夜里渡河”

    “将军,在下并非奸细,真是想过河投奔亲戚。”

    都晾了一个晚上了,还拿投奔亲戚来当幌子,你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

    陈恒有些恼了,连珠箭一样扔出一堆问题,“好!本都尉问你,你要投奔何人他的姓名叫什么,籍贯那里,家兄弟几人,是否出仕,任何职”

    说完不等徐盛回答,马上又加了一句:“你想好了再回答。本都尉会再问一次你的同党,如果他们说的不一样,呵呵!”

    徐盛脸色有些惨白,陷入了沉默。投奔亲戚本来就是编织的理由,他贸然开口,就是害了所有人的性命。

    “唉,都尉明察秋毫。在下不敢狡辩。”

    站起身,拱了个手,徐盛也不装了,拿出和历史上勇名见闻的作态,“某是徐州琅琊人,因曹司空东征吕温侯,徐州战火连绵,是故想避居江东,求苟全性命耳。”

    好嘛,陈恒听出来了。

    曹操前两次攻打徐州的时候,陶谦还活着,屠城还能找个为报父仇理由。但现在陶谦都在地里腐烂了,征徐州还屠城,就给了徐州百姓“曹操要屠尽徐州”的恐慌,不争相逃离才怪了。徐盛也是个人,不想留下来等死也不奇怪。

    “嗯,某信你不是奸细了。”

    陈恒摩擦了一会儿胡子,冷不丁又冒出了一句,“你有武艺在身,而且识文断字,为何不从军谋个前程”

    这是问我未来打算和你有关系吗难道是要招揽我

    徐盛有点蒙,马上就隐晦的拒绝了,“在下才浅德薄,但求苟全性命足以。”

    被后世赞为江表之虎臣的人,才浅德薄陈恒笑了,露出了白森森的牙齿,懒得再做纠缠,直接就抛出本意:“呵!本都尉麾下正好缺人,不计较出身,也不计较才浅德薄。当然,文向兄也是可以拒绝的。”

    徐盛被陈恒的不要脸惊呆了。

    还真没有见过这样招揽人的!非亲非故的,还把表字给叫出来了,威胁之意是个人都听得出来。不从就得死,这简直就是逼良为娼啊!

    沉默一会儿,徐盛慨然作色,一脸的坚决,“都尉,人各有志,为何如此逼迫在下。某虽然一匹夫耳,但也知圣人言,大丈夫威武不能屈!”

    额...不怕死的。不过也对,徐盛要是连点骨气都没有,也没办法在历史留下偌大的名声了。“壮哉!圣人之言,本都尉深以为然。刚刚戏言耳,文向兄切莫见怪。”

    陈恒马上的,来了一句补救,然后又摩擦起了胡子,“嗯,不过大丈夫生逢乱世,徐兄真不愿有所作为乎某愿以军侯之职相授,如何”

    嗯,这是威胁不奏效,改利诱了。

    而且陈恒也不等徐盛回答,马上就走过低声耳语了几句,“某姓陈名恒,现军职为扬忠都尉。嗯,已经定亲了,夫人乃夏侯颍川之女,如今养在曹司空府中。徐兄之才,恒自认还是有能力让你尽情施展的。”

    这次徐盛不羞恼了,脸上的阴晴不定,昭示着内心的犹豫。他虽然还没有出仕,但一直胸有大志,



第一一一章、进军当涂
    徐盛的想法不难猜,想给袁术找点乐子。

    他给了四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

    其一,天气恶劣,淮水另一侧的袁术军觉得陈恒并不会主动出击,事实上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双方都没有交战过。对方现今的警惕性是很差的。

    其二,淮南去年(197)发生了大旱灾与大饥荒,出现人食人的惨剧。但袁术称帝后一直在奢侈荒淫,挥霍无度。非但没有赈灾,反而变本加厉剥削百姓,治下人心已经不稳,就算遭到陈恒攻击,也不会为袁术通风报信。

    其三,袁术军这两年先被吕布大败,后被曹操大败,实力大损。如今又和曹仁偏师对持中,对只有八百兵卒的陈恒不会太过于在意,即使陈恒来袭,也会以为是骚扰而已,不会大军来袭。这就保证了打不过就跑的退路。

    最后的理由是最关键的,徐盛深谙水性,有把握渡过淮水。这也是他敢夜里涉水的原因。

    陈恒听完以后,先是感慨徐盛不愧是历史上有所成就的名将,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他心里有点纠结,难于取舍。

    按徐盛的建议,偷偷过河小打小闹一番,是可行的。但曹老大给的命令是让他防卫好地方安危,而不是去招惹袁术。

    要是万一成功挑起袁术的怒火,派了个两三千兵马过来,就够他吃一壶了。毕竟当年匡亭大战,陈恒坑了袁术一次。袁术对陈恒恨之入骨的消息,这些年也传到了许昌了。

    最重要的是,当年在夏侯渊麾下的时候,陈恒贪功弄险被曹老大狠狠批过。如果这次还再来一次,他怕曹老大不会高举轻放的饶了。

    才刚被当成独断军机的别部培养呢,就放飞自我,就任性而为,给曹老大一个不堪任事的印象是妥妥的。

    但是呢,反过来想想,天天这样继续当咸鱼,真的无聊。

    好嘛,自古帅才,事无巨细都要思来想去才做出决定,我就当是我有成为帅才的本质了...暗自调侃了一声自己,陈恒对徐盛的提议不置可否,自顾自思索心事。

    而徐盛还以为陈恒对他的提议不认可,在思考拒绝的理由呢。马上的,扔了个中庸的提议,“都尉,属下愿意今夜渡过淮水,打探清楚袁术军的动静,好让都尉做决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向此议甚好!”

    很亲昵的拍了拍徐盛的肩膀表示赞同,陈恒心里也有了决断,“既然如此,就依文向之言。刘鹏,汝挑选通水性的部曲,今夜与徐盛同去打探。”

    下完命令了以后,还表现得很爱护麾下的风范:“文向,渡过淮水后要务必小心,事不可为就回来。嗯,恒就算不要功劳,也不想让你等伤了性命。”

    果然,惺惺作态的言语刚出,徐盛就感动无比,很快就应声:“喏!属下谢都尉爱护!”同时心里还坚定要打探清楚敌情,来报答陈恒的信任。

    如果陈恒到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感慨一声。

    呵!到底是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啊!真淳朴!

    因为徐盛不知道,带着部曲同去的刘鹏,马上就被陈恒背地里叮嘱了一句:盯紧点徐盛,如果他是借故逃跑的话,直接当场格杀,尸首都不用带回来了。

    嗯,估计徐盛知道了,肯定就找个机会捅陈恒一刀的...

    第一天,徐盛与刘鹏没有消息回来,第二天也没有。第三第四天还是没有。

    然后陈恒心里就哇凉哇凉的。他已经在想怎么给刘振解释,为什么他儿子刘鹏才当了半年不到的兵,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是的,陈恒以为渡过淮水的所



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曹老大的诗作《蒿里行》,也是陈恒渡过淮水入眼的疮痍。

    曾经以富庶扬名的淮南,有物产丰饶、岁无饥寒美誉的淮南,在袁术短短几天时间的折腾下,就变成了人间炼狱。

    呵!这就是四世三公教出来的嫡子!

    呵!就这样还敢称帝!

    行军的路上,陈恒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兵卒们,一个不小心就踢到掩藏在薄薄雪层下的白骨了。也就是说,曾经安居在这里的百姓,变成了野外无人掩埋的白骨。

    至于是饿死的,还是被袁术横征暴敛、沉重徭役逼死的,谁又知道呢谁又在乎呢反正他们都死了...

    反正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尘埃,像是路边种着的韭菜,供着野心家们肆无忌惮的收割。

    也许也就老天爷会发点慈悲了,冬季里让皑皑白雪遮掩人世间的罪恶,夏季里让野草爬满大地释放出亡魂们的不甘。

    行军的兵卒们很沉默,气氛也很压抑,他们从这一幕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陈恒也很沉默,无力的伤感了一阵,在夜里就将其变成了鼓舞士气的引子。

    “如果不想家人变成路边的白骨,就努力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吧,想在乱世中活下去,只能拿命去拼搏。”

    他是这么对兵卒们说的,没有多么激昂的语气,也没有装模作样的悲天悯人。却让兵卒们很自觉的擦拭兵器,目光中多了许多坚定。

    渡过淮水的第三天,终于来到了当涂的城外。

    这是一座很小的城,城墙都没有两丈高,城门口也很窄,从破破烂烂的墙上垛口来看,早就年久失修了。城墙之上,不过十几个兵卒在烤火,连哨塔上都没有人。这防备不是一般的松懈。

    现在已经是暮食的时分了,出城采薪的樵夫也就三三两两几个,整个城池的天空上也没有多少炊烟飘起,这一切都在昭示城里人数很少。而靠近城墙边上的军营上空,陈恒从炊烟的密集程度,大概估摸出了城内守军最多三百人。

    依靠炊烟推测敌军人数,是当年夏侯渊教他的,也是为将者最基础的功课。

    他还记得当年夏侯渊还特地交代了一句:“为什么自古以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因为将敌人的先机、战胜的可能都堵死了,对方自然就不会来打必死之战了。”

    言外之意就是告诫陈恒说:如果不能从细节中做到知己知彼,就不要出来瞎指挥祸害兵卒的性命了...

    陈恒一直都谨记于心。所以今日就用上了,对此战也就更有信心了。此次带了六百兵卒,对上这样的松懈小城,攻陷是没有难度的。

    不过他没有冒险,直接让兵卒们养精蓄锐,再趁着夜里掩护攻城。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能少死个人就少死个人吧,损失少点也好给曹老大交代。

    毕竟此次随征,曹老大给的命令,是让他坚守侧翼就好。

    夜,五更。

    老天爷依然在不要钱的扔着雪花,而当涂城墙之上,只有两个火堆在燃烧着。陈恒带着兵卒已经悄然摸到了城墙之下。

    “杀!”

    一声命令,才五米高的城墙,马上被架上了许多简易的长梯。
1...3132333435...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