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不过呢,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比如此番被陈恒授权,调度黄忠、廖化两部兵马对抗汉中。
在得知杨帛的调度后,他去了黄忠的营寨里。两人在帐篷里嘀咕了大半天,然后又回到西城,找来了廖化。
廖化,被曹老大扔回来给陈恒的这些年,几乎都是以镇守敌界、安抚一县一郡的身份示人。也让敌我双方,对他的印象,都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嗯,就是那种用兵平平无奇、墨守成规的将领,不用担心其有意外之举的那种。
但是呢,法正此次,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打算让他去体验一把冲锋陷阵、浴血杀敌的豪迈,和出奇制胜的诡道。
还请将不如激将的来了一句,“元俭,汝在上庸驻守多年,麾下多为熟悉山地作战之兵。某谋划中,需五百摧锋之徒、死不旋踵之辈,不知汝麾下兵马可能胜任否”
“哈哈,法长史小窥于某邪”
听完法正的问话,胡子一大把的廖化,眉毛就是高挑,“某驱驰麾下两千兵卒驻守边界多年,区区五百精兵,安能没有!法长史有何差使,尽管言之,某胆敢以项上首级担保,绝不有辱军威!”
好嘛,廖化是陈恒心腹中的心腹,对法正不需要顾及身份高低之分。直接就慨然请命,还立下了军令状。
“善!”
法正大喜,赞了声,然后就探过去了脑袋,耳语了好一阵子。
让廖化的脸色,不停的在变换着。
先是疑惑不已,然后蹙眉微怒,最后变成了恍然大悟。
最终,给了法正一个拱手,神情有些感慨,“某今日方知,将军为何如此器重法长史,不光言听计从,还引为知己矣!”
额......
这是表示心有折服的意思吗
法正心中有些自矜,出口却是有些谦虚,“哈,元俭何出此言也此间谋划,皆乃将军之功,某不过是依命而行耳。”
不过廖化呢,却是冲着他眨了眨眼睛,“某这是在言,将军与长史相契耳!以为类己耳!哈哈哈....”
说完,不等法正再言,便大笑出帐调度兵马去了。
顿时,性格睚眦必报的法正,就有些气结。
陈恒被称呼为“世之狡狐”,狡诈阴狠之名,无人不知。廖化说他和陈恒相契、相类,那里是在夸他啊!
分明在戏谑于他,说他狡诈阴狠呢!好吧,这是报复他刚刚的激将....
法正看着廖化远去的背景,脸上有些不豫。
好一会儿,眼中锋芒隐晦的闪了闪,却是露出了微笑。
有趣!
在己吾陈家乌堡里待过的廖化,与他一点都不见外的开玩笑了,那么,是否也代表着,狡狐也即将事无巨细的与他商讨了
不止于兵事
嗯,不过,某得先将汉中之事办得稳妥了先。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七月,上旬。
魏兴郡狼烟起。
处于兵力劣势的曹军,主动出击。
 
第三一四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3
秋七月,下旬。
法正留廖化部将申耽,引部曲郡兵守城,其余曹军合计三千五百人,倾巢去杨帛营寨地,扎营对持,作势欲攻之。
申耽,字义举,出身于上庸郡大族。与其弟申仪,本为上庸太守李严的部将。
后狡狐夺得荆北之地,李严走荆南,兄弟二人率领余军来归附。狡狐上请归顺功劳,曹老大调申仪去邺城当值,迁妻子及宗族同去。申耽留上庸,任廖化副将。
杨帛看曹军全军而来,再度派遣信使去子午谷出口,请马岱引兵来共同抵御。然后就将马岱的回信扔在地上,狠狠的踩了几脚,破口大骂。
因为他又被拒绝了。
马岱仍旧坚持己见,认为曹军是在调虎离山。说曹军意图,是诱使他出兵,好趁着子午谷出口兵力空虚,一战而定。
好吧,这个理由,别说杨帛了,就连扶禁和向存都觉得,马岱这是把他们当成了三岁小儿来糊弄。
毕竟曹军在魏兴郡的兵力,谁都知道大约有多少。
而且几乎都对面兵营里呆着呢!那还会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子午谷出口
撒豆成兵的上古神话吗
再说了,他们就要求马岱率领五百西凉铁骑来而已。
就算曹军是引蛇出洞,以西凉铁骑的速度,就五十里的距离,能需要多久的时间回援难道善战的一千五百关西兵,连一个时辰都不能坚持不成!
大怒的杨帛,在幕僚的建议下,先是去书威胁马岱,若是不引兵来支援,便让人断了马岱军的粮草供给。又让人将此间事实,回报张鲁,言马家军有二心,不愿共同御敌云云。
然后呢,差点没一口老血给喷出来。
因为马岱的回复很快。
直言不讳的说,断他马家军的粮草供应,汝个杨帛还做不了这个主。还说他在前几日就上书给张鲁,建议固守了。让杨帛好生守着营寨,等张鲁的命令来就是!
最后,还加了一句:难道汝个杨帛领兵多年,号称宿将,在兵力相差无几之下据险而守,还能被曹军给攻破了不成!
好吧,杨帛看完了以后,当即就从口里喷出了一大堆“匹夫、竖子、鄙夫”等等字眼。在扶禁、向存两人面前,喊着要和马岱贼子势不两立云云。
也许是这些话被老天爷抽空听到了,看他可怜,便给了他个出气的机会。
对面扎营了七八日,都没有发起进攻的曹军,竟然退走了!杨帛诧异之下,派出斥候打探,却发现曹军是去围困马岱而去。
所以呢,他就两难了。
要不要率军去救援马岱呢
不救嘛,张鲁的命令已经到了。让他不要小不忍而乱大谋,继续和马岱并力,守住安阳县就是。
如今曹军转道而去,万一兵少的马岱被攻破了,子午谷出口就被曹军所得。那么守住安阳县的意义就没了一半。
但要是去救嘛,自己不就是在所有部下面前,出尔反尔打自己的脸,威信尽失吗
而且,马岱一直坚持的曹军是调虎离山,是对的!到时候,率军去见面了,他杨帛那张老脸得往哪里放......
杨帛思来想去了一番,煎熬了五日后,还是决定率军去支援。
他是张鲁忠心耿耿部将,也是被委以重任的一方督军,更是一名合格的将领。不会因私而废公,不会因自己胸中才学不如别人,就看着友军困入死地。
但是呢,此刻,被困住的马岱,就无比虔诚的向老天爷祈祷。
杨帛,汝可千万不要来!
他有这样的冀望,还得从子午谷的地形说起。
从魏兴郡进发汉中,路途上皆是山岭横陈,道路异常艰难。安阳县内也不例外,张鲁军只要扼守住险地,以曹军的兵力,便无懈可击。
 
第三一五章、老卒不死兮无人敌
已是仲秋八月,然而天气却炎热得让人烦躁无比。
至少杨帛就无比烦躁。
马岱那边已经五天没有消息传来了。
他自己派出去的斥候,要么被半道被堵了回来,要么就再也没回来。根本无法知道子午谷出口那边的情况。
虽然说,马岱再怎么不济,也不会五日之内就丢了关隘;然而,战场之上,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最有利己方的调度。
好吧,其实呢,杨帛并无意与曹军拼个死活。
此番率领兵卒去支援马岱,不过为了威慑曹军,让其不能全力攻打子午谷关隘罢了。
其实他的心腹幕僚,有过建议,说曹军如今倾巢而出,后方西城的防御兵力必然薄弱。不如来个围魏救赵,率军直捣黄龙,让曹军不得不撤回来。
杨帛当即就否决了。
并不是觉得没有道理,而是根本没有必要。
战争,是有战略目的的。
曹军的目的,是想将此地的战事扩大,好牵制住张鲁军的更多兵力,好让即将打响的关中战事更顺利一些。
而张鲁军的目的,是守住安阳县即可。汉中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攻入巴中占据更大的地盘,而不是为了马家军和曹军死磕,损兵耗粮的去当冤大头。
杨帛对此,理解得很透彻。
若是他引兵去攻打西城,曹军会退回来是没错。
但也会更改了汉中的战略意图,陷入张鲁不想看到的局势:两军必然会遭遇于野外,演变成大战!
而率兵去支援马岱,是要在子午谷出口外的十里处扎营。
要和马岱部形成掎角之势。
如此一来,曹军再怎么猖狂,都不敢冒着被前后夹击的危险,进攻任何一处。
只是呢,他的想法太过于一腔情愿了。
因为法正,从出兵的最初,就将攻击的目标,定在他的身上。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花费各种心思弄出眼花缭乱的调度,都是在为了迷惑他,将他引出来,一举灭之!
是的,马岱一直坚持说曹军是在调虎离山,其实呢,法正是在引蛇出洞。
那只蛇,是杨帛!
而且,成功了!
当杨帛率军才出了营寨二十里,来到汉水蜿蜒催生的芦苇荡前,就是他此生悲剧的开始。
一阵鼓声响起,只见无数的弩箭,从茂密的芦苇荡中奔驰而出。带着尖锐的破风声,扑面而来;带去兵卒们哀鸣的生命,消逝而去。
生与死的界限,瞬息之间,便是永恒。
杨帛被这一袭击,弄得愣了一下。然后死死的咬着牙,死死的憋住了,当场拔剑砍了身侧向存的冲动。
行军,尤其是去救援,谨防敌人设伏围点打援,乃兵家之常识!
在行伍中呆了近二十年的杨帛,自然是不陌生的。早出发之前,他就让向存派斥候侦查了!还特别叮嘱,方圆三里之内,不放过一寸土地的动静!
结果呢,还是被设伏了!
好吧,其实向存也觉得自己挺冤的。
从营寨到马岱的驻军地,不过五十里的距离、半天的路程。依常理而言,半道而伏击,曹军应该不会选择才对。
因为一旦两军厮杀在一起,马岱那边得到消息也会赶来,设伏的曹军反而变成被夹击。只是向存想不到,马岱那边根本就出不来。
而且呢,他是真的派斥候仔细探索了一番了....
但是汉水流域那么大,芦苇荡那么大的一片,藏千把人的,太容易了!他的斥候不可能搜查得完。
是的,曹军在射出一波弩箭后,便喊声如雷的冲杀出来。看似声势吓人,但设伏的人马,不过千把人而已。
在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匹马当先下。
向存认得这位老将。
就是这个老匹夫,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屡次挑衅于他、折辱于他。
有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向存怒嚎一声,驱驰着战马,就率领着本部兵马迎了过去。速度之快,连向杨帛请命都来不及说出口。
一半是因为失职的愧疚,一半是要顶着曹军的袭击,好为杨帛争取调动兵卒结阵的时间。
杨帛也宿将了,当即也不计较,急忙高呼麾下的军侯与都伯们,合拢兵卒列阵。但是呢,勇往直前的向存,为他争取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只见他须发皆张,纵马向前,双手持着长枪,怒吼连连:“老匹夫黄忠,速来受死!”
第三一六章、将离间进行到底1
杨帛看着黄忠咆哮而来,一脸的惨白。
他实在是想不到,在汉中久负骁勇之名的,正当壮年的,勇烈无比冲杀而去的向存,竟然只在一个照面之下,就被斩落马下。
犹如败絮般,不堪一击!而且那名曹将,已经须发皆白,垂垂老矣!
难道今日,某终得见古之廉颇再世乎!
杨帛心中暗自凄凉,前去拖延时间,好让己军整阵的向存,起了反作用。
他麾下的兵卒们,如今人人皆是一脸惧色,乱糟糟来回窜着,各级军侯、都伯都吼破了嗓子,都无法组织起阵型来。
本来受到伏击的他们,已经跌了士气。而向存干净利索的、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身死,更是雪上加霜,让兵卒的勇气彻底殆尽。
还好,前来伏击的曹军,人数并不是很多。
我军只需要顶着一刻钟,便可以徐徐而退去......
久掌兵权的杨帛,迅速的,从向存死去的惊诧醒过来,心中也有了计较。
当即,哐锵一声,拔剑出鞘,率领着亲兵部曲迎着曹军而去,口中凄厉之声,犹如夜枭啼血:“死战!”
主将亲率部曲,迎难而上,总能激励起兵卒们的士气。
张鲁军的兵卒们,不少人也跟着喊出了“死战”的口号,迎着刀锋而上,勇烈异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