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工心脏开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风浪xo
“不过还有个问题啊,你怎么解决刚才你说的ccd芯片问题,国内没有可以生产的”黄院长问。
“有是有,我们所也用国产的芯片仿造了些单反,可是和国外比还是差距很大的。”郭所长叹气道。
“差多少100-200米的高度可以看得清吗”
“100-200米的话问题倒是不大,只不过像素差了一点。你们的飞龙不是要2000米吗”郭所长疑惑道。
“2000米那是军用的,这不是还需要民用的吗你看民用的摄像机多少钱一套”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再降一点,具体的还要看,不过肯定是不超过3万的。”郭所长也没有立马下结论。
“好吧,这个军用的研制完了,可是要用国产芯片试一试,看看到底效果差多少。那接下来我们谈谈合作协议吧。”黄院长提醒他。
“当然,当然,老黄你放心。”龚所长的态度也是180度的大转弯:“那老黄我们再合计、合计拟一个协议,还有你们那个飞龙到底销路在那里”
“飞龙的销路嘛,军用的当然是军方,而且有可能的话外**方也有可能,至于民用的话,目前就是各种航空爱好者了,当然我看飞龙在测绘上可能也会有很大帮助,其他的应用还要看飞龙的性能到底怎么样。”
“至于合作协议嘛,当然是光机所按照我们西工大的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高空高速摄像机。按理说,我们提供的经费,研究成果应该完全归我们西工大所有。
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讨 李组折服
“喂,你们两跟着我干什么,这是实验室,闲杂人等禁止进入。”李宏听见后面的脚步身,转过头看见跟在后面的杨韦和唐昌宏。
“黄院长,让我们来和李组长对接下。请李组长多多指教!”杨韦和唐昌宏放低了姿态。
“尽瞎胡闹!”李宏恨恨的嘀咕一句。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杨韦和唐昌宏当做没听见,跟着进去了。
杨韦看了一眼,发现实验室里人还不少,都在各自忙着手头的事情,也没人抬头看他们一眼。
李宏也没管他们,自顾自的来到了自己工位上,看到杨韦和唐昌宏站在自己身边,也不说话。这才对理顺了心中被黄院长怼的气。
“说说吧,你们的需求”李宏问。
杨韦和唐昌宏对视一眼,这才放下心来,虽说黄院长已经和龚所长谈好了,但是他们毕竟有求于人,就怕李宏一个不高兴耽误下或拖延下进度,那都没地方说理去。
“李组长,刚才多有得罪,您多包涵。”杨韦和唐昌宏向李组长致歉。
“好了,好了,别耽误时间了,赶紧具体说说吧。”李宏摆摆手。
“李组长,我们的飞龙项目是超视距无人机,而且最终还要实现侦察和投弹的功能。所以光机所的高空高速光学摄像机就是飞龙的眼睛,所以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们设计的时候是参照rb胜利公司的s-vhs摄像机....”
“停、停、停,刚才都说了那是家用的,根本用不上。你就说说你们设计目的。”李宏打断了杨韦。
杨韦略有尴尬,‘哦’了一声继续说:“好的,摄像机有两个成45度角安装在机头下方,45度倾斜的摄像机是为了扩大视野范围。飞龙有两个常态飞行高度一个是200米左右的导弹攻击高度,一个是200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
李宏又插话了:“为什么这么分”李宏也是和军工打过交道的,立即质疑杨韦。
杨韦挠挠头,好不尴尬。
唐昌宏立马解释:“李组长,这个是更加战场上的武器距离设定的,步枪想高空的有效射程一般在200米左右,高射机枪的有效射程在2000米左右,而且考虑到摄像机画面清晰程度的问题,我们开始的设想是,2000米发现敌人,200米确认目标再打击。李组长您怎么看。”
李宏用手指敲敲桌子,稍微思索下说:“我对武器不甚了解,也对武器的使用不怎么了解,刚才我听你们这么说,就知道你们也是纸上谈兵。我提两个问题,一是惯性制导导弹射程多少,二是出其不意的在敌人察觉前发射导弹。200米的高度,肉眼都能看得见,在加上飞机的噪声,恐怕你们还没发射导弹,敌人就找地方躲起来了吧在说无人机上能有几颗导弹,发现后敌人都分散了,你们还怎么攻击”
杨韦、唐昌宏听完后,才知道他们四个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不靠谱。
“李组长,你有什么建议吗”杨韦小心翼翼的问。
“你们还是去找开发地空导弹的人,问问他射程多少,速度多少,发射方式等等。什么都不知道,还做什么!”
“好的,好的,惯性制导导弹,黄院长把这个任务安排给我们学校的教授负责了,回去我们再了解下。李组长,我们接着说摄像机的事情”杨韦马上表态。
“嗯,你们不是行内人,不知道现在军用的摄像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么给你们说美国的u-2侦察机载60年代已经可以在20000米的高空以6m/h的速度拍照侦察了,虽然这是用胶卷的,你们也可以感受的到飞行高度根本不是问题。”李宏给他们稍微介绍了下高空摄像机。
唐昌宏问:“李组长,你的意思是只要惯性导弹的
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
李宏听完后,已经把杨韦和唐昌宏放看成了真正的合作伙伴了,而不是刚开始的小屁孩。李宏是真的觉得这两人不但涉猎广泛,更难能可贵的是思维活跃,能根据现实的问题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李宏听了他们的两种方案后,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实验室的振动台也才是液压减震,他们就敢用气动减震方式且不说有没有可行性,单说这个想法在懂行的人看来就是无价之宝。气动比液压的有点可是多了很多,但就气体的可压缩性强这一点就赢了很多。
“有搭建出实物吗”李宏急切的问
杨韦不好意思的说:“目前还没有,还停留在设计阶段。而且如果飞龙在试飞后测得的震动频率大于20hz的时候,我们倾向采用被动式。”
“糊涂!被动式,不过是把高于20hz的震动变的小与20hz,最多也就10hz,就到头了,10hz的影响,1s摄像机震动10次,你想想你的焦距自动补偿系统能不能反应的过来”李宏斥道。
杨韦和唐昌宏听完后,楞了,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样,我邀请你们加入我的团队,一起开发这个高空高速光学摄像机的辅助子系统,怎么样”李宏提议。
“李组长,方案的改动,还先需要我们院长的同意,如果没有问题,我们自然求之不得。”杨韦回答。
“好,那我就等你们的消息。”李宏高兴的说。
......
当天杨韦、唐昌宏回去分别后,先去找到了黄院长,向他通报了李宏的建议。黄院长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李宏的建议,只让他们多思考多验证,让他们先去问问负责导弹的王月波教授。
没有在黄院长那里得到肯定答案,两人接着就去校工厂去找陈东风和杨辉。杨韦和唐昌宏看到他们俩现在不是怎么忙,把李宏的建议说了一遍,又把黄院长的建议说了一遍。
“我并不反对,首先李宏组长是光学领域的专家,比我们有实际经验是肯定的。还有就是他说的武器的使用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四个不懂行的人,不能决定这个,明天还是去问问负责惯性制导导弹的教授吧!”陈东风认为黄院长的话是比较合理的。
“那我们的设计不是基本上被推翻了”杨辉有点替杨韦打抱不平。
杨韦立即解释:“不要紧,人家是关机所的领导,比我们厉害是正常的。而且我和昌宏也能参与到新的设计中。”
唐昌宏也表示同意。
“我认为前期我们的设计有想当然的地方,有错误不要紧,可明知道有错误反而故步自封那就失去了做项目的意义,况且设计方案本身就是在交流中碰撞出来的,修改也是正常的事情。”陈东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三人。
“嗨,我只是觉得几个月的努力白费了,有点可惜,并不是认为不能修改方案。”杨辉委屈的说道。
唐昌宏立马拍这杨辉说:“不白费,不白费,我们这和李宏组长的交流中,提出了摄像机防震台的设计方案,李组长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还邀请我们一起研究。而且阿韦提出的自动调焦系统也是被李组长大加赞赏。”
“是的,没有这几个月的提前研究,李组长的态度不可能从开始的不屑一顾变成最后的平易近人。即使不被采用的多镜头切换,也是衍生出了自动调焦系统。总之就是我们没有做无用功。”杨韦接着说道。
“那话说完了,下面是不是帮帮忙再走
第六十六章 制导方案 葛森入伙
杨韦和唐昌宏趁着还没上课,就先去了王月波教授的办公室。没说几句话,就被王老教授打发出来了,原来这个活已经被王教授指派给他的硕士学生葛森了。按照王教授的指点,他们俩又跑到航天实验室去找葛森。
葛森,一个老三届的大学生了,毕业后留在学校任教。去年西工大开设了硕士点位,他就立马报考了王教授的硕士。
两人到了实验室,东问西问的找到了,在试验台上摆弄仪器的葛森。
“学长好!”两人先向他问好。
“什么事情”葛森抬眼望了下,发现不认识来人后,又低头忙了起来。
尴尬的杨韦和唐昌宏把来意和葛森说了一遍,并强调是王教授让他们俩来找葛森的。
“哦,原来搞这个惯性制导火箭的就是你们啊难怪老师把它扔给我了。”
“什么意思”杨韦和唐昌宏脑袋里冒出了不祥的预感。
“意思就不看好你们呗,我是凑数的!”葛森很坦然的说。
两人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难怪王教授不理他们两人。
“可是,我们的飞龙需要制导导弹来实现察打一体的功能啊!不行我们要在去找找黄院长。”杨韦说完就要转身去找黄院长投诉。
“哦,什么察打一体,和我说说。”葛森听的新鲜,问两人。
唐昌宏拉住准备要走的杨韦后,开始和葛森介绍起了飞龙。
葛森听完他们对飞龙的描述后问:“那你们对惯性制导导弹有什么要求”
“两点最重要,打得准,打得狠。”杨韦立马回答。
“呵呵,那你知道惯性制导的误差有多大吗刚才你们说从2000米的高空发射,你们有算过这个误差范围吗”葛森打击他们。
“这个,我们也有考虑,在结合昨天和光机所李宏组长的建议后,我们认为可是可以实现无线制导。”唐昌宏说道。
“雷达恐怕国内还没这个小型化的技术吧!”葛森不信的说。
“不是雷达,李宏组长认为我们可以实现在2000米的高空识别地表物体,如果我们可以同时监控地表目标和导弹,那么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不断的修正导弹的飞行角度。”唐昌宏解释。
“有意思,这个有点类似美国的小牛空地导弹了。”葛森评价道。
“嗯小牛它也是和我们一样,通过无人机上的摄像机监视地表目标和导弹”杨韦和唐昌宏疑惑的说,他们俩人昨天前还真没接触过多少这方面的知识,更不要说各国现在的导弹型号了。
“哦,你们还是外置监控小牛是通过导弹内部的电视导引头利用目标反射的可见光信息实现对目标捕获跟踪,由电视摄像机接受来自目标的光辐射能量并转化为电信号,导引导弹命中目标的。不过你们的‘电视’是在外部,那么只能借助人工完成识别和跟踪目标的任务。你们的摄像机对地捕捉真有这么清晰”葛森有点不信的说。
“这个,目前还没有实物,不过据李宏组长的说法是问题不大。如果问题不大,那么这个导弹应该怎么设计”杨韦问葛森。
“刚才你们说的应该是电视指令制导系统,导弹上要有自动驾驶仪和指令接收装置,目标和导弹由无人机上的摄像机跟踪,导弹的飞行指令由后台通过无线电指令形式发送给导弹。”葛森分析道。
这基本和杨韦、唐昌宏的设想差不多。
“那实现的难度大吗”杨韦紧接着问。
“应该说图像的处理应该占了60%的工作量,这关系到导弹的精确性。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我没有太多的经费,你们没看到我到现在只能摆弄这个陀螺仪吗”葛森不好意思的说。
“经费的问题,我们先向黄院长汇报下吧,您也要列个具体的清单啊!”杨韦他们只能再去向黄院长求助了。
“好的好的,那我就加入这个项目组了,那你们等我下,项目的具体清单我都想好了,现在我们就去找黄院长。”葛森兴奋的说,年前听王教授说了这件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事,只不过得不到老师的支持,想法只好停留在脑海里,现在有了出钱的冤大头那怎么还能放过。
不多的时间,葛森
第六十七章 鹰击和鹰眼
黄院长赶人后,杨韦、唐昌宏和葛森出了他的办公室。
“对了,你们的导弹有代号吗”葛森问
“呃,这个还没想好,你是设计的负责人,要不你说个我们听听”杨韦和唐昌宏对于起名字的事情倒是不感兴趣。
“你们的无人机叫飞龙,而制导导弹是飞龙的利爪。龙爪似鹰,要不就叫鹰击”葛森起名还蛮有讲究,杨韦和唐昌宏也没有更好的想法,所以这款小型电视制导导弹就被命名为鹰击-1。
“森哥,你现在去哪里”三人熟络后,杨韦一边走一边问葛森。
“去实验室啊,刚才可是得了黄院长的‘圣旨‘。我准备开始鹰击的设计工作了。”
“要不我们先去和李宏组长商议一下毕竟电视制导的关键还是在李宏组长的摄像机上面。”唐昌宏提议说。
葛森一想也对,就不急着几回实验室了。
见到李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带领他的组员在琢磨改进摄像机了。
四人相互介绍后,葛森问李宏:“李组长,摄像机的拍摄高度只能定在2000米”
“这个倒不是,只是杨韦和昌宏提到他们的飞龙的巡航高度是200米和2000米,我认为2000米的话更加隐蔽。”
葛森又问杨韦和唐昌宏:“飞龙的高度可以更高吗”
“飞龙的高度5000米左右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考虑的是摄像机问题以及避免高射机枪的干扰,所以前期把巡航高度设计为最高2000米。不过高度在5000米以上后,要考虑到结冰的问题,那么飞龙的气密性就要加强。”唐昌宏解释道。
“哦,那我可以这么认为,飞龙的飞行高度不是问题摄像机的拍摄高度也不是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