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娘娘万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醉雨玲珑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638章 斩草要除根
就在顾言熙在担心着封亦辰会不会被梁武帝派人暗中对付的时候,此时的太和大殿里,一片灯火通明,端坐在龙椅上的梁武帝几乎是暴跳如雷,恨不能将跪在地上没用的废物们撕碎了吃掉才好。
“当年那个最该死的小东西受了那么重的伤,还中了剧毒,居然还能九死一生的从阎王爷手里活过来,当初朕派了你们去追查他们的下落,你们回来是怎么给朕回复的?好一群胆大包天的奴才,居然在有一天诓骗到朕的头上来了?”
听着梁武帝的震怒,跪在地上的人几乎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而此时仔细观察便能知晓,原来此刻跪在地上任由梁武帝叱骂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当年忠心跟随在梁武帝身边起事的北威将军,也就是现在的渝国公常风庭;陪着常风庭一起跪着的人几乎都是梁武帝的心腹,也是当初跟着梁武帝一起从封地直捣京城的各个叛军首领。
这些人,在随着梁武帝一起飞黄腾达之后,就在京城里加官进爵,生活的何其滋润,这些年来,他们的日子过的那也是风生水起;只是没想到,当年的一个谎言和欺骗,会在有一天被人揭穿。
眼下看着震怒的梁武帝,包括渝国公在内的诸人都不敢乱发一言,生怕自己在这个时候多说一句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梁武帝用一双几乎能喷火的眸子怒视着这群跪在地上敢欺上瞒下的心腹大臣们,心中自然是又气又急,如果不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他又怎么可能会允许这帮敢欺骗他的属丛们跪在这里求饶,自然是早就口谕下达,摘了他们的官爵,打入大狱了。
“朕知道,朕在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来不及了。既然当年犯下大错,现在就要想办法去弥补遮掩;渝国公,你说说看,眼下这样的情况,朕该怎么做?”
常风庭在听见梁武帝喊他的那一刻,就觉得头皮都发麻起来。
当年的那件事的确是他们联合起来隐瞒了皇上,而今东窗事发,他很清楚,以圣上的心性,若不是看他们还有用,恐怕这个时候他们的半条命都要没了。
眼下,皇上主动问他该如何办,这就相当于是在给他们一个机会将功补过,只是,这个机会想要抓住却是很难的,所以,必须小心应对才是。
“老臣觉得,那人既然声称自己是昭文太子的遗孤,那我们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办这件事。”
梁武帝很清楚渝国公常风庭是个诡计多端、心思破多的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点了名字来回答自己的问题。
“哦?哪两个方面?”
常风庭悄无声息的擦掉鬓角渗出来的冷汗,稳住心神,抬起头,一面观察着梁武帝的神情,一面开口说:“第一,就算那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昭文太子的遗孤,我们也不能承认他的身份;昭文太子在世时,颇得天下百姓和文臣的拥护,如果我们承认了他的身份,那么就会失去不少的民心,这就真的中了此人的奸计了;所以,无论他将来如何嚷嚷,咱们都不能承认他的身份。”
梁武帝听着常风庭的话,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只是就算听了这些话他十分不悦,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无端发作,因为他很清楚,常风庭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
他的那位好皇兄、好太子,活着的时候不仅得天下百姓的拥护,就连父皇都对他十分的偏爱,这也是他这些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他不明白,同样是父皇的儿子,同样都是出类拔萃的孩子,为什么父皇的眼里只有那个住在东宫的儿子,却是丝毫看不到他的存在。
他承认,他的那位好皇兄的确是聪明善良,宽厚仁慈,可是他也从来不曾给父皇的颜面上抹一点点黑,他在封地镇压暴民,甚至多次领命出征,为大梁的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是,无论他做的如何,无论他多么努力,都无法得到父皇发自内心的疼爱。
至今他都记得,在他提着沾满鲜血的长剑一步一步的走到父皇面前时,质问他为什么只看见皇兄的优秀,却将他视为路上的石子一样,连丁点的父子之情都不给。面对他的质问,父皇露出了让他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嘲讽笑容。
而父皇给予的答案,更是将他推进了深渊之中。
“因为你看似仁义宽和,实则内心深处睚眦必究、残暴冷血,这样的你,跟你的皇兄比起来,又有哪里能够比得过?!”
这声回答,几乎成了梁武帝毕生的噩梦。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他的浴血奋战在父皇的眼里成了残暴冷血,他渴望得到父皇的认同,却成了父皇口中的睚眦必究。
小的时候,他就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当一个人真的不喜欢你的时候,就算你将自己一颗真挚卑微的心掏出来双手捧到他面前,他也会觉得那刺眼的血红脏污不堪,却根本看不到你为了掏出那颗心受到的苦楚和痛苦。
在父皇面前,他就是那个最卑微的存在,无论他如何去做,都无法得到自己从小到大最渴望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他的心就已经死了,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对东宫的一切,对这座皇城的一切都充满了化也化不开的憎恨与厌恶。
如今,听着心腹之人再次说出肯定昭文太子的话,梁武帝心口上扎着的那把刀子就像是被人轻轻地拔动了一样,几乎是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只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他发怒的好时机,眼下,解决掉那个早就该死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有第一,那就会有第二,第二我们要做什么?”
常风庭看着梁武帝难看的脸色,忍着喉间的颤意,继续道:“这第二嘛,其实并不难,那就是——斩草除根!”
说着,常风庭就当着梁武帝的面比出一个手刀,慢慢的在自己的脖子上做出划过的动作。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639章 走水被盗
常风庭不愧是多年征战沙场的人,就算现在年纪大了,连身体都开始发福了,那种隐藏在骨子里的杀戮之气还是很容易就会被激发出来。
就比如说眼下,当他在做出抹脖子的动作的时候,下意识的就浅眯着眼睛,而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在他每次动了杀心的时候,都会有这般下意识的动作。
梁武帝看着常风庭眼神里的杀意,说出自己的看法:“那个竖子现在已经成了气候,不仅手持重兵,甚至在他的身边还有不少人的拥戴,这些年,他一直隐姓埋名的活着,可是在私底下做了不少的事。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将其斩草除根吗?”
常风庭很清楚梁武帝说的这些话正是他们眼下面对的重要问题,可是,梁武帝有这样的顾虑,但是他们却不能有;因为在梁思的这件事情上,当年他们就已经欺骗了梁武帝,若是在这个时候让梁武帝看不到他们的价值,恐怕他们的荣华富贵和全家老小的安危都会受到致命的威胁。
所以,在这个时候,暗杀梁思的行动就算是再困难,他们也必须要试一试。
常风庭一人当先,抱拳就向梁武帝领了旨意:“皇上,老臣愿意在这件事情上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听到常风庭的领命,其他跟着常风庭一起跪下来的旧臣们也纷纷站出来领命,那一幅幅慷慨激昂的样子跟先才那副颓丧瑟缩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梁武帝的心里,封亦辰的身份是他最厌恶、最不想面对的存在,眼下,既然常风庭主动请缨替他去解决那个碍眼的东西,他自然是要给常风庭这个机会的。
所以,梁武帝立刻就从腰间拽下了随身佩戴的金牌,‘啪’的一声丢到常风庭的面前,道:“好,朕就给你们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拿着朕御赐的金牌去西防大营挑选自己用的上手的帮手,如果你们不能将那个竖子的头给提着回来见朕,那你们也就别再回来了。”
听着梁武帝的话,常风庭等人自然是两股战战,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将这道谕旨给接下。
就这样,在常风庭等人离开之后,太和大殿再次归为平静。
梁武帝满身疲惫的靠坐在龙椅上,连日来的劳心费神让他的双眸里充满了红血丝;自他登基以来,虽说他也曾为了国事几天几夜不休不眠,可是像这般劳心费神的事,却是头一次。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当年皇兄的嫡子居然还能活下来,看来这些年来,在那个孩子的身边,不仅有高手保护,应该还有其他人的暗中相助。
想到这里,梁武帝就拖着粗哑的嗓音对着外面喊了一声:“来人!”
带着金吾卫在外面值岗的顾言朝在听到梁武帝的召唤后,赶紧快步走进太和大殿,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微臣在!”
梁武帝坐了起来,看着半跪在地颇得他信任的顾言朝,压低了声音对他说:“爱卿走近些,朕有要事要你去办。”
顾言朝立刻站了起来,走到了梁武帝的身边,继而,梁武帝带着森森寒意的嗓音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梁思回来了,朕不相信这些年来,那个小子不会踏进京城一步;既然他来过京城,到过朕的眼皮底下,但却又没被朕的人察觉到,那就证明在这京城里,应该有人在暗中相助梁思,更或者是有属于他的势力在京中盘根错结的盘桓着。朕要你带着金吾卫的人将京城上下仔仔细细的给我刷一遍,但凡是发现任何可能跟梁思有关联的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顾言朝神色不动,甚至连眼神都没有晃动一下,如往常一般尊敬的看向梁武帝:“微臣若是闹出这样的动静,势必会惊扰京城中居住的百姓;皇上,臣需要一个由头来做这件事。”
梁武帝满意的看了眼顾言朝,说:“还是你顾虑周全,的确,这件事必须要找个由头遮掩着做,不能让人察觉到朕的真正目的。这样,你今天晚上就在宫里闹出点动静,就说有贼人胆大包天,跑到皇宫里偷窃,偷走了朕最喜欢的八宝真盒,这样你就有理由带着金吾卫在京城里彻底搜查了。”
听着梁武帝的安排,顾言朝立刻领命去办。
当天夜里,皇宫珍宝库处就是一片火光冲天,走水之势甚重……
翌日,在顾言熙刚刚醒来,就听到了珞梅从外面带回来的消息。
“姑娘,你知道吗?皇宫失窃了。”
正坐在梳妆台前拿着木梳安静通发的顾言熙忽然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当场就是一愣,回头便看向伺候在身后正拿着一枚簪子在她发间比划着的珞梅:“你说什么?皇宫失窃?什么时候的事?”
珞梅道:“就在昨天晚上。姑娘昨夜休息的早,你是没有看见,那皇宫一处火焰漫天,站在咱们院子里都能看见天边那处被烧的红彤彤的,可想那火势之大,听说还烧死了两个宫人,连一处偏殿也被火势连累烧城废墟了。那贼人还真是胆大包天,居然借着火势偷走了皇上最珍爱的一件宝贝,听说皇上震怒,下令要人就算是将京城翻个底朝天,也要将那不知死活的贼人给找出来呢。”
顾言熙想到了顾言朝,立刻紧张起来:“那大哥呢?他可有事?”
珞梅安慰着顾言熙,说:“姑娘放心,二公子他没事,只是二公子眼下恐怕是要更忙了。原本这段时间二公子就忙的连回府的时间都没有,眼下居然又闹出贼人偷盗这件事,二公子身为金吾卫的统领,怕是要带头去抓那贼子了。”
顾言熙听到这件事没有连累到大哥,就安心了不少,只是,这份安心也只是让她在心头放下了片刻,很快,她就察觉到事情的不对。
大哥身为金吾卫的统领,坐镇宫城,可以这么说,宫中但凡是出丁点事儿,他这个统领都要被叫到皇上面前挨训受罚的。
而眼下,宫中闹出走水和失窃两件重要的大事,以当今圣上狭隘的做事手段,他不重重责罚大哥都算是好的了,又怎么可能在转眼之间便要大哥带着人在京中四处搜查呢?难道,当今圣上真的转了性子,可以做到既往不咎,再委以重任吗?
顾言熙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想到最后,甚至连心都想乱了。
“珞梅,外面真的只是传宫中失窃,大哥带人去追查贼人这样的消息吗?在没有点儿别的消息透露出来?或者是一些听上去有些另类的传言,也是可以的?”
珞梅不明白姑娘为什么会这么问,但是既然姑娘问了,她自然是要好生回答的。
“没有,奴婢听到的就是这些。如果姑娘还想要知道一些更多的消息,那奴婢就亲自出去找人问问,如何?”
顾言熙阻止珞梅,道:“不了,这件事你不必再去多问。”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封亦辰摆明是已经跟梁武帝对峙起来了,顾府的身份又十分的特殊尴尬,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被他人察觉到顾府的奇怪之地,就必须要尽量低调行事,万不能做出惹人眼的行为。
何况,就算不用珞梅出去查问,她还有别的人可以询问,而且这个人给出来的消息应该才是她眼下最需要的。
顾言熙故意支开珞梅,说:“今天早上的早膳我想要吃你亲手做的乳酪羹,珞梅,你去给我做一碗吧。”
珞梅听到姑娘说想要吃乳酪羹,自然是满足的愿望,赶紧就下去着手去做。
看着珞梅离开,顾言熙立刻就放下手中的木梳,对着空气喊了一声:“皇宫失火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顾言熙的话,隐藏在暗处的暗卫立刻推窗而入,回答着顾言熙的问题:“三姑娘不必担心二公子,那场火其实是二公子命人去放的。”
“什么?”顾言熙眼睛大睁,她就知道,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果然是如此的,“大哥为什么要故意放火?难道是,皇上?”
暗卫道:“三姑娘聪慧,一语就猜中了。不错,二公子的这把火的确是梁武帝命他放的,而那宫中宝物失窃同样也是放出来的假消息,为的就是要让二公子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在京城里查找跟我家公子有牵扯,或者是有关联的人和府邸。”
顾言熙听到这声回答,嘲笑着讽刺道:“看来咱们的这位皇上真是忌惮极了封亦辰,不然,为什么这么想方设法的隐瞒着他的真实身份,不肯让世人知道。如此遮遮掩掩,真是处处都透着小家子气,丝毫没有半点天家威仪。只是,他让大哥去查找跟封亦辰有关系的人,哈哈哈!如果有一天他知道了真相,会不会为今天愚蠢无知的命令而气的吐血?”
暗卫也发出了一声嗤笑,说:“眼下值得庆幸的是,梁武帝并没有怀疑到顾府的头上,这对顾府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只是,梁武帝此人素来多疑,就算是眼下信任着二公子,我们也需要小心才是。”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640章 看透人心
顾言熙赞同着点了下头,道:“不错!梁武帝眼下显然是已经想到京中有人跟封亦辰有关系,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需要谨慎一些,万不能露出马脚,让他察觉到。”
说到这里,顾言熙想到了封亦辰,忙对暗卫叮嘱着:“京城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想必封亦辰那边是瞒不住的,我担心他会担心我的安危,回头你们替我给他传句话,告诉他,我一切都好,顾府也很好,让他不必忧心。”
暗卫赞赏般的看着如此体贴主子的三姑娘,忙抱拳领命:“三姑娘的叮嘱属下记住了,定会将三姑娘的话汇报给我家公子。三姑娘也请放心,属下领命保护在三姑娘的身边,就绝对不会让顾府和姑娘出现丁点意外。”
顾言熙是相信暗卫的能力的,所以,在知道了宫中那个人的意思之后,也就松了一口气,说:“如今我们也算是知晓了梁武帝的真正目的,自然是会处处留意小心的;为了不让他人察觉到怪异,顾府上下的一切都会照旧如常,而我也会像往日那般,装作与过去一般无二的模样。”
暗卫道:“三姑娘有这样的想法,属下就放心了;属下还担心梁武帝突然做出这么大的动作,会惊吓到三姑娘。”
顾言熙轻笑一声,并未接过暗卫的话说什么;因为她很清楚,在刚知道宫里闹出来的这件动静的时候,她的确是吓了一跳,因为在上辈子,宫中可没有出现这档子事;可见在重生之后,随着很多人命运的改变,许多事也跟上辈子有了不一样的发展,这要她又开始担心起封亦辰来。
而眼下,封亦辰又远在千里之外,她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根本就帮不了他什么忙;思来想来,她唯一能够想到的是既然无法帮助封亦辰,那她最起码要争取不给他添乱,让他分心。
正是因为这样,她才需要在京城里谨慎小心,万万不能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任何的差池。
“大哥那边想必不用我担心,大哥虽然性格有的时候比较冲动,可是比起应付梁武帝,他要比我擅长的多;这些年来他在梁武帝的身边当差,积累到的经验自然是他人不能比的。”
看出顾言熙在挂念着顾言朝,暗卫便替她分担起来:“三姑娘请放心,等回头属下会找个机会悄悄接触一下二公子,会叮嘱他万事小心;而我们的人也会在暗处保护着二公子,绝对不会让他出事。”
顾言熙在感激着冲着暗卫一笑之后,暗卫就起身告辞,神不知鬼不觉的在眨眼之间就又消失在顾言熙面前。
等珞梅端着早膳来伺候顾言熙用膳的时候,自然是没有察觉到在她走后,暗卫来同顾言熙商量事情的痕迹。
眼下虽然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院中的秋意也越来越深。但秋色也给这个季节带来了甘甜美味的食物与水果。
顾言熙居住的院子不管是布置还是格局设计都格外的上心,院中不仅有四季飘香的各种花树,为了满足她的口腹之欲,机灵的下人甚至还在顾言熙院中偏南角落的地方搭了一个葡萄架。
这葡萄架搭建的时间已久,每年到了秋天,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紫色葡萄就会成为芙蓉院里另一道别致的景色;再加上顾言熙院中栽种的这株葡萄苗乃是从西域而来,所以结出来的葡萄要比大街上卖的普通葡萄还要更加香甜,果实也更大颗。
珞梅在服侍着顾言熙用了早膳之后,顾言熙就想到了前两日就已经渐渐变紫的葡萄,立刻就来了兴致,带着珞梅就去了葡萄架下。
因有院中下人的精心护养,这株葡萄架的长势极好,看着头顶上那一株株硕果累累的大串葡萄,顾言熙一扫心头的沉闷阴霾,轻轻地笑出声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等回头定要记着赏赐负责照顾这株葡萄藤的下人。”
珞梅学着姑娘的样子,也仰着头看着头顶那一串串飘散着浓郁果香的葡萄,忙声应着:“奴婢等会儿就拿了银子赏给那伺候这株葡萄藤的下人,姑娘,眼见这葡萄就要熟了,还是照往年那样,送到各家府邸分一分吗?”
顾言熙是个很喜欢跟自己的好姐妹分享好东西的人,虽说这葡萄不是什么稀罕的果子,但胜在是自己家栽种的,而且还种在了自己的院子里,这就要顾言熙不免上心高看了几眼。
往年,院中的葡萄只要是熟了,她都会采摘下来,要府中的下人送去京中的各个院子,给自己的好姐妹们分享;而今,时过境迁,那种想要跟朋友分享好吃的的心情自然也淡了不少。
顾言熙看着头顶上那一串串硕果累累的葡萄,想了片刻,道:“只派人给唐府和吕府送过去一些,剩下的都留下来给咱们自己享用。祖父近日来一直都在喝药,口中苦涩没什么味道,我准备将这些葡萄做成果酱,好让祖父冲水喝。”
珞梅听着姑娘的话,忙声道:“姑娘真是孝顺,若是老太爷知道了,定会十分欣慰欢喜的。只是姑娘,孙府那边我们不送点儿吗?”
珞梅可还记得顾言熙近段时间跟孙府的那个嫡出的大姑娘关系走的十分近,甚至花了重金,还给那大姑娘送去了两盆珍品的菊花;按照这样的发展,珞梅认为自家姑娘应该会给孙府也送去一些的。
只是没想到,姑娘却没有提起孙家,这倒是让珞梅好奇起来,遂,出声询问。
顾言熙想到了孙寒霜和孙月珊俩姐妹,脸上的表情沉了沉:“孙府这段时间正乱着呢,我之所以接触孙寒霜也是因为我与她的利益一致,说白了就是彼此利用的关系,算不上有多好。以前年纪小,总是觉得但凡是跟自己说得上话的人,都是自己的好姐妹、好朋友,但是,只有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能真正的看透人心,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被自己重视、珍重。”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641章 搀扶
顾言熙的这番话说的十分感慨,就连原本脸上还笑意盈盈的珞梅在听了之后,都在心绪上受到了影响。
因为她想到了紫扇,想到了小葵。
如此历经沧桑之后终于恍然明白的话,只有有所经历的人才能听出里面的深意;是啊,人心这种东西是最难看透的,但往往只有看透了,才会知道哪些人是适合自己的。
珞梅看向心智越来越成熟理智的姑娘,说:“姑娘仁义智慧,非寻常人能够相比;大浪淘沙,到最后在姑娘的身边还留下唐姑娘和吕四姑娘,奴婢要在这里恭喜姑娘,真正觅得属于自己的一生良友。”
顾言熙回头看了眼珞梅,脸上的笑容轻轻浅浅,能看的出来,珞梅的这席话说到了她的心里,让她十分受用。
就在顾言熙仰着头欣赏着那一串串飘散着甜腻果香的葡萄时,门房处派来的人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芙蓉院,守在芙蓉院门口的婆子在听到门房的通报之后,不敢耽误,来到顾言熙身边就汇报着:“姑娘,孙府来人告知,孙家大姑娘今日出府去描素楼挑书了。”
顾言熙听这声汇报,立刻惊喜的看向那婆子:“孙寒霜出府了?什么时辰发生的事?”
婆子道:“听来人汇报,就是在一炷香的功夫之前。”
一炷香的功夫?顾言熙立刻就明白了什么,在让那婆子下去之后,就看向珞梅,问:“孙府那边的那个老刁奴你派人收拾了?”
1...163164165166167...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