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娘娘万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醉雨玲珑

    听着顾言熙的呼唤,林氏站在一边偷偷地抹泪,就连伺候在一边的下人们也各个垂着头,心酸着。

    这老太爷在没病倒之前,一直惦念着出京养病的小孙女,眼下好不容易将人给盼回来了,他自己却又病倒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顾亮的这场病来的又诡异又凶险,正如封亦辰的暗线打探到的消息那般,如此凶险的病症忽然得在一个年纪大的老者身上,若不是及时叫来了京中的名医前来看诊,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

    顾言熙趴在床沿上忍着心中的悲痛小声的啜泣了一会儿,跟着,立刻收拾好情绪,对伺候在身后的小葵道:“去将随我们一同回来的文大夫请进来。”

    小葵领命,立刻下去办事。

    林氏又拿起帕子沾了沾眼角后,对顾言熙道:“京城里的大夫但凡是能排的上号的,基本上都来为你祖父看过了;有说积劳成疾的,也有说心力交瘁的,甚至还有人说是你祖父年纪大了,因前段时间的风寒没有好透彻,暗疾藏于肌理,平常时间察觉不到,等到了一个时机就会突然爆发出来;总之,那些大夫都众口铄金的说你祖父眼下需要静养,可是,这都静养了许多天了,人连醒都没有醒过来。又不能责怪那些大夫没有尽心尽力,他们的医术,也都是不错的,就连跟文大夫比起来,大多也都是不遑多让。”

    听着母亲的细细叙说,顾言熙拿起一边干净的帕子为祖父擦了擦脸,道:“或许祖父的昏迷不醒不仅仅只是生病这么简单,我们要是等文大夫来看过之后,再说吧。”

    林氏忽然听见自家闺女说出这样一句话,一时之间也不太明白她具

    体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只能安安静静的站在一边,看着她的娇娇小心翼翼的为老太爷擦拭着脸颊与双手。

    文大夫很快就被请了进来,在看见躺在床上的顾太师后,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怎么病的这般厉害气色差了这么多”

    顾言熙让出位置给文大夫,道:“祖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这些年来身体一直很健朗,文大夫你也经常会为祖父把脉调养,他的情况你是最清楚的,是不是”

    文大夫一边回着顾言熙的话,一边表情严肃的为顾亮把着脉:“不错,老太师的身体向来不错,他老人家以前




第280章 扔出鱼饵
    第280章 扔出鱼饵

    收拾顾慎固然重要,只是眼下,让祖父快些醒过来,才是最重要的。

    顾言熙看着昏沉不醒的祖父,对文大夫道:“你可有把握让祖父快些醒来眼下他昏迷不醒,不管是药还是饭他都吃不进去,这绝对不是个好现象;生病了就要吃药,身体虚弱就要小心将养,但这都必须建立在他能醒来的基础上。文大夫,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让祖父尽快醒来。”

    “老夫能够理解三姑娘的心情,只是顾太师这病情,着实有些古怪。”

    看着蹙眉不展的文大夫,顾言熙心里一惊:“古怪什么古怪难道祖父不是病重,是中毒了吗”

    也不能怪顾言熙会想到这些,只因顾慎此人实在是太心狠,下毒这种事他也不是做不来。

    “不不不!三姑娘,顾太师并未中毒,如果是中毒,在老夫来之前,其他大夫应该也有所察觉;老夫口中所说的古怪是,如果顾太师只是简单的病重,他不至于会昏迷不醒,在这里面一定还有其他的病因存在,没有被我们发现。”

    还有其他的病因

    顾言熙思考着文大夫的话,在原地踱走了两步,忽然想到了什么,猛抬起头,问:“文大夫,若是过敏之症呢据你所知,有些人若是过敏之后,会不会出现昏迷的”

    文大夫答道:“若是过敏,倒是有可能出现昏沉不醒的现象;老夫的孙儿从小就不能吃桃子,只要吃上一口,就会全身发痒,可是有一次照顾他的奶娘没看住他,让他跑到了厨房偷吃了一颗桃,那孩子整整昏迷了两天,最后还是老夫用盐水将其灌下,硬是逼着他将那些桃肉吐出来,他才堪堪转醒。”

    说到这里,文大夫就问顾言熙:“三姑娘是怀疑顾太师是过敏了吗可据老夫所知,顾太师好像并非是易敏体质。”

    顾言熙道:“不错,这些年来祖父的确是没出现过身体过敏的现象,可是文大夫你别忘了,我是个易敏体质,尤其是对榛仁这类的坚果更是碰不得,我是祖父的亲生孙女,血脉相连,所以我就想,会不会祖父也不能食用榛仁之类的坚果,只是以前从未被我们发现而已。”

    文大夫越想,越觉得三姑娘怀疑的这个方向是有理可循的。

    只见他盯着昏迷不醒的顾亮看了一会儿,忽然,就掀起盖在顾亮身上的锦被,并将其翻转过来,在看见顾亮后背上浮现的一层层红色的小点时,顿时露出惊骇顿悟的表情。

    “三姑娘你快看,老太师真的是过敏了。”

    顾言熙忙上前查看,在看清楚祖父背上出现大面积的红色疹子,眼睛里的怒色就再也掩盖不住:“那个畜生,果真是他干的!”

    文大夫听见顾言熙的这句话,立刻就从这话里明白了几分,看来这三姑娘已经知道是谁将老太师害成这样。

    只是这种事,不是他一个大夫能够插手的,他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这条命保下来。

    顾言熙帮着文大夫将祖父扶着躺好,看着受了不少苦的祖父,顾言熙心疼的差点掉出眼泪来;她的重生,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不再受到伤害,可是没想到到最后,她还是让祖父遭了毒手。

    在这个时候,她不仅责怪贼人的心狠手辣,更是懊恼自己的无能无用。

    文大夫看着眼含泪光的三姑娘,出声安慰着:“三姑娘,你且放心,眼下既然知道老太师昏迷的原因,老夫就一定能以最快的时间让老太师醒过来;待他醒来,一切都好办了。”

    顾言熙感激的看向文大夫,“有劳了,若不是文大夫你,恐怕我们家许多人都要被贼人给害了。”

    “三姑娘千万不要这么说,老夫只是在做分内事。”说到这里,文大夫就给顾言熙提醒了一句:“三姑娘,刚才我仔细严查了一下老太师背后的红疹,觉得他的过敏应该不是食用了什么,倒像是无意之间沾染了让他过敏的东西,所以这才在皮肤上出现了红疹。”

    顾言熙听到这话,立刻请教道:“食用了过敏之物和沾染了过敏之物是不一样的吗”

    “自然不一样。”

    文大夫娓娓道来,“若是食用了不能让身体克化之物,以老太师现在这样的身体状况,恐怕是坚持不到等你回来的这个时间;而且食用之后,症状更加明显,一般的大夫都能看出来,也不会拖到现在才被发现。所以,老夫认为,是有人刻意避开了,选择了更加隐秘保守的办法让老太师沾染了那东西。三姑娘若是想要查清楚这件事,可以通过这个方向去查查看。”

    对顾言熙来说,文大夫的这个指点还真是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指引作用。

    上辈子的祖父也是过敏而亡,只是那时顾府人丁凋敝,父母都不在了,所以顾慎在下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及,很有可能是直接将榛仁放到了祖父食用的菜饭里,这才让祖父去世时,脸色呈现那种怪异的颜色。

    可这辈子事情发生了改变,顾慎想要估计重生,也必



第二百八十一章 文家医馆
    文大夫在以前还是个小医徒的时候,就跟着师父曾为刚致士不久的顾亮看过病。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求学有成,并且在京中小有盛名的文大夫就成了顾府经常传唤的大夫,可以这么说,虽文大夫不住在顾府,身份也只是一个大夫,可是在顾府这些主子们的心里,却早已将他看成可以信赖的人对待。

    而文大夫也从来不辜负他人期望,这些年来除了经营着自家的医馆,对顾府上下也是尽职尽责的照顾着;尤其是对于年纪渐渐大了的老太师,二人相处更似多年老朋友,亲密中带着对彼此的尊敬。

    眼下顾老太师病重不气,除了顾言熙一家忧心不已,身为老太师多年的好友,文大夫自然也是十分上心。

    眼下他刚从暮然山庄回来,按理说该是好好休息,可他也知道,这治病救人最看重的就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了能让老太师早点醒过来,他是片刻都不敢耽搁,带着随侍的医童就回到了自家经营的医馆;按照顾太师的病症,仔细的为其抓着药。

    只是,就在他将药抓好,且细细吩咐了徒儿按照他的法子去煎药时;文家医馆却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

    原是负责坐堂问诊的大夫忽然被病患家属闹上门,说他开了要人性命的毒药,将病患给活活毒死了。

    对行医之人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因医术不济而医死人;何况,现在的文大夫在京中颇有盛名,他的文家医馆也是每日都有不少病人前来看诊,这个时候闹出人命来,别说是生意上会有所影响,一不下心,还有可能会将整个文家拖累进去。

    所以,在听到前院伺候的跑堂小厮传回这样的消息后,文大夫哪里还顾得上稍稍歇歇,赶紧就亲自跑到前院的药堂,亲自处理这件事。

    而此刻,因病患家属的大吵大闹,左领右舍和街上来来回回的行人们早就将文家医馆包围住。

    所有人都看着病患家属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而那被药死的病患,则是躺在淡薄的担架上,身上盖着一面粗布,隐约可从身形上看出,这个病患生前一定遭受过不少的折磨,不然死后,为何这般形销骨立、单薄孱弱。

    至于被指控拿药闹人的坐堂大夫正是文大夫的长子,文言修。

    文言修此人的性格跟文大夫一般无二,皆是温温吞吞、善良仁厚之辈,在京城中,他的医术虽然比不上父亲来的那么有名,可是,在百姓的口中也有文家小神医的名号;再加上平日里他颇为乐善好施,在京中的名声自然是不错的。

    此刻,他看着闹上门的病患家属,显然也是十分手足无措;他行医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碰见吃了他的药突然病逝的病人;而且,看着将文家医馆围的水泄不通的好事

    者们,他也不知该如何辩解,只能呆呆的站在原地,任由那女性苦主抱着一个只会哇哇哭的男娃儿对他不断地咒骂着。

    文言修在京城里有好名声,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前来围观的人原本还觉得是不是这苦主弄错了,要知道文言修的医术可是很有保障的,但是眼下,看着文言修什么都无法辩解的样子,倒像是被人拿捏住自己的错事一般,让不少原本相信他的人,都开始怀疑起他来。

    故而,在文大夫赶来医馆的时候,看见的正是自家长子站在医馆的正中间,低垂着头,一脸惶惶无措的承受着众人的指点和苦主的唾骂。

    面对这一幕,文大夫不用猜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他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最是清楚,长子性格好,又善良孝顺,多年来他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可是,这个孩子却是有个性格上的缺陷,那就是不善言辞,不管是面对污蔑还是面对赞扬,都是一副温吞迟缓的样子。

    这样的人,说白一点就是过于老实本分,如果这种性格用来过日子,那自然是极好的,可若是用来做生意,恐怕就不太妙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他虽年事已高,却依然不将文家医馆交给长子的最大原因;因为他很清楚,他这个儿子只适合当一个大夫,并不适合经营着偌大的医馆。

    如今,看见长子又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六神无主,文大夫就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眼下心底对长子的不满后,就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带着进退有度的从容气息。

    各位乡亲父老,各位远朋近邻,老夫刚从外面回来不久,就听说这医馆里发生了人命案,眼下什么事都不太明朗,老夫在这里恳请大家,给老夫一点时间,让老夫先弄清楚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

    文大夫的姿态放的十分合适,立刻就让不少听闻此事前来围观的好事者们齐齐都闭了口,静静的等着事情的继续发展;看这文大夫怎么处理这件事。

    文言修在看见自家父亲出现的那一刻,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忙走上来,一脸愧疚道:爹,我也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变成



第282章 步步揭穿
    第282章 步步揭穿

    文言修并不认为赤风,忽然看见冒出来这样一个人,忙开口问父亲:“爹,他是谁怎么不停地往咱们所站的位置看过来”

    赤风出现的刹那,文大夫就知道,在这背后一定有三姑娘插手了。

    既然这件事三姑娘想要来办,那就不需要他再露面了,所以,面对儿子的疑惑,他给出答案:“你且看着吧,看看人家是怎么解决这件事的,你也好从中学一学,免得以后又露出这幅慌慌张张、六神无主的模样,看到你这样子,就算你是无辜的,也让人忍不住怀疑你是不是真做了错事。”

    被父亲教训,文言修不敢多言,只能听话的点着头,安静的站在父亲的身边,静看事情的发展。

    赤风在跟文大夫打好招呼之后,就开始放开手脚在众人面前表演起来。

    他素来性格活泛,最喜欢做的就是爱折腾一些事儿,眼下有件现成的事让他折腾,他当然要好好地玩一把,争取能乘兴而归,这样也好完成三姑娘交代的任务。

    只见赤风绕着苦主走了两圈,看那小妇人眼神闪烁,表情虽然悲苦,可偶尔眼风流转出来的情绪却不似那死了丈夫的妻子一样神情俱痛;换句话来说,眼前的小妇人表现出这般样子,的确是有三分真情流露,但剩下的七分皆是含有表演成分。

    没想到离京数日,等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却碰见了一件这么有意思的事,看来三姑娘还真是给他安排了一件有意思的差事。

    想到这些,赤风就站定在小妇人面前,用扇尖指着被盖着粗布的担架,问:“小爷且问你,这躺在上面的人可是你的丈夫”

    小妇人一看赤风那身打扮就知道此人非富即贵,面对这样的贵人,她自然不敢再像刚才那样闹腾,而是贵人问一句,她麻利的回答一句:“回这位公子的话,这躺在上面的人的确是小妇人的丈夫李大牛。”

    赤风又道:“哦,既然是你的丈夫,那你应该知道,他是生了何病这才来文家医馆问诊的吧!”

    听赤风提起文家医馆,小妇人就像是被打了鸡血似的,立刻梗着脖子,红着眼睛怒指着文言修:“就是这个庸医害死了小妇人的丈夫,我家大牛本是健壮的庄稼汉子,这些年因常下地干活,多多少少积累了些病症,眼下到了春忙季节,眼见着马上又要翻地种粮,大牛忽然身体不适,小妇人这才陪着我家丈夫来到文家医馆看诊;这京城里的人都说文家医馆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医馆,可没想到,这就是个草菅人命的祸害之地;我家大牛就是被这里的大夫看了病,吃了他们抓的药后,就撒手人寰了。”

    听到小妇人说的有理有据,原本就有些偏袒小妇人的看客们立刻就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指着文言修大骂他是庸医误人、草菅人命。

    赤风看着被小妇人煽动起来的无知百姓,脸上一闪而逝一股冷笑。

    跟着,就赶紧走到门口,大声安抚着情绪激动的不明真相的百姓们:“我说各位邻里街坊,这文家医馆可是京城里的老医馆了,别说是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医馆,就连京城以外的一些城镇,也有人慕名而来,请这里的大夫为其看诊。”

    “我也知道这位小妇人十分可怜,死了丈夫,只剩下他们孤儿寡母,实在是遭人同情;可是大家请在这里听我一言,在整件事情没弄清楚之前,还是不要随便妄下定论,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冤枉好人的。”

    听到赤风这么说,立刻就有声音从人群中喊了出来:“这位公子莫不是认识这对草菅人命的大夫怎么字字句句都向他们说话”

    赤风道:“文大夫父子俩在京城里的名声和声誉想必不小吧,我认识他们应该也是情理之中;再说了,你且问问你自己,难道你就不认识他们吗难道,就是因为我认识他们,你们就怀疑我是跟他们通了气的”
1...8182838485...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