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难嫁:皇兄求收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织清漪
太子殿下,您会让末将失望吗
遇到一夜亡命死守和抵抗,破晓时分,正是兵困将乏,所有人都精力不济的时候。
苦熬一夜的黎川大将心情很不好:“当初是你们和我们大王说,如今大周皇帝陛下身体不好,几个皇子顾着夺位暂且顾不上我们,愿与我们共同出兵,先夺西关城,再夺琼州。如今看来尽是我们出力,你们这是打算跟在后头捡便宜是吧”
这问题已经被提起来好几次,狄戎回复的一次不如一次理直:“这话说的,开始不是你们说的轮着来么当初我们屠城加抵抗大周夺城的时候,折损了大部分兵力,所以今日攻城才轮到你们罢了!”
这事从狄戎决定屠城的时候,已经很难收场。只是孽已经做下,如今骑虎难下,狄戎只能牢牢抓住黎川这个战友,要死的话,自然是先死道友,再死贫道。
以狄戎之力,夺一个西关城,已经是占着出其不意才能做到。要是不屠城,这对大周来说,只是个殷氏就能处理的小事,别说萧纵,能来个京官,就算上头给面子了。
要不是屠城,怎么能招来萧纵
如今,那些人应该已经拿下萧纵了吧
站在上首的狄戎将军看着地图上,春风城和西关城之间官道上的一个位置,陷入深深的沉默。
后面两边的小将还在为谁先上争执着,忽然外头有士兵冲进来道:“将军!不好了!外头起雾了!”
众人中有带兵的老手,悚然而惊,都急忙起身大喊道:“稳住阵型!”一个个的接到命令才冲出帐篷,就看到除了一团团浓雾笼罩着整个兵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可能
黎川将军一脸质疑:“……你们抓了萧纵”
邕宁城萧邕下榻的霖霖阁。
“什么”
萧邕此番能秘密出京前来邕州,得益于在京里装的一场病。暑气渐渐上来,她身子受不住冰山,却又因为苦夏而食欲不振,只要声气弱一点,再稍微擦点白粉,都不用真的把自己折腾病,就显的日渐苍白病弱。
那头淑慎公主府传来的消息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皇上强撑着没去看她,但是太医好药一茬茬的往那边送,对这个活着的大女儿还是有感情的。他这边呵护萧瑾,那边可能就觉得有些对不起萧邕,昭阳宫的赏赐一波厚似一波。
萧瑾不在他眼皮子底下,萧邕却在他眼皮子底下,眼见着这个小女儿也一天天日渐瘦弱下去,太医天天的请脉的时候,都一遍一遍的提前给他做心理准备,两位公主的身子如何如何弱……那意思就差直接说,万一哪天突然没了,不关微臣的事。
太医院这些人的弯弯绕绕,皇上比任何人都清楚,只好求证萧邕这身子要如何养。那太医于是就道,宫里气息重,公主殿下待在这里,一天天也不见什么动静……年轻人没病症,心宽就能体胖,老关在宫里,可不就越关越没活泛劲儿吗您不妨找个凉快地方,让公主跟一些小伙伴一起活动活动筋骨”
皇上信了,于是萧邕就这么被指使出来,表面上是去了临山别苑避暑,实际上去了哪里……皇后送她出来的时候,欲言又止的看着她,似乎是猜出来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支持萧邕的选择。
萧邕原本也希望只是她多虑,其实萧纵这一趟虽有风险,但无性命之忧。
但现在事实证明,她这一趟来的一点都不多余。
&nb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你一半
又是一夜无果的强攻,眼看天将拂晓,中军帐下,远远望着西关城门的黎川大将对狄戎将军咆哮:“你们不是说大周卫戍军和琼州守将都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这些就是些老弱病残,城防空虚薄弱,很好攻下吗”
狄戎将军皱着眉头,张嘴很想顶回去,身后的跟班适时地轻轻咳嗽了一声,他的动作一顿,强压下火气。
那位黎川大将军可不管他是不是忍气吞声,跑跳如雷吼道:“眼看已经攻了一天,我已经赔上了一万多万人,现在呢西关城有一丝一毫的希望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太子是个不会打仗的草包,但是琼州屹立这么多年,靠的又不是朝廷,靠的是殷氏,你到底懂不懂”
迎头喷上的唾沫,让站在他对面的狄戎诸将面上都有点僵硬,没有一个人愿意说话。
逼逼的那位也完全不想听别人说话,他完全看不到其他人的脸色,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大周哪有这么容易攻下,就刚刚这两个时辰,我黎川就又折进去了三千多人!天亮,最多天亮,这西关城要是还攻不下,我黎川就不奉陪了。”
狄戎将领一僵,各自环视了一下,哈哈的打马虎眼:“前线的将士们辛苦异常,大家要齐聚一心,大敌当前,不要内讧……”
暴脾气的黎川大将并不配合:“放屁,前线有你们的人吗不都是我们的人吗我们的粮草损耗太多,轮到你们了。”
狄戎将军:“黎川与狄戎合作,狄戎已在西关城内抵抗了三天,四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您这才一天……”
黎川大将唾沫横飞:“之前说你们兵困将乏,实在没能力顶上,好,我们也让你们休息了一天。强敌当前,让你们休息了一天,已经够意思了。现在怎么说,咱们到底还要再拖几天他们的援军什么时候会到”
狄戎将军道:“太子当时的确带了十万卫戍军,
第一百一十一章 阵前忽悠
萧纵并非不懂殷渠的担忧,他两个儿子殷夏、殷周都在军中,此时为了以防万一,派了殷周小公子随萧纵回撤春风城,防备意识不可谓不深。
不过一直以来,他表现在外的样子都较为平淡,不是那种为了挣一份前程军功,就竭尽全力、把自己摆在危局中的人。所以也没多挣扎,就直接服从他安排了。
如今西关城前途未卜,援军迟迟不至,整个空城危如悬卵。而今之计,最好的办法是且战且退,逐渐放弃几乎没有活口的西关城,后撤进入大周腹地,利用下一个城池坚守抵抗。
但前方军士们为了大周声誉,不得不尽力顶着。
关外风在城楼上呼啸而过,殷渠满头蓬发乱动,不过而立之年的将军,一夜之间平添了许多白发。
殷周正在一边集中一队足百人的骑兵,萧纵被人护着,也坐上自己的马。他自己带的太子亲卫则一直跟在他左右。这支足足有两百人的队伍,按照常理来说,行走在大周境内,应该是不会有危险的。但却让殷渠这个见惯了风雨的大将军,都全然一副不信任的样子。
他扫视一圈,马上的萧纵居高临下的看着他,虽然看起来毫无攻击力,但整个人确实从来没表示过慌乱,静的仿佛一潭深水。
这才是殷渠看来,觉得最不协调的地方。
但军情紧急,此时追究无益,他哑声问道:“请问太子殿下,我军粮草军需如何”
萧纵平铺直述道:“自狄戎之祸的战报传到京城之后,神机营已经迅速查明,今年年初草原上牛马瘟疫肆虐,重创到狄戎生计,大周边境恐有兵祸。那时司农寺已经开始囤粮,没想到还是没能想到西关城之祸。”
皇上想让他留在琼州,永远不回去。但绝对没想过把琼州送给狄戎人,把自己的脸面放在地上,让关外狄戎人践踏。
“第一批粮草将军早已接收,如今军中都还算充沛。第二批粮草在卫戍军之后,也已经在路上。”萧纵见他面上还有隐忧,就补充道:“第二批粮草并非由百里青押送,和卫戍军走的不是一条道,大约还有两日就能到,你尽管放心。”
殷渠仰着头远远的看着他,为他这捉摸不透的态度一惑,但是持久战最怕人心不稳,粮草不足,如今有萧纵这句话,而且他又在阵前言之凿凿,全军上下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遥遥的抱拳:“既如此,末将恭祝太子殿下一路顺风。”
萧纵仿佛听不懂他话里的意思:“狄戎与黎川人心不齐,他们虽然人数多,将士尚有余力,但合作起来却未必顶用。将军既然已经决定率军坚守西关城,不如赌一把,先守上两天再说”
他说粮草的时候,也是“两天”;说到守城,也是“两天”,殷渠微微眯了眯眼,总觉得他话中似乎隐含了什么意思。
但萧纵没有继续说,他挥挥手,示意人跟上,自己则遥遥的道:“孤在此,祝殷将军旗开得胜……”
西关城已经到如今这个地步,萧纵并没有劝这些人弃城的立场。这个曾经美丽又平凡的边陲小城已经在战火中沉沦陷落过一次,作为守土有责的将士们,眼睁睁的看着她再一次落入狄戎之手,是比死更大的侮
第一百一十章
这些年,对黎川,大周基本已经习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没想到他们蛰伏百年,一朝硬气,居然直接对垒刚刚破城的卫戍军和琼州守军。
五万卫戍军与三万琼州守军,和西关城内五万狄戎主力对峙三天,攻城守城战大大小小打了百余场。
大周军士上下均因为有屠城之殇,心有愤怒,战意高涨;狄戎人本就骁勇剽悍,城楼上都是悍不畏死的,硬是守了足足三日。
双方各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殷渠来催剩下那五万卫戍军的时候,真不是单纯找茬,而是一番车轮战打下来,兵困将乏,攻城的将士们都急需轮换新人。
可惜萧纵一问三不知,那五万本来应该“稍后就到”的卫戍援军,迟迟不至,遥遥无期。殷渠真的是强忍着,才没直接怼到萧纵面前,嚷他“废物”。
但是他不敢直接喷太子,还是憋着一口气,给皇上上了一封折子,狠狠告了那边据说领兵的百里青一状,同时调整战术,在萧纵面前不屑一顾的立刻军令状,直言今天拿下西关城,就绝不拖到子时以后。
取得大捷的兴奋劲还没在众人心里保留一会儿,城内一片死气的不祥感觉,就已经在众人心头添了一股阴影。
抱着为西关城十万人报仇的心态,所有人都没有休息,殷渠不是不懂穷寇莫追的道理。只是到这种时候,遍地尸体,牺牲的兄弟们的鲜血也许还没凉,这十万无辜孤魂和将士们的阴魂,除了以狄戎人的鲜血为祭,没有其他的东西能平息活着的人的怒气。
无以为告,唯有血色。
然后他们发现原本应该被黎川堵住的后路,一个狄戎残兵都没看到。将士们的身后只有一个空城,身前是毫发无伤的黎川将士和重整锐气的狄戎残部。刚刚拿下西关城的威武之气突然凝滞,呜呜的风声中隐隐传来一丝不安的感觉,向来听话的黎川,似乎有点不对劲。
下一瞬,寂静被黎川军中的牛角号令打断,狄戎残部联合黎川兵力,突然反扑,战势瞬间而起。
攻城攻到第三日上,冲出城门的将士们本就疲倦麻木,只能本能的举枪茫然抵抗。
一瞬间殷渠突然想到身后城里跟进来的萧纵,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一丝猜想,来不及整理,身体先做出判断,当机立断,将令怒喝在军中全速传开:“全体将士听令,全速回撤,退回城内,死守西关城!”
攻守瞬间逆转,有些人没来得及退回来,或者自愿断后的,只能一边砍杀,一边听着背后城门轰然关闭的声音。
残酷的战场,无人幸存。
萧纵登上城楼,先是子时破城,再是临阵反戈,这个凌晨真是经历一波三折。而此时正好天光微亮,极目远眺铺天盖地的黎川士卒和狄戎残兵。对比己方已经苦战三日,又经历友军叛变,此时只能机械的砍杀的将士们,哪边的士气高,一目了然。
殷渠满脸霜色,走路带风的刮到他面前,嘶哑着喉咙,劈头盖脸的骂他身边的人:“
第一百零九章 逆转
历史上大凡名将,在攻城略地上虽然都各有奇招,但总不过三十六计的变种,其实大同小异,他们最主要的能耐是控制人心。
几十万人的人心,才是这些将军们在脑中心间反复思量斟酌的首要关键。
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脚下的疆土、兄弟荣辱,这些观念,要是能被揉碎了,灌输到这些普通将士们的脑子里,才能决定这个军队的战斗力。
萧纵始终相信,精神力量是无穷的。
就好比现在,金银珠宝,粮食米面,柴米油盐都无法让这十万兵马满腔热血的战三天;但狄戎人屠了西关城,把刀口对着无辜的平民,所有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曾经说过的“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并不是一句空话,这些手无寸铁的人,真的是无辜的。
这一次,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踩到了所有围城的大周将士的痛点上。
萧纵收到南江奕的传信的时候,已经是他到西关城外三天,大军从京城开拔十多日以后了。按照信上所说,萧邕在他离开京城的第三日就出京了,此时恐怕已经在邕宁府逍遥好几天,乐不思蜀。
太子殿下掀了掀唇角,单手揉碎纸条,露出一个吓人的笑,半晌仿佛自言自语的轻声道:“要他何用”
东霖肯定不上去趟雷,假装自己在看作战图,什么都没听见。
这几天,西关城外捷报频传,五万卫戍军并三万琼州防卫军围城三日,鏖战十多场,攻城不止。
也不知道这回关外的瘟疫有多严重,竟然死守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死城不放,守了一波又一波,死了一波又来一波。
狄戎根本消耗不过大周,照这么消耗下去,狄戎人根本撑不过一天——有脑子的人都在想,狄戎明明得不偿失,为什么还要坚持
而大周这边,说好的十万卫戍军,至今众人也只见到萧纵先带来的五万,后续说好在路上的五万兵马,则一直未到。
前线战损较大,殷渠终于遣人回到后方询问。
萧纵在这里窝了三日,安安分分的活像个镇场子的吉祥物,照顾他监视他的人都觉得这个太子好伺候。
接了殷渠这个催逼,他终于露出搞事的架势,不慌不忙的换了身轻甲,溜达着跨上宝马上路,直奔前方大营而去。
身后浩浩荡荡缀着一群操碎了心的殷氏家将,深怕太子殿下嘎嘣一下死在琼州,到时候京里那些人一举两得,不仅能让这个碍眼太子死在边关,至少还能削两个殷氏将军——保护不力,连坐之罪。
他们殷氏招谁惹谁了殷渠是真不想让他在自己地盘上出事,而且实在不想和他挨得近,免得招惹这个大型麻烦精。见冷不丁的见他过来,随行就几十个人跟上了,顿时火冒三丈,眉毛一竖,鞭子一扔。
“将军!”
“算了算了!”
“将军冷静……”
殷渠手底下一圈参将,疯狂拉着他,给他使眼色,生怕他像教育自己手底下的兵油子一样,让人把清贵的太子殿下拖下去打三十军棍。
太子殿下却仿佛不知好歹一样,一点眼色都不会看,还在那正色逼逼:“殷将军让人过来询问孤,剩下五万卫戍军的去向,是怀疑孤故意隐瞒,延误军情吗”
殷渠心道,皇上把十万兵交给这么个只会动笔,不会
第一百零八章 匪徒横行
朔风猎猎,军列整备,西北丽日硕阳之下,一列列的重装将士衣甲鲜明,身后列风扬起的高高旌旗,将士们意气风发,萧纵站在后面的小山堆上,跟几个殷渠派来的小官员绕在他身边,点头哈腰的陪他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