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乌衣
在张睿明说话期间,既然陆斌已经开口,严路就放下了传声筒的姿态,整个人向后靠倒,等着陆斌向张睿明进一步的诘问。
等张睿明拉长着脸,进行了几分钟痛心疾首的悔悟,陆斌终于转过身来,往前走了几步,神色冷峻的坐回到他自己的位置上,双手交叉撑在桌面上,面容在背光的阴影中看不清神色,只听到一声冷清的口吻传来。
“说完没有”
张睿明点了点头,诚恳道:“说完了,请陆检批评。”
这一句请领导批评,是自我检讨中最为好用的结尾句,一般上位者在听到这句话后,反而不太好真去狠下手来,继续追击批判。那样显得太没有
度量,一般都会选择借坡下驴,要么轻描淡写的带过去,要么反过来安慰一番,将场面拉回。
可城府深沉的陆斌却没有按张睿明的节奏来走。他一抬头,反而抛出另一个问题道:“你说你通过手段让这姓周当事人和泉建集团的和解泡汤,你是怎么做的还有,你为什么口口声声就能咬定这泉建集团就不是真心来和解的你有证据吗”
张睿明脑袋一痛,这几个问题倒真戳到他的痛处了,目前局势未见明朗,如果向陆斌坦诚自己与舒熠辉有过接触的事实,这未免有些瓜田李下,让陆斌产生自己是否从中有猫腻的嫌疑,而严路是提前知道这一点的,但陆斌此时来问,要么就是试探,要么就是老严在之前保护了自己。
怎么办是讲实话还是含糊过去,可这要是陆斌的另一次试探的话,那自己……
张睿明脸色平静,心下却是波涛起伏,他只思考了短短一瞬,当下还是决定不把宝押在老严身上,坦然向陆斌说道:“报告陆检,我之前与泉建老总舒熠辉有过几次交锋,后面和他留了联系方式,所以在察觉到泉建与周家的和谈其实是一种陷阱后,我就以另一方和谈的名义,约见了舒熠辉,同时劝说其中止了与周家的和解,这才保护了周强农……至于您所问的我为什么会咬定这和谈是一个骗局,那是因为我在过往的案例研判中发现的相似套路,从把握上来说……我基本可以肯定。”
张睿明说完后,不由的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刚刚自己这番与陆斌的言辞攻防,看似轻描淡写,其中却牵连颇深,弄不好就要引火上身,让领导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所以张睿明特意将与舒熠辉的“接触”改用“交锋”两字来形容,这也是不要让陆斌误会其立场,不要给市检领导以自己有权力寻租的怀疑。
“张睿明,我发现你这其中有几点就说不通嘛,首先,关于你所说的案例研判,我没听说过我们国家是“判例法”法系啊你怎么还借着判例就能咬定人家是骗局呢……再一个,就算这真是一个陷阱,你是说舒熠辉听你的劝说后,就放弃了对周强农的坑陷你怎么这么大面子呢之前你在工作例会上提到这个案子时,可是说的这泉建集团是全国保健品行业中的航空母舰啊,这舒熠辉能量通天,怎么现在就凭你一个小小的检察部长,就能轻易说服他”
越说到后面,陆斌的语气越发高傲,张睿明听着心里也很不舒服,而陆斌的话语中有几处逻辑偷换的地方,如果不是他这样庭审经验丰富的检察官,那就很可能会被带进去,可毕竟面对领导,他又不
好直接反击,只能按耐心绪,试着解释道:“陆检,其实我并没有说我要通过过往的案例来审判裁决什么,我只是说从中排查出了一些线索,可以推断出泉建集团的和解是一种陷阱。而且,我们国家虽然不是“判例法”的英法体系,但我们一样有两高的指导性案例,虽然在这里比喻不太合适,我一直觉得,经验与数据中,就一定能发现真实的存在……”
&n
第三百九十三章 看不见的交锋
但张睿明却隐隐约约的摸到了一丝脉络,高裕民最后一次与他的正面接触,那还是在之前津药化工的案子上,当时因为自己的“工作作风问题”还被这位常务副检察长狠狠的批过几次,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张圣杰刚刚从东江市市长调任津港市市长初来乍到的时分,而因为王英雄和津药化工的案子,张睿明在一番坚苦卓绝的奋战中,好不容易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将津药化工的案子办了下去,而在办案过程中,他已经隐隐的闻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在津港市检里,当时关于津药化工就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方正是以高裕民与王天明为首的,反对以冒进的手法将津药化工的案子强行推动下去,支持当时主管经济的副市长蒲任的保经济,保数据的理念,建议大事化小,从行政、民事经济手段来治理当时的荆沙河污染案。
而另一方面,则是以严路、张睿明为首的“主查派”,奋力推动这起影响整个津港水质安全的特大环境污染案,而这一建议,得到了当时空降津港市不久,根系还不牢的张圣杰的强力支持,也正因为这位政治强人的支持,加上在两派中间稳坐钓鱼台的陆斌顺水推舟,顺势而行,之后王英雄的落网、津药化工的停产整顿,才会那么迅速的执行到位,虽然工作上独行毛躁,但毕竟在市检浸淫了这么,张睿明还是能隐隐能够感受到这两股势力那不见打雷,只听雨声的隔空交锋。
而现在想起来,这其中的政治角力才是真正的波谲云诡,在王英雄的案子结束后,津港市里掀起了一片“环保风暴”,从上游的环监部门到下游的各大企业,乃至小型作坊,基本上都被查了一个底朝天,连带着蒲任也受案子牵连,挨了一个记过处分,这两年基本就被钉死在了津港市副市长的位置上,若不是最近经济下行,需要一个“老经济”在这个位置背责任,估计当时就借着津药化工的案子被撸掉了。而高裕民这位在津药化工案子中看起来牵连并不深的副检察长突然彻底的销声匿迹,也就是在这津药化工的案子之后,让人难以不将其与蒲任的关系联系起来。
而从此之后,张圣杰在津港的影响力逐步加强,展现了其强大的掌控力与手腕,也在津港开展了一系列的政令手段,可毕竟位居全国前五的出口贸易型城市的津港,完全不同于东江那样的以原材料种植业为主的内陆地市,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同,治理手法也完全不同,缺乏对这样沿海城市治理经验的张圣杰,也在这一年里,遇到了许多困难,而饶是他手腕通天,思维敏锐,在津港的这一年也并没有拿出一份出彩的成绩单来。
现在的张圣杰,已经不是津药化工那个案子时初来乍到的“新媳妇”了。当时的他可以借着环保整治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毕竟当时还不需要面临经济考核的压力与负担,打掉的恶势力还是一些“对手”留下的病灶。但在一年过后,现在泉建集团案子背景中张圣杰,已经是“媳妇熬成婆”,他面临每年巨大的考核压力,需要的是稳定津港的经济,挨过每年的考核指标,特别是在失业率和gdp这几项大指数上,绝对不能让津港下降的太厉害,不能让自己的政治生涯被钉死在这个地方,所以,站在张圣杰的角度来看,泉建这个案子,“抓大放小”就是他的态度,而在他的影响下,津港市检里的陆斌、严路都跟着将“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张睿明在此时所面对的如山压力,可谓是来自里里外外,而且都是他所得罪不起的大人物,而现在能做到这一步,他所面对的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现在,高裕民回来了,这是否也意味着这位军转出身,资源不在津港本地的强硬副检察长,已经得到了某种支援,看到了某种机会想顺着泉建集团的案子,从中为自己谋得一己之地
想到这,张睿明敏感起来,他眼睛定定的望向这位打破了这间办公室气氛的副检察长。
…………
“几位在谈事啊在开什么会呢不知道我进来是不是不方便啊”
这是高裕民进来后的第一句话,他的语气虽然是反问语气,但他的态度确实颇为肯定,他一边说一边往办公室里面走,顺手还把门给带上了,明显就是表明自己作为常务副检察长,要参与这次案件决策的态度,宣告了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是对刚刚陆斌那句“你有事吗”的强硬回击。
高裕民是部队出身,他行走坐卧都带着以往军旅生涯不可磨灭的印记,不管何时何地,头总是高高昂起,头发剃的只要浅浅的一层,花白的发鬓贴着铁青的脸庞,就像一颗霜打的大理石岩,强硬不屈,又冷酷难亲。
只见他往前走,原本正坐在沙发主座上的老严也被他的气势所慑,竟不由自主的起身给他让了位置,往旁边挪了挪,将主座让出,高裕民也不客气,径直坐下,腰杆挺直,双手放在膝头,眼睛里带着一副令人难以忽视的锐利眼神。
面对他的询问,严路和张睿明此时都已经噤声,只有陆斌淡淡回了一句,“没开什么会呢,就是把张部长叫了过来,谈谈他最近的一些工作,高检察长当然可以参与进来,一起听一听,提提意见嘛。”
陆斌说的云淡风轻,但语气里却已经透露出了一些不满的意思,可高裕民仿佛没听懂一般,也不借坡下驴,反而真将头转过去来,对张睿明道:“哦,张部长在改革后,现在是第八检察部的部长了,第八检察部我记得主要是负责公益诉讼这一块的吧,难道最近有什么大案吗”
高裕民会突然问起这件事,这让张睿明心下一名了然,暗想自己果然没有猜错,高检察长这明显是要过问泉建集团舒熠辉这件案子了,可张睿明心里还是颇为忐忑,不知道这位蛰伏许久的检察长到底是什么目的,他到底站在那一方的立场而他又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机会,这才愿意突然从政治假死中翻身过来,突然闪电出手
而陆斌刚刚的话,明显也是在通过自己试探这位高检察长的立场,现在张睿明进退维谷,他干脆咬了咬牙,豁出去说道:“报告高检,最近我们第八检察部在工作中摸排出一条公益诉讼的线索,所涉及的企业市值非常巨大,违法案值也达到上亿规模,可能是我省目前在组织领导传销和假药制造销售领域所查出的最大案件,而这起案子的嫌疑人就是我们津港的著名商人舒熠辉。”
张睿明此时挑明泉建案的背景与矛头,这是在赌高裕民所站立场与紧跟张圣杰脚步的陆斌等人不一样,希望借助这突然出现的外力,让原本死水一潭的泉建公益诉讼给激活了,死马当活马医,而他也清楚,此时在高裕民面前挑明,将使得整个场面不可控,陆斌等人也会更加的警惕自己。
但他已经豁出去了,只要能把案子办下来,天塌了也大不了辞职就是。
就在张睿明说完之后,陆斌脸色阴沉,对面严路的脸色涨红,憋着话想说却又不是他说的时机,而高裕民眼睛里闪过一丝“正中下怀”的锐利目光。
“哦,这样啊!难怪之前不久,省检陈检察长还在问我这个案子的情况呢,当时我抱病休养,还不清楚具体情形,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案情啊,那这个案子影响很大嘛!确实是我们南州省在食品药品领域的最大案子!这个案子很有意义啊!不知道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高裕民说这话时,难得的面露笑容,可他的寥寥几句言语,听到在座的几位官场老手耳中却不逊于电打雷鸣!
陆斌暗自在心里发了通脾气,
第三百九十四章 揭开谜底
他越说越动情,此时到结尾处,这位面临人生最大挑战时分的老检察长,又用手指重重的敲了几下桌子,双眼定神,对着三人说道:“当然,困难要讲,但工作更要做好,之前我就指示张睿明他们第八检察部的同志,去进一步搜集这起案件中的相关证据,也已经将诉前程序做到位了,下一步怎么做,我看还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特别是高检察长的想法。”
陆斌这番话一说完,张睿明就发现其节奏非常有讲究,先是当头一棒,给了自己一通好怼,可话虽然是对自己说的,可矛头却是对着半路杀出的高裕民,这是先立威,让高裕民知道他的态度,而后,便是话音一转,将蒲任在市检联席会上的话重点复述出来,在座的这些个人里,谁不知道高裕民和蒲市长的交情,虽然在这个案子里,两人完全没有联系沟通,但此时用蒲任的话来反驳高裕民,可以说的上是“以其之矛攻其之盾”,而最为暗藏杀招的是,在最后阶段,陆斌又以听高裕民意见的方式,这这个敏感的节骨眼,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回到了高裕民的头上,整个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可谓是层次分明,次级铺垫,而又全面俱到,令张睿明心里暗自佩服这位多年市检一把手的本事。
高裕民也知道陆斌这番言辞中暗藏杀机,可他此时已经亮明身份,摆明车马,那就已经没办法退缩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顺着陆斌的话说道:“我也是最近才回复工作,今天过来看看,意见谈不上……我就讲讲我的几个看法吧……”
说到这里,高裕民停顿一下,他本来年纪就和陆斌差不多,虽然自身条件优异,资源强大,到地方时级别上已经是正处级别了,这么些年一直屈居二把手,只是因为他是军转干部,职务晋升的步骤相比陆斌这样资历、资源、能量、时运都顺风顺水的非常时期根正苗红政法大学毕业的“西政系”干部有所欠缺,但那也是因为转业重新换跑道的问题,可比起他同期转业的那些军转战友,他的仕途已经算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了,现在陆斌即将调整,高裕民还有机会一把冲上津港市检检察长的位置,关键就看这次多方角力,波谲云诡的调整进程了,为此,他也才拼着一把老脸,重新调整方向,借着这次泉建的案子,重新站了出来。
此时,他怎么能后退
只见高裕民笑着对在场三人说道:“陆检不愧是政法干部出身,工作上懂实务,讲政治,没想到我们陆检还懂经济哦,呵呵……”
虽然这只是开玩笑的语气,也缓和了当前紧张的气氛,但连张睿明都听出了其中刺耳的潜音。
什么叫“懂经济”这是在釜底抽薪,嘲笑解构,试图从政治高度上瓦解陆斌先前立下的要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的高调呢。
果然,高裕民说完没几秒,他见陆斌脸上又阴沉了一些,他也没再罗嗦,直接说道:“陆检是文化人,我是部队出身,我们军转干部只知道一点,那就是要讲规矩!讲政治!在部队服从上级,现在脱下军装,换上这身制服,我就要服从我们津港市检察院的上级服从省检的领导!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
张睿明虽然一直知道这位副检察长在军旅生涯中养成了这嗓门大,说话重的习惯,可没想到这半年不见,还是这般话音如雷,而更没想到的是这一贯强硬的高裕民居然直接怼上陆斌。如果说前面的玩笑话语,还只是一般的给陆斌拆台子,解构他的论点,而刚刚这番话,那就是完全是不给陆斌面子,直接搬出省检的名义,拿出陈武的牌子,直接要陆斌立案查处了。
“现在省里的意见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切实办好这起全省最大的食品、药品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你们自己去查查,看在两高两个月前出台了那份关于公益诉讼的指导意见后,现在全国哪个省不是在食医药领域里深挖开拓,努力找出一个典型案例来,陈检昨天还在和我通话,他在最高检学习期间,各省都在轮番汇报最近在这个全新领域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来,我们南州省现在在做什么消极等待还是玩忽职守!省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在我们津港办出一个精品案件来!我可以说,泉建这个案子,放在全国公益诉讼工作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保健品领域里开天辟地的第一大案!这块牌子就挂在我们面前了,我们还不好好把握机会!同志们,这可是能在法制史上留名的大好时机啊!”
张睿明知道高裕民话说的糙,可他没想到他说的这么直,说的这么狠。如果说他前面的话是将话题摆在台面上来,那小子这已经是要掀桌子,直接论起台面逼着陆斌去淌这趟浑水了,可陆斌当然不会是这般任人宰割,对方已经蹬鼻子上脸,他也不准备客气,径自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喔法制史上留名可现在这证据条件下,真要不管不顾的立案了,那就不知道这留的是好名还是坏名了……”
高裕民没接陆斌的话头,他趁着气势正佳,转头对旁边张睿明说道:“张部长当初给省里写的那份报告,陈检察长是几次在会上表扬啊!连说为什么张睿明同志能够在一次平常的慰问工作中就能摸排出线索,这就是工作中的敏感性啊!后来听说睿明同志在对相关嫌疑对象调查过程中,遭遇不明人士打击报复,陈检也很关心,马上就表示关心,第一时间就将我们张部长申报立功受奖的文件给签了,这一切,都是张部长自己工作成绩的体现,我在这里,也想问问睿明同志,对于这个案子下一步的处理,有什么想法意见”
听到以前天天把自己骂个狗血淋头的高裕民,现在居然是一口一个“睿明同志”,张睿明是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他苦笑一下,暗想这高裕民真是把自己给看低了,这么明显的“借刀杀人”,居然还往自己身上使,而且一口一个陈武对自己的赏识与认可,明显是要将自己这个主办检察官与他绑定一起,达成一致,虽然最终目的符合张睿明推动泉建案的想法,但被人当刀使的这种感觉,实在是让他不太舒服,而且高裕民这番表演,也委实有些太过现形。
“高检,我的想法之前也已经汇报过了,我们第八检察部服从领导指挥,等候指令,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张睿明说这话时,高裕民整个脸都臭了,他没想到原本以为已经十拿九稳争取到的张睿明,居然这个关键时候突然怂了这个时候装中立站旁边了那先前听闻这小子为了将这个案子办下去,不惜几次在会上冲突陆斌的事,那都是假传闻
而张睿明自己此时的心里也是汹涌起伏,虽然他一贯以推动对泉建的立案为己任,但在这突然“天降奇迹”的当口,他却猛的一下警醒过来,他突然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机会,看似高裕民在借着省里的招牌强力推动对泉建案的调查,但陆斌至始至终都没有松口的表现,他不敢在这个时候将宝全部压在高裕民身上,特别是在自己已经与陆斌几次濒临决裂的此刻,“不轻易表态”,反而成为一直以来态度最为坚决的张睿明此时的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