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乌衣
随着参与扶贫的全体工作组员,齐声喊完了口号,这次大会的流程算走完了,众人潮水般散开,按不同单位、不同地点,登上不同扶贫组的大巴。
见张靓还眼巴巴望着陈捷那边,张睿明拉了她一下,“怎么,要做“望夫石”啊上车啦。”
张靓脸一红,跟着张睿明登上前往去男县的扶贫大巴。
这趟车是去男县的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一百四十七章 男县兆林村
“额……还好,你觉得这次扶贫工作怎么样”陈捷似乎不想回想那个被这姑娘喝翻的耻辱夜晚,找了个话题就准备盖过去,单这个转折转的颇为生硬,后面的张睿明听着,忍不住都快笑出声来。
张靓也被陈捷浓厚的六十年代老干部画风给搞晕了,她又不好表达出什么来,只能接着陈捷的话往下面说:“我觉得这次的扶贫工作……额,这个……很好,要……那个,多开展。”
张睿明被这两人充斥着六十年代的文艺气息的对话给彻底逗笑了,他身子向前,手搭在两人的座椅后靠上,笑着说道。
“两位,要不要把你们的革命友谊升华一下在革命工作中并肩同行”
突然出现的张睿明,让两人都吓了一小跳。
张靓反应了半天,才明白科长这是取笑自己呢,回头翻了个白眼回去。
“你好啊,张检,前面没注意你在后面啊,上次那事……”陈捷转头望向张睿明,见他神情自若,似乎没记恨自己上次中止搜查的事,他微一犹豫,就转身伸出手去。
“陈局,没事,我后面也知道什么情况,不是你的问题。”张睿明握住陈捷的手,之前在津药化工的事,本就不是两个人所能决定的,此时也大方的一笑泯恩仇。
“才几天不见,怎么,成我们检察院的家属了”看着他和张靓的神情,刚握完手,张睿明就别有深意的笑道。
“争取、争取,还在努力中。”陈捷倒也大方,坦荡荡承认正在追求张靓的事。
张靓听到陈捷承认,心里一喜,脸上却是害羞的撇过头,假装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什么。
见陈捷如此坦诚,张睿明心里给这陈局长点了个赞,现在很多人都是骑驴找马,一边明明有了发展对象,还一边接触着别的异性,都是不承认、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态度。像陈捷这样大方承认发展目标的,算是少数。
见陈捷挺实在的,张睿明也不想打扰两人“畅谈革命友谊”,聊了两句,自己就回头闭目养神去了,车外蓝天白云,今天倒意外是个不错的天气。
随着大巴越行越远,离津港是越来越远了,车窗外两侧景色渐渐有了起伏,从津港的平原丘陵渐渐转为周山山脉的崇山峻岭,点点白云漂浮,张睿渐渐睡去。
…………
“科长,我们到了。”
“额……”张睿明猛然惊醒,他睁开双眼,大巴车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下车一看,太阳西斜,照在一栋低矮的建筑上,一块木头牌子,上面依稀可辨几个字:兆林村文化室。
乌压压四十多个村民们坐在地上,望着张睿明这群稀奇的城里来客,麻木空洞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这些穿着新潮,津港来的扶贫工作组组员。
村里干部向陈捷等扶贫队
员介绍了一下这个村的情况:兆林村,地属南州省福市男县金洞乡,是这里的一个自然村。福市男县县,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也被国家确定为福市周山特困片区县之一,是公认的南州省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而兆林村,则是帮扶贫困村名单中的一员。
张睿明对男县一直没什么好印象,去年,他去省检报到的时候,也是乘车经过男县,结果在车上遭遇一伙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幸亏当时同在车上的顾海识破了犯罪分子的伪装,两人合力把这伙人拦下,解救了被拐儿童,移交警方。
想起这段事,张睿明就想起顾海来,这个在省检短短共事过几个月的同事,狡黠能干,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也算是竞争对手,但彼此也是是互相钦佩。
现在,那个家伙,此时应该正忙着南江集团案的诉讼工作,张睿明心里默默算了下南江集团案的诉讼期限,应该过段时间就要正式开庭了,到时自己作为受害人,估计也要出庭。
正想着,一旁陈捷正对这次兆林村来的几十名村民发言,讲了几个想法和扶贫策略,张睿明站在一旁默默听着,陈捷讲的倒挺全面,什么坚持标本兼治,因户精准施策,什么强化产业扶贫措施、实行一对一帮扶……
这些车轱辘话讲了一套一套的,张睿明只是听听不说话,他心里暗自替陈捷着急,这扶贫是一项很复杂的大工程,对着这些村民说这么些话有谁会听
而等陈捷讲到后面的具体措施,张睿明算是听懂了,他的扶贫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买小猪,送给村民们养,买作物幼苗,给村里种,然后拍照、填表、搞完宣传就走人。
台下村民各个没什么表示,在他们看来,这些城里来的干部,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给钱、给贫困户指标,陈捷还没说完,就有村民打断他道:“领导,我们就问关键的问题,你们能给帮忙贷款不”
“贷款”陈捷摸了摸没什么胡子的下巴,他知道之前根据政策,省里给许多精准扶贫对口贫困户发放了一大批无息、低息脱贫贷款,后来这个事变成摊着伸手就能拿的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公益诉讼与扶贫
“怎么,不想吃饭”
“嗯……我不舒服,我不吃了。”
前面就一直观察她神情的张睿明,此时笑道:“我看你是嫌村里东西粗糙,所以不肯吃吧。”
“我说了……真的胃不舒服,张检你别管我了。”
“那你都动筷子了,吃一口再走吧,晚上山里冷,一口热的东西都不吃不行的,会饿的。”张睿明继续劝说道。
张靓小女孩脾气有点犯了,她最不喜欢别人逼她,她声音有些急促,“说了不吃就不吃!我就是饿死!都不会吃一口的。”
这话声音有点大了,全桌人都看着这边,气氛一下尴尬起来,张靓脾气一起,顿时就要离座出去。
张睿明知道这姑娘性子,在这么多人面前劝她只会适得其反,干脆不管了,夹了一个老山粑粑,转移话题,避免尴尬,问村长道:“哎呀,这个是男县特色菜吗”
“是的,领导,这个全是粗粮磨得粉。”
“哦……”转移话题后,众人又专注自己眼前的饭菜,张睿明大口吃完饭,拿了一个碗,盛了一些饭菜,嘱咐村长,让他留在锅里热着,怕等下张靓会饿。
吃完饭,陈捷召集所有组员开会,张靓也不情愿的到了会场,会上陈捷一个人讲了一通,底下没几个人附和,本来这种扶贫工作,费力不讨好,大部分人都想着怎么应付上面的检查,早点交差了事,看到这村民也都个个是扶了多少年贫还扶不起的老油条,哪个还真想出头卖力来弄这事
陈捷没办法,见没人响应,主动对众人介绍一旁的张睿明道:“这位是市检察院的张科长,此行也是我们的扶贫组副组长,大家听听他的意见。”
最开始,站在一旁的张睿明见陈捷把自己推了出来,先开玩笑道:“感谢陈局长,给我又封了一个官,升了几级,先谢谢咯。”
陈捷此时也不好意思,这个扶贫组本来就是跨部门临时性的组建了一下,包括组长,其实都没正式任命,他也是抱着想交出烫手山芋的想法,把张睿明给“请”了出来。
“张检,我们就不客套了,今天你也看到现场情况了,这边村民开口就是要贷款搞钱,对别的工作抵触情绪很大,我们张睿明检察官,在津港市检是专门负责公益诉讼这一块的,公益诉讼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农村扶贫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是想请教我们张检,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张睿明心想这陈捷给自己戴高帽子戴的真是时候,把最麻烦的扶贫难题推给自己,但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推诿的人,而且这次来男县兆林村,张睿明是真想做一点实事的。
“我想先问陈局一个问题”
“你说”
张睿明环顾四周,现在开会的都是组员,都是西江分局
和市检、还有司法局的一些老同志,他开门见山道:“我们这里现在都是自己人,我们关上门来开会,这次的扶贫工作,我想问陈局,你是打算应付检查,把扶贫材料弄好,拍完照就走还是准备扎根实地,正儿八经的解决当地贫困户的问题”
“额……”见张睿明问的这么犀利,陈捷一时都不好怎么回答了,他是分局主管刑侦这块的局长,西江分局那边上次的案子都没跟进,但是上面又强行要求他实地来推进这次的精准扶贫,这是政治任务,根本没得商量的。但他自己其实有些想法,手头案子都搞不完,结果还要来这偏远的乡村,帮几户老百姓养猪、种菜。这不是……
陈捷心里有意见,又不能说,在现在这种大局势下面,只能服从,他心里不憋火是不可能的,他一心就是想早点搞完这事,应付完检察,早点回去办案。
“讲实话,当然是想速战速决,当然,如果能真的帮到老百姓,那也是最好的。”
“陈局,那我告诉你,不管你是想应付检查,还是真想搞,其实没区别的,都一样会很麻烦。”
“怎么会”陈捷不解道。
“向你之前在村民面前说的,我听出你是想买一些小猪,给村民们养,然后作为养殖业扶贫,做材料,应付检查是吧我想说的是,这些村民肯定等不到小猪长大,就会吃掉。”
“为什么这里村民没那么蠢吧,现在又不是饥荒什么的,哪有这么搞的。”一些组员见张睿明无根无据的就把村民说的这么短视,几个老同志马上有了意见。
“就是啊,一般不都是这样扶贫吗”
“我是赞同陈局意见,早点买完东西,发完,我们也好收工回家。”
张睿明见大家有了意见,他也不急着反驳,等众人说完自己想法,他才缓缓解释道:“不,村民们吃掉用来养的小猪,其实不是短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复杂的调研
张睿明走到张靓身旁,蹲下安慰道:“怎么想家了还是生我气啊”
张靓却埋头坐在那里,不开心的说道:“哎,科长,你说,我们读这么多书,经过层层选拔,终于当上人民检察官,手上负责的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案子,可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沦落到这荒山野岭的地方来讨论怎么养猪啊!”
听到这,张睿明也笑道:“是啊,我去年也搞过扶贫,也很苦,我知道的搞过扶贫的人,几乎都有你这个想法,现在全国公务员都忙着搞扶贫,很多关键岗位上的人都放下手头工作,钻进山里乡里,成天忙些养猪种树,这些以前根本不屑一顾的小事,很多贫困户还不乐意,这些政策搞的他们也不舒服,多了好多事,他们觉得还不如直接给钱,加上各地疯狂的级级督查检查、一票否决、文山会海,强压政策下,扶贫这项工作让很多人都抱怨连天。”
“是啊,是啊,就是的,真的太烦人了,我看了下要整的材料,每一户几乎都有一本书那么厚的材料要搞,想到我们的荆沙河污染案也是同样这么厚的案卷材料,但那是为了保护整个津港市的水源地,而这一整本扶贫材料,只是为了帮一户村民养猪!我这个心态真是……”张靓气的站起身来,踢开脚边的一块石子,恨不得马上就回津港去。
张睿明却抬头看着山里幽静的黑夜,他想了一下,淡淡说道:“我也不想和你讲什么实现全面小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性等等这些大政策、大道理,我说真心话,我觉得这个事,和我们公益诉讼是相通的,同样都是因为各种问题,导致的弱势群体受损,都是因为各种发展不平衡下面的结构性差异,不同的是,我们公益诉讼是后发后至,是问题发生后去解决的事,而扶贫,是在问题爆发前就解决问题,可以说同样都是为了公益,两者没什么区别。所以,我是抱着学习和试验的态度来的,如果连这么复杂的农村问题,我们都能解决好了,我相信今后,我们在看新的问题,处理新的案子时,肯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你说是不是”
见科长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张靓也不好说什么,她只是木然的点了点头。
知道这姑娘心情不好,又饿着肚子,张睿明笑道:“对了,我替你留了饭菜在锅里,你去吃了吧。毕竟在人家村里,给人家那只土鸡一点面子好不好,人家都到锅里了,你都不吃它走,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见张睿明说的好笑,张靓这下终于放下面子,点头答应了,她其实早就饿了,肚子咕咕咕叫着,这山里温度比外面冷的多,不吃点热的,还真挨不过去。
她把锅里的饭菜捧出来,原本口口声声“饿死都不吃”的张靓,一口下去。
“真香!”
…………
第二天清早,陈捷就准备把工作组分成几组,洒下去进行摸底调研,
现场,扶贫组把兆林村村民分成三组,扶贫组按各组情况领取了任务,也
分成三个小组,各自研究各自的组员,村民们给予出以上回答配合。
比较有特色的是,村民被分成村妇女组和普通村民、贫困户组,每组的视角都不尽相同,普通村民代表的是徘徊贫困线附近的村民、贫困户组代表的最穷苦的一群人,而妇女一般都是留守妇女,代表的是出外打工后,留守的这群人。
三个村民组中,普通村民组最不配合,大部分人第一件事就是想要贫困户指标和贷款,带队的陈捷问的头痛,当问到是否需要帮助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时,这些村民倒也是来者不拒。
而张睿明负责的是贫困户组,他这边调查对象还比较配合,对扶贫组的问题,基本上有问必答。
结果还真和张睿明昨晚预计的差不多,每个贫困村都有自己贫苦的最大缘由,兆林村最大的困境是水。兆林村的村民提到今年的情况:上半年水患,下半年又缺水,因为这些,“农田还得减产50%”,这些村民讲到这里,就像在讲一件最不起眼的事一样稀疏平常,包括谈到水利问题,吃水困难在现在,仍然如同灰蒙蒙的天空一样,笼罩住整个村落。在问到去年扶贫组为什么没解决吃水问题时,村民说兆林村经过去年的扶贫计划,就将治水方案上报上去了,计划建水渠来改变这种情况,但这么久了迟迟没有任何进展。
张睿明问问一位老人:“那现在你们饮用水问题怎么办”
“有钱的去男县县城买,80元,只能买十立方,太贵了,来回运也麻烦,我们没钱的吃不起。”
张睿明又问:“那怎么办难道你们不喝水了吗村里没井水吗”
老人麻木说道:“有井水,山上有几口井,但是那边水源有问题,一吃井水就浑身瘫倒,行动不得。”
张睿明问:“为什么”
老人答:“不知道,水质的问题吧,后来我们从山上挖了一个水凹凹,缓解了部分上半年雨季用水的问题,但是下半年旱季,水还是很难,实在不行,就只有吃那井水,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一百五十章 《驴得水》
可当张睿明深入了兆林村,且问到去年的扶贫情况时,村民们都是异口同声的抱怨。
“那些医生没用,没点用,就是看病,但是又不治病,检查出来有什么用,反正我也治不了。”这位慢性肾衰竭的老人,提到去年东江市第一医院的扶贫工作组时,还是一年怒气,他们宁愿不知道自己身上得了什么病,每天过的还开心一些,结果现在检查出来,真要治疗了,还是要去大医院,哪有那么多钱去治,还不如以前不知道,明天就这样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