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乌衣
听到这,张睿明再对比上一期扶贫组所写的新闻时,他感同身受地领略到讽刺与沉重。
村里领导想要的是,多卖惨,多叫穷,好争取多一点的扶贫资金下来,而乡里干部希望的是,比去年的贫苦状况有好转,能让乡里在年终的扶贫情况这一项成绩中,拿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为自己的仕途博一条好前程,而扶贫工作组为的是年底有成绩,能够接受纪委和组织的检查,也好交差。
而村里每一户居民的诉求也不相同,这小小的兆林村,扶贫工作如此复杂,可想而知,全国的农村工作有多难做。
张睿明这组调研工作做完后,他来到张靓负责的妇女组这边,看看她这边的情形,却意外发现三组村民组,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方向完全不同,可以说是极端分化。
妇女组大多是年轻人,留守妇女居多,家里很多人都在外地打工,她们的诉求更多是与宅基地和补贴有关,至于水的事,她们似乎没那么关心。
“灾后补贴的时候,别人都10亩地补偿了1000元,我19亩才补贴1200元吧,还有最重要的。我还没有房子,我希望村里能帮我地找点批下来。”妇女组有一位村里的妇女,她在抱怨这些的时候,根本没有正视扶贫组员,她偏过头,眼睛看往右前方,那是条大路,通向山上。
张睿明听到一半,就明白她的主要诉求了,但是这妇女户口虽然迁进来了,她是寡妇,丈夫死之前就把唯一的宅基地给卖了,不管是根据当地的村约乡规,还是相关法律,她都没办法再批下宅基地,但她不管,为此闹了无数次,今天有抓住扶贫组来讲这事。
张睿明叹了口气,短短一天,就又这么多问题,每组的诉求还不一样,分歧之大超乎想象,估计这次扶贫想好点交差,那真的难了。
三组的极端分化,还表现在对村史的回忆上。这次有一个填报表需要村民描摹出村里20年间发生过的重大事项,并标出时间节点。其中妇女组对本村大事记记得尤为详细,且提到了另外两组,并没有提到的鸡瘟,对此,村长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是个人养殖不当造成的大面积死亡。
惹得村里的养鸡大户周南,冲过来把提到这事的妇女臭骂了一顿,说她是泼脏水、下黑手,嫉妒周南的生意越做越大,想抹黑他肉鸡的销量。
“根本不是鸡瘟!”兆林村养鸡大户巩耀武大声向
扶贫组表态。几年前,周南就开始在兆林村进行土鸡放养,至今已有五六年了。他的兆恒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扶贫组生计保护项目试点之一。
巩耀算半个当地人,镇守兆林村已有20个年头了。以前种药材,04年开始苗木繁育,13年转行养鸡。他在兆林村算是最有钱的人,此时财大气粗的他,指着妇女组的众人发了狠话。
“谁要是影响他生意!他和谁就没完!”
眼看就要再次炒起来,在众人制止下,这个小问题,马上跳了过去。
鸡瘟到底存不存在现在已经很难查清,也没有太大意义,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填报表上的一环,居然都引得村里人大动干戈,仅仅因为担心自己的产业传出不好的历史。
“分成这样子三组,其实也是为了更能得到真相。”张睿明对组员说道,其实早已预测到会有这些混乱的情景,这是为了接近真相,没办法的办法,他理解陈捷。
而张靓偷偷和张睿明说,刚刚周南偷偷塞钱给她,要她们扶贫组帮忙申请绿色认证,被张靓狠狠的拒绝了。
与兆林村接受调研的村民们不一样,周南自己有车,微鼓的腹部围着保丽卡的皮带,笑起来有点像县里领导,志愿者这次过来,巩耀武从头到尾参与了项目,陪同了全程,不停跟在后面散水散烟,十分客气。
“希望自己能得到政府国家的关心,我其实,这个,鸡的销路不太好。”谈及到鸡,周南面露难色。
男县四面环山,路几乎都是为盘山公路,周边远离村庄,可以说都是穷乡僻壤,去年张睿明撞见的那起拐卖儿童案,他还记忆犹新,这连绵的周山山脉,给物流运输横添不少阻碍,导致外销是个最大的问题之二,仅此于水利问题,而周南养的是土鸡,鸡的品种偏中高端,当地人不会消费,内销也根本没人买,因为这些原因,周南的土鸡偶尔销售给男县的餐馆——当地名菜,男县烧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一百五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
张靓说完这个,幽幽的补充了一句:“如果她走了,这13个小孩就必须每天跨越20公里山路,去邻村的小学读书,那真的太难了,这简直就是电影《驴得水》里面的场景。”
有组员问道:“为什么这里不请个民办教师、或者聘用制教师啊”
张睿明苦笑道:“如果连有编制的特岗教师都不愿意呆在这里,何况那些每月只有2000块钱的民办教师,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如何从县里请有编制的老师来,同时想办法提高老师待遇,留住现有的老师。”
说到这种涉及教育局的事,那完全不是扶贫组能掌控的,众人又都沉默下来。
张睿明在心里默默想到:低生育、低教育水平,这是一个族群走向衰亡的典型征兆。而教育是最有意义的投资,如果不改善兆林村的教育情况,这些孩子只会复制父母的老路,贫苦无助,在这穷山僻壤了却一生,永远不会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这次的扶贫工作,一定还要想办法,把这13个孩子的教育问题给解决了。
想到这,他站出来说道:“我有三个想法,我们这次既然来了,就应该争取把兆林村的关键问题给解决了。今天我跑了一天、问了一天、也听了一天。我归纳了我发现的几个主要方面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兆林村的水利问题,这个是重中之重,我现在在负责荆沙河水污染的公益诉讼,所以我非常清楚,水这种我们平时在津港唾手可得的资源,对于兆林村这种贫困地区却是有多么的宝贵……”说到这,张睿明把今天关于兆林村用水情况和走访调研得到的消息同众人做了个汇报,特别提到了这兆林村山上水质有问题,去年还有几个老人因水质问题过世的事。
“……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这里的地下室很可能不达标,甚至被重金属污染了,不能再通过打井取水,应该根据当地一年旱涝各半年的情况,建一批水窖、蓄水池,开拓水源,尽量避免使用地下水,而且之前我还得知,现在关于水利建设的问题,村民和村干部都各有各的说法。”张睿明说到这,他又把去年水利扶助立项的事说了一遍。
“听你这样讲,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到底男县政府有没有立项是没批下来还是真的是这些村民在重复申报”听完张睿明的陈述,陈捷立马问道。
“这个简单,明天直接问县里就是了,如果已经立项,问下为什么没批下来,如果没立项,那我们就申报,实在县里没钱,我们就用这次筹措的扶贫资金,先帮兆林村把几个水窖、蓄水池建起来。”
这次扶贫工作组下来,不仅来了人,还筹措了800万的扶贫资金,这笔钱是整个津港市司法系统的捐款,就是用来解决兆林村的实际问题,而此刻,最迫切的就是水利问题。
“嗯,我觉得可以,而且他们村民本来就是主要靠种植收入,先解决水利问题也能提高他们产值。”
“我也同意,反正水窖和蓄水池,也花不了太多钱。”
扶贫组员对解决用水问题这一点似乎达成了共识。
“……我第二个提议,还是发展养殖业,靠周南这个村里唯一一个有规模养殖概念的人来拉动收入,那个周南的土鸡养殖社,我认为有潜力,我们以他为龙头,带动村里的养殖业,想办法开拓市场和渠道,昨天那土鸡我们都吃了嘛,味道很好啊,养殖业比起薄利多灾的种植业,更有市场和收益,为什么不能以这个为突破口呢而且,我认为,只要帮周南解决了这个绿色认证的问题,把他的品牌效益打出来,再帮他修条直通鸡舍的小路,把运输搞好。就能解决村里发展养殖业和解决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见又说到养殖业的问题上来,陈捷还记得昨天开会时,张睿明如何反驳自己的原话,此时他反问道:“张科长,昨天你才说过我的,说养殖业风险大,不考虑,但是今天你又说希望能发展土鸡养殖,张检,你这几下就让我看不懂了,昨天说不行的是你,今天说行的又是你,怎么,这事到你这讲出来,就不一样了”
张睿明听出他语气里的不满,笑着说道:“昨天,你所说的那个养殖业,只是简单的扔一些猪崽丢给这些村民,拍完照就准备拍屁股走人,而今天我说的这个养殖业,是建立在我们客观实情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你也看了那个叫周南的人,他的土鸡养殖社你也去过,你觉得,我们扶植他一个这么愿意钻研养殖技术,有自己的专业鸡舍,有自己渠道的人,和昨天我们所打算丢一些猪崽给那些大字不识,防疫、出栏、接种什么都不懂的老人随他们去养,这两件事是一个概念吗”
周南本来就属于陈捷今天负责的普通村民组里的一员,陈捷对周南的情况也很了解,确实这人是兆林村少见的有干劲、有主见、有能力的人,如果以他为起点,进行养殖业的普及,那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这个周南本来就不属于扶贫对象,他是兆林村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了,现在我们又给他投钱,这不是培养了一个大富翁吗怎么确保他会先富带后富呢就算他一个人吃饱喝足了,富得流油,但是这和村里其余的贫苦村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捷这番话,问的直接,但也问到了点子上,张靓在旁也不住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如果仅仅是扶植一个周南起来,对整个村的带动很有限,他一个人的土鸡养殖社和全村其他人并没有什么联系,最多也就是让村民去他那里打工而已,可这和让村民们自己富起来,关联并不大……”
张靓说到一半,看了看张睿明,就突然闭住了嘴,张靓对他越来越熟悉了,看张睿明神情就知道这人肯定已经心里有谱了,因为面对现在连绵不断的质疑声,张睿明脸色神色却一直很镇定,他一定准备好了对策,一直以来,越是对他质疑与批评的越多,这人最后的反击就会越加猛烈,这是张靓在研究张睿明的几次庭审后,总结出的最大规律。
张睿明最喜欢就是谋定而后动,率先丢出一些破绽或者一个主题,等对方全力进攻后,再突然反击,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我是这样想的,我会提供给周南的土鸡养殖社一个全套的扶助计划,但同时,这个计划里面,我也准备包含一个条件——对他的公司进行股份框架改制,改为村办企业,同时让他的公司和男县的一些企业联营,具体操作还请陈组长授权于我,让我来全权负责,对这个工作,我很有信心。”
张睿明说这话时,神情自信从容,陈捷当然知道张睿明是津港著名律师吴楷明的爱徒,他父亲也是津港商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个村级企业的股份改革,对他来说,应该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思考一番后,陈捷点头说道:“额……我认为这个可行,这件事就有劳张科长上心了。”
张睿明微笑点头,似乎已经胸有腹案。
“科长,你不是有三个想法吗现在已经讲了两个了,还有一个是什么啊”张靓此时问道。
张睿明心里却暗暗叫苦,陈捷作为正儿八经的扶贫组长,还没讲几句话,自己前面却讲了一大堆,风头全被自己抢过去了,特别还是在张靓面前,哪个男人不希望能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好好展现自己的实力,喜欢被属下抢了风头
“额,我那个还没想好,我们先听我们组长有什么想法,看陈局意见,毕竟我们也是民主集中制嘛,民主是每个人讲自己的意见,集中就是最后再交由我们组长决策嘛。”
陈捷脸上神情有些阴郁,他没有接过话头,只是淡淡说道:“还是请张检说完吧,我一直佩服张检深谋远虑,思虑超前,我唯张检“马首是瞻”。”
张睿明心里叫苦不迭,从这句“马首是瞻”里,明显就能听出陈捷对自己有了意见,他又不好摆上台面来讲,只能简略把自己第三个想法讲了一遍,就是希望能从扶贫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专门从去从兆林村三个教育方面的难题进行补助,依次是:教师补助,学生的学杂费,伙食津贴。
张睿明明白,不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鸡小鸡》
“科长,你再这样我生气了啊!”张靓跺了跺腿,涨红脸,一看真要发公主脾气了。
“好好好,你再说下那晚情形,我帮你分析下。”
“他就是和我说了那两个故事嘛,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反正醉了后,这段时间基本就不太理我了,我一个女孩子,总不能真要我主动去追求他吧,那可算什么事呀。”
张睿明沉默了一下,他并不了解陈捷这个人,如果是一般的男孩子,突然对一个女孩冷漠起来,无非是两种原因,一个是本来不太感兴趣,试了一下,女方给的反馈不够,马上就不主动联系了。还有一种,那就是情场高手的招数了,这种男人能明确评估女性对自己的兴趣值,能够在感情中一直把握主导位置,甚至这种冷漠,就是欲擒故纵的一种伎俩而已。但陈捷他……一个三十出头,就拼死拼活爬到分局局长这个位置的男人,不可能会是一个花太多心思在情场上的老手。
那么他是对张靓没有兴趣了也是,人家毕竟起点这么高,找伴侣应该是瞄着资源去的,找个能够作为靠山的妻子,远比张靓这种咋咋呼呼的小女孩更为实际。
张睿明并不十分了解张靓的家庭情况,他凭借自己粗浅的恋爱经验,得出了陈捷对这姑娘已经没有兴趣的结论,但此时,又不好直接告诉张靓,怕打击到她……
没想到张靓自己却说道:“他是不是真的已经不想追求我了对我不感兴趣了”
“嗯……可能吧……”见这姑娘自己说了出来,张睿明只能轻声附和道。
“啊!!!从来只有本姑娘甩人的!怎么能让这个冷酷无情的家伙来甩我!不行!绝对不行!”
“那你想怎么样”张睿明对一惊一乍的张靓已经习惯了,他不解问道。
“当然是努力去把这小子给追回来啊!等他彻底的爱上我,然后再狠狠的把他给甩掉!”
张睿明不理解现在这些年轻女孩的脑回路,他只能笑道:“人家都已经对你没兴趣了,你准备怎么去追求人家呢人家可是堂堂西江分局局长,那可不是一个什么情窦初开的小男孩。”
小美女检察官这时却狐媚一笑,右手微张,手腕一扭,在虚空中抓了拳。
“你等着看吧,张检,我不会让这个陈捷逃出我的手掌心。”
…………
第二天一早,陈捷简单做了一下分工,张睿明负责联系周南,把昨天定好的扶植计划和股份改制合同预热一下,张睿明也正准备提前同村里和周南沟通一番,争取今天做个合同初稿出来。
没想到,才刚说出让周南和村里合办村办企业的想法,周南的眼神都发光了。
“张检!这个好啊,我早就想和村里一起搞了,我一个人这个压力实在太大了,万一一次鸡瘟,那我都扛不住了。”
“这次合作可不是让你来卸担子的啊,主要还是想发挥你的能力,把养殖业这块扛起来,如果真的融资成立村办企业,这个经理还是必须你来做,并且,你的原始设备和技术、场地、连同你这个人,都折算成股份入股!不让你吃亏!”
张睿明说的很有吸引力,周南当即就拍胸脯同意了,如果真以村办企业的模式改革,那对他面前这个前途未卜的小小养殖社来说,绝对是好事,既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又能扩大规模。早就听说这次的扶贫组下来,带了几百万的扶贫资金,如果能得到这样一笔巨款输血,那这个小小养殖社,瞬间就能翻身赶上县里那些大型农业公司。
“你也别高兴太早,这个计划还要得到村里的同意和集体表决,对于吸收就业人口,你有多大把握”
听张睿明问到这个问题,周南有点犯难了,吸收就业人口说起来不难,不就是招入嘛。签个合同就进来了,但是养不活发不出工资怎么办现在市场需求就这么大,这个养殖社招工完全是看需求量来的,根本养不活闲人。像现在这种情况,整个男县也就几家做烧鸡公的店子,一个月的需求量也就是几百只鸡,现在周南这几个人就完全能照应好这个养殖社,遇到旺季忙不赢的时候,无非按80元一天在村里请几个临时工就可以了,可是看这津港来的检察官口气,好像准备让自己再招几十个人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