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此次他回到老家苏州,真的只是为父母报报私仇而已,哪里会想到又搞出一个大头佛来。

    原来唐宝仁手中的账本不但详细记载了唐家勾结倭寇、太湖水贼的证据,还记载了唐家和苏州、杭州、金陵、福州等十几个世家大族暗中扶持倭寇,勾结太湖水贼,为倭寇、太湖水贼窝主的诸多证据。

    更让张朝忠吃惊的是,在这份账本中,他还看到了几位名声斐然的海内大儒之名,这些大儒虽然已经退出了朝堂,可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连皇帝都要为之忌惮。

    倘若这份证据上交给皇帝,这就是一桩足以牵连整个东南,甚至会震动天下的大案要案啊!

    在这场滔天大案中,至少要有成千上万人在这场大案中人头落地,一些世家大族将满门灭绝,一些大儒则将颠覆世人三观,不但名声扫地,连身家性命都难以保全。

    当张朝忠意识到这一点,他哪里还敢在苏州待下去呀,当即在郑芝虎的保护下,登上郑家水师的舟船,沿着大运河北上逃窜。

    张朝忠不是没有想过跑马走陆路,毕竟他还有钦差大人的身份,联系当地官府会很有用。

    但张朝忠历经磨练,早就知道东南这一块儿已经不属于朝廷,当地官府对朝廷之命听调不听宣,倘若张朝忠联系官府的话,说不定是自投罗网呢。

    在这种极度危急的时刻,张朝忠宁愿相信郑家这伙海盗出身的粗人,也不敢相信官府。

    只是郑家在海上是条龙,在河上可就没那么强了。

    张朝忠担心对方会封锁松江入海口,而且急切间郑家只有内河船没有海船,便没有走海路,而是坐着郑家的河船,走京杭大运河这条路。

    张朝忠以为,只要郑家船队顺利到达北方,东南世家的影响力便鞭长莫及,届时他们就安全了。

    只是船队从苏州出发,沿途要经过镇江、扬州两地,这两地都是东南腹心之地,无疑是对方势力最为强盛的地区,肯定是一道极为凶险的大坎。

    然而令张朝忠等人大为意外的是,全神戒备的船队一直行出扬州,已经度过长江流域的时候,这一路竟极为顺利,并没有任何势力出手阻击。

    但张朝忠面上并无任何放松之色,一颗心反而更加提了起来。

    事有反常即为妖,对方既然没有在己方船队全力戒备的时候动手,那么当己方船队放松警惕的时候,便是最危险的时候了。

    须知道京杭大运河乃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东南十多个大世家的影响力,焉知他们在运河北方不会藏着一招杀手锏

    苏州城外的唐家庄园被烧成了白地,唐家肯定已经知道账本落入他人手里,以唐家在苏州偌大的影响力,查出钦差大臣张朝忠曾经到过苏州一点都不难。

    唐家知道账本落入张朝忠之手,定然会倾尽全力以找回账本,为此发动东南十多个大世家之力定是在所不惜的。

    因为唐家和这十多个大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无论哪一家都不会放任张朝忠顺利返回北京。

    张朝忠若生,他们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nb




第一四八章 朱由检的后宫
    十二月的京城,天气越发冷了,朱由检前世是个南方人,性子比较畏寒,这些天他老老实实猫在紫禁城当宅男,不是批阅奏折便是到后宫造人玩。

    至于每逢三六九召开的大朝会,朱由检以天气严寒为由,称皇上体恤大臣早起不易,朝会召开时间由每旬三次改为每旬一次,逢一才召开朝会。

    大臣们对于隆冬时节还要三更起参加大朝会自然是心有抵触的,皇帝缩减朝会次数的决定无疑受到了大臣们的广泛欢迎,纷纷上书赞扬圣天子体恤大臣,有宋仁宗之风云云。

    殊不知这是朱由检削减朝会次数的前兆,待进入崇祯元年,朱由检便会下诏将朝会召开时间更改为初一、十五。

    ……

    寒冬时节,住在偌大的宫殿里,如果没有炭火供应,人是会被活活冻死的。

    怪不得后世那些宫斗剧中,常常看到失宠妃嫔被削减炭火供应的剧情,这一招确实是后宫中杀人于无形的利器。

    好在朱由检的后宫还算比较和谐,他登基已近半年,但后宫中却仅仅只有五人,关系非常简单。

    后宫之中,周皇后宠冠六宫地位最高,这是无可置疑的。

    朱由检认为前世他对周皇后亏欠良多,今世便尽量补偿她,对她又宠又敬。

    宫人捧高踩低是生存本能,她们见皇帝对皇后如此恩宠敬重,自然无人敢挑战皇后的权威。

    至于在历史上本该宠冠六宫的田妃,朱由检并未溺爱于她,但也对她非常宠爱。

    田妃精通诗词歌赋,尤喜音律。

    在平日与后妃的相处中,朱由检有时会不小心哼出后世几首流行歌曲,比如《青花瓷》、《发如雪》、《千里之外》等中国风歌曲,田妃听了一遍后,竟能有模有样地谱出词曲来。

    尤其是朱由检将西洋音律中的“哆来咪发嗖拉西”教给田妃后,田妃对创作音乐起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常常缠着朱由检,叫他多哼一些后世的流行音乐,启发她的灵感。

    田妃身体瘦弱,看上去就跟87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般,前世也是因病而亡的。

    朱由检颇为怜惜她,把她当成女儿来养,见其对西洋音律如此着迷,便特地请金尼阁、邓玉函等西洋教士,为其打造了一具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钢琴。

    可朱由检万万没想到,田妃有了钢琴忘了郎,她对钢琴的喜爱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反倒是朱由检这个大男人,则被她冷落了。

    朱由检有些心酸的同时,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的后宫并非仅有田妃一人,无需在田妃这棵树上吊死。

    比如温柔恬静的袁妃,袁妃在后宫中虽然没有受到朱由检特别的宠爱,但她不争不抢与世无争的性子却使她成为后宫中最受欢迎的人。

    如果袁妃不是生在崇祯朝的后宫,而是我大清的宫斗剧中,恐怕她才是大智若愚,能活到大结局的妃子吧。

    因为性子平和,骄傲自矜的周皇后,不甘人后的田妃,都和袁妃交好,朱由检心情烦躁的时候,也喜欢待在袁妃身边,享受一番宁静的滋味。

    至于长相酷似大蜜蜜、杨天宝的张婉如、李玲玉,朱由检对她们纯粹就是**作祟了。

    前世朱由检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吊丝,对大蜜蜜、杨天宝这类大明星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可这一世却身份反转,朱由检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大明皇帝,而张婉如、李玲玉只是朱由检后宫中小小的选侍,可以任他为所欲为。

    因为前世执念作祟,在后宫中向来保持着绅士形象的朱由检,在张婉如、李玲玉面



第一四九章 兵强马壮四卫营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曹文诏、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这四人在历史上能脱颖而出,能力自然无可置疑。

    杨铁牛,则是朱由检微服私访时带回来的壮士,跟着高全高强习武一段时间后,已颇有猛将之风。

    倘若让杨铁牛再次遭遇王世仁手下那十多位狗腿子,绝不会再寡不敌众被对方所制,而是摧枯拉朽一般,眨眼睛就能打死那十多人。

    除了这五人外,曹文诏还有个侄子曹变蛟,同样是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猛将,如今十八岁的他也跟着叔父来到四卫营中,据说勇力和杨铁牛不相上下。

    如今的四卫营,在将领这一块堪称全明星阵容,朱由检对四卫营寄以厚望,将四卫营视为自己的王牌嫡系。

    李邦华并未坐下,而是起身向朱由检求战,“皇上,臣和四卫营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开赴陕西,镇压王二。”

    朱由检满意一笑,虽然他还没有看过四卫营的军容,但李邦华的求战之心表明:四卫营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不过朱由检还是摆摆手道:“朕对将士们急于杀敌立功的心情非常理解,但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并不适合大军开拔。

    这样吧,二月二龙抬头这个日子非常好意头,朕便于崇祯元年二月初二举行一次阅兵式,届时四卫营和援陕新军都来参加,朕亲自为将士们践行。”

    李邦华闻言眼前一亮,大起争竞之心。

    作为崇祯皇帝的亲信重臣,李邦华当然知道皇上对新军的重视程度不在四卫营之下,他也想看看,这皇上同样寄以厚望的两支军队,到底谁强谁弱。

    对于四卫营的战斗力,李邦华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在皇上的亲切关怀下,四卫营的待遇是所有在京部队最高的,训练、装备亦远远超出其他在京部队。

    首先是伙食方面,四卫营上至将领下至士兵全都一日三餐,且餐餐有肉,原来几个月前还面黄肌瘦的四卫营将士,如今已变得非常雄壮。

    至于少数一部分虚不受补天生体质差的将士,则转为后勤,负责为四卫营养马。

    其次在训练方面,由原来每个月难得一次训练改为一日一小练三日一大练,如果放在以前,这样的训练强度将士们早就怨声载道了。

    但四卫营的伙食营养提上来后,将士们的精力正多的没处发发泄呢,训练强度越高,将士们反倒越兴奋。

    战术方面,朱由检为四卫营拟定的骑兵战术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骑兵奔袭战术。

    西汉军神霍去病率领的汉军铁骑早已给后世指明了骑兵的发展方向,那便是骑兵奔袭。

    铁木真效仿霍去病骑兵奔袭战术征服了大半个世界,朱由检将这一套战术应用到四卫营身上,以他想来,打败八旗铁骑应该不成问题吧。

    最后是装备方面。

    不得不承认,经过儒家近千年的腐蚀后,一汉当五胡已经成为遥远的传说,面对体魄、力量、凶狠都要远超明军的建奴,明军唯一可以称道的优势便是在装备上,朱由检自然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极限,如此方有战胜八旗铁骑之机。

    朱由检把御马监原本蓄养的六千匹马全都拔给四卫营使用,他还派人远赴蒙古,花了几十万两白银,从蒙古人那里买了一万五千匹好马回来。

    而四卫营的将士也不过六千五百人而已,却拥有马匹两万一千头,兵马比率超过一人三骑了。

    至于骑兵们的主要装备,朱由检并未像其他穿越者那样,给骑兵装备火铳短枪之类的火器。

    历史上,骑马砍杀这一套直到二战才被淘汰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机关枪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骑马砍杀流始终是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

    朱



第一五零章 攻打祝家庄
    徐州守备府上,几个衣着华丽之人共聚一堂。

    这些人中,本该作为主人高居上座的徐州守备赵崇文却忝陪末座,对几个身着绫罗绸缎的贵人恭敬以极。

    其中一人赫然身穿着四品的官服,此人便是徐州知府钱德嘉,然而钱德嘉即使高居四品官,却仍未有资格坐上首位。

    “荆蚬先生,果然不出您之所料,张朝忠那阉贼最多还有一个时辰就将抵达徐州,若是他们没有任何防备便一头冲进徐州码头的话,必定会撞个头破血流。”

    坐在主位上的贵人乃海内大儒汤斌,此人后来投降满清,其后人自封“三代帝王师、天下文官祖”,后被清廷追谥为文正公,史称汤文正。

    汤斌捋着胡须,一脸成竹在胸的模样,笑道:“此番除阉行动多谢诸位大人配合了,诸位大人的善意,老夫一定会传达给东南诸世家。”

    钱德嘉谦恭的道:“哪里哪里,此番行动之所以如此顺利,全因荆蚬先生运筹帷幄之功,阉贼的一切行动都落入先生之算计,即便是诸葛武侯复生,也不过如此吧。”

    一片马屁声中,徐州守备赵崇文却还有一丝顾虑,毕竟他们正准备截杀之人,乃朝廷钦差,如此行径一旦暴露开来,可就与造反无异了呀!

    他扫兴的道:“阉贼为祸天下陷害忠良,自然是死有余辜,可张朝忠却是皇帝钦封的招抚钦差大使,倘若他死在徐州,咱们也难脱关系吧”

    钱德嘉却摆摆手,不以为然道:“赵守备此言差矣,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倘若朝廷钦差张朝忠公公回京途中遇上龙卷风,不幸坠江而亡,难道还能怪到我们身上不成”

    徐州同知笑道:“若是陛下不信,非要派人来调查,我们就说徐州河段有鳄鱼为患,张朝忠大人落水后叫鳄鱼给吃了,尸骨无存,呵呵。”

    “妙哉妙招。”汤斌抚须笑道:“如此理由,包叫陛下哑口无言,便如此这般吧。”

    ……

    “启禀……大人,前方徐州码头已被封锁了,所有船只都无法通行。”郑家船队旗舰上,一位气喘吁吁的斥候向郑芝虎报告道。

    “终于要动手了么我们顺利度过了镇江、扬州、淮安,对方果然按捺不住了。”张朝忠感慨的道。

    “若是过了徐州,那可就是北方了,对方再大的势力都鞭长莫及,对方只能在徐州动手。”一位郑家幕僚分析道。

    “说来说去,不就是干他娘么,咱们直接冲过去便是。”郑芝虎抽出虎头刀,豪气的道。

    “不成!”张朝忠摇头道:“他们选在徐州码头动手,想必那里已经集结了大量兵力,我们冲过去就是自投罗网。”

    “那怎么办,前面被他们堵住了去路,难道咱们还能退回去不成”郑芝虎不满叫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今天时人和皆被对方占据,我们决不能再失去地利。我们现在弃船上岸,由我们自己来选择战场,绝不可让对方牵着鼻子走。”张朝忠当机立断道。

    张朝忠乃朝廷钦差,郑家船队虽以郑芝虎为首,但郑芝虎只知冲锋陷阵,对军略一窍不通,是以郑家船队还是听从张朝忠号令,在离徐州码头还有二十里的地方上岸。

    上岸之后,张朝忠统计一番郑芝虎船队的人马,发现郑家船队一共有三百多号人,且人人携带火铳,战斗力看上去颇为可观。

    “张公公,咱们所有人都已上岸了,下一步该怎么办”郑芝虎问道。

    张朝忠不慌不忙的道:“郑大人,咱家记得此地向西不到三里处有一座占地将近两亩的庄园,四周都有高大的围墙圈着。



第一五一章 围攻钦差!
    郑芝虎的喊话令得祝家庄内之人更加确定了一件事:对方果然是大贼,祝家庄遭贼惦记了。

    张朝忠定睛朝庄门上面墙寨上望去,看到墙寨上顿时一顿混乱,不多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爬上了围墙,畏首畏尾露出半个脑袋,对着外面叫道:“好汉们还请见谅,咱们祝家庄还有妇孺居住生活,不便把庄子借给诸位好汉。
1...3435363738...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