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一位中年人道:“算算时间,徐州那边也该传来消息了吧想必那阉贼的首级已被割下,正快马加鞭送来。”

    唐宝生笑道:“眉山先生不必着急,徐州卫所已经尽起大军,料那阉贼区区数百人插翅难飞矣。”

    一位中年人不满的道:“唐家主,此次事端,皆由令弟记录的账本而起,你可要吸取这个深刻教训啊!”

    唐宝生闻言心中虽然大为不满,但还是站立起来,向众人致歉道:“此事却是唐某疏忽大意了,以致于横生事端,令诸世家心生不安,此皆为唐某管教不严之过也。

    为了向诸位先生赔罪,唐某愿把今年唐家海贸利润的一半分润出来,还请诸位先生莫要对唐家心生芥蒂,大家该一起向前看,继续合作共赢才是。”

    众人闻言,严肃的脸上如同川剧变脸一般,又换上了一层喜色,暗想唐宝生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矣。

    这些世家之所以扶持倭寇打劫出海海商,无非是为了垄断大明的海贸罢了。

    大略估算,这些世家垄断大明海贸后,每个世家每年海贸利润至少有数十万两。

    唐宝生愿意拿出海贸利润的一半分润给各大世家




第一五九章 日进斗金
    进入十二月以来,朱由检的日子并不轻松,他连续好几天接见了一波又一波的各路大臣,敲打的敲打,说服的说服,勉励的勉励,忙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好在朱由检以天冷为由,把每月九次的朝会削减为三次,免去了不少被朝中大臣事无巨细的纷纷扰扰,倒也不怎么辛苦。

    此时已是十二月的下旬,郑芝龙等人已经来到京城,皇帝欲扩大海贸的消息不胫而走,朝中气氛一下变得诡异起来,不少大臣开始在串联,暗流涌动。

    为了达成统一共识,朱由检这些天接连接见好几个帝党核心,并拜访了几位掌握京营兵权的贵族勋戚,以安定人心、军心。

    不过就在临近年关的日子里,京城发生了一件奇事,引起了极大轰动。

    原来不知何时起,城东达官贵人聚集之地突然起了一座三层高的阁楼,该楼修建的金碧辉煌,名曰“万宝楼”。

    万宝楼开张之日,以一块两人多高大的西洋巨镜竖立在阁楼之上,很是引起了京城百姓们的注意。

    到了晚上,万宝楼更是广邀城中显贵巨富,召开了令全城瞩目的卖宝大会。

    卖宝大会中,那块两米多高的西洋镜成了众多显贵巨富追逐的目标,最终以一万一千两白银的高价,为山西一巨富拍得,震动全城。

    除了西洋镜这等大宝贝外,由玻璃镜制成的水晶十二生肖也拍得八千两高价;具有减震功能,并由四匹高头大马拉拽的超级豪华马车拍得三千两。

    除了这些拍卖高达千两以上的豪华奢侈品外,万宝楼还出现了卫生纸、香水、香皂、肥皂、抽水马桶、真皮沙发、鳄鱼皮包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商品,甚至后世女人穿在身上的贴身小内内,也以胸托之名,出现了万宝楼中。

    这些商品,令得京城所有贵妇小姐都为之疯狂了起来,无数达官贵人在妇人们的无理取闹下,不得不跟后世的男人一样,为了女人爆肝,开启疯狂的买买买买买模式。

    当然了,万宝楼日进斗金,不可能没有达官贵人去打它的主意,只是这些达官贵人才刚刚派出手下去敲诈勒索,这些手下便出现在锦衣卫的诏狱之中,被锦衣卫狠狠折磨了一番,这才被放出来。

    这下子,所有达官贵人都明白了,万宝楼如无意外,应是皇家的产业,轻易动不得啊!

    不过还是有不信邪的,比如周皇后的父亲周奎,田贵妃的父亲田宏遇,这两位国丈仗着自家女儿得宠,也来敲诈万宝楼,为此还搬出周皇后、田贵妃的名头来。

    万宝楼掌柜王之心无奈,只得向朱由检报告,朱由检对这两位国丈也有些挠头,熟知历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两位国丈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杀了绝对大快人心。

    就拿周奎来说吧,历史上李闯围攻北京城的时候,崇祯号召群臣募捐,便叫不差钱的周奎带头响应。

    可周奎这铁公鸡却到周皇后身边哭穷,周皇后无奈从宫中偷偷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之后换来5000两白银给父亲周奎,让周奎按照自己的名义捐款不能让其他大臣笑话。

    周奎收到女儿周皇后的白银之后却在里面扣掉2000两之后才勉强将剩下的000两白银上交国库。

    可悲的是因崇祯没钱发军饷,北京城很快便被李自成攻破了,周奎全家都被李闯账下大将刘宗敏捉拿,在妻子、媳妇被迫自缢,长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侄子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的时候,周奎



第一六零章 敲打国丈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听了皇帝女婿这话,周奎和田宏遇差点一蹦三尺高,心想皇帝女婿该不会是失心疯了吧,这样躺着都能挣钱的好买卖居然让给自己,傻子才会拒绝啊!

    周奎深怕皇帝女婿反悔,连忙追问道:“皇上,此言当真”

    朱由检肯定的道:“当然,所有商品都由朕之工坊生产,两位国丈只要负责把商品运到江南发售出去,便可以赚得盘满钵满了。”

    “敢问皇上,商品卖出去后,这利润分成又怎么算”

    田宏遇最关心的还是他们可以分到多少成利润,倘若皇帝只分给他们一成利,虽然以这些商品的暴利,他们也有得赚,可这跟为皇帝打工又有什么区别

    “对对对!我们那么辛苦地把商品运到江南去卖,皇上给我们分润多少利润”周奎无利不起早,如果皇帝女婿不给他满意的利润分配方案,他可要到皇后跟前闹上一闹的。

    妈的比!

    这两个贪得无厌的老货儿,朱由检真恨不得抽出四十米大刀将他们给砍了。

    不过人生在世,总有许多无奈,朱由检强抑怒火,温和笑道:“朕与两位国丈皆一家人也,当然不会让两位国丈吃亏的,这赚取的利润嘛,朕就许你们两成吧。

    不要嫌少,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处处都要用钱,朕能分给你们两成,已经算对得住你们了。

    你们身为当朝国丈,凡事也要多为国家考虑一二。

    只要大明在,朕在,你们就是国朝尊崇以极的国丈爷,荣华富贵当然少不了你们的。

    可朕若是没钱了,发不起军饷给前线兵士,国内天灾又无法赈济,那么在外有建奴、蒙古虎视眈眈,内又有流民作乱的情况下,朕的江山多半是守不住的。

    届时内库烧作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朕和皇后、田妃少不得要为国殉葬。

    你们作为当朝国丈,和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明和朕亡了,你们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十有会成为阶下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妻妾女儿自缢守贞,儿子亲人皆被打死,身家财富全为他人做嫁衣裳。

    ……唉,这样的局面,这是你们想看到的吗”

    听到皇帝女婿这番苦口婆心的长篇大论,周奎和田宏遇不由面面相觑,从本心上讲,他们认为皇帝还是太危言耸听了。

    诚然,如今大明确实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明开国至今两百多年了,国祚早已深入人心,他们并不认为大明在短时间会有亡国之虞。

    不过皇帝女婿的这番危言耸听的话,他们多多少少还是听进去了。

    话糙理不糙,只要大明在,皇帝女婿在,他们就是铁铁的皇亲国戚,天潢贵胄,谁都奈何不了他们,依旧可以骑在泥腿子头上拉屎拉尿,作威作福。

    可若是改朝换代了,皇帝女婿吹灯拔蜡,那么作为皇帝岳丈的他们,的确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轻则沦为奴隶贱人,被翻身做主的泥腿子骑在头上拉屎拉尿,重则性命不保,满门灭绝。

    然人性本贪,即使他们明白跟皇帝女婿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他们还是不免想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周奎苦着脸道:“皇上,两成利润真的太少了,能不能再加点”

    田宏遇难得跟周奎保持一致,亦附和道:“是啊皇上,京城离江南山长水远,两成利怕是连运输成本都赚不回来啊!”

    面对这两个不要脸皮的老货儿、滚刀肉,朱由检感觉比面对叽叽歪歪的东林党还要难缠。

    “哼!”朱由检冷哼一声道:“你们莫要太得寸进尺了,朕能给你们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也能让你们一夜之间沦为一无所有的烂泥!”

     



第一六二章 召见郑芝龙
    郑芝龙之所以愿意接受招安,并冒险亲身北上京师面见皇帝,其一便是存着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念头。

    郑芝龙自小就被生父不喜,亲娘去世父亲娶了后娘之后,郑芝龙更是自小就尝尽了人间疾苦,十七岁时甚至被后娘污蔑对其不轨,以致于被生父赶出家门,小小年纪不得不投奔舅父黄程,干上了海盗买卖。

    虽然在海盗事业上,郑芝龙已经干到了南部湾,但在郑芝龙的内心中,海盗始终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行业,无法实现他打脸亲爹后娘,衣锦还乡的夙愿。

    唯有接受朝廷的招抚,成为朝廷命官,郑芝龙才有光明正大衣锦还乡的机会,曾经视他为草芥的亲爹后娘,也要在他面前乖乖低头。

    其二便是郑芝龙始终觉得干海盗不是长久之计,虽然他成为十八芝首领之后,已经多次打败了朝廷的围剿,但相比朝廷的庞大实力,郑芝龙仍然深感恐惧。

    他深深明白,与朝廷开战,即使朝廷输上十次八次,朝廷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可自己若是输上一次,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不保,满门灭绝的命运。

    所以相比其他目光短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海盗首领,郑芝龙接受招抚倒是真心实意的,他当真是想在朝堂的羽翼下,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总要不枉此生才是。

    进入北京城后,郑芝龙更是在心里暗叹,果然自己投靠朝廷才是正确的抉择,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己的实力还是太渺小了。

    每次看到远处的紫禁城,郑芝龙心中总是不由生起几分畏惧的情绪。

    大明能够建造起如此雄伟的建筑,说明大明的国力还是非常强盛的,自己之所以能屡次战胜福建水师的围剿,皆因大明始终都未把目光投到大海上。

    倘若大明把目光投向大海,以大明随随便便就能建造起如此雄伟建筑的超强国力,肯定能制造出无数宝船巨舰,重现郑和无敌水师的风范。

    郑芝龙如此想法,不得不说他真的太年轻了,他只看到了北京城的繁盛,紫禁城的宏伟,却没有意识到大明已是泥足深陷的巨人。

    此时的大明看似强盛恢弘,然而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腐朽王朝回光返照而已。

    正如熊廷弼所形容的那样,大明大而弱。

    如果没有强势的改革家去扭转这一切,等待大明的,只有灭亡一途。

    ……

    郑芝龙进京之后,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见他,于是郑芝龙便发挥他财大气粗的优势,开始频频向京城各路达官贵人送礼,想以此作为进身之阶,成为勋戚贵族的一员。

    然而郑芝龙很快就感受到了什么叫“阶级壁垒”,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面对送礼上门的郑芝龙,无论是官僚士绅还是勋戚贵族,都没给他什么好脸,甚至连面都见不着。

    至于郑芝龙送上门的厚礼,他们却不客气地笑纳了,但拜见主人的要求,那是连窗都没有的,何况门呢

    接连的碰壁令得郑芝龙有些心灰意冷,不过前些天万宝楼的开张却让头脑活泛的郑芝龙嗅到一个巨大的商机。

    只是与别人不同,郑芝龙看中的商机并非是那价值万两的玻璃镜,而是几两、十几两银子就能买到的香水、香皂、肥皂、胸托之类的小玩意。

    尤其是香水、香皂,这类玩意简直就是为西洋人量身打造的,郑芝龙和西洋人打过多次交道,他对西洋人是有非常不错的印象,认为他们开明又实际,不像明人这么迂腐封闭。

    可唯一让郑芝龙感到难受的是,西洋人太特么臭了,即使是西



第一六三章 天子之威
    听到郑芝龙的回答,朱由检心中更是坚定了重用郑芝龙的心思。

    郑芝龙到过南洋东洋,又会多国语言,即使放到后世,那也是妥妥的海归人才。

    更何况如今是封建腐朽的大明,那郑芝龙便是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不过在重用郑芝龙之前,还需敲打敲打才行,毕竟郑芝龙海盗干久了,早已养成无法无天的习性,倘若贸贸然便重用他的话,将来他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危害也会更大。

    说敲打便敲打,下一瞬间,朱由检仿佛川剧变脸一般,脸色突然由晴朗转为阴沉,突然喝道:“郑芝龙!你可知罪”

    皇帝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喝,郑芝龙“扑通”一声,当场就给跪下了。

    这个时候,郑芝龙才发现,初见皇帝时,认为皇帝没有天子威仪,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想法何其可笑。

    大冷的天,郑芝龙却浑身冒汗,汗水从额头上,脸上,脖子上一路流淌下来,他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道:“陛下饶命啊!微臣当年误入歧途,不晓得朝廷天威,屡次冒犯朝廷威严,此皆微臣年少气盛之故,而今微臣知罪矣!”

    朱由检依然面若冰霜,冷声道:“朕且念你当年年少,误入歧途,这才屡次与朝廷作对。呵呵,可朕还听说,你还给红毛人做事,经常攻击我大明出海商船,可有此事”

    “砰砰砰砰”,郑芝龙以头抢地,不住磕头道:“陛下,微臣读书读的少,少不更事,不知华夷之辨,才会为红毛人做事。

    如今在陛下的感召下,微臣终于明白事理,再也不敢打劫大明的商船了!陛下,不知者无罪,可千万要饶微臣一命啊!”

    郑芝龙以为皇帝要拿他治罪,宫门外已经安排好了一群刀斧手,就等着皇帝以摔杯为号,一拥而入将他砍成肉酱呢。

    此时的他当真是后悔欲死,自己当个海大王多好啊,为什么要头脑一热便北上京城,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啊!

    朱由检的脸犹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不知何时,他的脸色已经没了冰冷严肃,反倒一片温和,笑道:“郑卿平身吧,朕虽然知道,你当年多次对抗朝廷,还杀了不少朝廷官兵,打劫了不少大明商船,不过当时你和朝廷对立,算是各为其主吧,也怪不得你。

    你多次击败福建水师的围剿,还控制沿海航道打劫过往商船,反倒显示出你年纪轻轻,却颇有能力和魄力,正是朝廷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朕并未打算治你的罪,反倒要对你委以重任呢。”

    “呼……”

    郑芝龙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的他这才感觉到,在这短短十几个呼吸里,他身上的衣衫,包括内衣里裤,已经全部湿透了,整个人如同刚从海里捞出来一样,湿哒哒,水淋淋的。
1...373839404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