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混世魔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凭鱼跃
李清照顿时面红耳赤。这个表妹,怎么连这种话都说出来。简直把自己卖的干干净净。
秦牧没时间搭理她们这些烂事,他要抓紧时间去找那口油井。【#…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其实就目前情况来说,秦牧并不需要那么多土地。现在又不是后世,他怎么可能一下子弄出一个现代化的炼油厂。就是现代化的炼油厂占地也不过几百亩,根本用不到一万亩这么多。
可是问题关键是他现在无法确定油井所属的地是谁的。而且根据后世的经验,现在买地总比建成厂子之后再买划算的多。人民是伟大的,但同时也是现实和短视的。这个并不能回避不谈。
后世钉子户可不罕见。一条
公路中间戳一间房子的情况屡见不鲜。秦牧哪有时间和钉子户扯皮,与其到时候麻烦不如现在提早解决。
正是因为这点,所以他开始就计划大面积的买下青州城这一片的土地。根据两个世界的地图判断,那口油井就在青州城附近。
买多少地现在不着急了,李清照本身有五千亩土地,王卓更是大地主,家里的地好几万亩,这已经有很大概率包涵那口油井了,于是秦牧马上出发去确定坐标。
经纬度的测量在后世很简单,一个经纬仪就搞定了,但是在本时空就麻烦了。没有卫星,就没有gps,只能回到上一个技术点的测量方式。六分仪加航海钟。
六分仪测维度,航海钟定经度。不过现在不论六分仪和航海钟都比最初的产品强多了。
就说航海钟,最早是用单摆结构的钟表,但是海上有波浪等会使单摆受到摇动,这一过程使单摆受了除重力外的其他力,周期改变了,时间也不准,测量结果肯定会有误差。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晶体振荡器的普遍应用,走时准确的石英天文钟逐渐取代了机械式航海钟。秦牧这次带来的就是石英天文钟。
汴梁城的经纬度在两个时空是重合的,完全可以依靠。秦牧就以汴梁的时间为基准时间。
来到青州城外,秦牧好一通忙乎,终于找到了油井所在的地点。
秦牧站在这个点上,心潮澎湃。脚下就是石油啊!打个眼,插根管,喷出来的就是黑色黄金,是工业的血脉,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血脉。
有了这口油井,有了这片油田,秦牧就有了生命——至少有很大机会不死在四十岁上了。
“表哥,你没事吧”贾红线看着秦牧发呆,很是担心。
“没事,只是高兴。”秦牧从兴奋中恢复过来,转头问李清照:“这片地是谁的”
“弟弟,好巧呀,这片地都是姐姐的。”李清照大喜。看来自己能帮上秦牧了。这样说来,岂不是能长久的留住男人。
“那太好了!”这样麻烦就几乎全解决了。不过这还不够,秦牧在地图上标注好地点,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这一口井远远不能满足秦牧的需要。他需要更多更多的油井。
先到这一个点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点是后世胜利油田发现的第一口井,秦牧也照搬后世经验。第二,这口井日产几吨,算是可以控制。
秦牧根本没有石油化工的任何经验,所以对于另外几口日产百吨甚至千吨的,不敢上来就去干。那太可怕了。
随后秦
第一百四十八章 梁山顺风物流
“妹夫,你说这个石油,府州有吗”在离开青州的路上,折可存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有石油才有汽油,有汽油摩托车才能吃饱饭。自己回到府州之后天天饿着摩托车怎么行!
“府州可能有,但是麟州一定有。”秦牧给了他一个满是希望的回答。
折可存顿时惊喜万分。麟州一定有,那简直太好不过了。麟州就挨着府州,而且大哥折可求就是麟州知州,这事好办了。
“那怎么把石油变成汽油”折可存现在有了基本的一些常识,知道石油不能直接用,要经过加工。
“这东西要往复杂了说,那你怎么也弄不成,可是如果往简单了说,也没有多难。”
秦牧并没有骗折可存。石化是高大上的企业,单凭他现在的水平绝对弄不出来,可是土法炼油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没有全面被禁止干净,总有一些人搞个大铁桶就开始炼油。
他知道这件事,只是不知道人家怎么干的。可是干这件事的大部分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农民,农民都可以做出汽油来,秦牧觉得自己也应该弄的出来。
如果不是麟州离的太远,交通过于艰难,他都想在麟州开始石化工业了。根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麟州有石油,而且是浅层的,挖个洞就出来。当然储量肯定不能比后世的胜利油田,可是在本时空用来起步是足够的。
不用打深井就能得到原油,对秦牧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如果没有可以作弊的柜子,他肯定就跑麟州去炼油了。毕竟青州这个油井深一千多米,秦牧觉得只依靠本时空的装备根本打不到那么深。
“妹夫,教教我,怎么炼油。”折可存一脸兴奋。
贾红线立刻捅了捅秦牧的腰,表哥,别什么都说出去啊,这是咱秦家的秘密。还靠这个发财赚钱呢。折家怎么说都是外人,这些好东西,得给儿子留着——她到想的远。
她的小动作当然瞒不住同样跟在秦牧身边的折美凤。不过折美凤就装没看见。若是以前,她肯定向着二哥,自家人。可是现在不然了。她马上就要进秦家的门,是秦牧的女人,她还想把好东西留给自己的儿子呢。
于是折可存就变成了绝对少数。
秦牧看着二舅哥一张渴求知识的面孔,真不忍心拒绝。可是不拒绝也不行,不是因为贾红线拧的他肉痛,而是秦牧自己根本不会。他只是知道原油可以用简单的分馏技术得到汽油,形象的说,就是烧开水一样。
这个够简单吧,但是秦牧不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没干过这个,连画个结构图都画不出来。
“二公子,这个事,现在我还不特别清楚,等过阵子我告诉你怎么做。”
秦牧准备回一次后世,一来要拉装备,二来把石油技术再提高完善一下。
这时空的旅行可不
像后世,没高铁更没飞机,汽车也没有,他们有的唯一机动车辆是摩托车,还只有一辆,折可存跟宝贝似的不让别人碰,连秦牧都不给骑——嫌他不爱惜东西。
于是只能坐马车,骑马,然后乘船,不但费时间,而且很劳累。
在经过梁山泺的时候,秦牧下令全员休整。
现在的梁山已经没有土匪了,但是还没归入朝廷的管辖范围。
这块地方横跨大宋的两个州,济州和郓州。朝廷打完了梁山,消灭了绝大部分梁山匪首,剩下小部分也跑的没影了,按说两州的朝廷官吏可以接管了,可是没想到他们来了之后,发现梁山还是那个梁山,山上还有占山为王的土匪。
这里依然是一块法外之地,朝廷的话,在这里不好使!
可是再向朝廷上奏折,跟赵佶说:皇上,您这件事办的不地道啊,怎么还留个尾巴给我们呢
这话谁敢说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于是就都装不知道,梁山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秦牧就来到了梁山聚义厅。这是梁山勉强能拿得出手的建筑,至少能住人,遮风挡雨,还能谈点事情。
“三位,最近事情办的还顺利吗”秦牧也没时间寒暄,直接就开始办公。
面前正是梁山的狱中三友:林冲,鲁智深,公孙胜。
这三人非常识时务,愿意为秦牧做事,甚至愿意加入近卫团。不过近卫团肯定不会要他们,秦牧绝对不会在自己的这支队伍里面搀杂土匪。
扈三娘是个特例,首先她是女人,其次她没有土匪的做派,本性来说算是一个安分小娘子。
秦牧不让他们加入近卫团,可也没白白放走他们。因材施教,因人而用。任何时空能做事的都是那些有本事的人,做好事也是他做坏事也是他。
谁能说宋江没本事他不过是郓城县一个小小的押司,在大宋的官场都不入流,可是在梁山稳坐第一把交椅!他不但战略眼光极为出色,而且执行能力也超级牛叉。
为了实现招安这个根本目标,他一直在稳步推行各种策略。包括整合内部,扩大规模,联系朝廷,打劫州县,全是为了招安,然后当大官,背靠大宋如今黄金一般的文官体制,享受本时空最大的利益。
就凭他一个小小的押司,一个梁山土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转眼就把三槐王家——大宋百年世家,坑的死死的。上下几百口子,没有留下一个活人。你能说他没本事吗
只是世事难料,大宋意外的多出了一个秦牧,才让他最终功亏一篑。可是即使倒霉到做了折可存的狗腿子,宋江依然时刻在寻找机会。当他发现折家军要对自己动手时候,就明白到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时候,该跑路了。
宋江立刻就往海州逃跑,连折家军都追不上——跑的太快了。
梁山诸位大部
分人都是有本事的。你能说造假证刻假章的没本事吗
林冲三人都是有本事的人,秦牧如果不想在这个时空浪费时间,就必须人尽其才。
秦牧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全新的业务,搞物流。
“秦少爷,您看。”鲁智深抬手一指上面。
秦牧抬头一看,墙面上有一幅大字:顺风物流。
好,这是自己给梁山取的名字,没想到他们办事还挺利落,连字都搞出来了。
“队伍组建的如何”秦牧关心具体的工作情况。
这时候轮到公孙胜说话了。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比那两位更明白大宋的地里。
“秦少爷,以梁山为仓储中心,目前三条水道,西到汴梁,途径吴家庄;东到登莱地区,涵盖青州密州一带;南到微山湖,未来可以扩展到徐州,已经算是走通了。”
“不错。”秦牧点点头。这是他离开前给顺风物流下达的目标,没想到狱中三友办事效率这么高。
“全靠秦少爷留下的小册子,否则我们哪有这么大本事。”林冲半是真心半是拍马屁。
他现在心中极为高兴,不只是他,连鲁智深和公孙胜也特别高兴。
第一百四十九章 滕县的宗族
钢铁可不那么容易玩,这东西沾着血呢!
钢铁不同于石油。大宋的人根本不知道石油的价值,却很清楚钢铁的好处。生活必需品啊,不但种地耕田需要,砍柴切菜也用。谁家不需要一把菜刀呢更不用说其他更高层次的用途了。
这是利之所在,人人眼热。炼钢炼铁都需要用到石炭——也就是煤,石炭比钢铁更属于生活必需品,因为过冬要取暖,没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行的。
大宋的经济发达,除去边疆地区,内部非常平稳——当然土匪免不了,但是对全局来说,没有致命影响。这就导致了大宋的人口极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取暖做饭的燃料就是个大问题。
白居易《卖炭翁》里面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大唐时候百姓还是烧柴禾做的木炭。但是大宋人口激增,如果靠木头做饭取暖根本不可能——砍遍周围的树也不够。
大宋是烧煤的,也就是石炭。
滕县有一个非常大的煤矿,就是后世的枣庄煤矿,围绕这个煤矿每年都死不少人,不过这都是日常,谁也不管。只是近日闹的势头太大,一下子死伤几百个,这下滕县知县不得不出面了。
他治下死了这么多人,如果再不出面,死更多怎么办现在能瞒着上面就瞒着上面,先带着衙役下乡去看看。
到了煤矿,远远的就见前面乌压压一片,全是人。
知县顿时心里一颤,怕什么来什么。这怕是得有上千人吧怎么他们打了这么久,还有力气呢都不想活了
知县家学渊源,他姓房,是大唐房玄龄的远支,也算是遗传了点祖先的胆气,这时候他没有停留,反倒加快脚步,命衙役拼命的敲着铜锣,冲到了对阵的两方人马之间。
“王安之,段祺贵,你们两个给我出来。”房知县高声大叫。
看到知县出面,两面人马多少都有点收敛,没有马上动手。这时候,一边各自走出一人,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俩老寿星互相致敬,谁知道竟然是见面就打的死仇。
房知县看着俩老头也非常难受。这事不好办。
大宋的矿山基本都在朝廷手里,像这样的好煤矿,更是逃不过宋徽宗的手心。这是他的钱袋子。只是他不可能亲自去下煤窑,必须要承包出去。这一片有很多矿脉,五年为一期,期限一到,从新开始竞价争夺采矿权。
这时候又不是后世,哪有那么多讲究和规矩,拳头大的说话。眼看着竞价日期越来越近,各路有心人就开始活动了。
本地最大的势力有两家,基本就是两个宗族。一边姓“王”,王羲之一族的后人;一边姓“段”,段志玄一族的后人。
两家为了采矿权打了几十年,是死仇,平日里面就争斗不断,如今面临从新竞价,更是
压抑不住仇恨,先打起来再说。
王安之和段祺贵,就是两家各自的族长。【… …免费阅读】
在他们的率领下,两家的青壮年不知道死了多少。不过为了家族利益,谁都不皱一下眉头。死了就死了,不是还能生吗拿下采矿权,就有钱了,有钱才能让宗族发展壮大。
他们最近已经打过大小不下十场,死伤几百人,也没打出一个结果。今天总算把房知县给招来了。
房知县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俩满脸褶子的老头,一个个鼻孔朝天,根本不鸟自己。在他们看来,两边暂时不动手就算是给知县最大的面子了。你还想调停我们做梦呢吧。
大宋的民间宗族势力非常强大,远不是后世可以比的。
农业时代的历史,从某一方面看,其实可以看成宗族史。尤其在宋以前,几乎所有名人都出在世家。这也非常好理解,那时候生产力不够发达,而学习是需要大量投资的。一般人家哪有资本可以投只有世家才有这个能力。
到了大宋,这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只能说略微缓解,但是并没有彻底消失。
眼下农村的宗族势力依然强大,房知县在两个族长面前根本不算什么。治理地方,能靠知县吗就他手下那几十个衙役,够干嘛的
一个县这么大,这么多人口,知县肯定管不了。这时候皇权不下乡,朝廷的旨意到了知县这,就截止了。知县要做什么,朝廷要做什么,需要通过地方势力。说白了,这片土地上真正说话有份量的,是族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