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混世魔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凭鱼跃
是秦牧下一步的计划,正好在辽国练练手,给自己的未来加点经验值。
即使在辽国搞砸了也不怕,反正坏的是别人的事业。辽国马上就没有了,想来他们到时候也不会在乎损失点铁什么的。
秦牧要大炼钢铁,是早就定下的计划,所以在二十一世纪一直学习炼钢炼铁的知识。
他知道本时空炼钢不容易,是因为没有低成本短时间的去除铁中碳元素的办法。
铁和钢的区别,就在于含碳量。钢其实是铁合金,含碳量在0.02%和2.04%的铁,就是钢。
本时空炼铁用到煤,煤里面有许多对炼铁极为有害的元素,所以后世炼铁用焦炭。就是把煤预先处理过,去除掉一些对炼铁有害的物质,这样出来的铁,已经不是本时空的铁了。
后世钢铁厂出来的铁,已经和本时空的钢差不多,至少不会做个铁棍子就断。
秦牧拿不到钢,只能自己炼钢。本时空号称“百炼成钢”,可见把铁炼成钢需要多费时间和力气。他最缺的就是时间,根本没法拿着一堆铁块去敲敲打打。他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么多人员可以利用。
萧昌虽然卖了大石林牙面子,同意秦牧随便用铁,可是人员却决不再多拨给了。
这么点人手,能干嘛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打铁也不够看的。
说起时间,秦牧也一肚子气。自己的手表还在余里衍手腕上,也不还给自己。这让他连时间都没法确定,看天估算。简直回到了茹毛饮血年代。
而且辽国饮食也差劲。在大宋,尤其在汴梁,饮食非常好。这时空已经有炒菜了,所以秦牧真没觉得吃上委屈了自己。可是到了大辽就不行了。
饮食的发达,前提是经济的极端繁荣。辽国和大宋比起来,就好像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比美帝,差太远了。
有吃的就不错了,你一个俘虏,还有什么资格挑嘴。
秦牧觉得,就是为了自己的肚子,也得早点跑。
他来大宋可不是为了苦修,又不是要做和尚。
为了早点跑,也得抓紧时间弄出蒸汽弩。秦牧考察过军械所之后,选了一个地方,准备做炼焦窑。这些知识都是纸上得来,纯理论。图样是有,可是秦牧没做过这样的活,只能动嘴,不能动手。
他按照自己的设想,把炼焦窑的结构图画了出来。
给余里衍干活的工匠都是聪明人,而且造蒸汽机时候已经见识过秦牧独特的图纸,如今看到炼焦窑,也没多少问题。
说干就干。两天时间,搭起一个小炼焦窑。
然后就炼焦。毕竟秦牧在大炼钢铁这一块下过一些功夫,炼焦一次就成功了。得到焦炭,然后秦牧借用了一个小的炼铁炉,开始用焦炭炼铁。
对于这点,萧昌到是没有干涉。一来,余里衍说这个新法炼铁能直接出钢,对军械所大大有利,二来
,余里衍用的炼铁炉也是最小的一个,这样的炉子军械所有好几座,一个也不给余里衍用说不过去。
新法炼铁这一天,连大石林牙都特意过来观看。
工匠做这一套早就熟练了,依次下料,只不过这次把煤——这里叫石炭,换成了焦炭。
然后开炼。
等到铁水出炉,果然没让秦牧失望。
他不是干这行的人,可是就算以外行人的眼光看,这一炉铁也远远超过了从前的铁,几乎就和钢差不多。具体差多少,秦牧也不知道。反正是好了很多。
余里衍和
第八十六章 辽国内乱
蒸汽弩就算不是划时代的武器,也不遑多让。
武器永远追求威力和射程。而蒸汽弩不论在哪一方面都远超同时代的投石机和床弩。更别说它还有可持续使用,绝不会累,这样一个巨大的优点。
秦牧亲手发射出第一根巨大的弩箭。说是弩箭,可是比起床弩的弩箭又长了一截,粗了一圈。
蒸汽机的动力是人力远远比不上的。所以弩箭的增大加长就是必选项,否则不足以体现威力。
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越粗的弩箭,越远的射程,就是更多的真理和正义。
秦牧无疑代表着本时空最大的正义和真理,一下就把余里衍和大石林牙震撼了。
蒸汽弩超过六百米的射程已经甩下本时空的投石机和床弩好大一截,可以说在这个距离上,装备了蒸汽弩的军队完全吊打敌人。因为对面根本没有能伤到自己的武器。
不论是投石机还是床弩,都够不到。
而且投石机和床弩的构造都比蒸汽弩复杂。别看蒸汽弩是一整套系统,但可以理解为一堆铁疙瘩的组合,能活动的部件不多,还都是铁的,瓷实禁用,不虞损坏。
作为目标的一副盔甲被弩箭穿个透心凉,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弩箭的威力依
然无法阻挡。
余里衍望着秦牧,就好像望着稀世珍宝,这简直是上天赐给辽国的救命礼物,一定不能让他跑了。
秦牧不只是做出了蒸汽弩,更重要的是那个新法炼铁。这时空的铁如果不经过二次炼制,就是生铁,用处很受限制——太脆了。必须炼成钢,即使不经过百炼,也得炼个十次二十次,经过很多后续工艺,才勉强凑合能用。
盔甲和兵刃,总不能用生铁做,都需要用钢。
这样就造成了效率低下,出钢很难,也很少。所以萧昌才那么在意钢材,一点也舍不得给余里衍。的确是好钢太难得了。
如今有了新法炼钢就不同了。出炉的铁水,直接就接近百炼钢的品质,即使差点也所差不多。
关键是可以直接拿来做盔甲兵刃。这支蒸汽弩的弩箭,就是用新出炉的钢铁打造的。
秦牧不只是给辽国一件全新的,威力巨大的武器,让辽国可以在对金国的战争中获得绝对的技术优势,更是给辽国的武器制造业插上了翅膀,或者说装上了轮胎。
如果以前一天能造十幅盔甲,如今可以上升到一百幅。因为免去了炼钢的过程,大大缩短了制造时间。
余里衍心花怒放。就是没有摩托车,暂时也能保住辽国了。甚至可以收复上京,还能打到金国老家去,把完颜阿骨打的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美妙的前景出现在余里衍眼前,她忍不住狠狠的拍着秦牧肩膀:“秦少爷,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跟着我干,亏待不了你。”
在余里衍看来,秦牧能跟着自己,跟着辽国公主,这样的美差绝对是天大的赏赐。
在这个时空,还有比大辽更强大的国家吗没有!
秦牧能跟着自己,跟着辽国公主,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在大宋有什么前途呢他有这么大本事,可是赵佶用他了吗没有!
余里衍觉得自己才是当世伯乐,秦牧这匹千里马,别人都看不出来,只有自己才能骑。
秦牧也不跟她计较。蒸汽弩的成功,新法炼铁的推广,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他在辽国要达到的目标,接下来,跑吧。
时间紧迫,不能再浪费了。他要回大宋,回吴家庄,继续进行自己的统一大业。
可是怎么跑呢这里是辽国中京,身边是余里衍和她的女兵,可以说人尽敌国。想跑,在余里衍的眼皮底下,那是千难万难。
拔腿就跑,显然不可能。必须找一个借口,创造一个机会。
秦牧早就在计划了。今天看到余里衍心情大好,连忙说道:“这个蒸汽弩,基本上算是成功了,不过,还缺一样关键的东西”
“怎么”这下连大石林牙都忍不住发问了:“还缺什么”
“海绵。”秦牧给他们编着鬼话:“蒸汽弩和投石机床弩不同,这个东西,铁做的,需要多重保养。保养必须用到
海绵。”
“海绵是什么”余里衍不知道了。
“渤海里面就有,我去给公主捞回来。”
海绵,在后世很普遍,一般都是工业制成品,可是海里也有海绵这样的生物,自然界生长出来的,功效和工业品的海绵一样。
秦牧要找一个离开的借口,想来想去,就想起海绵了。他不准备走陆路,因为向南走肯定会引起余里衍怀疑,以余里衍的精明,绝对不允许。
向北也不行,离大宋越来越远,而且那边是金国,自己要是过去,难免小命不保。金国也就刚脱离茹毛饮血,自己还是谨慎点好。
就好像外星人带着领先地球不知多少年的科技来到二十一世纪,那自然是被当上宾对待,可是如果外星人倒霉的来到地球的蛮荒时代,那谁当他是根葱,不被烤着吃了就不错了。
秦牧也没胆量贸然向金国跑。
向西,越来越荒凉,到了大草原,就是让他跑,他跑的过余里衍的马吗
只有向东。东边有大海,算是一条可能的生路。因此秦牧才选了海绵这样一个噱头。听我的,跟我去找海绵。
“如果没有海绵,这个蒸汽弩容易出故障,在战争中怕是不妙。”秦牧要坚定余里衍的信念。
他知道这个辽国公主一心只为辽国着想。一切有利于辽国发展的,她都会去尝试。否则也不会大老远把自己从汴梁绑架过来,而且任由自己胡来。
老实说,玩泥巴时候,秦牧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成这一切。
“要去渤海吗”余里衍仔细望着秦牧,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一些端倪。你是骗我呢,还是真的需要海绵
秦牧自从被余里衍抓住以后,一直勤劳努力,从来没有半句抱怨,更是再不提回家的事,这让余里衍不知不觉的放松了提防的心。现在秦牧说要去海里捞海绵,余里衍心里有七八分相信,三两分担心。
她思索片刻,最终下了决心。既然秦牧说需要海绵,那就信他一次。眼前的改变,每一样对辽国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个海绵即使听起来有点让余里衍怀疑,她还是认为必须拿到。
当然,绝不能让秦牧一个人去,这点余里衍还是很清楚的。要去,我跟着你,在我眼前,想来你也耍不出花样来。
对于自己的能力,余里衍同样很有自信。
如果不是自己能力卓绝,怎么能把秦牧一下子就抓过来了呢而且眼前一样一样,不都是在自己的监督下做出了的吗
余里衍如今信心十足,凭借蒸汽弩,和越来越多的钢,一定可以杀光金国牲口。到时候,让他们领教领教自己的威名。
海绵,走,去捞。
“去哪捞海绵呢”余里衍准备行动,先要问好目的地。
“锦州。”秦牧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锦州濒临渤海,到了锦州,找个机会走海路就跑了。而且
锦州到中京,之间有大灵河,可以坐船,不用骑马。
如果骑马的话,秦牧绝对跑不过余里衍,可是坐船就不同了。北人不善乘船,到了船上,余里衍马背上的本事就施展不出来了,功夫去了一半。虽然单打独斗自己也不是她的对手,可是总好过完全没有希望。
船上不是草原,各种船舱足够自己施展了。有手枪在,还怕什么。
说走就走,一刻也不耽误。余里衍点了一队女兵,是她的亲军,收拾好各种物品,跟着秦牧立刻出了中京,向锦州出发。
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文定。在这里可以换船,沿着大灵河直接到锦州。
秦牧不会骑马,余里衍特意给他准备了一辆马车,也算是对他的奖励。
文定离中京不是很远,可是骑马也要走很久。山区的道路,远没有平原好走,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还弯弯曲曲的,秦牧即使坐在马车里面,也被折腾的晕头转向。
&n
第八十七章 萧昌的结局
辽国的这次内乱可以说突如其来,也莫名其妙。
不怪秦牧记不住这件事,就是现在让秦牧回到后世,从新看这段历史,他一样会看的眼花缭乱。因为大辽全国上下,可以说就是两个姓,皇家是耶律,后族是萧。
这次内乱,两边人都有,缠在了一起。
晋王耶律敖卢斡,是太子,也是余里衍的亲哥哥。他的娘是文妃萧瑟瑟,也是余里衍的娘。萧瑟瑟有个姐姐,还有个妹妹。根据辽国传统,她的姐妹既然是萧族的,也会嫁给耶律族。
萧瑟瑟的姐姐嫁给了耶律挞葛,妹妹嫁给了耶律余睹。都是皇族的实权人物。
正月走亲戚,萧瑟瑟的姐姐就去小妹家串门,于是萧奉先马上抓住机会,诬陷耶律余睹造反。
这就是一本糊涂账。萧瑟瑟姐妹三人,加上她的姐夫妹夫,自然希望萧瑟瑟的亲儿子,晋王耶律敖卢斡做皇帝。这都不用想,肯定是人之常情。而且萧瑟瑟的儿子是太子,当皇帝顺理成章。谈何造反。
可是萧奉先大妹萧夺里懒是皇后,二妹萧贵哥是元妃,二妹也有儿子,秦王耶律定,他们自然希望秦王当皇帝。
两边的斗争从来都不会停止,只看谁更有本事,能谋划,会抓机会。
显然耶律余睹这边没玩过萧奉先,被人家抓住机会,直接定了个谋反的罪名。
可是萧奉先也是无胆之辈,只敢欺负女人孩子。
耶律余睹和耶律挞葛都不在中京,他就是趁着人家门里没男人,办成了这件事。
天祚帝耶律延禧根本不在中京,他还在外面打猎呢,接到萧奉先的报告,马上就下令,杀了萧瑟瑟母子。
萧瑟瑟虽然为天祚帝生下长子,可是她本人却并不是很得宠。曾经萧瑟瑟得宠过,只是最近辽国一败再败,而耶律延禧依旧不务正业,不好好当皇帝,萧瑟瑟就忍不住写了一首词。
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时候也有道理。
因为这个太招祸了。
萧瑟瑟的词,题目就叫《讽谏歌》,直接刺激耶律延禧。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
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