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陛下,臣只是想要知道一下与那黄口小儿的比斗结果。看到这位少年天子一副气极败坏的样子,越发地笃定自己胜卷太握的赵挺之自然不会跟天子赵煦硬顶,只是轻松地笑,不紧不慢地说道。

    赵煦冷哼了一声之后,收回了目光吩咐道。结果就在朕的手上,来人,将这里清空,将那赵挺之的原稿摆在这里,赵挺之你且看到了,那可是你的原稿?

    看到那范相公摊开于地板上的那三张宣纸,赵挺之大步走到了近前地打量了半天之后,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陛下,这三张,的确是微臣的手笔。

    你能确定在你这三张纸之前,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文字体裁是吧?范纯仁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

    这是自然,赵某所构思出来的,自然是有这样的把握。赵挺之丝毫没有犹豫地点了点头答道。

    马尚,把这些巫山先生印刷出来的东西都分开摆到那三份原稿的下方,好让在场的诸位卿家都过来好好的看看。赵煦冷冷地扫了赵挺之一眼,朝着小马公公歪了歪脑袋。




第296章 以后一定要防火防盗防王洋(三更到)
    第296章

    赵挺之暗暗撇嘴,目光一扫过去,瞬间凝固,整个人犹如石化一般,半天边呼吸仿佛都停止了一般。

    这,这,这怎么可能?!赵挺之满脸错愕地看着那些甚至有些都黑迹未干的,新印刷出来的宣纸之后,差点就神经错乱了,这特么的怎么可能?

    挺之,这是老夫与陛下共同鉴证,那位王巫山使用了元祐印刷术,方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你所编撰的这三页纸印刷出来。范纯仁这句话一出口,整个朝堂都差点炸了。

    这位忠厚长者范纯仁何等样人,自然是不会撒谎的,那么,只能证明什么,证明王洋这个年轻人,就是用了一种极为神奇的手段,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将文章印刷出来的。

    毕竟就算是你想拿手来抄,一式抄五份,而且还要五份都抄得一横一样,怕是没有一两个时辰也是不可能的。

    而王洋这里连一柱香都不到,就已经弄出来了,这不是神仙般的手段还能是啥?

    元祐印刷术,好名字,好彩头!某位白发花花的老臣子老眼昏花的凑到了近前来打量了半天之后,不禁老泪纵横。此乃我大宋的读书人的福份啊

    元祐印刷术好小子,想必这个名字,就是他取的吧?在陛下千秋寿宴上,进献这等足可流芳千古的奇术予陛下,呵呵日后哪怕是他王洋仍旧是布衣之身,可是又还有谁敢去惹他?那位曾经在怡红楼与王洋见不过少次的许大官人任不住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不惹人就算好的了,若是有人敢去惹他,那肯定会被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给喷死的

    太皇太后,怕是也没有想到过会有今日吧某位心理比较阴暗的大臣悄悄地嘀咕了一句道。

    他的周围之前还在感慨万千的大臣们瞬间也不由得一阵错愕,细细想来,这位王巫山是在千秋节向陛下进献贺礼没错,而且他是在跟那赵挺之比斗这也没错。

    可问题是大家都不曾忘记,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前,国子学与那太学之是的小争执,却惹恼了太皇太后,最后太皇太后不顾天子反对,下了懿旨,除了王巫山的太学学籍。

    若是王洋就此一蹶不振倒也罢了,又或者是他去作奸犯科也好,打架斗殴也成,甚至是扯起反旗,造大宋王朝的反也没问题。

    这些都只会证明号称女中尧舜的太皇太后高滔滔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识人之明。

    可偏不,王洋这家伙却出人意表的,极为正能量,光伟正的高高的举着那足以名垂千古,万世流芳的元祐印刷术跳到了朝堂之上。

    数百名官员哪个不是人精,又有哪一位不明白这种如此便捷的印刷术,将会对于士子阶层造成多大的轰动与影响。

    而越是这样,越证明被旧党官员们拥戴甚至是称颂为女中尧舜的,英明睿智的太皇太后高滔滔识人不明,用人不智

    越是考虑,那些放个屁都要先在肚子里边恒量打量九曲十八弯的官员们的心里边就越发地觉得这个事太特么的有可大作文章之处。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谁都敢跳出来做的,绝大多数的官员们都在这个时候很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心里边却开始悄悄的盘算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此刻不由得大感头疼,特别是以那些旧党大员为首。

    这事可真他娘的够大条的,想不到这么一个奇淫技巧之术,居然会成为一个连消带打,一石数鸟的绝妙高招

    早知道,就不该放任那赵挺之与王巫山做对,这样的奇才,应该拉拢到咱们这边才是。

    唉现在说这些还能有用吗?过去老夫还觉得他赵挺之是我旧党一员干将,如今看来,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而已

    我怎么觉得这特么的王巫山跟坨臭狗屎似的,一粘上准落不着好

    防火防盗防王洋,以后都要小心为上才是,莫要与这王某人扯上半点干系才好

    先生,先生您不过去看看?那小子还真的做到了,居然真的在一柱香的功夫之内印刷出来了,这简直,简直就是跟戏法似的,太不可思议了。一位大臣匆匆地赶回到了苏姓老者的身边小声地惊叹道。

    他真的做到了?苏姓老者意欲起身,却不想扯动了伤处不禁闷哼了一声,苦笑着摆了摆手。罢了,你们既然看到了,那自然是真的,何况老夫若是过去,怕是又会见着那些让老夫心中不舒服的人,还不如不过去。

    看到这位长者如此,深知这位脾气的那几名同伴都不再劝说,只是把他们所见一一述出。

    而那边,赵挺之面若死灰,一颗心早已经凉到了,张着的大嘴,足足能够塞下一整坨鲜活的牛屎。

    之前很是热心地帮他出主意的那几位好友此刻的表情比他也好不了多少,看到赵挺之那副模样,他们不禁心里边升起了一股子兔死狐悲之感。

    而看向不远处,正在与那赵佶小声的交流着什么,面露笑容的王洋时,目光里边满满的尽是恶意。

    先生,你实在是太厉害了,今天的你的表演,实在是让孤连小心肝都快吓没了都。赵佶满脸兴奋地在那里连比带划地道,嗯,感觉这货似乎比王洋还要兴奋。

    淡定,别忘记了现在可是陛下的千秋寿宴之上。王洋不禁有些头疼,都有些替赵煦觉得有点丢脸,有这么个弟弟,也不知道当年干嘛不把这货给射唔,那是他爹,不是他这个兄长的责任和义务。

    嗯嗯,先生放心,我一定不会误事的。赵佶嘴里边如此说着,可是那副得瑟样半点没改,着实让王洋很无奈,得瑟小王子果然是名不虚传得很。

    赵煦不知道何时已经回到了御案后边,神情显得十分轻松地打量着眼前那些站在那些印刷品和样稿前神色或者是惊疑不定,或者是若有所思,或者是感慨万千的朝庭百官们。

    哪怕是这是王洋发明的,但问题是,这是元祐印刷术,这是巫山先生献于朕的寿礼。未来,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开始听到元祐印刷术这三个字的时候,赵煦的心里边还有些不太舒服,或者说有些芥蒂,可是现在,看着那一张张震惊的面孔,听着那些人张口闭口满是座谈着这神奇的元祐印刷术之后,赵煦的心里边却跟嚼了一块麦芽糖似的,甭提有多甜。

    等那些凑上前来欣赏了元祐印刷术的成果,渐渐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之上后,尚留在大殿之中的,唯有王洋以及那位忠厚长者范纯仁。

    当然,还有那位此刻已然面如死灰,摇摇欲坠的赵挺之。



第297章 呵呵,这就是咱们大宋的臣耿之臣(第一更)
    第297章

    赵卿家,哦不对,应该是赵挺之,汝现在还有何话可说?赵煦看着那孤苦伶仃站在原地,仿佛犹如那狂风之中摇摇欲坠的赵挺之,冷冷地喝问道。

    臣臣不相信!自古以来,谁人不知,但凡印刷,必须先准备雕版,而这个黄口小儿定然是使了什么妖法

    住口!不待勃然色变的天子开口,忠厚长者范纯仁先怒了。大步上前,直逼到了那赵挺之跟前。赵挺之,老夫亲眼所见,王巫山的元祐印刷术虽然神奇,却仍旧尽在合情合理之中,这一场比斗,你既然输了,就莫要再此胡言乱语,咆哮朝堂。

    范相公你赵挺之看着跟前的范纯仁,不过他只看到大义凛然,看到恨铁不成钢,绝没有半点的阴私与躲闪。

    只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王洋那个混帐小子真的有什么办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印刷成书。

    陛下,还请陛下看在赵学正乃是朝庭栋梁,这些年来,一直为兢兢业业肝脑涂地的份上几名旧党官员互望了一眼,集体越众而出,整齐划一地拜倒在地,一起为赵挺之说话。

    看到了这一幕,站在御案下首不远处的王洋仍旧在笑,只不过,笑容里殊无半半的温和,只有那生冷和暴烈。

    这一刻,越发地让王洋明白了,这些大宋的官僚们,到底有多么的无耻。

    混帐!这一刻,饶是自己的寿宴,饶是自己一直提醒自己要维持天子威仪,可是到了这一刻,赵煦也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气了,直接就将跟前的一碟鱼羹掀下了御案。

    一声巨响震彻整个大殿,看着那尚冉冉冒着热气的一大滩鱼羹,看到那脸色铁青,目光如刀的少年天子,那些跪倒于地为赵挺之说话的官员,以及还有好几位业已经越众而出,正准备要凑过来一起为赵挺之说话的官员们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寒战。

    胆寒若栗地看着这位狂怒之中的少年天子。尔等可还有半点羞耻之心?朕与范老卿家以为仲裁,而今,赵挺之既然输了比斗,自当履诺,尔等却惶不可急的站出来是何道理?

    莫非你们是想要让大宋的百姓们看一看,他们的皇帝是一个反复的小人?还是想让天下诸国看一看我大宋群臣,皆是一群无信无义的卑鄙小人?!

    你们要做小人,朕,不拦着,但是,谁再敢拦朕赵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又仿佛要择人而噬的目光扫过这些旧党官员。那就是欺君犯上!其罪,当诛!

    来人!朕要看一看,谁敢!此言一出,一阵重甲撞击之声铮然作响,原本镇守于大殿之外的禁军涌入了殿中。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这下子,不论是那些旧党大臣,还是独善其身冷眼旁边的那些官员们都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而范纯仁更是急得赶紧拜倒于地。陛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岂敢作那等不臣之举。尔等还不速速向陛下请罪!

    陛下,臣等死罪那几名替赵挺之救饶耍无赖的官员哪里想得到,天子的手段居然会如此的暴烈。

    这里可没有那位垂帘的太皇太后当缓冲,若是真把天子惹毛了,哪怕是天子不敢忤逆太祖皇立下的不得杀士大夫的祖宗规定,可要是直接自己这些人全都贬谪了,那旧党还玩个毛线,生生熬了这么多年才成功的大好局面岂不是又要被新党翻盘?

    看到了大队的禁军杀气腾腾的立于大殿之内,满朝文武人人惊惶,赵煦之心里边却没有半点的欢喜与得意,只是觉得份外的疲惫。

    目光落在了那同样拜倒在地的赵挺之身上后,赵煦的眼中不由得闪过了一丝嫌弃与厌恶。

    国子学学正赵挺之不学无术,身为国子学学正,殊无建树,而今更是见不得贤材简拔于民间,咆哮朝堂,如此尸位素餐怜汝为国效命多年,你致仕吧

    听到了致仕二字,赵挺之浑身一颤,半天,这才哆嗦着嘴皮子拜伏于御案之前。臣谢陛下隆恩

    朕如今年岁渐长,自朕登基以来多年,一直未能恩泽天下百姓,今岁,能得元祐印刷术这样利国利民之术,朕心甚慰

    加恩赦免科赋,特许附试,今岁正值正科试举,特恩正并科,以举天下贤良

    随天赵煦侃侃而言,大殿之下,诸官皆默,心里边自然是惊涛骇浪不已,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的一个寿宴的时间之内,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之前对于那赵挺之的处置,的确让不少的旧党官员不禁升起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可是现在,一听说恩科,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特么的这简直就是打一棒子然后又扔来一枚甜枣的节奏啊。

    重要的是这枚甜枣就没有不愿意吃和不想吃的人。顿时把赵挺之的黯然退出大宋王朝政治舞台这点破事给抛在了脑后。

    开恩科,对于他们这些官员而言自然是好事,正好筹谋一番,举荐人材,其实也就是看看自家那个儿子机灵点的,赶紧弄去参加上恩科,只要能够荐入,那么十有**都能过关,只要过了关,那么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一位优秀的大宋候补官员。

    赵煦站在御案之后,打量着那些口称圣明的官员们,此刻,那些方才跳出来镇场子的禁军们早已经退出了大殿之外,看着这些在这里歌功颂德的官员们,赵煦的心里边不由得一阵腻歪。

    之前不是还跳出来一副要仗义执言的样子,仿佛他们就是一帮子为国为民的忠耿之臣似的,可是现在,一旦发现有利可图,全都立刻变了脸。

    而那跪拜于朝堂之中,谢恩致仕而去的赵挺之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出了朝堂,而这些人哪还有那闲功夫去理会,只顾着在心里边盘算着自家儿孙辈里边有哪个最适合参与此次恩科。

    这就是官,呵呵,这些便是咱们大宋王朝的官员们哪王洋默默地看着那些官员们,心里边不禁升起了一丝悲凉与荒诞感。

    大宋的灭亡,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有昏君,有权宦,更重要的是,那些自诩忠良,却已经忘记了自己为官初衷,只知道争权夺利,为党争而争的那些官员们。

    大唐的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之争,还有那大明朝的东林党人,每每国家衰落之际,与这些完全只剩下私利再无公心的读书人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大。



第298章 哀家还真是看轻官家了(第二更)
    第298章

    大殿那边的不平静,太皇太后这边又何尝平静了?一名名的腿脚零便的宦官狂奔在大殿致太皇太后寝宫之间传递着消息。

    一直斜倚在软榻之上若有所思的看着咫尺之遥,搁在那大铜炉子上面的冒着热气的水壶的高滔滔默默地听着那些宦官过来将那大殿之内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之于自己。

    时间再退回王洋刚刚踏足于大殿之内时,一开始,高滔滔觉得这怕又是一回寻常的天子寿宴而已,可是当从徐总管的口中听闻,被自己下了懿旨从太学之中除名的王洋王巫山居然出现在了大殿之中时,高滔滔的脸色就不由得一变。

    不过,不大会的功夫,高滔滔便恢复了往日的雍容典雅,悠然地一笑。想不到那位王巫山倒也有些手段,居然让官家如此重视于他,着人仔细去打探,看看那个姓王的小子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耍什么滑头。

    老奴明白,一定会着人盯紧了心腹大总管徐得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快步走到了一旁招来了几名得力心腹。

    你们几个,都给我守在大殿外面,把眼睛瞪大了,把你们的耳朵给我支愣好了,滴水不漏的看清楚,听清楚,每隔半刻钟来一个人回禀咱家,回禀完就赶紧回去,务必不能漏下半点,不然,仔细你们的皮。

    干爹放心,我们明白那几名心腹自然不敢怠慢,领命之后便朝着大殿赶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打探。

    而当听闻王洋是向天子进献他发明的印刷术时,高滔滔连眼皮都不眨一眼,很是云谈风轻地点评道。不过是哗众邀宠之举罢了,那赵挺之私心虽重,可倒是挺强项的
1...120121122123124...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