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只是下官不太清楚,为何朱大人为一副要吃人的样子。王洋慢慢悠悠的说到了这,目光落在了那气喘如牛,面色铁青的陈闻庸身上。

    姓王的,你敢说你不清楚?!朱光庭鼻孔冒烟的怒吼道。

    哦,好吧原本我以为我已经把那种令人脸红的事情已经忘掉了,没想到朱大人却非要强逼下官去回忆往昔

    至今一回想到前天的那一幕幕,唉,实在是让人辣眼睛,不忍不目睹王洋还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那边,赵煦一直趴在案几上,嘴里边赛了一块毛巾,嗯,不如此,赵煦觉得自己很有可能熬不过去,非得笑抽风不可。

    而大殿之内,那种难以掩饰的古怪笑声又此起彼伏。哪怕是朝堂之中,大多数都是那旧党官员。

    可是他们也仅仅只是目标一至,大方向相同,可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争取夺利。

    而那苏东坡苏学士更是很兴灾乐祸,毫不掩饰自己的一脸兴灾乐祸。朱大人,那王巫山故意忘记了什么事情,苏某颇有些好奇,不若你告之苏某,若是确有其事,苏某当替你以大义责之

    苏学士,你什么意思?此事与你没有半点的干系。

    怎么能说没有干系?苏某乃是大宋之臣子,自然要为大宋的社稷分忧,这皇宫大内改造匽厕之事看似事小,可是居然劳动了你这位堂堂朝庭重臣如此动怒,那就绝非小事

    苏东坡表面上很是道貌岸然的说道,心里边却乐开了花,让你丫的经常在朝堂之上拿莫虚有的罪名来攻击我,让你丫的得瑟,怕是你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丢脸的一天吧,哇哈哈哈

    看着那扮无辜回忆往昔的王洋,还有那满脸义正辞严的苏东坡,朱光庭的心情简直就像是吡了狗了。

    谁特么的逼你回忆毛线的往昔,你特么又想搞事情是吧?还有你,苏东坡你特么的能不能别太过份了,这个时候窜出来调戏自己很好玩吗?

    听着那王洋一脸坦然,苏东坡的大义凛然,还有那朱光庭的惊怒交加,陈闻庸瞠目结舌,这话他的确说过,但问题是那朱光庭一副炸毛的样子是啥意思?

    这个时候,他终于小心翼翼地声明了一句道。朱大人,你也听到了吧。本官的确是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这上面没有半点指名道姓的意思,更没有提及朱大人您的名字。

    你闭嘴!朱光庭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陈闻庸居然还在旁边补刀,直接恶狠狠的一眼瞪了过去,胆子一向不大的陈闻庸直接给吓得胆寒若栗,垂下了脑袋不敢再多言一句。

    看到这位自称主管事务的将作少匠居然这么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高滔滔的心里边越发地不悦。

    哪怕是那朱光庭是自己信重的臣子,但是高滔滔一向自认自己处事公允,更愿意用上帝视角,唔这是华夏神话体系,没有上帝,那就是老天爷视角去审视。

    可谁能想得到,这位将作少匠,好歹也是堂堂的从四品官员,哪怕是官阶没有那朱光庭高,可你特么的被那朱光庭一吼就直接跪舔秒怂,难道还能给高滔滔留下好印象不成?

    还好意思跳出来说自己要负责掌握皇宫大内的匽厕改造之事,我呸!

    至于王洋这位年纪轻轻的状元公,却那样的昂扬挺拔,不卑不亢,说起话来条理分明,不焦不燥,单单这一点,连朱光庭这样的老臣子怕是都略有不如。

    难怪此人能够得到官家的欣赏,这样年纪轻轻,哪怕是被扔到了右校署那么一个清水衙,而且还是一个连高滔滔都觉得过意不去的破衙门。

    可问题在于,人家王洋却半点的抱怨也没有,很是勇于任事,甚至还对那种怕是其他的读书人无比嫌弃的工作下了大力气,他所总结出来的结论,就连太医院院正都深以为然。

    最终,太皇太后高滔滔没有处置任何一方,只是让王洋和那陈闻庸哪里来回哪里去。而至于那朱光庭的怨愤,非但没能换来太皇太后半点的同情,太皇太后直接就告诉朱光庭,别成天小题大作的。

    只不过,等到了王洋准备离开官衙回府的时候,将作大匠陈安道来到了右校署。至于那位将作少匠陈闻庸倒是没有露面。

    王洋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这位表情似乎有些尴尬的顶头上司,礼貌不失恭敬地一礼道。不知陈大人来右校署有何指示。




第392章 太美的画面,不可描述(第一更)
    第392章

    陈某来此,是奉了娘娘懿旨,特地过来找王大人你的。陈安道的目光落在了王洋的身上,打量着这位连续好几次在朝堂之上大出风头的王大才子。

    之前,将作监接到了娘娘的懿旨,着我将作监右校署负责改造皇宫大内的匽厕之事这位长得慈眉善目的陈老大人一张嘴就停不下来。

    不过说的东西,却让王洋有些愕然,这位将作监的总负责人告诉王洋,传旨之时,他在外公干,是由陈闻道那位将作少匠接到的懿旨。

    而懿旨的内容,他之后也曾经看过了,就是要求让将作监右校署负责改造皇宫大内匽厕一事。

    而那位陈少匠更是主动站了出来,认为,若只是让这么一个小小的八品官衙负责这么大的事情,怕是下面的小官僚们难以掌控。所以他就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一力承担。

    而陈安道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也就答应了陈少匠。

    可是今日散朝之后,太皇太后着我问讯,本官方知晓这其中的因由。原来王大人之前便已经与太皇太后商谈过关于匽厕改造之事。而太皇太后的本意就是让右校署负责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内情,所以那位陈闻庸身为上司,就理所当然的要窜过来抢功,而陈安道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

    结果就闹腾出了今天这么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可偏偏责任人虽然是陈闻庸,可实际上还是王洋这小子在后边暗暗使坏。

    不过,就算大家知道了又能如何?你陈闻庸按照规则过来抢功劳。行啊,咱也按照正常程度,借你的名头腾闹。

    结果虽然太皇太后高滔滔谁都没处理,可是心里边的确有些不爽,于是乎,他这位负责将作监的陈大匠可是在那怨念浓重的太皇太后跟前冒了一身的冷汗。

    也就是说,这事,还是继续由我右校署负责?同位在坐的那位涂山涂老大人两份眼一亮,心悦诚服地看了一眼王洋之后,朝着那陈安道问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看来,自己的选择是相当明智的。

    将作监不再派人过来主管此事这会不会不太好,很容易招别人的闲话吧?王洋这货偏偏还假马鬼日的问了这么一句。

    陈安道的脸色不由得一黑,差点就想一大脚尖踹过去,你特么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是吧?

    之前不就是有人主管了此事,结果让你闹得堂堂的从四品下的将作少匠现如今直接就闭门不出,就差以泪洗面了,你特么的这么狠,谁还敢窜过来给你当挡箭牌?

    因为你的原因而最终被迫致仕的赵挺之,还有那因为随地大小便几乎已经成为了整个汴梁达官勋贵圈子里笑柄的朱光庭。

    堂堂两任权知国子监祭酒都特么的快毁在你丫的手里边了,陈某可不想成为倒在你的功劳薄上的第三位三品大员。

    这是自然好了,娘娘的意思,我已经传达到了,本官就先行告辞了。陈安道拍拍屁股准备闪人。

    王洋与涂山一同将陈安道恭送出了衙门之后,这才出了一口浊气。这下子,总算是没有再会再跳出来瞎了吧?

    做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统筹工作,准备好足够的原材料,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宫中的诸多匽厕,王洋准备全都都搞成一水的冲水马桶。

    而王洋这位右校署令有了太皇太后的懿旨,自然做起事情来,整个将作监内自然是畅行无助,没钱,放心,将作监衙门不够,户部也会给。

    缺材料,缺人手,没关系,从其他衙门抽调。而第一间公共厕所完全改造好,只花了不到五天的光景。

    为了让那些才迈的朝庭重臣们上厕所的时候不闹笑话,王洋还特别请宫内一名总管太监安排了一名小宦官在里边既负责打扫,又负责指导使用。

    不是王洋多次一举,而是在这些公厕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就有几位六十来岁的老大臣蹲在了马桶上。唔画面太美,不可描述。

    而这样的公厕,不仅干净整洁,而且还少有异味。特别是赵煦这位少年天子在享受了自己的单独厕所之后,宫内有权的势的,诸位太后天子母妃的寝宫之内,亦也投入了改造当中。

    而那些在皇宫之内享受了那种马桶的便利和干净整洁的大臣们,也悄悄的询问起了改造的费用,心里边想的自然是希望能够获得如同皇家一样的享受。

    而万彬那边的瓷质马桶和瓷砖专营店也热热闹闹的开张了,打的旗号,自然是状元公王巫山亲自设计,能够让你府中的厕所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异味。

    开张的当年,就有人趋之若鹜,纷纷过来询价,甚至有财大气粗之辈,直接就砸钱,要求当天就到他家去开工,幸好万彬这位老司机应对得当。

    早早就准备下了三只茅房改造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的队长,都是之前在王洋的指导之下干过了改造工程的工匠。

    王大老爷这也算是赤果果的假公济私了,不过不如此,总不能让王洋这位堂堂的状元公下了班之后还得给别人家去干改造厕所这样的破事吧?那也太丢堂堂状元公的脸了。

    当天就有两只肩负着使命被派了出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造私宅匽厕的工程。第二天,第三只队伍被派出去之后,再来想要干改造匽厕的顾客,那就只有眼巴巴的等待了。

    而在皇宫之中的匽厕因为得到了整个将作监的支持,再加上是由右校署一个单独门部统筹,何况都知道了乃是太皇太后的意志,所以没有谁敢在这个骨节眼去难为,改造得热火朝天,十分的顺利。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工程就已经推近了近四分之一。这个时候,王洋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那些瓷窑的工匠们还真的照着王洋所提供的办法,烧制出了水泥了。水泥的烧制原本就不复杂,毕竟王洋所要烧制的最多只能算是原始水泥又不是那些高标号水泥。

    当王洋赶到了那城外的窑坊后,果然见到了已经烧制出来的样品,还有那些工匠们拿来试验成功之后的成果。

    一块灰色的不规则结块,被搁在了王洋的跟前,另外还有就是两块使用水泥粘合在一起的青砖,粘合在一起的青砖已经被敲掉了一块,却仍旧在水泥的使用下死死的粘合在一起。

    旁边万彬也在,这位商业天才此刻亦是两份眼放光的打量着这玩意。此物极为坚硬,还真如你所言一般几乎与磐石无二。而且就以这种黏性来看,怕是一点也不逊色于糯米汁。



第393章 请他过来还不如我亲自过去(第二更)
    第393章

    就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混合在一起之后,居然可以烧制出这样神奇的东西。这些东西,用以筑城彻墙,绝对是好东西啊

    王洋打量了半天,拿着小锤子敲打出了一些碎屑,捏了起来感受了一下硬度和质感,好吧,感觉跟石头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唯一最耗费人力物力的,就是开采和研磨,开采咱们没什么好办法,但是咱们有水力研磨机,有了水力研磨,一台机械,一天就足以研磨出好几千斤的材料。就是窑小了些,一天烧不出那么多的成品。

    这倒是无妨,反正先让工匠们试着煅烧,照着我之前给的那个配方的配比去做,看看哪一种配方之下,水泥的硬化速度最快,哪种最慢,哪种硬度最强

    王洋朝着那几位工匠一阵夸奖,许了每人十贯钱的赏钱,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离开之后,这才转过了头来朝万彬道。

    万彬一愣。我说贤弟,难道你不准备生产出来出售不成?

    现在出来的这种水泥,暂时没有对比的,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质量到底如何,等那些老师傅们再试验几炉出来看看

    那万某那边这段时间不是要给人改造茅房吗?这些出炉之后的水泥搁着也是浪费,不如你就拿些去做试验,其余的就交给万某如何?万彬还真是想着要物尽其用。

    王洋想了想之后点头同意了万彬的做法。这倒无妨,你若是需要只管拿去使用便是。反正自己这边就算是真的烧制出了高标号的水泥有用吗?

    还不一样是拿来出售卖钱的,嗯,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初级试验的样品,倒是可以拿来作为礼物献给朝庭。

    这些年来,北宋一直在北方边境承受着极为沉重的压力,不论是那国力兵势不逊色于大宋的辽国,又或者是那据了大宋北疆,自立为一国的西夏。

    这都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虽然数代帝王一直都想要解决掉这些边患,奈何至真宗皇帝之后,北宋朝庭难有进取之心,何况现如今的朝中新旧党争,更是徒耗国家之力。

    而且还有冗官冗兵等很从的内部大问题越来越积重难返。使得北伐之言几乎尽成一纸空文,收取幽燕十六州更是从过去的理想,变成了现在的妄想。

    所以偏居一隅的想法几乎成为了大宋的诸多达官贵人们共同的愿境。而在对西夏与那辽国,更是主要以守御为主。

    既然是想要守御,那就是需要筑城而守,而水泥这种筑城利器,绝对会很受北宋统治者的欢迎。

    同样也会受那些大宋边军将领们的欢迎,他们那些只能依靠大量的木材和少量砖石所修筑起来的寨堡,若是能够应用水泥的话,那么,寨堡修筑得越坚固,大宋边境的安宁就越稳固。

    但是,以大宋王朝那臃肿的官僚机构,还有那些跟王大才子根本就不对付的满朝文武重臣,王洋就算是把这玩意吹得天花乱坠,怕也效果不大。

    不过这倒没关系,反正现如今皇宫匽厕的改造工作才进行了不过四分之一。所以嘛,王洋决定直接就实用入手。

    毕竟那糯米汁不是那么好弄的,每一次想要使用之前,还得准备几个灶,几口大锅,以及几大桶已经用水浸泡好的糯米。

    等到使用的时候,就必须得等那糯米完全的熬化为汁之后,这才倾入那些准备好的粘土细砂之中进行搅拌,然后乘热使用。

    既费工,又费时,重要的是,宫中的灶可是不能乱搭的,又不是在荒郊野地你当是野营。

    但是若是使用水泥的话,可以说是既省时又省力,重要的是,还能够节约糯米这一重要的粮食资源,让它回归自己本该的用途。

    陈安道这天刚好散朝归来,回到了官衙之后,这才想起,自己好久都没有过问那右校署的事情了,也不知道那边搞成什么样了。

    自打在皇宫里边尝试过那种干净整洁的新式公厕之后,对于自家的那种悬空型深水炸弹式茅房,陈安道就深恶痛绝,所以自打在《东京侯报上看到了关于改造匽厕和瓷马桶的广告之后。

    陈安道一面痛骂那些奸商果然是无孔不入,但凡是有赚钱的好买卖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显示存在感,一面让自家的下人当天就赶去下了订单,成为了第一位除端王府和皇宫之外第一家私人冲水马桶使用者。

    自家的茅房现如今也已经改造完毕,的确使用起来全家人都觉得很不错,既干净又卫生,而且还不臭。

    询问了下属之后,其中一个消息,让陈安道不禁一愣。右校署不要糯米,是你们之前调拔给他们的糯米太多了?
1...160161162163164...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