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没有啊,第一次咱们就给他们调拔了一车,也就是三石糯米,可是之后其他的物料他们已经要了两次了,但是糯米就再没要过。

    下官也好奇询问了一番,他们只说是王大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材料,能够起到的作用丝毫不逊于糯米汁,甚至还要强过糯米汁的凝固效果。重要的是那玩意还极为便宜,所以,之前他们用剩下的一石糯米,去换了两千斤的那种叫做‘水泥’的建筑材料。

    水泥?那是什么鬼玩意陈安道一脸吡了狗的瞪着这位下属。本官知道什么是水,也知道什么是泥,可这水泥是什么鬼东西?

    这个,下官也不太清楚,只是他们说那玩意就叫水泥,哦对了,全称是叫‘元祐水泥’。

    元祐水泥陈安道不禁一脸黑线的想到了那个叫元祐印刷术的玩意,特么的那位姓王的状元公你特么能不能什么鬼玩意都要跟元祐挂色行不行?

    再说了,这元祐水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着实勾起了陈安道的好奇心。来人,去请王大人过来

    很快,派去的吏员就回来禀报,就是王洋并不在官衙内,而是在皇宫那边检查工程施工的情况。

    陈安道又想派人直接入宫去找王洋过来询问,不过很快他又改变了念头。等等,算了,还是本官入宫一趟吧。

    本官好歹也是将作监的将作大匠,哪怕是此事全权交由那右校署负责,本官也该去看看进展情况才行

    陈安道当着下属的面如此自我解释一番之后,这才大步的跨出了门槛,而有几名正在忙碌的吏员这个时候悄悄的抬起了眼睛来互望一眼。

    唉自己堂堂从三品的朝庭大员,居然要为这样的屁事往宫里边跑一趟,这叫什么事,不过,陈安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最好就别给这小子发难怼人的机会。




第394章 神奇的元祐水泥出现了(第三更)
    第394章

    两位权知国子监祭酒的下场,还有那位想要抢功的倒霉将作少匠陈闻庸,着实让一向为人低调,谨言慎行的陈安着着实有些担心王洋这根搅屎棍,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会发难。

    走在那皇宫之中,虽然陈安道乃是朝庭重臣,经常出入皇宫大内,但是那也就只是三点一线的几个议事的大殿而已,至于宫禁之内的诸多地方,就不是他一个外臣可以随便溜跶的。

    若不是王洋这货在宫禁之内改造匽厕,怕是自己也没有什么机会溜达到这些地方来闲逛,胡思乱想间,便在宫中的小宦官的引领之下,赶到了那正在施工的一处茅房前。

    而王洋这位堂堂的八品官员却没有半点的官样子,脑袋上没有戴着乌纱帽,身上的官袍都被脱了下来摆到了一边。

    而他便是一身的中衣站在那日头下面,指着下面的化粪池某处,正在朝着那些工匠们讲道理。

    总之一句话,这个位置必须要再下来两块砖,既然设计图上是这么设计的,那么你们就必须得按着设计图纸来。

    可是那样的话,瓷砖可就是要多浪费半块小的们就只是想着能够省一点是一点。那位工匠头子有些无奈地解释道。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但问题在于,如果这位置太高的话,就起不到净化和分解的效果王洋却半点官架子没有的在那里比划,一面很耐心的跟那位工匠头子讨论。直到说服了对方之后,这才从木梯爬了上来。

    不过他还真没有想到,那陈安道居然会出现在这里。王洋跳上来之后,径直朝着缓步而来的陈安道一礼。陈大人您怎么来了?这么大热的天

    不必如此,这么大热的天,你堂堂右校署令的主管都这么辛苦的与这些工匠们一起同甘共苦,老夫又有什么不能过来看看的。陈安道笑眯眯地打量着王洋。

    倒是没有想到,这家伙在朝堂之上,显得那样的攻击性十足,可是在面对这些身份卑微的工匠和小吏时,他却又显得很是亲和。

    哈哈,让大人您见笑了。不过陈大人您亲自到这里过来,该不会仅仅只是为了过来看看吧?王洋打了个哈哈,有些疑惑这位将作大匠的来意。

    你还真没说错,老夫的确有些好奇,今日偶然询问起了你这边的工程进度,却听闻你现如今有了一种新的黏合剂,不需要用糯米汁了,这倒着实让老夫颇为好奇所以今日就特地赶过来瞧个新鲜。

    哦,您是来看那元祐水泥的功效是吧?王洋这才恍然地点了点头,抬手指了指那边摆放着的几十个灰扑扑的油纸袋说道。那些便是下官新发明出来的黏合剂:元祐水泥。

    陈安道走上前去,打量着那些灰扑扑的油纸袋子,外面全都是一层铁灰色的细粉尘。这些东西,老夫实在是看不出来,倒感觉有些像石匠敲打碾压之后,出现的那种灰尘

    老大人,这些是用石灰石为主料烧制而成的,其作用丝毫不逊色于那糯米汁,甚至还犹有过之老大人您说不相信,那就请随我过去看看,你便知晓了。王洋当先领路而行。

    陈安道跟上了王洋的脚步,来到了一个之前已经改造完毕的厕所跟前,看着这间崭新而又干净整洁的厕所前,在地面上,有一块大约有一块大约五尺方圆的一片边缘整齐的犹如石头的铁灰色的空地。

    这是陈安道看到在那里站定之后,笑意吟吟的王洋,目光落在了王洋脚下这片空地之上,脚踩在了上面,犹如踩在那坚硬的石板之上,没有一点泥地的软绵感。

    这便是水泥硬化之后所形成的地面,其坚固程度,虽然比不得花岗岩那样特别坚固的石头,但却也不会太差

    还有您看,这些墙缝的填料,所用的便是用水泥细砂掺水调和之后制作而成的

    打量着这块干净而又平整,犹如一块巨大的石板地面一般的干净地面,陈安道甚至还拿脚用力地跺了跺,跺得脚底隐隐生疼,却丝毫也感觉不到脚下的这片由水泥和细砂所构建的平地有半点裂损的迹象。

    老夫听闻,你所发明出来的这元祐水泥似乎造价十分便宜,一石糯米,便能够换到两千斤这样的元祐水泥?

    不错。王洋点了点头解释道。这水泥虽然也是通过烧制而成,但是由于是集中烧制而成,再加上石灰石这种材料除了开采成本之外就只有运输成本,以及研磨所需要的机械磨损成本,再加上每千斤的水泥的燃料,总价刚好与那一石糯米相当。

    但是其在使用的时候,每两斤的水泥和一斤糯米,所能够起到的黏合效果,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斤糯米掺十斤水熬煮一个半时辰后所能够起到的黏合效果,两斤水泥就足够了。

    至于效果嘛,您已经看到了,其坚硬的程度,相信您也已经感受到了

    你的意思是说,两千斤水泥能够起到一千斤糯米的黏合效果,而它们的成本,却只相当于一石糯米

    北宋初年之时,一石大米也就在三百文到六百文之间,而到了仁宗年间,大至是在六百文到七百文之间,而到了本朝,一石大米大约在一贯钱左右。

    至于糯米,因其不仅仅在食用方面的用途,更有在建筑方面的需求,所以糯米的需求量一直也不小,不仅仅酿酒需要,还有一些吃食需要,更重要的是还有建筑业也很需要。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之时,除了少数的城垣和必要的建筑是采用砖石构筑之外,多是完全采用木质构造?

    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优良而又物美价廉的黏合剂。毕竟糯米的主要功用是拿来吃的。

    但是,又因为其黏性,而在有些时候,又不得不拿来作为建筑的黏合剂使用,甚至还有书籍字画的裱糊,贴窗户纸啥的,都需要用到这玩意。

    甚至于连修建坟墓,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糯米,例如那位神宗皇帝的皇陵,正是他这位陈大匠监造的。

    即用糯米拌和石灰再加楝树叶,捣烂之后,层层包裹于坟墓以及棺椁的四周上下,顶部还要特别加厚,这样筑成的坟墓能够隔绝空气,不透水不开裂。

    其硬度十分的坚硬,再加,就像这大宋的皇宫的宫城城墙,用的当然不是那种黄泥堆彻,而是在外面包裹着一层砖石,砖石之间,便是使用的秫粥掺与石灰加以禁锢。

    但是这样一来,其造价实在是高得惊人。但是现在,王洋捣腾出来的这元祐水泥,实在是,让陈安道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第395章 你特么眼瞎了吗?拿石头当宝贝(第一更)
    第395章

    陈安道不信邪地回到了那施工工地处,就亲自守在了那里,看着王洋特地从那调和好的水泥砂浆之中,掏出了一块大约也就巴掌大的水泥砂浆,搁在了旁边一块已经准备好的木板上。

    身边杂役端着这块木板,跟随着那脸色十分复杂的陈安道离开了皇宫,而守在皇宫宫门外的那些禁军对于这位堂堂的将作大匠居然让自己的小弟端着一坨湿泥离开皇宫表示不解。

    哪怕是再崇敬天子,也犯不着这么拍马屁吧?再说了这位陈大匠似乎也不是那种厚颜无耻的马屁精。

    陈安道没有理会那一双双诡异的目光,出了宫之后便乘轿而去。而这坨混合好的水泥砂浆直接被他带回了府中,十分郑重的搁到了他的重地书房里边,更是特地交待了心腹家丁,盯好这玩意,但是不许去动。

    而一整夜,陈安道都睡得有些不太踏实,一直到得第二天清晨,第一遍鸡鸣,就让陈安道直接从榻上一跃而去,匆匆的洗漱了一番之后,赶到了书房。

    家丁就守在那已经被锁上了大门的书房之外打着瞌睡。对于家丁的不够尽心尽力,陈安道也没有太过在意。

    掏出了钥匙打开了书房的门,走了进去,看到了那坨仍旧与自己离去之时仿佛没有二致,只是,之前的湿润水份已然被蒸发得一干二净。

    现如今看起来,就如同是一块不起眼的,造型显得有些别扭的石头,毕竟这玩意是被人手工推彻在这块石板上的。

    陈安道深吸了一口气,心里边却还记得王洋在自己离开之后特别交待的。等到了明天一早,就差不多可以算凝固干结了,到时候您就可以知道它是否真的像下官所言

    若此物真的能够如王巫山所言的话,那我大宋,可是又多了一样对付那些北方蛮夷的筑城利器身为大宋的三品高官,陈安道所考虑的可不仅仅只是此物的成本。

    同时亦考虑到了此物的用途,虽然这种水泥或者不能像糯米一般连书本字画窗户纸也可以粘合,哪怕是它的用途仅仅只能黏合砖石这些建筑物。

    可问题在于它的造价绝对是低廉到令人发指啊,要知道糯米要比大米贵,一石大约要贵出三百文左右。

    也就是一贯三百文,方才获得一石糯米,但是,一贯三百文,便能够获得两千斤水泥,而且每两斤水泥便能够达到一升糯米的黏合度,而两斤水泥才不过一文钱多一点,但是一升糯米就需要十三文钱。

    老爷,您这是看到那陈安道自打进入到了书房之后,就盯着那坨造型别所的玩意一直在发愣,表情十分复杂,这位心腹家丁不禁小声地提醒了一句。

    你说,此物真的能够如同石头一般坚硬吗?陈安道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之后,看着这位听到了这个问题之后一脸懵逼的家丁,不禁自失一笑。

    摆了摆手,示意他留在原地,而陈安道则来到了那坨玩意跟前,越是仔细地打量,就越觉得这坨玩意像是一块石头。

    昨天的时候,还是粘呼呼的一团,而现在,当陈安道的手指头戳上去之后,就感觉到了,其质感,以及拿起来的重量,几乎与同样大小的石块几无二致。

    而抄着这玩意儿,拿到了门口,朝着那书房外的空地上一扔,根本就没有碎裂开的意思,反倒是把那地面给砸凹进去一块。

    重新拿起来之后,陈安道的呼吸顿时显得粗重了许多,哪怕是昨天已经见到过了那块水泥平地,可是眼下,他仍旧显得很激动,毕竟这是经他之手。

    亲眼见着这玩意由一坨粘呼呼的玩意变成了坚若磐石的。

    而旁边的那位家丁一脸懵逼地看着自家老爷抄着那玩意又戳又按的,现在更是直接拿到了门外扔着玩,然后一脸惊喜的捡了起来,那模样,简直就像是看门狗刚捡到了一块肉骨头般。

    好吧,哪怕是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好,好一个王巫山哪先有元祐印刷术,后有元祐水泥,此人真乃是我大宋之良材也。拿着那块坚固的水泥构件,陈安道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早朝朝会,陈安道手里边提着一个小包裹,他身边的同僚们纷纷好奇地问东问西,可是这家伙却一直笑眯眯的不作正面回答。只是告诉所有人,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宝贝,是准备要进献给天子与太皇太后的宝贝。

    对于他这样的说法,大部份人都只知道这货在吹牛逼。就你个将作监能够有啥子宝贝?

    就看那沉垫垫的份量,指不定你丫的窜哪里捡块造型独特的石头或者是陨石来当祥瑞还差不多。

    很快,天子与太皇太后入了大殿,朝会正式开始之后,陈安道第一个窜了出来。臣恭敬陛下,恭敬娘娘今日我将作监右校署令王大人,又发明了一种了不得的宝贝。

    谁?赵煦照例刚坐下端起了跟前的茶杯,听到了这个名字不由得心中微微一颤,不过很快就回过了味来,暗松了一口气,特么的,幸好不是那家伙又惹事,而是又发明宝贝了?

    那王洋又发明什么宝贝了,值得你这位将作大匠如此激动?朱光庭这货忍不贪玩开口怼了一句道。陈大人莫要忘记了,我等皆是国之重臣,在此乃是商议国家大政。

    若是什么不起眼的小玩意,就还是留等朝会结束之后,当个祥瑞献与陛下和娘娘便可。

    朱大人,此物之作用,绝对是于我大宋之国政习习相关,更与我大宋边关防御守备有很大的关系陈安道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朱光庭。

    自打随地大小便的事情成为所有人的笑柄之后,朱光庭对于将作监可谓是怎么看都不顺眼,有机会一定会跳出来怼上一怼方才痛快。

    陈卿家,到底是何物,且让哀家也开开眼界。高滔滔没有理会两人的争执,让她深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王洋这个总在不停刷存在感的年轻才子,更重要的是这家伙又能发明出什么于国于民有大利的好东西。

    便是此物,元祐水泥陈安道拆开了那块水泥构件外面的包裹之后,恭敬地朝前一亮。

    所有人都一脸黑线地看着那块怎么看都像是在荒郊野地里边随便捡来的一块石块。

    你特么的是在逗满朝文武吗?说好的宝贝就是一块石头,信不信老子一天能够捡一百块?



第396章 春风吹,战鼓擂,这个牛逼不用吹(第二更)
    第396章

    陈安道,你在做什么,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区区一块石头,你居然还好意思拿到这大殿之内的大言不惭这是块宝贝?你这简直就是在污辱我等的智商,更是对娘娘的不敬。朱光庭果然第一时间跳了出来,一副要提刀砍了陈安道以替太皇太后泄愤的架势。

    赵煦这位少年天子的嘴巴张得老大,足可以塞下自己的拳头,陈安道你这老小子该不会是得了老年痴呆或者是瞎了眼了吧?捧着一块石头跳出来告诉大家这是王洋发明的宝贝。

    你丫的就不担心你那个暴脾气的下属窜过来把你给怼得生不如死吗?

    陈老大人,您是不是年纪太大,眼睛花了,拿错宝贝了吧?也有人很是关心这位陈大匠的视力问题,主要是不好意思直接指责对方的智商有缺陷。

    哼!你们都胡说什么?这便是用元祐水泥凝固之后的成品,虽然看起来很像石头,但是它其实并不是石头。陈安道直接被满朝那置疑的表情与话语给怼得一脸黑线三尸神暴跳。
1...161162163164165...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