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苏东坡自己也不由得暗松了一口大气,这样呆在后方的工作比较轻松,虽然也仍旧属于是前线,但是,自己毕竟还算是门外汉,正好乘着呆在后方的时间里多多向手下们请教,凭着自己那聪明的脑子,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好吧,听完了这帮子老司机的策略之后,一干武将们纷纷表示一定会成为上级交待的任务。至于像王洋这样只能够旁听军机的芝麻小官,就更没有发言权。
军事大会结束,王洋等人使离开了州衙,与那小马公公商量着,准备乘着这机会,好好的在这庆州城内好好的逛上一狂,欣赏欣赏这边疆风境,顺便还能够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不过,老天爷似乎不愿意让这两个年轻人如愿,就在他们才离开州衙不远,就被苏东坡身边的御前侍卫给撵下,让他们回州衙去,苏大学士有公务找他们。
两个正兴致勃勃正要在这庆州城内胡吃海喝一顿以填补自己这一个月来十分辛苦的肠胃的年轻人只能垂头丧气的转身朝着那庆州州衙而去。
见过苏学士,见过章大人王洋看到厅中此刻只剩下了苏东坡与章楶,倒也不奇怪,韩忠彥此刻要去整军,准备前往延安府,自然没有功夫留在这里瞎扯蛋。
跟老夫说说,你们二人方才准备去哪啊?苏东坡的目光扫过小马公公,最终还是落在王洋的身上道。
学士,下官与小马公公是第一次到这西北边陲的重镇来,所以想出去溜跶一圈,走走看看王洋干笑着解释道。
那可就真的打扰到了二位的雅兴了。章楶笑眯眯地抚着长须插话道。
老夫唤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告诉你们,本官本欲在这段时间巡视环庆路的诸堡诸寨的防御做得如何,可惜要坐镇庆州后方,以拱卫环州与延安府,不能擅离。于是便想到了你们二人。
一位是权知环庆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一位是环庆路都监,正好适合。
到时候,二位大人可就要与本官同处环州之地喽,还望二位监军能够好好勘察一番我环庆路之诸寨堡的防御守备,若是有什么建议,一定要告诉本官才好。年已近七旬的章楶倒也不敢怠慢这两个年轻人。
哪怕是他久在环庆路这边的边镇之地,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王洋这位在人前看起来似乎很彬彬有礼,言语谦和的高大年轻人,唔来头不小啊。
深受天子与太皇太后的宠信,入仕不过半年,已然从八品小官,直接封爵至正五品的开国县子。如今职官更是晋升为了军器监少监。寄禄官也已经是正六品的奉直郎。
之前,他业已经从苏东坡的手中接过了一套御赐下来的元祐甲,这玩意的轻便与灵活胜于西夏瘊子甲,而坚固度与防御力丝毫不逊色。
另外,还有那大宋元祐弩,这玩意在之前接待禁军的时候,章楶也是亲眼年到了这种纯钢弩臂的弩具。
这些东西可都是出自这位王少监的手笔,而且他还带来了一种叫元祐水泥的建筑材料,据说可以让城寨变得犹如岩石一般坚固。
重要的是,这家伙还是一个超级惹事精,还没科举入仕之前,就凭着过人的才华与词作名声显于东京汴梁。
之后,生生凭着一几之力,把堂堂的权知国子监祭酒,旧党的骨干兼大佬赵挺之给拉下了马来,然后怼得新任权知国子监祭酒朱光庭狼狈不堪,臭名远扬。更得罪了工部的宁尚书,又收拾了将作监的将作少匠,还把户部的郎中给暴打了一顿。
而他,非但没有半点的屁事,官职还越升越高,要知道,他所得罪的那些人,哪一个拉出来不是一方大员级别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善与之辈。
更重要的都全是现如今把持着朝政,左右着朝局的旧党骨干份子。想想当年的新党牛逼吧?可照样全都被赶出了朝堂,都被贬谪到了边塞苦寒之地去吃土了。
第502章 难道那些西夏蛮子已经怂了?(第一更)
第502章
可这位少年人呢?屁事也没有,而且太皇太后与天子这二位本不和睦的大宋最高权力者们却都极为看重于他,照顾有加。
旧党那边上窜下跳的攻讦,于王洋而言,简直连毛毛雨都还不如。
而章楶既不属于激进改革的新党,也不属于保守的旧党,再加上一直历任在外,远离着**,可越是这样,越是能够冷眼旁观。
除了王洋这货之外,这位年纪轻轻的马尚马公公七岁入宫,一直在天子身边,深得天子信重,现如今不过十五岁,却已是八品宦官。
可是章楶却看得出来,这位马尚马公公,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还会拿捏下自己宫里人的架势,可是面对王洋的时候,那副不自觉就弱鸡的姿态,足以得见王洋在天子的心目中怕是远远的重过这位自幼就随侍在天子身边的马公公。
不敢当,章老大人久驻边塞之地,文采菲然,还精通韬略,实在是让下官敬佩,此番能够随大人同往环州,正好有机会在章大人身边学习讨教,还请章大人到时候一定要不吝赐教。
看到王洋如此知情识趣,章楶也不由得放下了心中的戒备,抚须笑道。好,只要小王大人你愿意学,但凡章某会的,定然会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苏东坡笑眯眯地在一旁帮腔说道。嗯,章大人可是我大宋少有的久驻边塞之地的知兵之人,王巫山你得得好好的向章大人虚心求教才是。
本官会亲自巡视庆州的诸寨堡,而环州那边,就辛苦你们二人了。另外此番前往环州,老夫会另外抽调了五百元祐甲兵,随汝二人行走,望你们二人巡视诸堡寨时,亦要小心自己的安危才是,不然,老夫可真脸向陛下和太皇太后交待。
这,这如何使得,学士您乃国之柱石,如今坐镇庆州,您的安全也不能轻忽了才是。
怕什么,有你们在环州,苏某坐镇后方,难道还怕那些西夏宵小越境而来不成?何况苏某身边还留着一营的元祐甲兵。此事就不用再说了你不但是陛下和太皇太后最为看重的少年俊才,老夫还是你的证婚人,可不想回去之后没脸向格非做交待。
多谢学士一片厚爱,下官谨记您的叮嘱,一定会谨慎从事。王洋听得此言,不由得感动满满地朝着苏东坡深深一礼。
要知道此番赶来的三万禁军之中,一共就只有三十个都,按大宋兵制,五都为一营,也就总共只有六个营换装了大宋元祐甲的精兵。
而韩忠彥那边,调去了两个营一千人,章栥前往环州,则只配备了一个营的元祐甲兵,而原本应该留守庆州的苏东坡身边也有一千五百元祐甲兵,其中一千乃是精锐的元祐甲骑兵,这可是太皇太后亲自指示的,这一千元祐甲骑,现如今绝对是苏东坡手中的一张王牌。而现在,他却直接拿出了一个营元祐甲兵交给王洋。
哪怕皆是步卒,但是这样的恩遇,王洋实在是都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听到了这些话,看到苏东坡对王洋的态度,章楶心中,王洋的份量可是越来越重了,开始仔细地考虑起了到时候保护王洋的边将人选。
没办法,这家伙不但深受天子和太皇太后的信重,连苏东坡也对其如此照顾有加,若是这家伙真的在环州有失的话,那自己可真就呵呵了。
而章楶又与王洋和马尚聊了几句之后,这才告诉这二位,因为环州就在庆州之北,大军困顿,就先好好的休息一晚,明日再出发就是了。
另外苏东坡还得与章楶一同去送别韩忠彥,王洋与马尚总算是松了口气,不用当天赶往环州就好。
庆州并不是很大,但是却是大宋陕西路的重镇,而且由于非战时,西夏与大宋民间的通商,使得这庆州倒也显得十分的繁华。
两人很快就挑了一家看起来宾客如云的酒楼,窜了上去,连同班直侍卫,还有王洋身边的长随也都蹲在这略显得有些狭窄的雅间里边胡吃海喝起来。
既有来自西域的美酒,自然也少不了当地特色的烤羊。一帮汉子吃得满嘴流油大呼痛快,只有马尚马公公翘着手指头在那里细嚼慢咽。
我说小马公公,其他的你都比过去好了很多了,可就是这吃饭啊王洋把已经被自己啃得光洁得犹如被钢刷子刷过一般溜净的羊棒骨扔到了一旁,一口抽干了跟前的美酒之后,很是感慨地道。
这话让些粗野汉子都下意识地点了点脑袋,认同王洋这位老司机的话。
这也怪不得咱家,自幼在宫里边,讲究的就是吃东西不能发出声音,不然惹恼了那些老宦官,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啊马尚却很无奈地忆苦思甜起来。
现如今的好歹也是陛下身边信得过的人,难道还需要担心这样的问题吗?王洋想了想,又把那根羊腿棒骨给抄了起来,然后冲那许诏勾了勾手指头。
正在大快朵颐的许诏看到王洋那副猥琐的模样,脸顿时黑了,直接站起来绕到了另外一边去。惹得王洋不悦的冲这货比划了一根中指之后,最终剩另外一名御前班直不注意,呛啷一声把那货的腰刀给拔了出来。
在那家伙的惨叫声中,王洋一刀劈下,手中的羊棒骨断成了两截,这才满意地将那柄沾上了羊油的腰刀直接插回那一脸苦逼的御前班直的鞘中。叫什么叫,不就是借你的刀子使使吗?再说了,你们的刀不都需要上油保养吗?我这可是在帮你们的忙
大人我,算了,我真服了你了那位御前班直欲哭无泪,特么的自己又不是草原蛮子,用来保养,肯定是用没有多少异味的猪油什么的。
这羊油的味道最膻,总不能带着一鞘的羊骚味吧?这位悲愤的御前班直只能心里边对王洋这个武力值过人的文官比划着中指,一面继续悲愤地咀嚼着那些边塞美食。
而许诏则庆幸不已,因为上次自己就不小心中指,特么的特别是那股子羊骚味在晚上休息的时候,混合上臭袜子的味道之后,那酸爽,绝对能够让你一辈子都记忆犹新。
也不知道那些西夏蛮子是不是听到咱们大宋禁军来援,已经怂了,缩回夏境不敢来犯,若真如此的话,那咱们这三万禁军,岂不是就白跑了一趟?一名御前班直啃着肉一面问道。
第503章 我自己好歹也曾经是个爷们(第二更)
第503章
你难道没听那位章大人的分析吗?这一次,西夏出动了二十万大军,大破绥德城,掳掠了我边民七万有余。
尝到了这么大的甜头,那位小梁后更是兴致勃勃而来,本想直接攻打延安府,结果在延川受阻之后,又听闻环庆路聚集大军,准备直插夏境之内
可是已经惹恼了那位小梁后,她见到了便宜,结果非但没有占到半点的便宜,还在延川挨了当头一棒,这对她的声望,可是有不小的影响,她要真的就那么轻易放弃,那就不是一心想要效法其姑姑的小梁后了。
那王大人您的意思是,那位小梁后一定会动手,听说之前攻打绥德军的时候,西夏调动了二十万大军,而现如今,小梁后又亲率十万大军来援
那就是说,咱们需要对付足足三十万大军?马尚公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特么的自己可还有大好的人生需要享受,可千万别年纪轻轻的就彻底在边关凉了。
说是三十万大军,其实杂兵一大堆,直接的精锐,怕也就是十来万罢了,我说马公公你用得着这么害怕吗?小脸都惨白成这样。
状元公,你看清楚,我这是喝酒喝的马尚一脸黑线地瞪着王洋,心情极度郁闷地道,哪怕是自己的没有了,可自己好歹也曾经是个爷们。
能够被天子委派为宦官监军,就足以证明自己还是有一颗相当坚强的心脏。唔当初王洋暴打徐大总管吓得昏迷过去,那是已经很久远的事情了,至少马尚公公觉得当时的自己肯定是因为没吃早餐,这才造成的低血糖晕厥。
好吧,就当你是喝酒喝的,话说回来,那帮子西夏蛮子擅攻而不擅守,更不擅长于攻城,这么些年来,倒是被我大宋以多筑城寨,步步为营的策略给逼得不得不一再退缩。
攻打一个总兵力不过万人的绥德军,而绥德城本身就不是什么坚固城塞,他们都动用了二十万兵马,而环州与庆州更是我大宋经历百年之地,城高池深的,他们能够拿得下来才有鬼。
听到了王洋之言,不论是马尚马公公,又或者是那几位班直和长随都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些人里边,王洋这货的名声,再加上过去他的事迹,实在是由不得这些人不相信王洋的解释。
更何况这些也的确是事实,而王洋吸空了羊棒骨内的骨髓之后,美滋滋地砸了砸嘴。我倒希望那些西夏蛮子赶紧过来跟咱们好好的掐上一架,让我见识一番古代征战的场面
对啊对啊,我长这么大,都还没看到过超过两百人以上规模的争斗。凌纵这个混社团的地痞也很神往地道。
在庆州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大军再一次起程前往环州,而归属于王洋这货管辖的那一千工匠之中,王洋调拔了三百随朝忠彥前往延安府那边,另外还贡献了一百车的水泥。
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至少用来作为修补那些被攻破的城塞险要位置,的确要比那还需要现场熬煮的糯米汁要方便太多太多。
之前在东京汴梁的时候,天子就曾经与王洋讨论过是否在陕西北部兴建水泥工坊的问题,不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陕西路北路地处战乱,西夏细作常年在此处出没。如果在这里修建水泥工坊,这项建筑材料很有可能会被西夏侦知。
很有可能这项由大宋发明创造出来的建筑神器,就会被原本就不善筑城的西夏蛮子用去筑城,到时候,会极大的增加大宋征伐西夏的难度。
所以,只是决定照之前的那位工部宁尚书的提议,只会在京兆府,也就是长安,还有西京洛阳这两处修建水泥工坊。
王洋搞到的七百五十多辆车中,一共装截了三百五十辆车的水泥,另外还装了两百车的软钢弩臂,其他的则是装载着工匠们的修理与维护工具。
两百车,一共装来了三万三千根软钢弩臂,这是准备用来更换陕西路因为频繁使用而导致弩臂损坏的神臂弩的弩臂的。
陕西路常年与西夏那些上窜下跳的蛮夷作战,这些年来,几乎就没有消停过,正好有大量的弩臂已经损坏的神臂弩,等待更换弩臂。
留下了五百名工匠再此,与那些庆州弩作所的工匠们对那些弩臂进行更换,另外两百名工匠则会随军前往环州。
这才出了庆州没多远,那边就驰过来了一队人马,来到了王洋所在的后军,为首者,正是团练使折可适。
听闻那折可适是来找自己的,王洋不禁有些莫明其妙,不过还是策马迎了上去。
折某见过王监军看到王洋策马而来,勒马于道边的折可适便跃下了马来迎上前一礼道。
不敢当,折将军不必如此,不知折将军来寻王某所为何事?王洋赶紧下马之后还了一礼问道。亦注意到了,折可适还有他身边的那几位边军将领都换上了一身贩新的大宋元祐甲。
折某今日方才得知,原来这种轻便而又坚固的元祐甲,乃是出自于大人之手,就连那些将士们所持的元祐弩,亦皆是大人的手笔。
能得到这样的坚固甲具,对咱们这些行伍汉子,可就相当于多出了一条性命,还有这种千里镜更是能够让我大宋边军能够先于敌人查知对方的存在,所以特地在此等候王大人您,希望能够当面说上一声谢谢。
不必如此,这不过是王某该做的罢了,到时候,诸位将军若是觉得这大元祐甲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步,可一定要告诉王某才是。
双方干脆就一起策马同行,王洋也向折可适这位年富力强的武将询问起了关于西夏的一些情况,也少不了询问陕西边寨之事。
折可适倒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洋倒是还真打听到了不少的事情,大宋诸军之中,战斗力以西军为最,所为的西军,就是陕西路的边军,其次便是与守御宋辽边境的边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