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赵佶看着王洋那张显得无比认真的半,好半天,似乎才意识到,王洋并没有跟自己吹牛逼的意思,似乎是在述说一件真实存在的事物般,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有些不太确定地道。
“真的能够比那摧城拔塞如摧枯拉朽一般的元祐抛石机还厉害”
“元祐抛石机在我准备要研发的新式武器跟前,同样不值得一提,不论是身程,还是破坏力,都远远难以媲美。”王洋十分确定地道。
“不过现在暂时还需要保密,毕竟,这样的武器,想要研制出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更是要以百万贯计……”
赵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居然要那么多可是现如今,陛下所能够守住的底线,也不过三百万贯左右,若是要投入那么多的财物去研制,怕是有些不太可能。”
“既然已经不能再节流,那就自然要开源。”王洋点了点头答道。
“有道理,只是这开源从哪开不管是三省六部,又或者是枢密院,都不可能再顶着巨大的压力,再向我军器监多付一枚铜板。”赵佶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笑道。
“所以,我们军器监所需要做的,不是向朝庭要钱,而是要学会怎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这话小王怎么觉得有些不太明白”赵佶有些迷茫地看着跟前侃侃而言的王洋。
“就是咱们没有那么多的经费,那就自己想办法去赚啊。我们这些身为臣子的,自然想要方设法的替陛下排忧解难。而不是一旦遇上了困难,就只知道去找陛下,让陛下替咱们出头想办法。”王洋有没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赵佶一眼之后答道。
赵佶的表情顿时一僵旋及,目光直接就越过了王洋,而是落到了他的身后边,这个时候他才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知道何时已经站在了前厅门外。
注意到了赵佶的异样,王洋也下意识地扭过
第1145章 已然是砰然心动的大宋天子(第二更)
第1145章
天子赵煦深以为然地颔首不已,一面观察着不动声色的王洋,他倒真的很想知道,这家伙难道还能够有办法去解决这两个大问题不成
“与民争利那是什么样的说法,我们大宋的军器监,以最优良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向百姓们出售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用品,这怎么能叫与民争利这完全是予百姓以便利好吧”
“至于殿下你说的担心会流失到敌国的手中,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向百姓们所售卖的这些用品,原本就是用于民用的,根本就没必要去担心我大宋最尖端的技术会被泄露。”
“民用……”赵煦砸了砸嘴,有些不太理解地看了身畔满头雾水的赵佶一眼,朝着王洋问道。“军器监什么时候生产民用的东西了不都是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吗”
“就是那些各种零件还有弹簧等物,不仅仅可以用于军用,也可以大批量的生产用于民用的……”王洋翘起了手指头晃了晃,那模样就像是一位算无遗策,胸有成竹的老司机。
“例如利用军器监的大型水力锻压机,可以在最短的之内,锻压出更加坚固与耐用的锄头、菜刀、还有铁犁。还有军器监所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轴承,可以用在水力机械上,也可以用在车辆上,还有那些螺丝,用处就更多了,另外还有弹簧,也可能大量的利用在许多的民用物品与机械上面……”
“另外民用的零件,没有必要加工得如军用的那般精密,而且,只要规格与军用的不同,哪怕是敌国拿到了这些东西,也同样没有办法使用。”
轴套、轴瓦、螺母、曲轴、叶片、齿轮、凸轮、连杆体、连杆头以及各种各样的弹簧都属于王洋觉得适合进入到民用市场的产品。
当然,就算是要进入市场,也必须要先经过仔细和谨慎的甄别,以防止敌国利用到军事上面去。
随着王洋涛涛不绝之言,倒着实让天子赵煦与赵佶二人都不禁眼界大开,他们还真是从来没有想到过。
军用的东西,居然也可以用于民用,至于说到与民争利,经过了王洋这么一忽悠,哦不,是有理有据的解释,似乎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毕竟制作器具售与百姓,这样的事情,古已有之,那就是盐铁官营这个至汉朝就开始的政策所导致的。
大宋的盐铁大部份情况下也仍旧是由官方来经营,只是有些地方授权给商贩经营,但实际控制权还是在官府的手中。
工部每年也会生产不少的农具,以优惠的价格售卖给那些百姓,所以销量还真不算小。
至于盐嘛,呵呵,王洋这位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所在的陕西北路,本就是西北地区唯一产盐的地方,焉能不明白这玩意同样也是由官府掌控的
天子赵煦砸了砸嘴,仍旧有些犹豫。“就凭着你说的这些小东西,一年能够赚个三五万贯,想来倒也不是难事,若是想要填补你所需要的资金缺口,怕是远远不够吧”
“三五万贯陛下您这可真是太小瞧我大宋万万百姓的购买力了……”王洋不禁失笑着摇了摇头道。
“陛下可知道一把普普通通的镰刀,市面上的售价便是三百钱左右,至于菜刀,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而一口大铁锅,其价格在市场上,大约是在八百钱到一贯钱之间。更别提那些像铁犁这样的大物件……”
“臣昔日在军器监之时,就曾经很好奇工部那边官营铁器和私营铁器的情况
第1146章 朕很期待威力巨大的武器诞生(第一更)
第1146章
心里边一直报有要重复汉唐盛世的天子赵煦,自然是巴不得大宋的武备越强悍越好。
天子赵煦认真地倾听着王洋之言,一面紧眯起了双眼,脑中开始仔细地盘算起来。
“如果军器监开始售卖这些东西,必然会引起工部官员甚至是朝臣的反弹……”天子砸了砸嘴,颇有些无奈地道。
“如果能够有办法让工部不知道就好了……”一旁的赵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小声地嘀咕道。
“不让工部知晓呵呵,朝中诸位臣工又不是笨蛋,一旦军器监开始向民间出售这些东西,他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其实,这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解决。”王洋摸着下颔,眼珠子贼溜溜地转了好几圈,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怎么解决”
“军器监不需要露面,让商人来做军器监的代理人。”王洋点到即止。
但是这句话却让天子赵煦顿时两眼一亮,手指头轻轻地搓动了下之后转过了头来朝着赵佶吩咐道。“为兄有些饿了,十一郎,赶紧让人上些酒食来。”
赵佶点头答应了一声,赶紧快步离开了前厅,到门外去吩咐王府中人去置办美酒佳肴。
#####
天子赵煦在酒桌之上,详细地询问了王洋准备怎么用商人来作为代理人,又如何避免让工部意识到自己被军器监给争夺生意……
王洋自然是详细地给出了解释,现如今军器监本就是独立于工部之外的重要部门,所以,工部自然没有办法知晓军器监的内部运行。
只要找到适合的商人,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直接售卖给这位商人,再由其向市场上出售。
如此一来,军器监自然就能够轻松地撇开关系。等上三年五载,就算是到时候被朝庭诸位臣工查觉到了什么。
嗯,天子赵煦也不觉得能有什么,反正到时候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工部再叽叽歪歪又能如何
反正工部那边做的这种生意就跟特么的赔本买卖似的,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军器监来做,争到了钱,还可以投入到新武器研发当中,典型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办法,干嘛不用
最终天子赵煦认可了王洋的办法,只不过,在酒饱饭足,离开端王府时,天子赵煦站在台阶之上,转过了头来朝着王洋微微颔首,压低了声音道。“朕十分期待,你所说的那种威力远超元祐抛石机的武器的诞生……”
看着天子赵煦登上了低调而又不失奢华的马车,在一众御前班直的拱卫之下向着远处而去,王洋深深地吸了口气,嘴角轻快地扬了起来。
“先生,那咱们自己呢,真要做那马车生意”站在王洋身边的赵佶又把王洋给请回了前厅,两人继续商量起了之前被天子出现而打断的发财大计。
车辆这种东西这东西能够有多少利润赵佶实在不觉得这种东西能够赚到大钱。毕竟哪怕是军器监的东西真的可以往外销售,就凭着那几个弹簧,难道真的就能够比其他工坊做得更好更畅销
王洋嘿嘿一笑,悠哉地端起了美酒又抿了一口这才解释道。“过去,我大宋马匹稀缺,几乎除了少量的战马之外,市面上,难有良驹流通。所以,马车这等事物,自然是少见。多是一些驴车、牛车……”
“虽不如马车那般快捷,但好歹也算是件代步的好东西。但是现如今,咱们大宋已经有马了……”
“现如今,我大宋的战马总数几乎达到了十五万匹之数,每年,单单是陕西北路的牧场,就可以供应两三千匹能够成为战马的良马。”
“所产出的除了那些良马之外,还有大量被淘汰下来,不适合作为战马的马匹,虽无法作为战马使用,可是民用却并无不妥。你之前不还说,连你府中,都重金采购了十余匹以供骑乘吗”
&
第1147章 就这一匹马能拉得动吗?(第二更)
第1147章
既然要制作马车,那么就先做高档货,毕竟,利用弹簧这样的减震装置做出来的马车,自然是要走高档路线,才能够卖得出价格。
不仅仅是要加装减震的弹簧,还需要使用金属的轴承来增加起耐用性和耐磨性,同时,大量的采取了金属零部件,不仅仅可以让马车变得更加的坚固,还能够减轻不少马车自重。
“……这是,咦,这我感觉不对吧,贤弟你所设计的这种马车居然是四个轮子的”
“没错,我准备想要制造的,或者说咱们准备要成立的车辆工坊的拳头产品,就是这种四轮马车。过去是没有足够好的交通条件,最实用的便是两轮车,因为它可以在崎岖地形条件下行驶。而现如今业已经不同了……”
“如今我大宋的主要交通,虽然还是黄泥土路为主,但是有几条十分重要的交通干道,都变成了笔直通畅,而且又十分坚固平整的水泥直道,在这样的道路上使用四轮马车,一点压力也没有。”
四轮车的优点是载运量大,运行平稳。缺点是四轮马车需要较为平坦的路面行驶。王洋记得西方的罗马帝国就十分注重道路交通的建设。
这才会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一句谚语的存在,罗马帝国在鼎盛时期建设了近八万公里平坦的大道,使这种四轮马车备受青睐。
这些罗马人所修建的道路十分坚固耐用,对于军事大道和重要干线,一般会采用四层的铺筑方式。
挖掘深度一般可达一到一点五米,最下层是用一些小石块,砂浆或粘土作地基;第二层是不透水层,用小卵石,碎石子,砖块和混泥土混和夯实;第三层用掺有石灰,沙子,水泥的优质混泥土铺在地基之上,并用机器磙压结实。
最后一层则用凿刻平整的石块或碎石铺成,而且中间略微凸起,以便于雨水流向两旁。对于次要的或是私人的道路则可能省去表面的铺设。
罗马帝国灭亡后,道路经数世纪失修日渐崩坏。此时最实用的是两轮车,因为它可以在崎岖地形条件下行驶。
而现如今的大宋,在经历了数载的建设之后,已然修出了超过两万里长的水泥直道,现如今,东京汴梁城内的所有道路,也已经都进行了改造与硬化,十分适合四轮马车的行驶。
从东京汴梁到长安,从长安向北到延安府,甚至是到盐州、宥州等陕西北路之地。继续向西,则已经修到了秦风路的秦州。
若是从东京汴梁出发向北,则可以直接抵达河东路的太原府,而通向河北西路真定府的水泥直道也接近完工。
往东,已经修通了到达应天府东南方向的淮南东路的宿州之地。向南,也已经修建了抵达颖昌府。
有了这么多里程的水泥直道,这才是王洋决定研制出四轮马车的原因。
“四轮马车的原理与两轮马车相比起来,更加的平稳,载重也会更高,因为承重完全的交给了马车自身,马匹只需要施展前拉的力量,而不用还需要负担马车的重量……”
随着王洋的解释,万彬则是听得一脸懵逼。“虽然愚兄鲁钝,不太明白,但是听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没关系,咱们先收购一家车马行,然后我来亲自督造,等有了实物,你就明白了。”王洋很无奈地揉了揉眉心,跟这些没有太多数理化方面知识的家伙交流实在是困难,看样子,只有拿出干货,让他们眼见为实才行。
#####
万彬便买下了一间过去专门
第1148章 这么残忍,是在虐待动物吗?(第一更)
第1148章
“放心吧,你们不用担心,若是驮马,一匹马最多也就只能够驮动两百五十斤的重量行进,可若是在这样硬化过的水泥路面上,莫说是两千斤,就算是再来两千斤,它也能够拉得动,而现如今的重量对于一匹马而言,不会在太大的压力。”
王洋解释了这么一句之后,拍了拍车厢壁喝道。“七郎你们还愣着干嘛,赶紧动起来。”
吴七郎大声地答应了声,随着其马鞭一扬一吆喝,四轮马车微微一震,然后便开始进行了起来。
看得所有人都不禁目瞪口呆,而乘坐在马车里边的众人也都不由得满脸尽是惊喜之色。
“这车,这车坐在里边,真的感觉不到平时坐马车时的那种摇晃感,还真是够平稳的……”
“不错不错,这样的速度,居然还能够这样的平稳,简直太难得了。”
“仅仅一匹马,就能够乘载咱们这么多人前行,这实在是,王巫山,我李逾真是服了你了……”
足足围着这间大院子,跑了六七圈之后,王洋这才意犹未尽地让吴七郎停下了马车。
一干人等全部都下得车来之后,经过了实际的乘坐,有了最真实的感受,这下子,万彬的信心直接膨胀到了极点。
深情地抚摸着这辆大车的车门,万彬啧啧有声地道。“这辆四轮马车果然是好东西,若是万某,就算是拿上百贯钱来买上一辆也不会觉得亏,就这样的平稳程度,哪怕是在行进途中,也一定可以安然入睡。”
“不错,这车子可真是不错,我说妹夫,咱们可是一家人,这东西如果你真的要往外买,可别忘记了你老丈人家还有你大舅哥家也需要……”李逾这货也是一位享乐型主义者。
李家一向富庶,现如今,家中也有好几匹马,马车自然也是有的,可问题是那种两轮马车与这种四轮马车相比起来,舒适性绝对就是个渣。
两轮马车只要运动起来,就会随着马匹的运动而上下颠簸,哪怕是垫上了厚实的垫子,坐在里边也是摇来晃去,长途乘坐那也绝对是一种折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