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十七号,十七号举牌,三千贯第一次……接下来有没有人出高过三千贯的请大家记住了,每举牌一次,代表着加价一百贯,当然,如果你想要加价超过一百贯
第1177章 价值三万贯的柳叶瓶……(第二更)
第1177章
然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扭头朝着身后边的通道看去,只看了一眼,就再也移不开目光,那是一个,无色透明,在四周的灯火的映照之下,显得无比晶莹剔透高约一尺的瓶子。
由着一名性感妩媚的女子拿在手中,一面向四周展示,一缓步向前,而在这名妙龄女子的周围,则是四名武孔有力,杀气腾腾的彪形大汉拱卫着。
以防止某此被宝物冲昏了头脑的家伙冲上来,损坏了拍品。
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珠子瞪到了极致。
“这,这,这是……”
“好美,太美了……”一位随着夫君来到了这里的女士,双手捧心状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尖叫声。
不过,她倒是叫出了大多数在场人士的心声。
“诸位,这是一尊柳叶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王洋那抑扬顿错,浑厚而又充满着磁性魅力的男中音再一次回荡在拍卖场内。
“我想请问一下,这到底是用什么制作的如此光滑,如此通透,这简直,简直不是人间之物啊……”一位富豪绿着眼珠子大声地叫道。
“抱歉,它的材质,它是如何制作的,我们实在不得而知,这是一件寄卖品,是一位万红商社的贵宾拿来寄卖的……”王洋笑了笑,然后用一种十分古怪的语气答道。
站在舞台旁边的万彬不由得向王洋翘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拍品若是能够保持足够的神秘性,越能够钓起那些买家的购买欲。那就会让他们更加疯狂的砸钱。
“天哪,这难道是用一大块的水晶磨制出来的吗真要是那样,这真不知道得耗费多少的光阴。”
“这简直就是至宝,你们看,从瓶口直到瓶底,都那样的晶莹剔透,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这么完美的一大块水晶磨制成的话,那也绝对是无价之宝……”
“好漂亮的造型,柳叶瓶,这个名字真好听,妾身好喜欢,夫君,咱们家正好需要这样一个瓶子来衬显一下您的身份……”
“此物的价值,怕是……”身为丈夫的富豪,虽然也无比眼热,可是,他却有些心里打鼓,如此完美的至宝,怕是争夺者一定会比之前的那些拍品更加的激烈……
而看到那些贵宾们那一张张满是贪婪与占有目光的脸庞,站在一旁边的一干股东们都愉快地笑了起来,看样子,今日的拍卖会,即将可以完美收官了……
#####
最终,这个晶莹剔透,没有一丝瑕疵的柳叶瓶以接近三万贯的高价,被五十四号买家拍下。
而这位买家在得知此物已经归属于它之后,便第一时间亲自上台,将此物小心翼翼地置入了拍卖场所准备的那个里边塞满了防震防撞的红绸的木盒子里边,然后死死的捧在了怀中舍不得松开。
“乖乖,单单是一成的拍卖费,咱们万红商社就足足赚了三千贯,看来,这拍卖生意,果然好做……”万彬这家伙的眼珠子开始鬼鬼崇崇地转了半天之后。
又窜到了前台,然后大声地向在场的诸位贵宾们宣布,万红商社的拍卖会,会每个月开办一次,欢迎诸
位贵宾前来奉场,另外,本拍卖会,也欢迎各位贵宾们,拿出自己暂时不需要的珍贵之物,例如字画,古籍,又或者是大型房产,交由万红商社的拍卖会拍卖。
万红商社将只会抽取一成的佣金来作为拍卖会前期的宣传和广告费用。听到了万彬的宣传,还真让在场的不少贵客们都起了心思。
纷纷派了人来询问相关的细节,看到万彬在那里眉飞色舞地唾沫星子横飞,王洋也不得不佩服地晃了晃脑袋。“这才是
第1178章 按常例收纳流民为厢军(第一更)
第1178章
“这倒也是……”旁边的几位朝庭大佬都不约而同的长叹了一口气,别说是京畿路一带的灾害,就算是了邻近诸路一旦出现灾害,也会有不少的失去家园,又不甘心失去自由之身的百姓变为流民,前往京师汴梁一带来讨生活。
毕竟这里是帝都,生存的机会比较大,而且汴梁城内外,现如今,至少有接近一半的百姓是非农民,当然这接近一半的非农人士,主要还是以工商为主要结构。
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汴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更别提想要进入各个工坊,那可是需要技术的,没技术,那就没饭吃。
“看来,这一次,怕是我们还需要依照过去的做法来办,不知诸位以为如何”经过了一翻低声讨论之后,贾易眯起了两眼,突然提高嗓声说道。
“过去的办法……”几位重臣都微微愕然,旋及两眼一亮,不过,很快就都下意识地把目光落在了天子赵煦的身上。
“怎么,诸位卿家莫非已经有了好的建议且说来听听。”正在御案那里跟苏东坡小声说话的天子赵煦这才注意到了这些大臣们的异常,扬起眉头问道。
贾易上前数步一礼。“陛下,臣以为,若是有大批流民往京师逃难,那么,应当按着常例,着令枢密院、兵部、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等有司主持收纳流民为厢军。”
“不妥!”这个时候,旁边的章惇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强烈表示反对。“我大宋冗兵由来以久,幸得陕西北路新占六州之地,以数十万厢军以填陕西北路,不但使得我大宋裁减了大量无有战斗力之厢军。”
“更让我大宋每年可以节约出数百万贯之军费,让朝庭总算是不再入不敷出。可若是再将流民编入厢军,那岂不是又走上了过去的老路!”
“章大人,话虽如此,可是,朝庭如果不这么做,放任流民四散于野,必生事端,到了那个时候,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旁边一位旧党大佬忍不住闷哼了一声冷笑道。
章惇闷哼了一声,毫不示弱地怼了回去。“那就说明当地的官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才会让那些百姓流散于野。”
“朝庭既然已经从去岁开始,就已经拟定的策略,不再新编厢军,怎么可以如此轻易改弦易辙
更何况,虽然卫州、滑州有大量的百姓遭遇了灾害,但是,他们可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只要当地官府殚精竭力,又有朝庭出钱出粮,难道还能安抚不住吗”
“十数百姓受灾百姓,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安抚得住的”
双方开始争执起来,虽然新党这位,就章惇一位,可问题是,这位老司机才思敏捷,嘴皮子也利索无比,一人对付数位旧党大佬,仍旧辩论得有声有色,丝毫不落下风。
而天子也陷入了沉吟之中,双方的争论,自然而然的落入到了天子赵煦的耳中,对于章惇之言,天子最是赞同。
可问题,难就难在,那些地方官员的履职能力,治政能力着实让人放不下心来。
苏东坡抚着长须也陷入了沉吟之中。若是灾害的范围不是那么大,受灾的百姓,不是那么多,那么,在朝庭与当地官府的通力合作之下,应该能够平稳的处置掉这一场灾害所带来的后果与影响。
可偏偏,这是一场影响和波及范围及广的灾害,若是一个不小心没能处置好,那么,说不定,就不仅仅只是流民的安置问题,而是在不久的将来,需要考虑是否需要调集官兵平叛了。
&nb
第1179章 为何要将绿矾油称为硫酸?(第二更)
第1179章
但是,后续应该如何处置若真的是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又往这京师而来,朝庭又该怎么办
难道说,真的置之不理当然不行,可若是将流民编入厢军,那么王洋王巫山在陕西北路为大宋冗兵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岂不是又白费了
天子赵煦很苦恼,但是眼下却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考虑了一番之后,最终,只能是让马尚去找来了皇城司的人,让他们也派人去盯着。
“滑州与卫州共有两州七县受灾,呵呵,先生你可能不知道,岂止是滑州与卫州两州七县,实际上是两州九县受灾,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就在受害之前的那个晚上。”
“卫州知州张甚知六十大寿,卫州下辖诸县官员皆尽到卫州去给上司拜寿,结果,当天夜里,暴雨突至,而那些官员们皆在卫州……”
“荒唐,他们怎么能这样”听到了赵佶之言,王洋的脸色黑得犹如锅底一般。“明明都知道今岁京畿路的雨情大过往年,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水患,而这段时间,正好是雨水最为频繁之时。”
“居然为了一位知州的六十大寿,便将卫州数县的百姓置于危险境地之中,重要的是,事后,居然还为了隐瞒真相,故意隐瞒部份灾情他们的胆子,这也太大了吧”
“幸好这一次,陛下非但指派了御史前往,又派遣了皇城司暗中侦察,这才得知……不知,朝庭若是不能掌握灾情的全部情况,必然会生出更多的变故。”
“那些事将如此处置”
“陛下雷霆震怒,意欲尽罢卫州知州及所有参加寿宴之诸县官员之职,奈何朝中诸位臣工苦苦相劝,正值诸州县受灾之际,若是陡然撤换官员,那些新到任之官员,怕是很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全盘接手。”
“故尔,最终陛下只能下纠其首恶,夺了卫州知州还有其中两位县令之职,令剩余诸官戴罪立功……”赵佶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膀解释道。
王洋听也很蛋疼,更多的则是无奈,虽然那些劝说天子的官员们或许别有用心,但是他们所言的确是实情。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肆意撤换官员,造成官场动荡,的确会让灾区的官员们人心惶惶,亦是会影响到救灾的效率。
事情还不仅仅只有那些关于官场的破事,哪怕是官府和朝庭下了大力气,可还是有不少失去了家园,房倒屋塌的百姓们携家带口的向着京师汴梁而来。
不过数日,汴梁城外,就已经聚集了超过三千流民,而且,还有流民陆陆续续地正向着京师汴梁汇聚而来……
而如何处置这些流民,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而朝中,为了如何安置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则是吵作一团,旧党们强烈的要求朝庭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流民整编入厢军,如此,才能够平息到之后流民衣食无着,对朝庭心怀愤恨,从而会导致的一系列后果。
而章惇为代表的新党们则强烈的表示反对,认为朝庭好不容易才处置掉了数十万厢军,解决了大宋冗兵的忧患,那么,就绝对不能够再继续整编厢军,增加朝庭的负担。
双方争执不下,无奈之下,天子赵煦只能宣布先搁置争议,着令京师这边设立粥厂,搭建窝棚,以供流民暂且栖身。
等到了诸位臣工们离开之后,天子一脸忧思的步入到了御书房,想了想之后却又顿住了脚步。
“给朕更衣,马尚,给朕准备马车,不是出巡的那辆,是单马的那辆。”
半个多时间之后,一辆轻便而又坚固的四轮马车,在一干易装的御前班直的簇拥之下,
第1180章 前来寻觅解决良策的天子(第一更)
第1180章
“陛下,这化学试验室里边有许多的化学品都是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的东西,为免发生意外,所以这些行头是必须的。”王洋摘下了眼睛朝着天子赵煦示意了下解释道。
“这是平光眼镜,主要是用来防止那些有毒性和有腐蚀性的物质溅出,伤到眼睛。”
天子赵煦带着一脸的新奇,打量着这里边那些透明的瓶瓶罐罐,问东问西的,王洋虽然很烦恼闲得蛋疼的天子窜这里来捣乱,影响自己的试验。
可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职责,耐心地给天子解释着这些东西的用途,以及他们现如今正要进行的试验。
“绿矾油,那东西不是那些道家方士用以炼丹的吗王巫山你这是准备想要去炼丹修仙不成”天子听了王洋的解释之后,很是疑惑地道。
“陛下,先生炼制出来的绿矾油,是准备用在金属零件的防锈和除锈上。并非是用来炼丹的……”还好,赵佶这位大弟子倒是很尽职尽责的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替王洋帮腔道。
“不错,这绿矾油不但可以除锈,还能够令金属防止被锈蚀,不知道陛下您进来的时候,注意到了试验室外面那几根铁棍了没有……”王洋笑了笑,抬手指了指就在化学试验室门外的空地上,直立在地面上的几根棍状物道。
“那五根铁棍,其中有一根是没有进行过酸洗钝化的,还有一根是用了动物油脂防锈处理的而另外三棍,则是采用了不同浓度的绿矾油进行了酸洗钝化的……”
王洋冲站在门口中的吴七郎招了招,这家伙快步走了过去,将那四根铁棍一一从土中拔出然后快步走了过来递上。
天子赵煦这才注意到,这四根铁棍之中,其中一根上面锈迹斑斑,一看就应该是长时期的日晒风吹雨零所造成的。
另外一根,上面也有锈迹,但是能够明显看到,应该是上面的动物油脂脱落,露出了金属表面与空气接触之后形成的锈迹。
而另外三根铁棍,则显得有些乌沉沉的,似乎感觉不到金属光泽,但是在其棍体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锈迹。
“这五根铁棍已经在外面日晒风吹雨零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一根没有进行任何的防锈处理,这是用了动物油脂了防锈处理的,另外这三根则是用了绿矾油酸洗钝化处理过的。”
随着王洋的详细解释,天子赵煦恍然大悟之余,不禁有些激动起来。“我大宋的武器装备多为金属制品。保养就是一件极为耗时耗力也很耗费财力的事情。”
“不错,臣弟在军器监,经过了长时间的观测,使用油脂进行保养的金属,若是常时间暴露在露天,那么,就需要经常性的用油脂擦拭以防止锈蚀。”
“而今,先生所开创的这酸洗钝化之后的金属,据先生的解释,其保养则要简单许多,所消耗的油脂也会更少……”
“原来如此,看来朕又险些错怪了王巫山你……”天子砸了砸嘴,好奇地打量着手中那根经过了钝化的铁棍,心里边则是感动不已。
“如今你尚未入职,却就已经在为了我大宋的武备呕心泣血,朕心甚慰……”
#####
王洋留下了那两名弟子继续在化学试验到里边操作,自己与赵佶一块陪同着天子赵煦来到了书房。
天子这才品抿着香茶,露出了一个无奈的愁苦表情。“朕今日可是遇上了一个大难题,唉……”
“莫不是与那滑州卫州两州十县的救灾之事有关
第1181章 钱怎么拿,需要讲究语言艺术……(第二更)
第1181章
朝庭有权利直接将他们调往陕西北路,可是,那些流民则是不一样的,毕竟他们既然往京师汴梁来了,那么想来,如果能够在这里可以挣扎救生,这些人之中,大部份都是不愿意往那陕西北路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