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这难道真的要卖掉吗好美,三位妹妹你们看,这,这枚宝石多漂亮,这么多的切割面,一开始还让我觉得古怪,可是到了光线下面,这才觉得这样切割出来的宝石是那样的绚烂夺目……”陈家娘子此刻是一脸的迷恋之色,正打量着指间的一块玻璃制品。
她的手里边拿着一枚无色透明,切割比较完美的玻璃,哪怕是玻璃,在那照射进来的阳光底下,一旦在手中旋转,那些耀眼的光芒,就足以让在场的女性们眼睛亮得就如同看到了宝石的飞天女贼。
“我这个也是极漂亮的,你们看,这么深邃的颜色,偏偏光芒是那样的绚丽,简直就是太美了,这简直就是世间难觅的珍宝,怎么可以这么的完美……”旁边的李师师低呼着,两眼放光的打量着手中的一枚紫色玻璃制品。
“我都说了这些只是玻璃……算了。”王洋再一次提醒,可惜,四个女人都蹲在那里两眼放光地盯着各自手中的切割样品,哪里还有闲功夫来听王洋的解释。
“这玻璃如此精美绝伦,怕是价值不菲吧”赵世勋的手轻轻地抚摸过那些镶嵌在禽眼处的各色玻璃,满脸尽是欣赏与赞叹之色。
经过了王洋的点石成金,嗯,真是点石成金,怕是这座自鸣钟的身价,不知道会翻上几倍。
“不卖!”万彬这位视钱财如命的精明商人却在清醒过来之后,第一时间大声地表达了他的意见。
“这座自鸣钟,可以成为我们万红商社钟表行的镇店之宝。如此精美华丽高贵……这简直就是艺术品,而非是商品,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那实在是太庸俗了。”
王洋有些愕然地看向这位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上窜下跳的奸商,
第1169章 由女人的迷恋而引发的思考(第二更)
第1169章
“单单只是这座自鸣钟上的一百三十多块玻璃制品,就足足找到近三十七家的首饰作坊,这才能够在五日之内打磨完工,其实其中还有许多的玻璃眼珠的切割与打磨都还打不到王某的要求。”
只不过为了赶在销售日之前完工,王洋这才无奈地把那些残次品也给用上。
“看来,贤弟你的玻璃工坊需要更多的工人,而且咱们的自鸣钟经过了你如此改良之后,价值可就至少能够翻上数倍之巨。日后,我们会需要更多这样的玻璃制品……”赵世勋欣赏着自家娘子递过来的那枚玻璃样品,呈现出了一种华贵的黄色。
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切割面,还有每一个切割面都显得那样的光亮,当有阳光照射在其上,转动起来的时候,自己指间拿捏的仿佛不是一小块黄色玻璃,而是黄色的火焰。
“哪怕是宝石,怕也没有此物漂亮……哎哎哎,为夫我还没看清楚呢……”赵世勋赞叹的话都还没说完,这枚黄色的玻璃样品就被自家婆娘给抢了回去。
然后几个女人就凑在了一块,拿着那些色彩各异的样品,正在那里兴奋的讨论着哪种颜色的更漂亮,哪种颜色最适合谁。
看到了这一幕,赵世勋绝望地摇了摇头,女人,简直就如同自己曾经听到过的一个西泰国那边的故事,传说在他们那里,有一种可怕的,有两只翅膀,能够在天空飞翔的蜥蜴,只要看到亮闪闪发光的事物,就会疯狂的占有,不顾一切。
哪怕是大腹便便,珠圆玉润的李师师此刻也在那里两眼放光的东挑西拈,时不时地还没好气地瞪一眼王洋,似乎还在对于王洋没有及时向她们上贡这种美丽而精致的东西而表达着内心的不满与幽怨。
“不错,而且这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工匠,而是研磨工匠,专业的研磨工匠。”王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答道。
“那些工匠,都是使用手工切割与打磨,所以耗时费力。”当然,若是能够用上机床来进行切割研磨,那么速度至少可以提高两三倍。
“那什么贤弟,这玻璃坊可是你自己的,说说吧,这样打磨切割好的玻璃制品……”万彬冲王洋眨了眨眼。
“原料不贵,我的玻璃作坊只收成本价和加工费,每一枚只需要这个数……”王洋特别正经地翘起了一根手指头晃了晃。
万彬估算了一番之后,目光扫过了一干股东,看到大家都微微颔首认同,他干脆作为代表继续说话。
“一百三十多枚,一枚按十贯算的话,也才不过一千三百贯,可是这座自鸣钟的价值,却至少能够达到万贯之数,贤弟,虽然那玻璃作坊是你自己的产业,可你也别亏了你自己。”
“放心吧,亏不了,反正那玻璃作坊就是王某自己鼓捣着玩的,若真是值钱的货,我也肯定会要求一个适合的价格。”王洋笑道。
但内心里乐开了花,原本自己还想要价一枚一贯,结果万彬直接给自己开出了一枚十贯的价格。
不过也对,自己的这些玻璃制品的出现,可是将这座自鸣钟的档次拉高了不少,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
玻璃作坊与万红商社那边的各种产业不同,这玻璃作坊完全是老王自己的独资产业。
最开始,早在水泥厂刚刚开始烧水泥的时候,王洋就开玩笑似的说他要拿石头烧出水晶来。结果所有人都只当王大老爷是烧出了水泥,开始得意忘形了,也就根本没接这茬。
等到过了一段时日之后,听闻这货已
第1170章 先生您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第一更)
第1170章
这还没完,因为戴比尔斯仿制消费者私人出售或专卖钻石,从而令钻石价格体系崩溃,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只能让消费者买,不能让消费者卖。
听上去还像天荒夜谭,难以实现。事实上,这个超级难题戴比尔斯他做到了。解决的方案不得不赞叹一句,实在是高!把爱情和钻石捆绑在一起。
钻石等于永恒,永恒等于爱情,所以钻石与爱情相辅相成。一九三八年,戴比尔斯公司花费巨额广告费,开始营造世界钻石文化,宣扬钻石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钻石是爱情或者婚姻的信物。
通过各种广告,推广手段,强化钻石和美好爱情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身穿婚纱的美丽新娘,手戴着亮瞎眼的钻戒)
世界变得为钻石而不再正常,就因为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也就因为这个广告语,戴比尔斯一石三鸟了!
因为广告营销做得好,自然就能够赚得钵满盆满,直到王洋来到这个时空之前,那些钻石公司还一个劲地在那里唾沫星子横飞的攻击人工钻石,就是害怕钻石贬值来着……
或许,自己真的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试着营销这些小东西王洋摸着下颔,看着那几个犹自在那里把玩欣赏着那些玻璃制品的女性们如此想道。
玻(钻)璃(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唔,似乎叫玻璃,显得逼格不够。难道叫钻石这又显得有些不妥当……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王洋倒是对于万彬提出的拍卖这个营销概念很有兴趣。
主要还是,拍卖这种价高者得的方式,很适合许多的暴利商品,例如自鸣钟,又例如玻璃制品。
自己有许多的宝贝,一直都没拿出来销售,不就是因为担心不能有一个完美的亮相而导致逼格不够吗
如果能够有了像拍卖会这样的场合,当着无数东京汴梁达官勋贵的面,让他们眼前一亮,相信这绝对就是最好的广告营销方式。
“没错,兄台你说的这个点子极好,咱们的自鸣钟,其实与其拿在钟表行里边售卖,倒不如拿出一些难得的精品之作来举办拍卖……”
啪的一声,万彬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两眼放光地叫出了声来。“不光是自鸣钟,咱们如果就像是给陛下定制的天子御驾一般,制别订制几辆比起现如今的至尊版更加的奢华,更加舒适的四轮马车,也可以放到这里来进行拍卖……”
“万兄不愧是咱们大宋难得一见的商场奇才,这个办法好。许多人不都因为排号的时间太长而抱怨不已吗”
“那咱们就专门再制作一些特别定制的四轮马车,一定要比至尊版更漂亮更舒适更华丽,这样一来,小王相信肯定会有不差钱的客人愿意出大价钱买下来。”
看着这帮子家伙一个二个两眼放光的在这里激烈的讨论不已,王大官人深以为然。这倒真是个办法。
“这样挺好,另外,王某会拿出一批特别的珍品器皿拿来参加拍卖。”
“哦,不知是何物件现在可否让我等也开一开眼界”赵佶这货一脸八卦地问道,这家伙就是个典型的好奇宝宝。
“不着急,王某需要暂时保密一二,相信到时候,一定会让诸位大吃一惊的。”王洋智珠在握地笑道。
决定了,自己一定要多多的开发各种玻璃制品,不光是无色纯净的玻璃制品,还有那些带色彩的,看来也同样很受欢迎。
大家伙议定之后,决定委托王洋这位老司机设计新的自鸣钟样式,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来。
 
第1160章 两位老司机干的一件荒唐事(第二更)
第1171章
“你前日不是说今年京畿路的雨水较往年更密集,怕是要有水患之忧,现如今到底如何”王洋干脆问起了一个自己比较关心的话题。
“目前还尚好,是咱们京畿路一带的州县已经零星的出现了被淹的灾情。陛下已经下旨调拔粮草物资,以备救灾之用。”
“嗯,毕竟是京畿路一带出现灾情,陛下可就在这汴梁坐镇,若是求灾再出什么差池,呵呵,他们这些官员,怕是也吃罪不起……”
“更何况,咱们汴梁临黄河而建,这稍有不慎,可就是大问题。”王洋一提到黄河,就不禁有些蛋疼。
提及此事,还不得不提及宋仁宗、宋神宗这二位老司机干的一件荒唐事。
起因就在一个奇葩人物身上,此人姓名李名垂,北宋官员。字舜工。咸平年间举进士,为湖州录事参军,入为崇文校勘,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
上《导河形胜图》三卷,欲复九河故道,虽未采纳,但时论重之。意思就是说,这货上书称黄河很可能改道向北,那么假如黄河流到辽国附近,辽人就可以乘船南下,汴梁的黄河天险就不复存在。
他给出的意见就是,既然黄河大有从河南向北改道的趋势,看起来有可能直接延伸到河北北部今天北京附近,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将黄河水引向南。
这种的言论居然获得了当时朝中诸多臣工的大力支持和宣扬,或者说,应该是一帮子害怕北辽害怕到骨子里边的投降主义者们十分担忧北辽会借着黄河有可能会出现的改道,而进攻宋朝。
于是乎,已经和平安定已久的宋朝,到了宋仁宗时代,终于开始着手进行黄河改道的工程。主要是把黄河引到向南,但这在当时根本是不可能的,结果就出事了。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黄河附近还是当时北宋的经济核心地区,这地区出现黄泛区,直接导致宋朝河北被毁坏大半。
要知道,当时的河北是北宋抵御外敌的军事重镇,最初这里屯扎了十万重兵,土地肥沃,物产也算丰富。然而,宋仁宗第一次黄河改道后,因为河堤决口直接导致河北重镇镇定被毁,千顷良田成为沼泽地,兵源从十万之众锐减到两三万人,可以说镇定州被毁了一大半。
宋仁宗死后,英宗上台的时间较短,似乎还没来得及对黄河回流工程作出什么指示,就过世了,可问题是英宗的儿子宋神宗上台之后,继续“作死”,妄图让黄河回流。
结果这一次又导致黄河决堤,河水冲入淮河流域,河南山东江苏大片地区被淹,良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就连苏轼都差点被淹死,苏轼还因此大骂朝廷:“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们特么的没这本事,就别瞎折腾。他这话不但触怒了宋神宗,同时也触怒了很多的朝庭重臣,不得不说,苏大炮的地图炮本事还是很牛逼的。
这也导致了他在新旧争党之时,差点因为乌台诗案被干掉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这话实在是太刺激人了点。
而且这一次改道失败,留下的最严重后果就是黄泛区蔓延到整个华中和华东地区,使得宋朝政府必须每年出动巨大的人力物力整治,且收效甚微。
同样也让宋神宗认识到改道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只能无可奈何地停下了黄河回流工程。
之前,赵煦这位少年天子就曾经跟王洋讨论过这个问题,还一副等自己掌权之后就一定要
第1172章 这一位苏相公还真能生……(第一更)
第1172章
最终,王洋被这两个家伙的执着所感动,最终收入了这两位都比自己年长的弟子,许昌二十六,王烈略小,但都比王洋这位老司机年长好几岁。
最终许昌成为了王洋的二弟子,王烈则排行老三,因为王洋的大弟子,乃是赵佶这位亲王殿下。
王洋回到了东京汴梁的这段时间,不论是搞四轮马车,又或者是自鸣钟的改良,这两位在他身边呆了一年多的弟子,可也是帮了不少的忙。
而平时无事的时候,他们二人就会去军器监报道,找赵佶这位大师兄,哥仨一块蹲在那里相互学习与讨论着王洋传授给他们的物理知识。
反正赵佶这货为了显摆自己的大师兄身份,也颇好为人师,师兄弟三人不但知识都有进益,就连同窗之情也飞速增温。
赵佶师兄弟三人这才刚刚告辞离开没多久,却又有人来拜访,听闻了来得乃是沈括,王洋不敢怠慢,赶紧搁下了手中的纸笔,朝着前厅赶去。
“沈老先生,您怎么有时间上我这来”王洋赶到了前厅,先是给年过六旬须发斑白的沈括一礼,这才笑问道。
王洋从陕西北路回到了东京汴梁之后,也跟这位经他举荐再次入朝为官的沈大科学家见过了好几次面。
现如今,沈大科学家一直在太学教书,没有去军器监,这是天子意识到了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的真理之后做出来的决定。
而王洋也十分的支持天子的这种做法,毕竟大宋的诸多学院之中,真正能够传授物理化方面的知识的老师实在是少得可怜。
而有了沈括这位闻名天下的著名科学家主持太学,这对于大宋的数理化发展,绝对是能够起到极好的助推作用。
“哎呀,贤弟你不必如此多礼,愚兄此来,为的是苏老先生之事……”沈括还了一礼之后,坐了下来朝着王洋说道。
“怎么,苏老先生他是怎么答复的”王洋不由得心中一喜,赶紧追问道。
沈括与苏颂这位曾经拜相的老司机的关系则是要更加的亲密,所以,劝说苏颂这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回朝任职的主力正是沈括。
苏颂在元祐七年之时,便上章辞位,罢相任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旋即出知扬州。而后朝庭又着其转知河南,不过苏颂推辞没有就任,因年老请辞,以中太一宫使之职居润州(镇江)的京口。
而沈括亦是从元祐四年起便在润州购置的梦溪园居住,关系非浅,之后又因为与王洋的书信往来,以及自鸣钟的概念,年过七旬的苏颂,六十出头的沈括,以及王洋这位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也因此结成了忘年之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