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天子赵煦听得此言,忍不住下意识地扫了一眼王洋这货,但问题是王洋此刻表情显得十分的懵懂。
似乎他根本就不明白他的四轮马车到底又引起了什么风波一般,天子赵煦只能干巴巴地笑了笑。
“皇祖母,应该没有吧孙儿这几日主持朝会,一切都很正常啊,哦,对了,倒是听闻,这些日子,那些原本住得远的朝臣们,因为换乘了四轮马车,反倒是比那些离宫城近的官员们来得更早了……”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了月华门外,便看到了两辆车厢仍旧被灰色的布面完全遮挡住,只有御手的位置露来外面的四轮马车。
“这是怎么回事”太皇太后有些懵逼的朝着王洋问过去。这个时候反倒是天子赵煦提前给出了答案。
“王巫山的意思是想要给朕一个惊喜,说是这辆四轮马车,乃是他的车马行耗时最长,耗费财物最多,所打造出来的最平稳最舒适的六马所拉的天子御驾……”
“六马哀家倒是记得《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说到了这里,太皇太后的目光不由得又落到了王洋的脸上,似笑非笑地道。
“可是哀家却听闻,我大宋的诸位臣工们所乘的,皆是单马驾驭的四轮马车,这是不是不符《周礼》呀”
听得此言,王洋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看样子,太皇太后嘴上说是开玩笑,不计较,可实际上,女人的心眼,呵呵……
“娘娘所言极是,其实微臣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考虑,只是思虑到现如今我大宋马匹不多,诸多臣工若说是一匹马或许还能够采买得到,若是多了,怕是……”
天子赵煦倒是十分认同地站到了王洋这一边。“是啊皇祖母,如今我大宋虽然俘获了十数万匹战马,可是用在军需之上,如今流入民间的马匹甚少。”
“一匹劣马,都尚需千贯之巨资,若是良马,更是要在这个价格之上翻上十倍,而我大宋虽然向来优待臣子,但是单凭臣工们的俸禄……”
“好啦,哀家也就只是说说嘛,不过话说回来,我大宋过去匹马稀缺,导致在元祐五年之时,全国盘查下来,军马都不足两万之数,而今,却又重复十数万众,说起来,这个功劳,可还是你王巫山立下的呢。”
“多谢娘娘夸奖,那什么,陛下,还请陛下上前揭幕一观这辆天子御驾……”王洋嘿嘿一笑,然后恭敬地朝天子示意道。
这个时候,早已经有御前班直去牵来了六匹神骏的良马。而王洋身边的吴七郎、王精等人赶紧上前帮忙,十分麻利地将那六匹骏马套上了马车。
这个时候,天子赵煦伸出了手,拿捏住了王洋所说的那根长绳一抽,唰的一下子,将整辆马车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幕布就整个的滑落了下来。
在天子赵煦与太皇太后跟前显露出了这辆天子御驾的真容,只是第一眼,就让天子与太皇太后都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因为太特么的耀眼了,整辆马车,每一处棱角处都用黄铜包裹起来,而且在车厢那些精美的龙纹上镀上了一层亮瞎人眼的金箔。
甚至连那马车的四个车轮轮廓上,都有着漂亮的云纹,而在车顶上,更是有一颗犹如拳头大的金珠熠熠生耀。
第1161章 陛下,这位便是臣的异族兄弟(第二更)
第1161章
天子与太皇太后这二位大宋最具有权势的人,此刻就像是两个好奇宝宝一般在车厢里边摸这摸那的讨论个不停。
最终,有许多功能都搞不明白的天子干脆招呼王洋也登车上来试乘。
王洋登上了车之后,开始详细地给这二位大佬解释和演示起了车厢内部的各种设施的使用。
另外还解释了一下,自己面对天子所乘坐的这边位置是方便天子在行程途上,有人在车中侍候天子。
另外,王洋还拿出了火折子,点燃了一根蜡烛之后,将蜡烛放下了位于马车上部的吊灯之中。
这盏吊灯,自然也是用大片的“水晶”所构成,让灯光没有半点阻碍的照映在马车之中。
另外,中间的茶几,若是等到了冬天,还可以更换成一个特别定制的铁炉子,如此一来,哪怕是在车厢之中长途旅行,也不用担心会受凉,并且还有特制的烟道,让车厢内的人不会呼吸到难闻的烟气……
解释一番之后,王洋这才打开了通向前方御手位置的小窗。“王精,开始吧……”
“好嘞,驾!”接下了这个光荣任务的王精此刻激动得脸庞发红,扬起了马鞭,吆喝了一声之后,六匹蒙了半边眼睛的马开始缓缓地向前迈动它们的重蹄,在月华门外这片足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上慢慢地开始加速。
“咦……哀家居然都感觉不到颠簸。”太皇太后高滔滔安坐在马车里边,当马车开始朝前行进之后,看着两侧向后倒退的景色,听到了隐隐约约从外面传入进来的马蹄声,却没有什么颠簸之感,让高滔滔不由得惊讶出声来。
“娘娘,这辆天子御驾的悬挂系统,可是要比一般的四轮马车更加的精密,在四个车轮处有板式弹簧作为缓冲,而在车厢与车体主梁之间,还有一组螺旋弹簧加以减震。
再加上前方的转向系统,与马车的主体结构之间,也同样采用了弹簧减震。所以在平直的水泥路面上行驶时,几乎不会感受到什么颠簸。”
王洋对于这辆天子御驾,可谓是煞费苦心,大量地采取各种类型的弹簧组合,以最大幅度地减少震动的传递,使得整辆马车,平稳得就如同在陆地行舟一般。
小马公公一开始还能够跟随在车子旁边,可是后来,马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之后,小马公公只能绝望地喘着粗气,站在原地。看着马车在这月华门广场外面疯跑。
“果然还真是够舒适的,皇祖母您觉得呢……”天子赵煦看到那小马公公已经被马车远远地抛下,不禁露出了一个兴灾乐祸的笑容,然后朝着太皇太后高滔滔关切地问道。
“嗯,可真是够舒服的,咦,这里居然还有书”高滔滔笑眯眯左摸又摸,这才注意到那扶手旁边的平台是可以打开的,里边居然还摆放着书籍。
拿出了书籍来,打开了封皮,哪怕是现如今,马车已经开始飞驰,可是在车厢之中,却感受不到什么颠簸,甚至看书都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当天子赵煦好奇地打开了车窗之后,感受到那疾风扑面而来,这才惊讶地道。“已经这么快了”
足足绕着月华门广场狂奔了近两柱香之后,这辆平稳得犹如陆地行舟的缓缓地在月华门的台阶下稳稳地停下。
太皇太后高滔滔满脸兴致盎然地在天子的搀扶之下,步下了马车,转过了头来打量着这辆平稳舒适的马车,不由得点头赞道。
“王巫山,你小子可真是够有本事的,哀家还真是第一次觉得,原来坐车也是一
第1162章 请陛下恩准复其女真姓氏(第一更)
第1162章
“故尔,臣代王精请陛下恩准王精及一干完颜氏恢复其姓氏,让那些远在辽东的女直部落知晓,在我大宋,正有女直完颜部的勇士,正在为我大宋朝庭效命。”
听得此言天子赵煦不禁一愣,下意识地把目光落在了身边的太皇太后身上。
“公子您……”听到了王洋向大宋天子的请求,王精不由得露出了喜出望外的表情,可是又有些揣揣不安地把目光落在了天子赵煦的身上。
能够恢复自己的姓氏,这对于王精而言,绝对是一件日思夜想,无比渴望的事情。自打听闻女直完颜部覆灭之后。
王精不知道有多少次午夜梦回之时,黯然落泪,而他的兄弟们,也是好一段时间都在借酒浇愁。
“好了,你先随七郎他们出去吧……”王洋朝着他微微颔首笑了笑,看到王洋的目光,王精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当即又向天子与太皇太后一礼之后,便快步随着吴七郎等人离开了月华门广场。
“你小子,该不会仅仅只是为了让他们恢复本来姓氏这么简单吧”看着三人越走越远,这边,太皇太后高滔滔这才似笑非笑地朝着王洋问道。
而徐大总管担心太皇太后受累,早就已经着小宦官搬来了绣墩,请太皇太后和天子坐下。
天子示意王洋也坐到了一个绣墩上,朝着王洋笑道。“皇祖母此问,也是朕想要说的。”
“想必陛下您也知晓,现如今,北辽的东京道那边,此刻正乱作一团,女直诸部已经团结在了一起,正在跟北辽的军队厮杀……”
“而北辽的军事主力,需要防备我大宋,不敢轻离,再加上北辽朝庭,视女直诸部如癣疥之疾,可实际上,女直诸部,长于黑山白水之中,性情刚烈,作战勇猛……”
而现如今的北辽军队,说实话,战斗力在诸国之中,只能算是二流,更重要的是,北辽的贪腐情况相比起大宋而言更加的严重,军心士气远远不如昔日。
王洋在宥州指挥防御战时,最为清楚,北辽军队的攻势,往往都是一波流,根本无法撼动大宋的城防,反倒是那些北方的异族军队,凶残勇猛,军纪严明,他们才是大宋的劲敌。
这也难怪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拥兵百万,看似极为强大的北辽,会被女直诸部轻而易举的掀翻在地。
“莫非你的意思是,北辽没有办法及时的剿灭这些北方部族的叛乱”天子赵煦不禁有些错愕地道。
如今,大宋朝庭之中,对于北辽的北方部落叛乱之事,也十分的关注,但是都认为,北方那些部落的叛乱,只能持续一时,相信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北辽就能够将他们剿灭。
王洋听得此言,从容自若地一笑。“陛下,朝中的诸位臣工,之所以如此猜测,那是因为,他们将北辽的北方诸部的叛乱当成了类似于地方性的内乱。”
“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北辽对于那些北方诸部的态度,北辽一直都没有将那些北方诸部视为其子民,而是一直视着下等贱民,且又时刻提防,而且,为了防止女直诸部坐大,一直在从中挑拨,让女直诸部相互攻伐……”
“之前,北辽南征我大宋陕西北路,兴大军而来,之所以要让那些北方诸部南下作战,其实就是因为北辽觉得这些部落乃是北辽北方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决定将以利诱之,让他们来到宥州城下送死。”
&nb
第1163章 大宋在此事的态度需要拿捏住才好(第二更)
第1163章
高滔滔缓缓地摇了摇头。“哀家对于国事,不甚了解,自然没有办法表达意见,不过倒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只是,想必此事,应该与王巫山你请陛下恩准那完颜阿骨打等女直完颜部众恢复其女直姓氏有关联吧”
看着太皇太后高滔滔那双老谋深算的眼眸,王洋点了点头。“不错,微臣的确有这样的想法……”
“第一,女直完颜部,现如今已经被剿灭吞并,所余者寥寥无几,所以,微臣觉得,让他们恢复真名本姓,不会有什么问题,反倒更能显示我大宋包容万物,唯才是举的泱泱大国之风。”
“其二,敌人的敌人,就算不是我大宋的朋友,但也必然是我大宋可以利用的目标,而让女直完颜部诸人复其女直姓氏,这正是做给那些远在东京道的女直诸部看的。
表明我大宋与女直诸部之间,没有敌对之意,甚至可以说,因为有女直部落人氏在我大宋朝中效命,更容易引起他们的示好之心……”
听着王洋的分析,天子赵煦听得眉飞色舞,靠,不愧是自己最最看重的无双国士,居然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件小事情,让自己明白,这里边有许许多多有利可图的东西,而且都是对于大宋而言只会有益,不会有任何损失。
太皇太后高滔滔亦在安静地倾听,同时也在观察着王洋,数年未见,这小子仍旧神彩依然,智计百出。
重要的是,他对于大宋的一片赤诚之心,对于天子的尊重和信赖丝毫未变,这才是让太皇太后高滔滔最为欣慰的。
或许,这辈子,自己做得最为正确的,便是扶持着赵煦成为神宗之后的大宋之主,因为赵煦的慧眼识人,唔……这小子到底有没有一双慧眼,高滔滔不清楚。
但是至少,赵煦能够从大宋的无数才俊人杰之中,对王洋推心置腹,视若知己,而王洋则是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这些年来,不论是在朝或者是在陕西之地。
为大宋,不知道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不但精于韬略,而且长于治政,绝对是出将入相的无双国士。
重要的是,别看这小子年轻,可是每逢大事却极有静气,作风大胆,做事却微小谨慎,着实让人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年轻,手段却老道得犹如积年老鬼一般。
至于性格方面嘛,嗯,心性跳脱,总喜欢干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破事,御街暴打武状元,国子监倒吊士子,奚落朝中重臣随地大小便等等……唔,不过嘛,相比起他的才华学识而言,这些都是小节而已,无伤大雅。
而旁边的徐得功看着唾沫星子横飞,手舞足蹈的王洋,还有被这货给忽悠得一愣一愣,两眼放光的当今天子,还有那安坐在一旁,一脸慈祥笑意打量着王洋与天子的太皇太后高滔滔。
这着实让徐大总管很是无奈,看样子,自己这辈子被王洋这货连续暴打两顿的仇,怕是没法报了。
哪怕是这家伙离开了京师这么几年,回来之后,却仍旧恩宠半点未减,甚至还更加的深得信重,这等本事,怕就算是昔日的王安石,也没有这份福气……
只
是,昔日的王安石因何而倒台,还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可以依仗着天子对其的宠信而肆意妄为,最终倒台的。
现如今嘛,虽然没有机会,但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朕会着令枢密院、兵部、皇城司加大对于北辽的情报采集,特别是那北辽东京道的情报采集。
第1164章 完颜氏族年轻一代的心声(第一更)
第1164章
可相比起那些只占据了北辽一些偏僻之地,连武器与铠甲都只能依靠缴获来壮大自己的女直诸部而言。
仍旧像是一位武孔有力的大汉,在面对着一条换牙期都尚未结束的小狼崽子。
相信,只要那些女真诸部的首领不是智商有缺陷,又或者是因为消息闭塞而不知道在大宋所发生的一切,相信他们一定会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反应。
消息闭塞这需要担心吗既然大宋能够从北辽东京道的深处接出过百的妇孺,那么,自然也有办法,让那些女直诸部,知晓大宋这个强大得可以与北辽比肩的王朝对待女直诸部的态度。
离开了宫城,看到了王洋,心情此刻显得份外忐忑不安的王精赶紧跟随着吴七郎等人快步迎到了近前。
看到了王精的表情,王洋微微一笑。“放心吧,用不了多久,陛下就会下诏,准尔等恢复女直姓氏,到了那个时候,王某也要称你一声完颜将军或者是完颜大人喽……”
王精,哦不,应该是完颜无骨打此刻虎目含泪,重重拜倒于地,朝着王洋毕恭毕敬地道。“公子万万不可如此,我,我完颜阿骨打已然拜在公子门下,愿为公子出生入死,绝无二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