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顾遥:……
这话似曾相识啊,多年前,郑智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女人的定义,根本不是你们说的了算的,是生理身体决定的好么!顾遥悲愤,却不和江氏计较,承认:“回母亲,儿媳是女人,不爱琢磨这些的女人。”
江氏一下来了兴趣,显摆:“不管身份怎样,就是宫殿里的皇后,也少不了家常几短、保媒牵线的。你一点儿不知,不会,如何和别人说话如何帮智儿联络上下”
顾遥笑笑。
这话兴许对,但这柴河,尤其是最初两年,吃饱穿暖才是首要的时候,哪有人有功夫搭理这个
“你笑什么”江氏问。
“母亲有所不知——”江氏面色一肃,顾遥顿了下,意识到江氏不喜欢这话,立即改口,“我起初也不知,是来了后,才知道铁岭的人员差别。千名男丁,不到二百的女子。这不足二百之数,还包括老幼。就像昨日下午的那些人,便是柴河堡全部的女子。女人要做饭,看孩子,养鸡鸭,收拾菜园子,还要制衣,忙得不可开交。十一叔即便不再是侯府的老爷,那也是出色的。”
江氏立即道:“这个自然,我没说在这里找。原本我和孟老夫人没少为这事操心,手里有不少的姑娘,各色各样的都有,我提这个,不过是让你一起参谋参谋。”
嗯孟老夫人若是有心,就给孟瑄定亲了,哪还会让他拖到今日要知道,老夫人堪称最通达的母亲了——原来如此。通达不通达的,结果还是母亲。是母亲,就挂心儿子。如果和江氏说儿子的亲事,便能让江氏待孟瑄亲昵,老夫人自然会去做。
见顾遥从疑惑到恍然,江氏只当她认识到问题了,便道:“明白了今后你多上心,看看他到底想娶个什么样的。”
顾遥应了,不是替自己应的,她说:“这事三爷做最合适不过了。他们都是男子,想是才会说出心里话。”
也有道理,江氏还欲说什么,玉娘来报:“夫人,张老太太来问今年种什么,衣裳做多少,怎么做还有新来的十户人家怎么安排。”
这是正事,顾遥便告辞,还道:“几个孩子交给母亲了。我给每个人都留了功课,七七负责带两个弟弟。”
一听不仅七七留给自己,孙子一个给自己,江氏笑道:“好,你放心去吧,我一准带好他们。”
顾遥便回去忙活。
是夜,郑智臭气薰天的回来。才进家门,见里头乌黑,直接去了隔壁江氏的院子。
江氏惊问:“这是去的哪”
顾遥则问:“马儿可还好家里造上温着水。走,我先陪你回去梳洗,之后再来母亲这边用饭。”
江氏立即道:“好,快去快回。”
江氏这边开始摆饭,待一家人用饭时,七七忽然问:“十一……叔公呢”
郑智不满地看了闺女一眼,道:“你问他做什么”
七七看向江氏,江氏立即道:“先前在宣府,他便是跟着我们一起用晚饭的。”
郑智这才回答:“他留马场了。”
江氏不满道:“你怎不把他叫回来”
郑智筷
第三百零八章 外强中干
说着说着,怎么又生气了郑智皱眉。
顾遥也是无语,全家人正吃饭呢,多大的事啊,至于发火么她看了眼缩向自己的长子,还有手边停止进食的次子,再看一眼淡定的七七,长叹一声,道:“母亲说的是,并不是选妃,或者说,目的都不是给十一叔相媳妇。”
江氏脸上的怒气去了二分,问:“不是相媳妇,那是什么”
顾遥道:“十一叔现在的情况,高门定然是不愿意嫁的。出身太平凡的,又委屈了十一叔。比较合适的人选,显然在辽东。辽东都司二十五卫,卫指挥史二十五位,他们的女儿、孙女,是合适的人选之一;千户数百人,他们的女儿或是妹妹,是合适的人选之一。”
“千户的女儿这门楣也太低了吧”
顾遥道:“孟家现在不是侯府,十一叔,是个小小的百户。如果要这会儿娶亲,只能认亏。”
江氏左思右想,说不出反驳的话,一怒之下道:“那我们就不找了!”
顾遥则道:“可以不找,但不妨碍可以见一些人家。”
郑智已经火速扒完饭,抱一个,领着三个起身,与顾遥道:“我先带孩子回去收拾,准备休息。你说说就行,她懂不懂的,不要紧,只要她能照做就行。”
说完,意思意思地同江氏行礼,道歉,走人。小四在郑智怀里睡得香甜,其他三个孩子有学有样,只形态不一。七七偷笑,宇哥儿最为规矩,不到两岁的宵哥儿,笨拙得可爱。
顾遥眉目冷峻!
她男人这种把自己丢给婆婆的不负责行为,太过分了!晚上回去必须收拾。眼下,还是先搞定婆婆吧。哎……顾遥发现,自打婆婆来了,她总是在叹息。
“母亲勿恼。”顾遥考虑到江氏的心情定然好不了,语速极快地说道,“十一叔现在说亲,实在犯不上。但是辽东本事孟爷爷的领地,侯爷单把十一叔弄到这,就是让十一叔收了这些人。即便不能全收,能收一点是一点。比如辽东指挥同知陆元汀,若是他的女儿合适,娶了只有好处,没有半点坏处的。”
江氏听蒙圈了,问:“你先说现在娶亲犯不上,又说娶了没坏处,那到底是娶还是不娶”
顾遥想了想,道:“具体的,过几日问过十一叔的意见后,我才和母亲细说。总而言之一句话,收辽东的兵权,比娶亲更重要。母亲可以简单的认为,如果娶了一个女子,能让十一叔早日快些接手辽东,那么,这个女子就可娶。否则,没有意义。”
这么说,江氏就懂了,她自我理解为:“就是说,放出消息,愿意靠过来的,自然会来”
顾遥立即赞道:“便是母亲所言。”
江氏见自己猜对了,有些得意,又道:“放心,一会儿我便写信给这些人,让他们来柴河堡!”
婆婆怎么和孩子一样,,这么不经夸呢!顾遥连忙拦道:“母亲,您是武安侯的夫人,您出面,别个定以为,你是为了侯爷呢。”
江氏急了:“左不行,右不成的,难道你出面就可以”
顾遥还当真可以,只不过,这里头的事有点多,看江氏这样。她少不得隐去辽东注定被瓜分的事实,只道:“我是孟家的孙女,郑家的儿媳妇,倘若我出面,两家都有机会。若是来的人和十一叔没谈妥,三爷也是有机会的。”
江氏抿了抿嘴,想问这里头怎么又搀和到郑家了,顾遥却已道:“这事终究借着十一叔的名号,得他同意才行。待他点头,这些细节,再慢慢商议不迟。”
一想到孟瑄,江氏立即有了主意,不再这上头纠缠,来句:“嗯,日后再说吧。”
顾遥应声,继续吃饭,她方才喂宵哥儿了,自己没吃几口。
见她一口酸菜,一口玉米饼子吃得香甜,江氏忍不住问:“你喜欢吃这些”
顾遥搁下筷子,回答:“是。”
江氏立即不满了,道:“你喜欢吃,便让厨下做这些,有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么”
重点是,考虑过我的感受么!
&
第三百零九章 婆媳过招
换掉江氏身边的丫鬟,这事不怎么难。铁岭卫狼多肉少,哦,不是,是男多女少,嫁掉两个丫鬟,再自然不过的事。之后,顾遥安排几个妥当的孩子,让江氏从中挑选。保证江氏就是闭着眼睛,也挑不到不合适的就成。
换婆子,不大容易。
江氏身边的婆子,是从她进孟家开始便跟着的。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余年。跟着江氏来铁岭的两个婆子,邓妈妈和王妈妈,都是四十上下的年纪。颜值一般,口角也是一般。是那种打眼一看,记不住;再看一眼,还是记不住的那种普通人。
顾遥每日安排好堡里的大小事后,便去江氏那里陪她说话。
这日,没说几句客套话,顾遥便不着痕迹地说:“母亲身边的这两个妈妈,真是出乎意料的能干呢。灶上、园子里都是一把好手。”
堂堂侯夫人身边的妈妈,还能有这样的技艺,要么是婆家的日子过得不好,要么是这两位并不是江氏的贴心的妈妈。若是后一个,情况便严重了。江氏连自己身边的妈妈都管不住,这管理能力弱得可以。难上加难的是,顾遥已确定江氏,现在的确为更年期。
是以,顾遥已经和郑智说好最差情况——她努力两个月,两个月后,柴河的土定然全部化开,温度恒定在零度以上,又可以进行武器的研发了。届时仍不成功,便直接放弃。
夸完两个妈妈的顾遥,一直看着江氏,不错过她的任何表情。只见江氏愣了一瞬,随即有些得意道:“你用起来顺手就好。说来,她们两个比较普通,留在宣府看家的徐妈妈,才是最出色的。有她在,我事事不用操心。”
顾遥好奇地问:“徐妈妈我是不是没见过她姓徐,是大嫂的陪嫁么”
世子夫人当年嫁过来的时候,陪嫁了四个婢女,四个丫鬟最后都冠了徐姓,成了她得力的助手。四个人或是内院,或是庄子上,或是铺子里,简而言之,没有一个丢世子夫人的脸。这四个人,顾遥知道,并且都见过。至于她方才问的这两个问题,纯粹明知故问。
答案是——
“徐妈妈一直在宣府,没回过顺天府,你是没见过她。她啊,刚好姓徐,与徐氏无关的。”
“哦”了声,顾遥又问,“邓妈妈、王妈妈两位,再加上我在顺天府见过的两位妈妈,母亲身边的管事妈妈,至少有六个呢。”
数出五个,偏说六个,因为郑家的婢女没有用单数的习惯。即便是姨娘,也会配两个丫头。
江氏哪有这标准她犹豫要不要说的时候,七七说了:“娘,没有那么多人。邓妈妈和王妈妈,是才来铁岭时,徐妈妈才找来的。”
怪道这两位适应得极快!
顾遥恍然后,立即惊讶道:“换了新人,母亲使唤起来,岂不是不顺手了”
江氏便张口抱怨:“你又不叫我管家,我哪用得着使唤管事婆子何来顺手一说!这都十日了,我也看明白了。在这里,我能有个丫鬟管着衣食住行,便要知足。”
这话极酸。
但是顾遥肯定不放权。柴河堡是他们夫妇,加上宋海棠的帮助,全卫所人努力出来的“家”。她不可能把自己家,交给江氏这样拎不清的人来管。
不放柴河的权,两个小院的却可以,顾遥立即笑道:“母亲若是不嫌累的话,两个妈妈也挺能干的,把家里头的事管起来,我也好偷偷懒。”
江氏将信将疑,问:“真归我管”
顾遥重复了一遍:“母亲不嫌累的话。”
江氏立即道:“那第一件便是搬到总堡。”
在总堡,总有人去拜见她。在柴河,却是啥用都没有。
顾遥作惊讶状,随后急道:“我们管家,只能管后宅的事。像这种对外
第三百一十章 十一七七
郑智强忍怒火,与闺女道:“你娘没告诉你要喊十一叔公么”
七七点头,但又噘嘴道:“可是,十一也说了,他是十一,我是七七,是七个十一,很有意思。所以,我们两个人用数字互相称呼就好了。他说他不老,不想当叔公,我也觉得他不老——”
郑智最近很忙。
圣上已下令正式迁都,还传言要进行阅兵。军营那边的事,忙得他焦头烂额。主要是所有人,包括沈从君在内,都希望顾遥出山,早日折腾下火铳,弄出一只改良版的火铳军,届时多大的荣耀啊!可顾遥已经累成这样了,他怎么舍得答应少不得自己带人折腾,已经接连数日不过睡两三个时辰,这会儿情绪很糟糕。
听见闺女说孟瑄不老,情绪没控制住,怒吼:“听他胡扯!他大哥的孙子比你还大呢,他早就是叔公了。”
顾遥听见动静,忙跑了出来,就看柳树下的父女,老的吹胡子瞪眼,小的泪盈于睫。她立即小跑上前,不着痕迹地护着七七,往一旁避开,口内还道:“这是怎么了有什么话,好好说就是,何至于大动肝火”
郑智看在眼里,便以为是七七缠着顾遥,心下就更恼。眼疾手快的他,一把抢回七七,并道:“她今年七岁了,还喊孟瑄十一,这般亲昵的称呼你我都不曾用。她这么小的姑娘家——”
见郑智指着七七训斥,顾遥急了,拍下他的手,面带警告道:“你别乱说!她是姑娘,还小的姑娘家!”
小孩子家的,本来啥都不懂,至少,顾遥没看出七七有啥不对劲的。但被郑智给引导的多想,那就赔大发了。
七七呢,见母亲护着自己,父亲依旧盛怒,心底的话脱口而出:“十一从来不凶我!”
“我才是你爹!”
七七和他一样的倔强,怼了回去:“十一教我骑马,带我打猎,放风筝,堆雪人……你是我爹,可你什么都没做过,还不如十一!我来这里,是找十一的,根本不是找你的!”
顾遥近日体力原本就不支,再听这样让人误会的话,眼前一黑,两眼一翻,身子一晃,晕了过去。郑智连忙丢下闺女,扶住顾遥后,一把抄起顾遥,抱她回房。手中轻飘飘的分量,郑智抱起来,就更心疼了。他一路走,一路叫喊:“墨针,墨针!”
七七吓坏了……根本不敢进屋,就在树底下,抱着膝盖哭。
她看见历来疼自己的祖母,脚下不停地进了屋子,看见有人背着药箱进了屋;听见爹爹的叫喊呼唤,听见弟弟们喊娘亲。总之,听见很多东西,见着很多的人,但是,人里头没她娘,说话的,也没她娘。我娘,怎么了不是我气晕了我娘,一定不是……
呜呜呜……
七七瑟瑟发抖地蹲在柳树下,望着人来人往,呜咽不止。
孟瑄许久未归。
这是他第一次落入真正的底层,垦荒,养马,多日不沐浴,种种经历,如梦如幻,如同孟家一夕的倒塌。未曾预料,不曾想到。作为孟家唯一自由的人,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迎难而上,像顾遥鼓励地那样,咬牙坚持,默默成长,突破自己。只待某日,化茧成蝶。
半个月了,马也好,人也好,他已慢慢上手。想着多日不曾去郑家蹭饭,逗逗小七七,忙完了后,便去找郑智,想和他一道回去。结果,郑智早溜了。
“没义气的小子!”
咒骂着,孟瑄风风火火地回家,他的宅子没有院子,只一单间。费力地生火,烧水,匆忙一番梳洗,湿哒哒地去了郑家。
七七在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