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如此一来,地方官僚们就很难形成尾大不掉的权势,隔上一段时间中央政府还会进行轮替,保证地方主官不会在一个地方管理太长时间。
这些招数都是松赞干布从李察那里学到的,对中央集权有着很大好处。
同时,暹罗王国的军队也是,超过两千人规模的兵团主官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每一次大战前都会进行一番调动,其中的主要统帅在战争结束后还会交出兵符,回到朝中高高供起来。
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保证兵为将有的现象。
同时,官兵的军饷也是由朝廷统一发放,而不是交到将军们的手中支配。
这么做虽然会加大行政成本,但对中央集权却有莫大的好处。
现如今的暹罗王国就是因为这种制度,才没有形成具备一定权势的军阀藩镇,大权始终握在白发苍苍的松赞干布手里。
只可惜,暹罗王国内部整顿的不错,军队却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相对于原本的东南亚土著王公的军队,穿戴了铁甲用上了强弓硬弩的暹罗军队不可匹敌,但在全面装备了枪炮的明军阵前,久经战阵的暹罗军队根本扛不住几轮排枪!
这还是暹罗的主力野战部队呢,如果是由收编战俘组成的炮灰仆从军,连明军炮击都扛不住!
因此,驻守在原本南越土地上的暹罗整整一支主力军团,被李察的大兵轻松歼灭了……
松赞干布在弄明白明军是由李察这个皇帝亲率过来之后,本就老朽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在巨大的打击下病倒。
了解了明军已经拥有了威力巨大的火炮,视甲胄如无物的火枪后,松赞干布的病情与日俱增!
甚至松赞干布已经安排刚刚成年的长子准备继承王位!
在外人看来,松赞干布病倒是因为扩张过程中劳心劳力,透支了身体健康,再加上前线传来噩耗一时没缓过来。
实际上松赞干布病倒纯粹是被李察吓得!
因为松赞干布明白,他的暹罗王国用不了多久就会倒在明军的枪炮之下!
松赞干布原本以为有着山峦天险和东亚大陆南方的大宋遮蔽,他可以在东南亚半岛慢慢过小日子。
东亚大陆和东南亚半岛的山区遮蔽导致松赞干布对东亚大陆的消息十分闭塞,而且松赞干布一直忙着玩征服游戏,也没有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东亚大陆的局势。
结果,正志得意满的时候,李察这个松赞干布的梦魇突然出现,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虽说暹罗王国有三大野战军团,但战斗力最强的无疑是征服并镇守最后一个东南亚土著王国——南越王国的那一只。
结果,就是这支混杂了大量吐番老一辈精锐战士的暹罗王国第一军团,被明军轻松歼灭。
了解李察行事作风的松赞干布知道,暹罗王国已经没有什么能挡得住李察。
对李察那个疯子而言,只要军队没有遭遇重创,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会一直打下去!
实际情况正如松赞干布所预料的那般,战场上一路顺风,所向无敌的明军因为恶劣的环境和水土不服,倒下了大量士兵。
李察组建的先遣军已经可以确认,被东南亚的环境彻底团灭了……
最后无奈之下,李察只能放弃用先遣军做炮灰,而是就地征集东南亚土著青壮为自己运送后勤物资,充当作战炮灰。
李察下令每一个近卫军士兵都必须抓十个东南亚土著青壮充作随军民夫,如此一来,两万七千多人的近卫军抓捕了二十多万东南亚炮灰!
所过之处如同蝗虫一般席卷整个东南亚土著!
攻占南越故土后,李察就进入了东南亚半岛人口稠密的地区,因为这里有大片适宜耕种的平原地带,由于气候适宜,一年甚至可以三熟!
即便耕种技术落后,优越的自然条件也能养育不少人口。
当然,这二十多万随军民夫中包含了大量战俘,由于明军屡战屡胜,在枪炮面前暹罗王国的军队根本没有多少抵抗意志,出现大面积投降。
而近卫军军团也开始逐渐分割驻守地方。
每个士兵手中的随军民夫就是他们的‘小弟’,近卫军士兵用冷兵器将他们武装起来,来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和维护后勤运输。
正因如此,即便李察撒出去了近卫军一半的兵力,在第一线的人数仍然超过十万!
平日里每十个东南亚青壮就有一个近卫军步兵管理看押,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大面积的乱子。
并且因为这些东南亚民夫青壮都是分别管理,十人一组,不用担心他们会联合起来反抗明军。
这一招李察是跟前世地球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学习的,非常好用!
至于攻城,对于拥有火炮的明军而言与野战难度差不多,东南亚土著的城池绝大部分都是木制的,根本扛不住炮弹。
每次打下一块新的地盘,近卫军步兵就会带着人到乡下抓捕青壮劳力,来补充自己缺额的民夫小弟。
因为攻城期间近卫军会驱使青壮拿着冷兵器冲锋,所以东南亚青壮损失还是蛮大的。
:。:
从小兵到帝王 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
李察不得不承认,东南亚半岛的土著文明虽然十分落后,但越过那连绵的山川后,东南亚半岛的平原实在是太富裕了。
富裕到随便撒点种子就不用担心填饱肚子的问题!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哪怕不种地这里也有各种丰富的野果和野生动物用来填饱肚子,比如说到处都是的椰子树!
这里简直是懒人的天堂,难怪东南亚半岛的土著文明如此落后,换谁在这片沃土上居住估计也不会有开发新技术的动力……
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生存的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创新前进的欲望。
在李察前世的地球历史上,东南亚半岛土著真正崛起的时候都是中原王朝的败兵涌过来统一了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且把中原的技术带了过来才跟上东亚大陆主流文明的脚步。
在这个世界里的历史上,大唐以前的各个朝代可没有人翻山越岭来到东南亚半岛,理所当然的,东南亚半岛的土著没有被外敌征服过,自然也就没有坐享其成得到外界的技术支持。
松赞干布是这个世界东南亚半岛上第一个抵达的外来者,算是捡了个大礼包,轻而易举的征服了文明极其落后的东南亚土著王国。
当然,李察没有心思去研究这个世界历史和自己前世地球历史的不同,这个世界仅仅只是地球的平行世界而已,历史只有几个相似点,其余地方差别很大。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这个世界是低魔世界,而地球是无魔世界!
别看两者世界的魔力水准相差不大,但有跟没有的区别就是一个分界岭。
这个世界还有可能发展出本土的超凡者,但在地球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超人’那种存在。
当然,正因如此,无魔的地球很难遭到来自异世界恐怖存在的觊觎。
哪怕再强横的生物,降临到无魔世界中,也会十成实力被削减九成九……
单凭肉身的话,那些所谓的强者还真的没办法硬抗导弹,更不用说核武器了!
东南亚半岛丰厚的资源对李察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他的大军根本不用从后方运送粮食,就地征集粮草就能满足军队所需,甚至连强行征召的东南亚土著炮灰的口粮都能解决!
这可是二十多万张嘴啊,而且全都是青壮劳力!
在李察的大军路过的地方,到处都能看到爬上椰子树摘果子的东南亚猴子……哦不,是东南亚土著,周围则有少量拿着刺刀燧发枪,穿着蓝色军装戴着高帽的近卫军步兵。
当然,在这里近卫军步兵的军装都改成了短袖,熊皮高帽也变成了普通的单帽。
要是还穿着原来的那一套军服,哪怕以近卫军步兵的体格也会热死!
没有了后勤运粮的压力,东南亚土著又不堪一击,战斗的时候对弹药消耗很少,所以哪怕后方开辟的运输道路漫长而艰难,李察的大军补给仍然可以保证作战所需。
实际上,李察亲率的军队弹药运输率连北伐时候的一半都不到。
但就是用这北伐时一半都不到的弹药补给量,李察将东南亚半岛最强的暹罗王国打的屁滚尿流,据传闻暹罗王国百年难得一见的雄主松赞干布都病倒了……
李察不知道的是,松赞干布的病情比外界流传的重得多,特别是随着一条接着一条坏消息传来,不断加重松赞干布的病情,无论请了多少巫医和番医都毫无用处……
松赞干布的岁数太大了,而且主要是由心病引起的,甚至连松赞干布自己都寻思,自己干脆就这么病死算了,能在灭国前走掉,也不用承受一个亡国之君的臭名……
于是,松赞干布趁着自己清醒的时候,将权利逐步移交给长子,并在口头上下达了由他继承王位的诏书。
算是从法理上奠定了自己长子的继承地位。
如果他的长子起了歹心提前弄死松赞干布,立马就能登上王位!
不过松赞干布现在已经不怕了,作为与李察交手过的老人,他太清楚李察拥有的‘伟力’,一连串战报也不断证实了他的猜测。
现在的松赞干布巴不得自己早点死掉,免得当一个亡国君主毁掉自己一世英名!
嗯,他自己觉得自己这一生还是很辉煌的……
如果不拿李察对比的话,松赞干布这一生确实算个雄主。
先是统一了吐番各部首领,然后带领吐番王国趁着大唐内乱独立出来,完美驱逐了大唐的驻军和官员。
随后又远征西域,利用收买分化的方式覆灭了大唐在西域的全部军事力量,如果不是李察突然崛起,吐番人早就一口吞下西域了!
即便在李察这个开挂选手的打击下松赞干布被彻底击败,回国后仍然能利用铁血手腕和一群残兵败将强行整合吐番内部,要不是李察再次出手打断了进程,松赞干布甚至可以利用远征西域的失败。
趁着吐番各个部落实力大损,在吐番王国建立仿造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能把一场大败利用到这个程度,松赞干布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伟人了。
只可惜,旁边的开挂选手太牛逼,松赞干布又一次失败了……
这一次失败对吐番人和松赞干布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吐番人十去九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整个吐番高原已经没有多少人口,松赞干布不得不带着最后的残兵南下穿越恶劣的环境躲避明军追击。
正常来说,只剩下几万人的松赞干布不可能东山再起。
但是松赞干布又做到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成就,硬生生在东南亚半岛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还统一了整个东南亚半岛!
如果不是明军再次打了进来,松赞干布完全可以给他的子孙留下一个千秋基业!
然而,做下这么多成就,连续三次遭到开挂选手致命打击的松赞干布已经无力再战了,不是没有那个想法,而是人老了,跑不动了……
之前的群号写错了,应该是554858681。
:。:
从小兵到帝王 444 征服东南亚
人老了,曾经的雄心壮志自然也消磨了,现在躺在病榻上的松赞干布只剩下一个想法,自己死之后暹罗再亡国!
为此,松赞干布将所有的大权亲卫军全都交给了长子,自己一点后手都不留下,只要长子一个念头,就能让他悄无声息的病故!
然而,不知是不是松赞干布的成就太高,或者他教育子女太过成功,即便王位近在眼前,他的长子仍然没有动任何歪心思。
松赞干布该做的都做了,仍然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他总不能直接对儿子说赶紧弄死自己吧……
结果,在明军一路凯歌中,松赞干布就这么半死不活的吊着命,昏迷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还多!
朝政早已移交给长子,但他的儿子可没有松赞干布的军事才能,接手军政大权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剩下两个主力军团全都送了出去,被彻底剿灭……
暹罗王国之前打下的大片领土也被明军平推征服,战争已经打进了暹罗王国的本土!
这时候,由于要分兵驻守,除了炮兵保持完整外,李察率领的前线部队只剩下一万多近卫军步兵。
当然,这一万多近卫军步兵还带了十万多炮灰青壮。
明军在东南亚半岛各地的占领也是这种形式,一般而言每个城镇只有少数近卫军步兵搭配大量装备了冷兵器的东南亚土著负责维持治安。
当地的豪强和有武力的势力都被清洗掉,管理一群平民百姓和没有了牙齿的大户还是可以的。
征服东南亚半岛的军事行动除了耗费的时间多一些外,其他过程都非常顺利。
当明军开进暹罗王国本土时,暹罗王国已经找不出一支可战之兵了,剩下的不是临时募集的新兵就是战斗力羸弱的地方卫戍部队部队。
在这种境况下,已经掌握大权想要成为暹罗王国中兴之主的松赞干布长子彻底慌了手脚,松赞干布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天下被儿子败光,终于得偿所愿,被活生生气死了……
在松赞干布去世的第二个月,明军5000多近卫军步兵外加五万多东南亚土著青壮炮灰兵临暹罗王国首都。
在李察的各种许诺下,暹罗王国都城内部人心涣散,围城仅仅不到三日,就有人私自打开了城门将明军放了进去!
最终松赞干布的长子带着少量亲随护卫仓惶北逃,打算逃往传说中的天竺国。
只可惜,松赞干布这个长子的个人威望跟他的父亲一比就是个赤裸裸的反例,暹罗王国的人大部分都将亡国的怨恨扣在他头上,逃亡过程中因为缺少护卫,被民间的暹罗人给生擒活捉送给了李察!
因为暹罗王国的抵抗十分微弱,投降的非常彻底,让李察的明军损失微乎其微,所以李察非常大度的没有在暹罗王国境内大肆强征炮灰和粮食。
不光如此,李察还对开门迎降和之前投诚的暹罗王国权贵官僚进行了再任命,承诺了自己许出的各种好处。
东南亚半岛的行政权利被分出了近半!
当然,军队是肯定要掌握在李察手里的。
之前近卫军步兵每人抓捕的十个青壮已经训练成兵,就地整改为当地的巡捕和屯田兵,维持地方治安。
李察能如此轻松征服整个东南亚半岛,这些炮灰青壮的用途无疑是最大的。
实际上作战过程中近卫军步兵都是进行收尾工作,主要发挥的都是炮兵单位。
真正冲锋陷阵的全都是这群东南亚土著。
这也是李察的系统兵损失极小,死伤的都是土著炮灰的缘故。
整个东南亚半岛征服过程中,近卫军步兵的伤亡数量连三位数都没有突破!
炮兵更是一个未伤!
但东南亚土著炮灰前前后后却阵亡超过十万之数!
当然,李察的明军剿灭的暹罗王国部队和他们的仆从军加起来足足几十万,具体人数连暹罗王国自己都不清楚……
因为暹罗王国的军队除了主力兵团外,其他仆从军都是当地募集和之前收编的战俘,数字时刻都在变化,根本无法统计。
人是很多,但战斗力却非常羸弱,东南亚半岛因为文明落后,每次大战都是征集几乎全部的男性青壮。
实际上就是半兵半民的存在,因此暹罗王国前后被歼灭的部队少说也有大几十万。
不过战场上真正被杀死的却连一成都不到,绝大部分都是投降被俘和逃亡乡下。
李察的东南亚炮灰青壮很多都是战俘改编的。
如果把这些战俘都杀光,东南亚半岛的农事生产立马会倒退一大截!
当然,李察是不会这么做的,东南亚土著的人种长相和东亚大陆差不多,属于可以被同化的民族!
在这个世界,是否被同化的标准很简单,看肤色和样貌。
肤色和样貌相似的人种才有利于同化,不然的话民间很难接受。
这个时代是十分排外的,让汉人接受金发碧眼的洋人或色目人,真的太困难了……
东南亚半岛土著被李察征服的时候,刚刚脱离部落文明不久,远远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更不用说什么民族独立性了,被同化非常容易。
只要派人教授他们说汉语,并且进行大范围的移民,将一部分汉人移民过来,一些东南亚土著移民回东亚大陆,采取混居的方式,几十年功夫整个东南亚文明都会说汉语写汉字!
文明程度越低的族群越容易同化,更不用说两者外表上的接近了。
大明月,暹罗王国正式覆灭,东南亚半岛成为明国的一个行政大区(高于省的行政单位),从7月份开始进攻暹罗王国起,李察才花费了5个多月时间就灭亡了暹罗……
如果加上去年12月份开始的征伐西南土司的作战,整个南征花费了李察一年的时间。
不得不说,东南亚土著实在是太弱了!
有着天险一般的山川阻隔,丛林瘴气,仍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被彻底征服!
在征服东南亚半岛的那一刻,李察收到了系统提示。
:。:
从小兵到帝王 445 统一东亚大陆
【恭喜宿主统一了整个东亚大陆,请在所有的地区建立行政中心,现还缺少东南亚半岛地域的行政中心,建成后将会开启帝国征服权限。
宿主将获得全面战争系统的海军招募权限,所获得税收总额会得到提升,税收模式会有轻微改变。】
收到这个系统提示后,李察扫了眼自己数额为零的账户余额,只能等到下个月到大明19年新的气运币税收到账才能建立了……
收到提示后,李察并没有离开东南亚半岛,一边将那些东南亚土著青壮组成的炮灰部队整编成负责地方治安的屯田兵,并从其中按照一定比例选取一些充当巡捕。
负责地方治安的屯田兵是轮休制,但巡捕确实长期任职的,当然,巡捕的规模远远不如屯田兵。
屯田兵虽然是半兵半农的封建军队,但仍然是实打实的军队,跟仅仅负责缉捕盗贼解决民事纠纷的巡捕有着本质区别。
明国的屯田兵的正式编号为地方保安军。
如果只是一个城市,则称呼为保安团,每个地方保安团的制服都不同,主要根据地区气候改变。
比如说东南亚半岛地区的保安团都是短袖短裤之类的清凉装扮,毕竟这里全年没有冬季,气候温和,太厚的保安服是不适用的。
不过地方保安官的制服虽然款式不同,但颜色和标记却是统一的,李察彻底抹除了原来灭亡国家军队的战袍样式。
这么做虽然会增加大笔制服开销,但可以有效让地方民众渐渐以往前朝的事迹。
不然的话一出门老百姓看到的都是前朝军服,不怀念才怪!
因此,所有的地方保安团的制服都采用明国的红色为主,蓝色衬托的款式。
其实就是曾经明军用过的鸳鸯战袍款式,只不过改成了长袖、短袖、棉服等适应不同地区气候的样式。
头上带的保安团帽盔也是明国的宽檐铁锅款式……
原本暹罗王国军队士兵可都是头戴战笠的,理所当然的,战笠这种东南亚土著王国军队的标配帽盔被彻底取缔了。
李察不光是在文字语言上,连同穿着习俗方面也在对东南亚半岛进行改变,来最快速的同化东南亚半岛土著!
东南亚半岛土著因为连年征战和文化经济落后,本身人口并不多,同化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这里可是天然的粮仓,李察是绝不会放弃的。
整改运动一直持续到大明19年1月还没有结束。
而收到了35000气运币税收的李察直接将三大系统建筑全部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原暹罗王国都城——曼谷。
曼谷也是李察选定的对整个东南亚半岛大区统治的行政中心。
东亚大陆除了无人区外,每一个人口繁茂的大区都有一座行政中心,也可以看作是大明帝国的陪都。
随着东南亚半岛战役结束,李察已经将内阁迁徙到金陵城,不过龟兹的陪都地位并没有取缔,仍然是西域地区的行政中心。
人口稠密大区的行政中心叫做陪都,人口稀少或者干脆就是移民建立起来的系统行政中心就只是一个样子货的大区首府了。
跟人口稠密地区的行省单位差不多,但个个都是财政黑洞。
就好比东亚大陆北域的行政中心,连自给自足都无法保证,每年都需要明国财政往里倒贴……
领土的扩张已经给明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不错,除了明国威望上的增加外,李察‘盲目’扩张的结果就是让明国财政压力与日俱增!
新占领的地区重建工作的花销就不说了,这只是短期投入。
但李察扩张的土地可不是根据富裕程度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全面战争系统的指示奔着地盘大小去扩张,甚至发起了没有任何意义的插旗子运动!
如果光是插旗子的话,也消耗不了多少钱财,但李察还偏偏要在插旗子的大区建立一个移民首府行政中心!
这开销可就大了去了!
李察也知道他的做法对帝国财政消耗有多大,但却不得不做,如果连行政中心都不建立,全面战争系统是不会承认他的统治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