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萨尔收起厚重的记事本,长叹一声,走出大帐外。

    远处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喊杀声,萨尔从没有训练这些绿皮兽人的意思,一来是他不想让本就很强的绿皮变得更能打仗,二来则是因为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绿皮兽人训练起来难度系数太高……

    萨尔遥望着被他驱赶了大量人类游牧民族进入后据守的人类坚城,源源不断的绿皮蜂拥而至,然后廉价的被杀死在城下,只是那




210 死循环
    这就让萨尔走入一个死胡同,他如果不想被自己人弄死,就要不断对周边扩张,而且还不能打败仗,否则就会被对手弄死!

    为此,萨尔不得不利用自己的学识和个人战力,不断吞并其他绿皮部落,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在扩张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萨尔滚雪球一般组建起上万最次都是绿皮大只佬的绿皮大军后,再无一个绿皮部落敢反抗萨尔所在的绿皮军队,反倒是处于基因里对强者的崇拜,主动向萨尔投诚。

    结果,萨尔大军所到之处,绿皮部落望风而降,萨尔也因此收拢了一大批绿皮军阀作为手下。

    就这样,萨尔稀里糊涂极不情愿的同意了大北方雪原所有的绿皮部落!

    他自己也荣登为绿皮部落的大酋长,独一无二的称号!

    甚至连强大的黑兽人之主——黑兽王都臣服在萨尔的脚下!

    大北方雪原本就是绿皮的大本营,这里的绿皮没有任何庞大势力威胁,艰苦的环境下只有绿皮才能顽强的繁衍生存。

    因此,统一了大北方平原的萨尔麾下光是能战的绿皮兽人就超过百万!

    同时,萨尔感觉到自己被绑到了更大的一辆战场上!

    绿皮兽人绝不会允许自己没有战斗可以享受!

    萨尔为了避免再一次爆发可怕的绿皮内部暴动,只能开始向周边选择目标。

    于是,同样生活在大北方的野兽人成为百万绿皮兽人的攻击对象。

    理所当然的,野兽人虽然很强,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跟百万级别的绿皮抗衡。

    连最能打的嗜血牛头人,为了活命都不得不臣服在萨尔脚下。

    萨尔觉得嗜血牛头人战斗力不错,而且生活习惯也比较合绿皮口味,能融入绿皮大军,所以将他们留了下来。

    最重要的是,萨尔在试图寻找可以扼制绿皮大军的棋子,他不想这个世界上最后只剩下绿皮,那样的话,当他无法决定进攻目标的时候,就是被绿皮们撕成碎片的时刻……

    嗜血牛头人虽然好战嗜血,但他们好歹有着基本的智慧,因此,收编了嗜血牛头人族群后,萨尔就将其当作了自己的亲卫军。

    这支亲卫军不是用在战场上的,而是为了防备绿皮暴动的!

    绿皮暴动起来,除了自己人谁都砍,到时候嗜血牛头人这个外族就是天然的盟友。

    随后,北方雪原的巨魔也成功被萨尔征服,只是巨魔的脑子连牛头人都赶不上,萨尔看中了巨魔强大的个体战力,将其收编驯服。

    比起绿皮,巨魔反倒是显得十分‘温顺’……

    至少巨魔不会单纯因为好战而向自己的首领举起武器!

    不过,萨尔很清楚,单凭巨魔和嗜血牛头人远远不是百万绿皮的对手,而绿皮一直将人类当成可口的食物,收编人类根本做不到!

    萨尔能收编驯服嗜血牛头人和巨魔是因为绿皮对这两者的肉质不感兴趣……

    然而,大北方平原已经没有敌人可以给绿皮发泄好战情绪了,所以百万绿皮大军开始南下!

    而萨尔对这场南下战役的定位就是尽可能的消耗绿皮兽人的数量!

    因此,萨尔一直采用添油战术跟北庭都护府的游牧民族对耗,即便如此,游牧民族也扛不住成群结队的绿皮兽人冲击,渐渐缩小游牧范围,最后更是被驱赶到了北庭都护府首府这座北方的最后堡垒……

    萨尔不知道的是,他这一消耗绿皮兽人的举措可是害惨了北方游牧民族。

    &



211 双喜临门
    “哈哈,没想到我也能遇到双喜临门的时候。”

    大明王朝龟兹首都中改建为王府的原安西都护府内院,李察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传遍整个庭院。

    李察从自立为大明王开始,已经很少有如此畅快的时候了,即便是统一西域,也没有现在这么开心!

    大明6年1月初旬,李察同时收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是被他视作最大威胁的北庭都护府所在地的游牧民族被绿皮差点灭种!

    要知道,就因为北庭都护府地区的游牧民族,李察根本不敢动龙家,只能任凭他依靠焉耆军镇为核心,大肆练兵屯田积攒实力。

    现在,龙家最大的依仗已经烟消云散了,甚至连与龙家有联系的安禄山所部,也有大半精力放在了大北方雪原大举南下的绿皮大军身上。

    安禄山建立的大燕王朝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本来在中原战场上占据优势的燕军主力被安禄山撤回调往北线,预防南下的百万绿皮大军。

    大燕王朝因为形势所逼,不得不与大唐开始媾和,双方虽然没有达成具体的协议,但中原的大规模军事对抗已经结束了。

    距离西域地区最近的游牧民族完蛋了,安禄山建立的大燕连大唐这个宿敌都顾不上,更不会将注意力放在李察的大明身上,可以说明王朝的东部隐患已经全面消除。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回到吐番部落后,松赞干布虽然利用抢掠得到的财货物资暂时稳住了吐番王国的局面,但经过松赞干布三年的强势压迫,和中央集权的收权行为后,那些被压制下去的吐番部落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全面的反抗松赞干布的大起义!

    起义地区遍布整个吐番王国,即便松赞干布拥有一支强大的禁军,一时半会也无法扑灭,吐番王国和大唐一样,陷入了惨烈的内战当中……

    古往今来,内战往往是对国力和人口伤害最大的,吐番内战结束后,无论谁取胜,都会国力大衰,甚至连吐番王国最多的吐番部落战士,估计都会在内战中损耗殆尽!

    可以说,吐番王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已经彻底丧失了对外扩张的能力。

    不过吐番内战也是吐番人的一个机会,如果松赞干布能取得胜利,他就可以用叛乱的名义彻底取缔那些吐番部落制度,完成向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转换的过程,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属于吐番人的中央集权帝制国家。

    前提是松赞干布能赢得内战的最终胜利,还不会受到外力的干扰……

    显而易见的,别人不说,单是李察就不会同意!

    他大力整顿内政,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忽悠地方士绅阶级交出自己的武装力量,还用税收等法律形势一点点给地方士绅阶级挖了个大坑,让他们的力量彻底衰落下去,在西域地区完成了权利的绝对集中,不就是为了纠集所有力量对外扩张么

    虽说李察在西域的行径会引起其他地区士绅阶级的反感,但西域地区这个李察大后方却真正意义稳定下来,李察成功建立起一个官僚体制管理地方汉人士绅,汉人士绅和地方官府联合压制色目人农奴的体制。

    当然,现在的西域地区并不是所有的色目人都是农奴身份,加入辅助军的那些色目人士兵,他们的家庭可以获得自由人的身份,算是为李察征战的福利。

    如今的辅助军不再是最初的强拉炮灰军队,一切都走上了体制化,虽然还摆脱不了二等军人的地位,但比起普通色目人的社会等级高出了不少。

    两个好消息到来,算



212 真正的重装铁骑
    最终,龙霸天在不甘中跟着自己父亲,和上万龙家军,保护着龙家的附庸和族人,浩浩荡荡向东面前行,去投靠安禄山的大燕王朝……

    这是李察与龙家商议的结果,焉耆必须收复,但龙家是否被打掉却无所谓。

    龙家在焉耆地区经营得太久了,手里还有上万披甲龙家军,如果龙家想的话,随时随地都能在当地拉出来数万青壮。

    如果真的打起来,龙家处于坚城防守中,即便李察取胜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李察早已发现,用道兵打仗纯粹是亏本买卖,每一战胜利后获取的气运币能补充战损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战争主力还是要依靠本土人口去消耗。

    而道兵则可以作为一锤定音的核心力量使用,减少道兵的战损。

    李察正在有计划的将道兵转变为类似地球历史上蒙古军那种模式。

    打仗的时候分为三级,辅助军作为前锋负责第一轮拼杀,然后野战军团的汉兵作为督战队,看着辅助军斩杀逃兵,道兵则充当汉兵的督战队,当战局明了的时候,作为最后对敌军的致命一击!

    因此,无论是野战军团的汉兵还是辅助军中的色目老兵折损过多,对李察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西域地区经过连绵战乱人口流失极大,其中青壮人口更是大幅度下降,当初西域地区你来我往的,他征调一批青壮,我屠戮一座村镇,特别是李察与吐番人的拉锯战,更是将很多地方打成白地。

    因此,李察即便想要拉青壮炮灰,也没有多少人可拉了,更何况李察还需要色目人青壮农奴去耕地生产粮食!

    如果不战就能收复焉耆,对李察自然是利大于弊。

    最关键的是,他可以无损开启系统中的国王权限!

    焉耆地区是在非常和谐的环境下完成了交接,龙家除了龙家军极其家眷外,并没有带走焉耆本地的色目人和普通汉人,不过焉耆本地的汉人地主士绅中不少人都跟随龙家离开了。

    实在是李察在西域地区一连串组合拳下,让焉耆的地主士绅们感到由衷恐惧,当时焉耆地区属于龙家掌控,所以西域的政策对焉耆的地主士绅阶级无效。

    但龙家走了,单凭焉耆地区的地主士绅阶级力量根本无法跟李察抗衡,不想被李察当成肥羊宰杀的话,自然要跟着龙家离去投靠安禄山的大燕。

    跟龙家离开的地主士绅家族都带走了自家的家丁护卫,这也是地主士绅离开的一大原因。

    田产不保无所谓,但李察对地主士绅阶级家丁的剥夺就很要命了,没有了家丁的地主士绅阶级,在大明治下就是待宰的肥羊,李察想怎么对他们收税就怎么收……

    摊丁入亩就算了,连田产递增税收都弄了出来,这不就是绝了大地主家族的退路么

    不过离开焉耆后,地主士绅阶级就会丧失所有的田产,焉耆的士绅阶级并没有全部跟随龙家的脚步离开,他们宁愿交出自家的家丁武装,承担高额的税收政策,也不想放弃祖业去其他地区安顿。

    当李察的军队接管焉耆地区后,立刻对当地的士绅阶级进行了田产统计,这一次李察连遮羞布都懒得掩盖,直接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理由,强制征调各家士绅阶级的家丁武装力量,收缴了所有的铠甲武器!

    弓弩都被列为违禁品!

    而被征调的士绅大户,仅仅得到了象征意义的钱财补偿。

    李察也没让他们的家族子弟进入新组建的守备军团,倒是那些被征调的家丁们对李察的政令十分支持,原因无他,他们进入焉耆地区的守备军团后,就可以得到军功授田!

    &



213 五位内阁大臣
    最近龟兹城的民众发现高高在上的大明王变得有些不正常,从大明6年3月彻底收复焉耆地区开始,大明王先是在龟兹城内大兴土木,对原有的首都官府居住地和龟兹城城内的军营马场重新整修了一遍。

    而且整修时做出来严格的规定和图样,很多规定在负责建造的设计师眼里纯属浪费钱财,而且十分刻板……

    但在李察的严令和道兵的监督下,整修的进度非常快,到大明6年6月份,因为是在原有建筑上改建,再加上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已经全部按照李察的要求完工。

    然而,接下来李察又对大明王朝的中央内阁进行了一番全面改换。

    原本的内阁老人宋志成、尹立人、夏侯玉成、陶安邦、韩立、龙立果等一群跟随李察打天下的老人,纷纷被调离内阁要职,而且内阁大臣的职务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和添加!

    最重要的是,新上任掌管紧要部门的内阁大佬们,全都是西域民众压根没有听说过的人!

    新任的内阁首辅大臣,主掌整个大明王朝行政大权,隐然是内阁之首,比曾经的宋志成权利还大的职务,被李察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诸葛亮。

    李察知道这个异世界的历史走向和前世地球历史完全不同,所以这个世界的人是没有听说过诸葛亮大名的。

    内阁首辅大臣这么一个相当于大明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突然被诸葛亮空降担任,自然引起了下面官员的普遍不满。

    官场上是要讲究资历的,这个诸葛亮一没有从龙打天下的功劳,二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凭什么当内阁首辅大臣

    诸葛亮上任的第一天,雪花一般的弹劾折子就堆满了李察的桌案。

    然而,诸葛亮是李察开启帝国时代面板后,改建了行政中心给出的系统大臣,要忠心有忠心,要能力比历史上的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李察怎么可能因为下面人更改

    在这一刻,大明王朝中央集权,李察作为开国君主一言九鼎的权威展现出来,一道君令下去,下面的官僚无论心里多么愤懑不平,也不敢提出异议……

    不少心思灵活的官僚反倒开始打听起这个诸葛亮,打算投其所好为自己的仕途铺路,能当官的没有傻子,他们明白李察的意向后,知道扳不倒诸葛亮,理所当然的要去巴结对方。

    然而,诸葛亮只是一个起始点罢了,接下来的一系列任命将整个大明官场都震得麻木了……

    李察任性妄为的大名也传遍了整个西域地区!

    他不光将内阁首辅大臣这种重要职务交给一个不出名的诸葛亮,还将重中之重的财政大臣职务交给了名为张居正的一个中年男子!

    张居正是什么鬼,何德何能管着整个大明的钱袋子

    没等下面官僚的弹劾折子递上去,一个接一个劲爆消息传来。

    掌管大明司法刑罚大权的司法大臣让一个同样没什么名号,叫做贾诩的人拿了去。

    权利得到大幅度提升,和陆军总参谋部合并的陆军大臣让一个名叫戚继光的人摘去!

    接下来,多出来的一个教谕大臣让孔子拿去已经不算什么大消息了……

    5个新出现的人,摘取了内阁五位独掌大权的内阁大臣位置,至于原本的从龙功臣,宋志成改任了新筹建的,负责统筹西域巡捕房的治安大臣,尹立人改任没什
1...5253545556...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