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现在的李察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只要李察走错一步,就会被民间李察的仇人放大几百倍传扬出去!
均田免债虽然获得了民心,但却让李察彻底得罪了这个时代根深蒂固的士绅阶级,而东亚地区,能当官的绝大多数都出身于士绅阶级,也就是说李察得罪的阶级拥有的社会力量相当可怕!
只不过,李察现在是一国之君,只要不被打败,士绅阶级同样只能被统治。
东亚地区皇权深入人心,即便是地方世家大族也不得不低头,当然,如果有实力的话,地方世家大族更愿意拼一把试图推翻李察的独裁统治。
生死符可以操控先天境以下所有的武
263 外围三大派
明军占领大西北之后,光明顶吸收了大量因为战乱关系催生的大量堕入歧途的壮汉,从而一举突破万人大关。
这里的万人可不包括普通的后勤人员和帮众家眷,个个都是能提刀砍人的不法之徒!
实力膨胀再加上乱世降临,光明顶的高层不免会产生一些小心思,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等着当渔翁,不成想安禄山的燕军竟然一言不合全面大撤退,被留下当肉盾的龙家更是没用到三下五除二被打的灰飞烟灭……
明军的强势压制了光明顶高层躁动的心,他们对自家力量还是很有比数的,看似上万帮众,里面不乏普通武者,但对上正规军还是不够瞧的,除非是以多欺少!
不过明军怎么看都像是以多欺少中多数的一方……
正当光明顶和以往一样准备跟明军保持‘中立’的时候,佛兵起义爆发了,然后明军以残酷的方式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镇压了叛乱,连先天境宗师都被大军围杀!
后来的天山派覆灭,灵鹫宫‘神秘’遁走,以及锦衣卫部门的成立和对江湖武者的强制性收编,更是让光明顶高层意识到了生存危机!
明军的主子李察可是一个狠人,如果光明顶再不做些什么,很可能会被李察拿出来当典型灭掉!
毕竟光明顶收编了大量武者,在强制征召江湖武者的锦衣卫眼里无疑是块肥肉,而且李察打仗向来是不怕损失的主,光明顶的高层很快做出猜测,李察对自己动手的可能性超过九成!
既然如此,还是赶紧认怂吧……
江湖武林大派的尊严和脸面在光明顶这里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他们的脸面本来就是用来卖的!
因此,身为大西北中一流大派的光明顶,毫无廉耻的给李察跪了,还弄得人尽皆知,仿佛生怕李察私下里隐瞒大众寻个理由干掉自己一般!
给强大无比的明朝锦衣卫当打手不算什么,杀人抄家的事情光明顶算是专业对口,一点不会有抗拒心里。
但被安上生死符大家就受不了了,连光明顶的几位大佬都不能命令光明顶帮众去死,更何况是外人
这就是光明顶‘先下手为强’的原因——我都主动给你跪了,难不成你还要动刀子
要是吃相这么难看,今后江湖武林谁还敢投靠明朝
在大西北这块‘武林荒漠’都有这么多大派,要是彻底得罪了江湖武林,到了名派密集的中原和东南沿海,岂不是要一路尸山血海的打过去
打仗都是攻心为上杀人为下,这种道理光明顶高层觉得李察应该能看明白。
事实上,光明顶的提议也确实让李察心动了,可以不浪费一兵一卒驱使光明顶给自己卖命,又何苦跟对方拼个你死我活
虽然李察不担心明军损失,但也不能无故浪费兵力吧。
至于生死符的问题……
大不了等光明顶不听话的时候再调兵灭了就是,不弄生死符操控也无所谓了。
很快,光明顶高层和明军进行了一场亲切和谐的会晤,光明顶在名义上正式成为了大明王国锦衣卫的下属机构,锦衣卫将会以发布任务悬赏的方式驱策光明顶帮众。
如此一来,光明顶高层也算是对帮众有了一个解释,毕竟光干活得不到好处的事情,是不可能长久的。
至于额外支出的费用,李察
264 西域危机
大明西域本土,时间回溯到大明7年年末,这时候灵鹫宫刚刚完犊子不久,获得生死符的李察正在大西北地区到处征募(抓捕)江湖武者加入锦衣卫组织,扩编锦衣卫,同时对那些无法形成团的地方武装和江湖势力进行最后的清扫打击。
这种事情虽然不难,但十分繁杂,需要大量的兵力和时间去慢慢清洗。
好在明军已经占领大西北地区一年了,在均田免债大旗下,新一批西北汉人组成的新兵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对残余地方武装和江湖势力的清洗刚好用来练兵。
同时空出手来的两大野战军团也能充当清洗主力。
然而,就在明王朝一片大好的时期,西域地区却是暗流涌动,而且这股暗流是从李察带兵亲征的时候就开始了!
也就是说,这股暗流已经筹备了一年多时间!
其中有之前被明王朝拆解残存隐姓埋名的大地主士绅子弟,也有始终没有被消灭的色目人独立组织,更多的则是在吐番内战中被打败的吐番部落残余势力!
不得不说,松赞干布在同一实力水准下,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吐番内战中在没有明军干涉下,松赞干布领导的吐番‘中央军’逐步取得了优势。
原本吐番各部落加在一起的力量是超过松赞干布的,只可惜吐番各大部落互不统属,甚至有的还有世仇存在,齐心合力对抗松赞干布自然仅仅停留在名义上,松赞干布只是微微进行了一番远交近攻的战略拉拢,吐番各部落联军就分崩瓦解……
随后就是松赞干布逐个击破的拉锯战了。
只可惜,自从松赞干布从西域回来,在吐番王国中的名声就被一撸到底,普通吐番部民对松赞干布将‘杂牌军’留给明军屠戮十分不满,毕竟其中被留下的吐番‘杂牌军’都是有亲朋好友的。
至于吐番部落的高层,则对松赞干布吞并远征军精华的行为感到愤怒,如此一来,再加上吐番部落高层添油加醋的抹黑松赞干布,吐番王国大半领土从上至下对松赞干布的统治都产生了厌恶情绪。
理所当然的,吐番内战就爆发了……
只可惜,吐番部落的酋长们目光短浅,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一个接一个被松赞干布击败。
而松赞干布为了清洗吐番王国的敌对势力,给隔壁的明国制造麻烦,有计划有规模的将战败的吐番部落向西域驱逐。
毕竟吐番王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和山区,就算松赞干布愿意举起屠刀,想要执行也困难重重,干脆将那些反对自己的部民和部落酋长赶到西域地区。
这就导致西域地区每年都会有大批落魄的吐番部民青壮进入西域地区,边境线上的守备军团和战败吐番部民的冲突经常爆发。
而李察带着明国主力离开后,抽调了大批西域地区兵力,更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吐番部民涌入西域地区!
这些部民虽然大部分都失去了组织,但他们在西域地区并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如果无法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更是连城镇都进不去!
因此,这些吐番人沦为西域地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极大充实了地方土匪强盗的实力,连西域地区本土的土匪都大半被吐番人吞并……
社会的不稳定,理所当然的造成了粮食产量的降低,地方守备军团保卫城镇不受到骚扰没问题,但偏远的乡村就很难保卫了,至于商队被劫掠更是常事!
这种现象在明军
265 林登万
“老大,家伙都已经备好了,现在于阗镇的守备军刚出去围剿一股迁移过来的吐番匪徒,城内只剩下一些巡捕,正是我们动手的好时机!”
一个贼眉鼠眼的色目混血对一个身材高壮的年轻男子汇报道。
到了大明7年年末和大明8年年初的交接之时,明军在大西北地区虽然一路顺风大势已成,但经过一年多的发酵西域地区的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
在于阗城极其周边乡镇中,每一天都有数个乃至两位数的色目人尸体诞生,色目人农奴稍有不顺就会被汉人地方士绅吊起来打,再加上长期吃不饱饭营养不良,被打死者比比皆是。
如果逃跑,只要被抓到基本上就是当众‘剐刑’,那真是生不如死的体验!
地方守备军团都是军功授田兵,再加上装备上的优势,战斗力那是没得说,对付色目人农奴暴动自然是屡战屡胜。
正是地方守备军团的强大,使得汉人士绅变本加厉,丝毫不顾及色目人农奴的感受进行压迫剥削,再加上明国官场上流传着李察不喜欢色目人人种的传言,地方官府自然也就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多也就是象征性的罚一笔钱。
在如此严酷的阶级对立中,首先蓬勃发展的自然是灰色地带,也就是地痞流氓组成的帮派。
而色目人混血儿因为既不是农奴,也不是纯血汉人而遭受社会歧视,大部分都会变成社会底层,成为帮派的新血。
如今的于阗城中,帮派早已被一个年轻的色目人混血儿统一,并在私底下打出了色目兄弟会的旗号,成为周边地区色目人农奴的‘希望’。
当然,如今在西域地区类似的帮派组织多如牛毛,官府根本管不过来,毕竟这些帮派一个个都跟地老鼠一样潜伏着,根本不露头,没法抓捕。
然而,如今得到了一批吐番战败部民加入的色目兄弟会的老大林登万忍不住了,西域其他城市他不知道,但于阗城的状况作为地下世界老大的他非常清楚,就差一根火柴就能擦燃!
之所以于阗城没有崩溃,不过是因为于阗城的守备军太牛逼罢了……
除了军功田支撑的守备军,于阗城上到官府下到巡防营都烂透了,林登万身为色目兄弟会组织的龙头老大还能活的逍遥自在,就是因为巡捕房巡长是他的‘结拜兄弟’!
这个林登万父亲是一个汉人,小时候上过几年学,有点见识,再加上注重朝廷情报收集,在帮派这一行里算是对朝廷战事最了解的那一位了。
自然而然的,林登万得到了李察在大西北地区定鼎胜局的消息!
林登万很清楚,明国的统治是建立在强大军事力量上的,一旦李察带兵回到西域,甚至只需要派一个野战军团回到西域,那群被松赞干布打包驱赶过来的吐番部民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剿灭!
西域地区可不是吐番多山地区!
所以,他如果不想到时候成为朝廷打击的牺牲品,必须在明军主力回归西域前起事。
林登万知道,只要他占领于阗城,打出旗号,社会矛盾积累严重的西域其他城镇就会爆发此起彼伏的色目人大起义。
泵管起义会不会成功,只要能拖住当地守备军团,林登万就有把握坐大!
林登万小时候的经历非常丰富,上过学打过杂工还在军营里伺候过兵大爷,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雇佣兵跟绿皮拼过命!
于阗城因为是距离吐番王国最近的大城,守备军团早已被分割一部分派到边境线清剿吐番部民,比起西域内陆的城市
266 受伤的总是士绅
林登万没有对普通汉人下手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少油水可榨,而且杀光了除了让色目兄弟会荣登明廷第一剿灭对象黑名单外,没有什么好处。
但杀死汉人士绅就不一样了,压迫剥削色目人农奴的主要就是他们,杀了他们可以获得大多数色目农奴的支持。
在林登万的领导下,色目兄弟会分工明确,小部分搜刮于阗城的财富和军械,大部分被调出去攻占县镇乡村,解放色目人农奴!
在这种情况下,色目兄弟会的人数如同滚雪球一般膨胀,被解放的色目人农奴无论是否愿意,都被拉入队伍当中!
等到于阗城的守备军回过神来时,他们面对的色目兄弟会已经不是十倍于己了,而是三十倍于己!
因为守备军总共才不到一千人……
有意思的是,即便拥有三十倍的兵力优势,林登万仍然没有亲率主力跟扑击而来的守备军对抗,反倒是据称而守派出数只偏师袭扰守备军粮道,充分发挥了人数优势。
就这样,色目兄弟会竟然生生坚持了超过一个月时间!
于阗城失守一个月,大大鼓舞了整个西域地区的野心家,各地纷纷掀起了色目人大起义,一拨又一拨的色目人起义军被地方守备军团屠戮一般镇压!
然而,色目人农奴实在是太多了,摁住这一头另一头又起来了,镇压的规模越来越大,守备军来回奔波,导致各地防线频频失守,色目人义军反倒是越少越多!
在这其中,汉人士绅迎来了灾难性报复,比起朝廷官府,色目人农奴更加憎恨直接压迫他们的汉人士绅,只要爆发起义,汉人士绅基本上都会被暴怒的色目人义军杀全家……
只是朝廷官府都自顾不暇啦,自然没办法去保护汉人士绅。
其实在色目人大起义后,西域地区本就不多的汉人就已经快速完成了全民动员,这都是中央朝廷内阁的功劳,陆军大臣早在和平时期就制订了详细的汉人动员计划。
在汉人民少的西域地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到来时保住基本盘。
这套动员机制原本是防备李察亲征期间外敌入侵,但没想到却用在了色目人大起义中。
色目人大起义中,吐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几乎每一支大规模色目人起义军中都能看到吐番部民的身影,比起色目人农奴,经过吐番内战历练过的吐番部民明显战斗力更胜一筹。
这也是色目人大起义没有第一时间被扑灭的原因。
在林登万手下,也是西域地区最大一股色目人义军中,就有着一支全部由吐番部民组成的精锐,这支精锐才是林登万用来对抗守备军的本钱!
别看林登万一直在拉色目人入伙,实际上他很清楚色目人农奴的战斗力有多渣,拉人不过是为了壮大声势,同时让自己有更多的资本罢了。
于阗城攻防战打了一个月后,因为于阗城这个唯一失守的大城在政治上影响太过恶劣,内阁亲自下令抽调了两千多守备军前来协助于阗城守备军围攻于阗城。
然而,就是这么点人把林登万吓跑了……
也不是吓跑,而是林登万亲率色目兄弟会精锐和一部分能打的色目兄弟会青壮离去,打着解放其他地区色目人农奴的旗号。
将原本地痞流氓为主和上万色目人农奴留在城里驻守,充当靶子吸引明军守备军。
事实证明,林登万这一招金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