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之所以不着急,徐齐霖是算着时间来的。啥时紧张,啥时松散,正好把空闲时间留出来,带着小妹到庄子上玩耍几天,算是过个小暑假。

    而他最可心的是把单位食堂建起来了,府上的厨子来干了几天,教了几天,几个同行便学得七七八八。味道嘛,还算说得过去,还有进步的空间。

    反正大家都说不错,徐齐霖也不愿来回跑路,索性就在单位用餐,就在单位午觉。

    单位就是俺的家,又吃又住,这工作态度,没人挑毛病了吧

    啥,公款吃喝嘿嘿,唐朝就兴这个,吃个食堂算什么朝廷可是有规定,州郡一级的行政机构可以定期举行官方宴会,费用由官府支付,称为公宴或者官宴。这样的宴会还允许招妓,费用也是公家出的。

    &n




第三十八章 家师陆羽
    徐齐霖挠了挠头,陪着小心举步上前,往小炭炉里加了几块碎炭,然后便看着李二陛下在玩儿。

    好玩儿吧,没玩儿过吧徐齐霖也不敢轻易开口,心里却是瞎想。

    “坐吧!”李二陛下挥了挥手,放下茶具,捧起书看,头也不抬地吩咐道:“为朕烹茶。”

    “是。”徐齐霖应了一声,坐在李二陛下对面,熟练地操作起来。

    炭炉上的水烧开了,徐齐霖拎起小壶,冲茶点茶,比之前请马周品茶时更加娴熟,冲出的茶也要好上许多。

    夏天嘛,喝茉莉花茶比较好,淡淡的花香,裹在热气中,弥漫开来。

    “陛下,您请。”徐齐霖冲好茶叶,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

    嗯,李二陛下其实一直在偷眼看着,接过茶水,轻轻抿着、细细品着,脸上渐渐浮起了笑容。

    “味道还好。”李二陛下喝完一盏,放下茶杯,拍了拍旁边的书,说道:“此《茶经》写得更好,是要印刷出书嘛”

    徐齐霖又给李二陛下续上一杯,说道:“微臣本待重新誊写后,明日入宫上呈陛下御览。若是陛下恩准,微臣是要印书出版的。”

    李二陛下伸手点了点书上的落款,问道:“此陆羽便是汝曾言的师父”

    “正是。”徐齐霖说道:“虽不言师,亦不视某为徒,但教诲之恩,受益良多,某不敢或忘。”

    李二陛下露出赞赏之色,说道:“尊师崇道,自是应当。然汝师不收你为徒,可有说法”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家师对某言:不须远远远寻师,自是神仙自是师。爱憎不尽难求道,人我仍存枉拜师。某时时琢磨,还是不能全懂。”

    李二陛下沉吟片刻,反复揣摩,果是道家真言,听似简单,却蕴含深奥之理,不禁慨叹道:“不说你这般年纪能理解,便是朕也不敢说全部通晓。果是世外高人,可惜不得一见。你能蒙此高人传授一二,也是机缘造化,当切切珍惜。”

    “可惜微臣只是个凡夫俗子,怕是终难领悟家师真言。”徐齐霖嘿嘿一笑,说道:“悟性如此,微臣也想开了,不必强求。”

    李二陛下翻了下眼睛,显是对徐齐霖这种态度不表赞同,但也没继续唠叨,而是转而问道:“你要印这《茶经》,不只是为师扬名吧”

    “陛下圣明。”徐齐霖拱了拱手,说道:“微臣以为,茶乃中原独有之物,比之丝绸、瓷器、铁器等物,更有其优势……”

    在历史上,茶叶这种蕴含了中国财富、荣耀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智慧的绿叶,曾经被赋予了过多的含义,经济与霸权、战争与和平。

    茶叶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成为了战略物资,使北方游牧民族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

    而真正把茶叶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是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

    为了筹措粮饷进行消灭割据势力的战争,朝廷开始对茶叶征收什一税——茶叶销售收入的十分之一将被作为税金征收。

    到了唐文宗大和年初,文宗皇帝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就是茶榷制度,使茶叶成为国家垄断的交易,由官府统购统销来解决茶叶的定价问题。

    而茶榷制度从唐文宗时期制定以来,成为绵延千年的国策,直到太平天国以后才被取消。

    到了宋朝、明朝的时候,朝廷都把茶叶这件武器用得纯熟无比。茶马互市由此成为“假市易以羁縻控驭”、“以茶制戎”的制番上策,屡试不爽。

    &



第三十九章 清心咒
    初唐之时,禀承汉初和汉末之政,不为民争利,盐铁没有实行专卖制度。直到安史之乱后,为了筹措军费,唐朝始立榷盐法,将盐户生产的盐全部低价收购起来,然后再高价卖给民众。

    随后,宋、元、明、清都把盐利视为生命线。所谓“鬻海之利居其半”,盐利甚至能达到国家岁入的一半。

    朝廷、地方官员、盐商竞相分肥,导致食盐成本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民众的财富源源流入国库,也养肥了地方官员和寻租的盐商。

    所以,徐齐霖才没那么狠,建议政府把茶叶搞个一包到底,也就是禁榷制度。

    其实,早在汉昭帝时期,便有了《盐铁论》记载的大辩论。

    “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这种自由经济主张,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原则:即政府只能以适当的税率收税的形式,而不是经营一般性商业的形式获得提供公共物品的资源。

    也正是这种留有余地的方式,才能和李二陛下“不为民争利”的原则,比较贴边儿,也才有可能获得李二陛下的通过。

    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是比较复杂,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动用政府的力量,需要群臣讨论通过。

    关键是徐齐霖剖析得明白,茶叶这么搞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是控驭游牧民族的有利武器。上升到国家安危的长远大计,实施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了。

    “拟个详细的谏议奏章,朕交有司讨论实施。”李二陛下心中狂喜,但脸上却没太表现出来,还用带有不满的口气揶揄道:“你这小子,不就是光想鬼主意,开个头儿便交给别人去办,懒惰!”

    徐齐霖嘿嘿一笑,说道:“陛下知微臣懒惰,可谓知人识人,英明之至。”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对这惫懒小子也是无奈,转而又挑起别的毛病来,“你不是在研究羊毛纺织嘛,怎地不务正业,搞起茶叶来了”

    徐齐霖赶忙起身,走到旁边的木架子旁,取过两个木盒子,放在桌上,打开让李二陛下观看。

    “这是经过洗毛、除杂、梳毛等工序,得到的羊毛。”徐齐霖指点着说道:“从外表上看,微臣还不知其孰优孰劣,哪种更适合纺线织布”

    李二陛下伸手抓起一撮,又捻又撕,还凑到鼻下闻了闻,说道:“也就是说,第一阶段已经研制成功,接下来便是纺线织布的实验喽”

    “正是。”徐齐霖说道:“微臣已经派人去寻会纺善织的女子,一边试验纺织,一边改造机械,估计很快就会有结果。”

    “寻几个织女还用费事”李二陛下瞪了徐齐霖一眼,说道:“朕看你就是偷懒拖延。”

    说着,李二陛下招呼门外的侍卫进来,命他去掖庭宫,让掖庭局令挑选几个纺织技术不错的女工,带上纺织机械速速过来。

    掖庭的前身是西汉时的“永巷”,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就把曾经最得宠的戚夫人囚禁于此,让她每日舂米,后来又派人将其做成人彘。

    后来汉武帝将“永巷”改为“掖庭”,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唐朝。

    在唐朝,掖庭是宫女居住的地方,同时又负责关押有罪的嫔妃、公主,还有被籍没的犯罪官吏的妻女。

    掖庭局则是专门负责管理掖庭的机构,通常设令二人,丞二人,宫教博士若干。除此之外,还会提拔一些女宫官参与管理,她们在宫人里是地位是比较高的。

    &nb



第四十章 掖庭奴婢,免费劳力
    “大道精深,无丝毫虚伪与造作,汝师真乃世外高人啊!”李二陛下揣摩其意,连连感叹,突然又转头对徐齐霖笑道:“齐霖这楷书写得极佳,已有宗师风范。”

    废话,颜真卿大师上身,写得能不好嘛不过,还得把想好的理由说出来,别和日后所写相差甚大,老找颜大师上身,也挺麻烦的。

    徐齐霖躬身答道:“微臣欲写《清心咒》献与陛下时,万籁俱寂之夜只闻蝉鸣草动,心绪平和,思及家师,又感陛下知遇之恩,下笔如有神助,一挥而就。其后观之,也自觉乃是平生佳作,欲再写出,却颇不如意。”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这也算正常。写书法和作诗都讲究个灵感和环境,心境不同,作品中便能表现出来。来个超水平发挥啥的,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和感受。

    “甚好,甚好。”李二陛下观看着这雄秀端庄的字迹,默诵着《清心咒》,揣摩其中精深的思想,连连点头称赞,“当装裱起来,挂在朕的书案前,时时诵念,才能悟其真意。”

    对喽,这么干就对喽!以后的史书上就会有这么一段:太宗悬徐氏齐霖手书之《清心咒》于案前,时时诵念,悟其真意。

    牛掰不,真特么牛掰!

    徐齐霖心中得意,还得使劲憋着,痛并快乐的感觉,酸爽啊!

    李二陛下默诵了几遍《清心咒》,又有感而发,苦笑道:“若早有此咒,朕也不会因心绪烦乱而出宫了。亦不过是些许小事,却有人犯颜直谏,偏不让朕心中痛快。”

    哦,原来是又被啪啪打脸啦!这是到我这里来寻求安慰,还是要拿我当出气筒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子曰:国有诤臣不亡国,家有犟子不败家。若谏议有理,陛下纳之;若不合理,便只当轻风拂面。又何必为此心烦呢”

    李二陛下皱了下眉,一边思索,一边疑惑地问道:“这句话是何书所载朕如何不记得”

    徐齐霖只是顺口一说,没想到李二陛下刨根问底,不禁磁愣了眼睛,嘴巴微张,半晌才讪笑道:“这个,是小子随口胡说,陛下不必费神思虑。”

    李二陛下眉毛一挑,给气乐了,笑骂道:“臭小子,胆大包天,敢消遣圣人。要不是实话实说,朕今晚都要搜肠刮肚、辗转难眠了。”

    徐齐霖嘿嘿笑着,说道:“陛下好学,微臣不及。”

    李二陛下心情大畅,被怂被打脸的郁闷一扫而空,茶香扑鼻,窗外不远处还有爱女在网床上悠悠荡荡。心血来潮到了这里,还真是对了。

    徐齐霖又殷勤奉茶,给李二陛下讲解下茶道的规矩。君臣二人有问有答,倒也融洽。

    正在这时,侍卫回报,掖庭令带着挑选出的善纺女奴已经来到。

    这种事情哪用李二陛下出面,徐齐霖请命之后,抱着两个羊毛盒子出屋赶去。

    我去,这是纺线试验哪,还是要开工坊

    看到几十号人在肃立等候,徐齐霖吓了一跳。可能是侍卫没说清楚,也可能是掖庭令猛拍马屁,反正这三四斤羊毛是真不够纺的。

    掖庭令不过是从七品下的小官,看见徐齐霖过来,赶忙躬身施礼,“可是徐库丞当面,咱家胡朝恩有礼了。”

    “有礼,有礼。”徐齐霖把盒子放下,拱手还礼,说道:“只是些许的羊毛纺线,胡令竟如此重视,多谢多谢。”

    “不敢,不敢。”胡朝恩没见到陛下,心里有点小失望,但对徐齐霖



第四十一章 纺线,要几个西瓜尝尝
    纺车在汉代已经成为普遍的纺纱工具,手摇式最为常见。因卧式只需一个人操作,更为方便,用的也是最多。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便的纺线工具,那就是纺锤,象个吊在空中的陀螺,拔其旋转就能纺出纱,再把纱纺成线,家家户户都可以拥有。

    徐齐霖的目光移注到随奴婢而带来的几架织机上,结构看得不是很清楚,便起身走过去仔细观察。

    古织机种类繁多,按照演变历史可分为原始腰机、综版织机、梯架式织机,斜织机等等;按照丝织品的不同又可分为绢织机、罗织机、绫织机、漳缎织机等。

    徐齐霖在织机上摆弄了一下,不得要领,伸手叫过旁边的一个奴婢,问道:“这玩艺儿能织多粗的线”

    奴婢恭谨地施礼,半张着嘴巴,却不好解答徐齐霖的提问。

    徐齐霖自失地笑了笑,也察觉自己问得有问题,便伸手指了指,说道:“你去看看她们纺的纱线,差不多就是那样的粗细,再回来告诉我。”

    奴婢领命而去,仔细看了看,走回来向徐齐霖禀报道:“奴婢看那线的粗细,或许麻布织机可以。”

    麻布又称夏布,因为纤维较粗、孔隙较大,气候炎热时穿着颇为凉快。麻葛织就的衣服,比绢帛等自是差了很大的档次,多为百姓穿着。

    但麻葛布也有极少量的精品,比如黄润布,以轻细见称,纱支非常纤细,据说整匹布竟能卷置于一节竹筒之内。

    还有带花纹的阑干布,不仅纱支细致,纹样也十分艳丽,当时有人形容它为“织成文章如绫锦”,说它的华美竟然可与绫锦相比。

    而能把粗糙葛麻处理加工成轻细的纱,耗费的人力、时间,自然是极大的。价格也不是老百姓能承受的,只有皇家和豪富能够享受。

    徐齐霖在奴婢的指引下,又去看了麻布织机,觉得只要稍微改动一下,使其适应毛线的粗细,便足可使用。

    时间不大,或者说人多力量大,两盒羊毛都纺成了毛线,徐齐霖看着不错,不愧是纺织高手。他拿上盒子,进去向李二陛下奏报。

    李二陛下在屋内喝着茶水,翻看着《茶经》,倒也惬意舒适得很。见徐齐霖把纺好的毛线拿来,随便地看了看,还比较满意。

    “比蚕丝粗,比葛麻细软,可还要织出布匹方能辨别优劣。”李二陛下说道:“今天怕是不成了,你让掖庭令把毛线带回去,让她们连夜织出来,明天送去千秋殿。”

    徐齐霖应喏一声,把毛线盒子又抱出来,交给胡朝恩,又转达了李二陛下的口谕。

    “老奴遵旨。”胡朝恩躬身深施一礼,把毛线交给宫人,跟徐齐霖告辞,带着几十号人离去。

    徐齐霖再次回到屋中,发现晋阳公主也在。小公举悠荡够了,还让宫人拿下了吊床,看来是打算回宫玩儿的。

    “陛下,微臣想请个恩典。”徐齐霖还给小公举准备了礼物,一套玩偶茶杯,趁着小公举稀罕的时候,腆颜向李二陛下说道:“微臣只听说寒瓜好吃,可长这么大还没尝过,真是——这个……”

    李二陛下看着徐齐霖那副样子,有些好笑,摆了摆手,说道:“寒瓜可是珍贵得很,朕一年也吃不上几个。”

    骗鬼哪,西瓜种得是不多,可也没到珍贵的份儿上吧徐齐霖眨着眼睛,猜测李二陛下还有话说。
1...3435363738...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