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都不差钱,只要穿着、盖着舒服暖和,谁不喜欢呢而且,这售价也配得起身份,没有才跌份呢!
不用说别人,连李二陛下也觉得好。细棉内衣穿在身上,既不象麻布那般粗糙,又不象丝绸那般冷滑不吸汗,可舒服了。
软软暖暖的棉被窝,在冬天简直就是抵挡不住的诱惑,比毛毯好得不是一点。
已经有了火炕,嫌热就是内衣加马甲,显得就是那么干净利索。
李二陛下这时候才明白徐齐霖为何念念不忘了,棉花还真是个好东西,大盈库这下子又有了个大进项,比毛纺还要有前途。
而且,推广种植的话,对老百姓的生活将带来极大的变化。民间的口碑嘛,李二陛下还是很在意的。
兕子觉得身上舒服了,嘻笑着拿起牦牛肉干往父皇嘴里送,“父皇,吃肉干,越嚼越香。”
新城眨眨眼睛,也从茶几上拿起零食喂父皇,“父皇,吃葡萄干儿。”
李二陛下美滋滋,爱女的孝敬,来者不拒,边吃边点头称赞,说道:“甘州特产,味道不错。”
“是呀,都是小舅送的。”新城说道:“小舅还写信说,送来了几十头,什么,什么曲羊,过年就能吃上羊肉,可好吃了。”
“是玛曲草原的欧拉羊。”兕子说道:“每头有上百斤,肉味鲜美。”
“对,对,就是欧拉羊。”新城连连点着小脑袋。
李二陛下翻了翻眼睛,心道:这个臭小子,可抓住公主的弱点了,不是好吃的,就是好玩儿的。你听,这小舅叫得,多顺嘴。
兕子坐在李二陛下身旁,挽着他的胳膊说道:“新戏很好看呢,请他们到皇家戏院演两场呗!”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说道:“快过年了,请戏班子来热闹一下,也无不可。”
兕子和新城都笑了起来,这下又能出宫放松了。
“丽质的身体可好”李二陛下问道:“她身有气疾,需多多静养。你们俩呀,可不好老去让她陪你们玩耍。”
兕子说道:“阿姐按小舅给的方子食疗茶疗,现在的身体挺好呀!再说,我和新城也不用她陪,也不让她累着。”
嗯,姐妹情深,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李二陛下很欣慰,伸手拍了拍女儿的小肩膀。
新城吃着葡萄干儿,说道:“在小昭家,我们还磨豆腐来着,嫩嬾的,很好吃。”
“听说,最近京城里也流行吃豆腐。”李二陛下说道:“还有豆浆、果子,豆腐脑、胡饼,似乎倒成了标准的早餐。”
“我们都吃过耶。”新城咧着小嘴笑道:“可我更喜欢吃豆花,加糖最好吃了。”
兕子说道:“现在街市上卖的不少,原来的胡饼店,差不多都要加上豆腐脑。甘州传来的吃法,用甘州的大豆做的最正宗。”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说道:“这又是齐霖的主意,大豆还不是一样。甘州的就有什么特别不成”
“可店铺都说自家用的是甘州大豆呀!”兕子替小舅辩解道:“应该是不一样吧,要不怎么都认呢!”
李二陛下嘿嘿一笑,倒也不与女儿争辩,他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
其实,李二陛下知道的比这些更多。
因为甘州,长安城里的变化还真不少。早餐嘛,只是其中之一。就象现在的烧烤,若是不放甘州孜然,肯定被人认为不正宗,不地道。
而更大的变化则是奴隶的供不应求,很多权贵豪富都在购买奴婢,特别是壮实的男劳力,价格涨了一倍不止。
原因很简单,棉花收获了,暴利便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能大规模种植,不受朝廷法令限制的,便只有甘、肃、凉这三州。
徐齐霖赴任时,曾推出租地买地的诸般政策,现在不仅依然有效,还扩展到了肃州和凉州。
尽管对权贵官僚来说,土地不能自由买卖,可租地种棉,依然是个大进项。自家没那么多劳力的话,家僮奴仆能凑数,再就是打奴隶,也就是贱民的主意了。
甚至有更贪财的,还想着自种自收自纺自销呢!尽管大盈库掌握着棉纺技术,可徐齐霖已经透出口风,可以技术转让,只要交专利费即可。
当然,这种要交专利费的,肯定会有相应的规定。比如几架纺机,多少纱绽,至少也是个作坊。至于个人家的纺织生产,自然不在此列。
李二陛下对此也是乐见其成,能够加快甘、肃、凉三州的开发建设,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今不用硬性命令,便有人前往三州种植生产,积极性还很高,还不是好事情
而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足有数万官奴被迁往甘州,对徐齐霖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对迁往河西,官奴却还趋之若骛,只为摆脱奴婢身份,以及那个能证明是自由身的“市籍”。
现在不仅仅是权贵官僚盯上了棉花种植的利益,很多胡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好处。除了种植赢利,同样具有吸引力的还有入籍这项政
第277章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提到江南,冯智戴似乎更有话题,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岭南的风土人情,山川名胜。
顺便,冯智戴也把和大盈库的合作赞扬了一番。不管是白糖产业,还是胡椒基地,更有今年镜子的海贸。
“共利共赢嘛,冯兄不必如此夸赞。”徐齐霖笑道:“这是某向来的主张,冯兄应是心中最清楚的。”
冯智戴连连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某对齐霖的经营钦服备至。此番前来,还是有求于齐霖。”
徐齐霖知道要说到正题了,便笑着说道:“冯兄不必见外,说求太客气了。有话自管讲来,某能做到,绝不推辞。”
冯智戴端起酒杯敬了一下,说道:“敢问齐霖,这棉花在岭南能否种植啊”
能啊,那太能了。你不认识黄道婆吧,那就是在海南跟黎族人学的棉纺,后来在松江发扬光大的。
徐齐霖抬头看着冯智戴,却没有马上回答。
按照徐齐霖的设想,明年把棉籽全在河西种植,数量比今年要多上几十倍。但要向全国推广种植,棉种却还是不够,要到高昌去收购。
也就是说,要到后年再种一季,才具备向其他地方输出棉籽,推广种植的条件。
算下来,哪怕是三年或五年的时间,想在全国推广,也面临着棉籽不足的困难。
棉花的暴利是眼见的事实,那些前来河西租地种植的权贵富豪就是冲着棉花来的,要可劲儿地种,徐齐霖也是满足不了。
冯智戴突然问起岭南种棉花,徐齐霖不得不谨慎对待。
因为,李二陛下已给他下了谕旨,棉籽不准买卖,都要控制在大盈库手中。在河西的粮棉种植比例,也要严格控制。
虽然棉花能挣大钱,可粮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支柱,河西也还是要供应西域驻挥的后勤基地。
所以,徐齐霖也下了官府文件,不管是自家的土地,还是租的,粮棉比例至少要保证六四开。
根据田亩和产量的计算,六四开的种植比例,不仅能保证河西粮食的自给自足,还能向西域输送近百万石,也就满足了李二陛下的要求。
其实,规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是必须实施的政策,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在河西先施行,也有李二陛下考察摸底的意思。等到向全国推广种植的时候,也好有个依据。
口中食,身上衣,这是社会稳定的两大基石。而吃食,却要比衣服更重要。
冯智戴见徐齐霖没说话,笑了笑,伸手端壶给徐齐霖倒上一杯,说道:“想必朝廷另有规划,某倒是让齐霖为难了。”
徐齐霖眨巴着眼睛,半晌才嘿然一笑,说道:“实不相瞒,朝廷对棉花种植确实有规划。但冯兄所问的,却不在此列。棉花嘛,在岭南可以种植。”
冯智戴稍微松了口气,举杯再敬,说道:“不知这棉花要放开种植的话,需要几年时间”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这个,某却不知。在某算来,少说也要三五年吧!”
停顿了一下,他反问道:“冯家有意在岭南植棉凭耿国公的名头,上奏朝廷即是啊!”
冯智戴苦笑摇头,说道:“齐霖有所不知,此时非彼时,家父生恐朝廷见罪,哪敢再向棉花伸手。”
徐齐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冯兄请详说。”
冯智戴叹了口气,闷下一杯酒,才把请奏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被三次拒绝,弄得冯家疑神疑鬼、心神不宁的事情讲了一遍。
“冯家乃大唐忠臣,请设市舶司也出于至诚,奈何陛下再三不允——”冯智戴很是苦恼的样子,“不知其中利害,让冯家不得安心啊!”
嘿,还有这样的事儿呀!送礼送不出去还挺难受,拒礼清廉的李二陛下又是怎样的心思呢
徐齐霖捻着酒杯,陷入了沉思。
设立市舶司,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帝连这点威权都没有,那还算是大唐嘛
但李二陛下没有准奏,可能是出于稳定的需要。出动大军征伐高昌,自然不希望别的地方出什么事情。
在李二陛下看来,征伐高昌明年就能完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晚上一年,影响不大。
可区别对待却让冯家忐忑不安,李二陛下越是拒绝,老冯就越是琢磨这里面有事儿。
怀疑自家的忠心,怀疑自己是在试探,担心准奏之后自家会造反,朝廷还没准备好镇压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意外,都是没学会徐齐霖的换位思考造成的。
李二陛下有自己的想法,冯盎也有个人的心思。本来没啥事儿,可误会就在胡思乱想中产生了。
这特么的谁也不怪,要怪就怪人的心思太复杂,最难揣摩。
熟知历史的徐齐霖,知道冯盎多半是忠心,造反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李二陛下不知道呀,管你是真忠还是假意,拖上一年最保险。
冯智戴远地儿跑来,棉花只是个由头,真实的意图却是想从徐齐霖这里得到些消息。毕竟他在京城,虽是大撒钱财、广结善缘,可却没有结交到哪个重臣。
当时的人们地域歧视还是很重的,冯家堪称南霸天,可却和胡人一样被称为“胡越”,野蛮不开化的篾称。
连许敬宗嫁女入冯家,还被人戳脊梁骨,骂他贪图“酋长”的彩礼。看见没,什么南霸天、耿国公,在人们眼里,就是个“酋长”。
而徐齐霖却没有这种观念,与冯智戴相处也是亲近随和。更重要的是,徐齐霖深得陛下信重,有些事情,他更懂陛下的心思。
被冯智戴的又一声叹息唤回了思绪,徐齐霖觉得这事儿吧,好象也能解开,就是需要个中间人。
想到这里,徐齐霖开口宽慰道:“冯兄不必愁恼,这事吧,肯定有解决之道。陛下绝无疑国公之意,国公也是赤胆忠心……”
“如何解决,还望齐霖教我。”冯智戴眼睛一亮,好象就等着徐齐霖这句话似的,急不可待地追问道。
“这个——”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待某三思,认真考虑后再给冯兄答复。”
冯智戴略有点小失望,便好歹还不算彻底失望。调整了下情绪,与徐齐霖把酒言欢,暂把此事放下。
反正得在甘州过完年再走,又是住在徐齐霖府中,还怕得不到他出的主意
……………
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等于把关税收归国有,绝了冯家的一大进项。
对于冯盎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封疆大吏,李二陛下肯定是安抚为上,也就是给冯盎适当的补偿。
可这个补偿却不好拿捏,人家已是国公,家资豪富,从官阶到赏赐,都很令李二陛下感到头痛吧
而冯智戴提到了棉花,却给了徐齐霖一个灵感。早晚要推广种植,何不先给冯家干上两三年,利润就作为收回关税的补偿,两全其美呀!
本来徐齐霖就想着把棉纺产业作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之一,冯家就在广州,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n
第278章 二傻子也逃婚?
两年,或者三年,对于徐齐霖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所谓的苦寒,现下并不存在。尽管风大一些,可他又不是女人,还要什么白皙细嫩的脸面。
斯嘉丽、阿佳妮则不同,出门带帷帽,闲时就往脸上贴瓜皮、抹奶液,相当地注意皮肤的保养。
这倒也给徐齐霖发现了一个发财的路数,实验之后把秘方送去徐家工坊。很快,护肤乳便推向了市场。
徐家工坊早就能制造沐浴露、香皂,徐齐霖只不过是把工序进行了增加,利用了其中的硬脂酸和甘油,再混以香料、奶液等,弄出来的山寨版而已。
但在甘州,甚至是西域,因为风沙大、气候干燥的原因,这种能保湿护肤的产品立刻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其实,除了镜子、丝绸、茶叶、瓷器等国家配给的物资外,徐家工坊的香露和洗浴用品,早在长安时,便是胡商极青睐的出口商货。
所以,徐齐霖的身家持续上涨,标准的富豪一个。只不过,他不显摆。什么豪华宅院,什么蓄养歌伎,什么奢侈美宴,从来不搞。
正因为自家的产业已是长期采掘的金山,徐齐霖便从来不在公费上伸手。这可能也就是“富长良心”的例子吧,完全没必要贪污受贿嘛!
当然,低调是低调,可不是节俭。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徐齐霖不求豪奢,但必须舒服。
穿越到大唐,不就是来享受的
表面上的穿金戴银是给外人看的,土包子开花的那种,太浅薄;徐齐霖要的是内在,也不用向别人炫富,没品味。
离过年还有两天,按照朝廷规定,可以休官假了。徐齐霖领着两个侍女在商贸区逛了大半天,又吃又喝,又买又玩,日近黄昏时才回到城内府宅。
“阿郎,有长安来客。”管家上来禀报,脸色有些怪异,“在厅堂里呆了一下午,又吃又喝,还让下人给他安排住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