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秋剑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过天桥

    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这李山乃是宗师之境的强者,而且还是领悟了内劲的那种,实力绝对能够对他构成致命的威胁,一刻不死,终究是隐患。

    毕竟大前夜时刺杀自己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

    所以还是直接宰了的好。

    确定李山身上再无他物之后,便就离去,只留下了那将眼珠子瞪得老大的尸身。

    此人说起来也令人唏嘘,堂堂的无道阁在魏阳郡的头头,掌握无数人的生杀大权,又处心积虑的培养自己的影子,为了潜伏自己,甚至都甘心做自己影子的手下,在背后控制整个魏阳郡。

    而且还是宗师之境的超级高手,这般处心积虑,小心翼翼,终究还是死了,让人忍不住的感叹。

    不过古秋并没有离开,毕竟此人已死,目前已知道的所有关于无道阁的线索都尽数断了,这块玉牌暂时可没什么用。

    通过这几日在吕府的观察,他自然知道李山的房间在何处,悄悄潜入其中,仔细的搜了一遍,不过并没有什么发现。

    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去了那位吕老爷的房间之中,翻了几遍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有用的东西。

    无道阁在魏阳郡之中所有潜藏之人的花名册。

    本是随意的翻看着,但到后面脸色却越来越凝重惊骇,里面牵扯之人实在太多,几乎涉及到各个县的各个方面,有官府里当差的,有大富商贾,还有混迹于社会之中各行各业的。

    足有上千人之巨,不说别的,就是把在册上的所有的官府众人全部铲除,那么整个魏阳郡的官场上将发生一场大地震,或许直接瘫痪了未可知。

    脸色阴沉变换着,难以置信这无道阁居然已经暗中发展到这般可怕的地步,或许那李山所说的三成,还是说少了的…

    将其收起来,确定了一番没什么有线索的东西后,便就离去,此刻吕府大门已经关闭,直接跳墙而出,走在着街道之上。

    此事总算是了结,哼着小曲,优哉游哉的朝着客栈走去。

    而就在此刻,吕府之中的一位下人正好走入后院之中,吕府后院灯火暗弱,甚至都有些漆黑,突然间只感觉有一块石头在脚下直接摔到了“这他妈谁啊,东西都随便放”

    他记得清楚,这里本就是一片平坦,怎么可能被扳倒呢

    “别让我知道是谁,看我不收拾你丫的…”

    嘴里骂骂咧咧的,吃痛着,先搓了搓自己的手掌,又揉了揉自己的膝盖。

    然后站起身子来,走到那东西面前,仔细的瞅着,陡然间,原本忿忿的眼神陡然间变得急剧收缩起来,仿佛是见到鬼了。

    随后瞬间,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将整个吕府都吵醒了。

    这下可好了,原本操忙了三四天的吕府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这下,又得热闹起来了。

    古秋回到了客栈里,这一次难得没有要酒,而是直接回了自己房中,到头就睡,今天的他确实有点累了,尤其是对战李山的最后时刻所施展出来的力量,对于此刻的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必须得好生休养才可。

    这一觉睡得倒舒坦,直到日上三竿才算幽幽醒来,外面寒风虽冷不过古秋可没有懒床的习惯,直接爬了起来,心满意足,昨夜的倦意也消失了大半,原本惨白的脸色恢复了么红润。

    收拾好后便下了楼,也算是上午边上,这客栈又逐渐熙攘起来,肚子叫嚷着,不过今日可没有烩菜和宴席了,依旧要了老几样。

    一旁人的议论传入古秋耳中。

    “这吕府究竟是怎么了吕老爷昨日刚刚下葬,那李山当夜就在自家后院之中又被人割了喉…”

    “是啊,这是整个涉淇都传遍了,都说邪门,莫不是着吕家真的惹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了”

    “谁知道呢对了,我听吕府之人说,有一人倒是形迹可疑,这几日整日混迹在吕府之中,仿佛跟那李山相识,而且最后也是那人跟李山最后接触的,之后在发现李山时就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是吗那人长什么样,可得离得远一些”

    “听说是个俊朗的少年,腰间总是挎着一柄短刀…”

    “吕府已经报官了,官府正在搜查。”

    “还是快点将此人抓住的好,仔细审问,说不定吕老爷也是此人杀的…”

    古秋正在吃东西,听着不由一愣,这人怎么听都是在说自己。

    虽然他知道那位县令不敢抓他,但他也不想惹麻烦,将短刀藏了起来,这短刀确实有点扎眼,接着开始自顾自的吃起来。

    酒足饭饱一抹嘴,道了句“小二,结账…”也不等那小二来,留下了几两碎银子,便就离开。

    这几两银子倒也够付着几天的房钱和饭钱了。

    到后面的厩棚里把小黄牵了出来,这几日未曾动弹,再加上草料管够,小黄似乎不再从前那么柴瘦如狗,开始蓄些膘了,看上去顺眼很多。

    牵着便向城外而去,路过那吕府果不其然,昨夜撤下的招魂幡白灯笼,再一次挂了上去,不过相较于吕老爷的风光大葬,这李山的就显得寒酸多了。

    前来吊唁的人也是零星散散,简直跟前几日的热闹有着天壤之别。

    望着笑了笑,接着朝西便城门而去,一路之上并未官差盘查和询问,就是在城门口也是如此,出了城门古秋口中道了句“你倒是识趣的多…”

    随后骑上小黄,一路向西…




第四十二章:天上人间何处寻?
    大江之上,波澜壮阔,云摇浪起。

    周围千帆竟过百舸争流,拥挤热闹,此刻的古秋正矗立与一舟船头之上,望着此景,心中有些感慨。

    这长丰江很宽阔,此刻虽值寒冬,但并不会凝冰封道,一年四季都是天然的运输动脉,承载着无数人的去路和归途。

    可以这么说,长丰江乃是大雍朝之中最繁忙的一条黄金水道,连接东西,更成就了河道两岸无数的繁荣璀璨和万家灯火。

    无数人因河而生,因河而存,若没有这条河,甚至大雍朝绝不会有如今这般强盛。

    呼啸的寒风迎面吹来也不觉得冷,反而有一种精神重抖擞的感觉。

    古秋下一站所要去的便是大雍西部四道之一的淮陵道的道总首府淮安城,当然路途遥远,虽然淮凌道与西山道相邻,但一道之地是在太过于宽阔庞大。

    而魏阳郡距离那淮安城足有数千里之远,考虑到如此长的行程还有自己的屁股能不能受得了,古秋骑着小黄走到富水县大渡口时,仔细琢磨了一番,二者相较之下,还是果断选择了乘船而行。

    乘船可日夜兼程,虽然长丰江是顺水东去,前往淮安城是逆流,不过经验丰富的舵手凭借这桅杆风向还有人力划桨,这速度也要比骑马快的多。

    魏阳郡多平原,一望无际,可出了魏阳郡后,虽说河道两岸依旧是平坦的冲击平原,但向着两边极目远眺而去,便会发现,那辽阔的山影开始慢慢浮现,到后面接连不断。

    而入了淮凌道后,其状更甚,河道两岸如同两条盘虬万里的蛰伏巨龙,随着行船而跃动着,透着些凶煞壮阔的气息。

    一晃七八日的光景已过,此刻已经入了淮阳郡,入了淮阳郡那淮安城便就近在咫尺了。

    古秋从船舱里出来,这艘船很大,乃是某家商号的货运之船,这商号倒是会做生意,载货之余又拉客,一举两得。

    活动了一番,走到船尾:“大叔,今天能到淮安吗”

    后面一中年便是这艘船的船主,见到古秋不由笑了笑,很显然这几日算是混熟了:“小子,今天醒的倒早啊…能,估摸着中午就到淮安城了…”

    这中年汉子操着一口淮陵口音,虽然晦涩但也不生硬,反而有种亲切朴实的感觉,

    古秋也笑了笑:“淮安可有啥好去处啊”

    “小子,那你可算是问对人咧…”

    “淮安城可是聚天下春花风月之盛啊。”一说起这个,此人脸色也浮出一抹迷醉的笑意来。

    古秋也觉得好笑,追问道:“倒是个怎么个春花风月之法儿”

    “那几句诗你总该听过吧…”此人说着自顾自的学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淮安…”

    “还有句怎么说来这…”皱眉思索着,就在嘴边可就怎么也想不起。

    或许是大老粗惯了说起这些文绉绉的话来,总觉得不伦不类的。

    古秋见状更觉得可乐的紧,将话接过来:“大叔,是不是,春风十里繁华尽,卷上珠帘总不如”

    “对对对,就是这句,哈哈哈…”这中年船夫不由大笑道:“看不出来你小子懂得还不少,看着倒是块读书读书的料儿,好好学,指不定哪天中举了,那时候才知道什么叫春风十里迎君来,万展花枝送君归啊…”

    这船夫也不知从哪儿诌了句诗道,后二人相视一眼,皆是一阵大笑,古秋望着此人打趣道:“大叔,你才是真人不露相啊…”

    这船夫倒也不怯:“咱也是念过几天私塾的好吧,不过那时候光记这些靡靡之词儿了,这可比那些圣人之言可好记多了…”

    “哈哈,大叔,咱俩倒是同道中人。”古秋也大笑着。

    “我给你仔细讲讲啊…”说着这大叔越是来了兴致道:“淮安春风何止十里哈哈,朱雀玉桥,青红明珠那是数不胜数…”

    “听过淮陵四绝四伶的大名吧…”

    古秋点了点头,从前倒是有所耳闻。

    “红袖玉宇楼,刚才说的四绝四伶尽出其中,号称淮陵八艳,艳冠大雍,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大雍第一名楼,是无数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啊,小子我告诉你,这辈子要是不去一趟,就算是白活了…”这中年大叔目光中微微闪烁,满是迷离沉醉,甚至还忍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古秋见状不由觉得好笑的问道:“那大叔你去过吗”

    这人脸色一愣,露出抹憾色:“哪里可不是寻常人能去的…”

    回过神来后,瞥了眼古秋道:“你小子也先别想了,等你中上举了再去也不迟,在说了淮安名楼又不止红袖楼一家,除了这红袖楼之外,但凡你在城内随意寻上一处烟花柳巷,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天上人间,淮安酒清冽润喉不醉人可淮安的美人,滋滋…”不断的摇着头似是在回味着什么。

    “到时候你小子就知道什么叫楚腰纤细掌中柔了,可别溺死在里面就好…”回过神来,为掩饰尴尬,还不忘向着古秋告诫道。

    古秋听后暗中觉得好笑,也不拆穿,一脸受教了的模样。

    半晌光景一晃而至,那淮安城的轮廓慢慢的浮现在了水雾沼沼的尽头处,越来越壮阔了,隔着老远都能听到城内的热闹。

    走进河道越越来越拥挤,来往的大小船只是在太多,让人应接不暇,不过幸好淮安城半边靠水,城内河网密布,水道弯弯,蔓延至城内的大部分角落,大小船只入至城内了便就好上一些了。

    终于来到了城内的一处码头,船手招呼着客人下船,待到客人走完了,再开始卸货。

    古秋牵着小黄,跟那位大叔告别之后,算是上了岸,一上岸便是城内,果然来往熙攘,热闹非凡,而且目力所及,果然河道纵横交错,拱桥遍布。

    相较之下,这淮安城比伏泽城都要大得多,当然伏泽城也不小,位于长丰江东西中心的通衢之地,更是前朝陪都,地位重要。

    但着淮安城更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丰江足有数万里之长,但过了淮安城后,再往上地势险峻,自然无法通航,所以长丰江的航运至此终结,若西部四道数百城池若想走水运的话,便就需要涌至淮安城来,如此种种,所以便造就了这座淮安城…

    古秋深嗅了一口,似乎都能闻到些胭脂水粉的香味,却是容易让人沉迷其中。

    牵着小黄按照那位刚才那位大叔所推荐的客栈的方位走去,过了几条街,上了几座桥,一家客栈映入眼帘,这客栈不大,不过却很热闹,看着围在此地的都是些平头百姓。

    古秋正喜欢热闹,将小黄的缰绳交给迎来的小厮,随后便跨步入了客栈。

    或许是一方水土一方人,这淮凌道的饮食跟魏阳郡都有些不一样,面条都少有,多是米饭,古秋的肚儿是杂货铺,啥都不挑,这几年走南闯北苦都吃了不少,更何况米饭了,这可是好东西。

    要了几样菜两碗米饭,想起那位大叔所说的淮安酒也比较好奇,同样要了一壶。

    上来之后,倒酒入盅,这酒竟是黄色的,闻了闻,醇香四溢,倒是从来没喝过,随后饮酒入喉,并没有相像中的那般辛辣,反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味道,涩中带着一丝甘甜,柔和绵软,香醇爽口…

    虽不似东面的酒那般粗犷热烈,有种辛辣噬心的痛快,但也别有一番滋味,相较之下倒也分不出好坏了,算是各有千秋。

    突然间,古秋有想到了那种名为淮汾的酒,似乎是兼顾了二者所有的有点,有些心醉迷人,不过可惜,暂时是没这个口福了。

    ……

    夜至傍晚古秋幽幽的清醒过来,也不知道是累得慌,还是第一次喝黄酒,不适应,喝完一壶之后竟感觉有种头晕乎乎的感觉,道了句:“大叔,诓我…”,便上了楼,一觉睡至此刻。

    夜晚的淮安跟白天仿佛是两个地方,白天虽然也热闹,但是远不及夜晚这般疯狂,古秋并未在客栈里吃食,而至直接走了出来,寻着人迹行着,无论大路小路皆被庞大的人流拥挤着,沿街的小物件琳琅满目,有些稀奇的都从未见过,叫卖声更是如纷杂蝇虫,涌贯入耳中。

    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那遍布于四周的河道上更是如此,无数人选择游船逛淮安,舟船密集,而且速度不慢,倚舟赏夜景,别有一番惬意。

    古秋向前走着拐了几个弯,便被眼前景象震惊了,烟花璀璨,华灯初上,周围有无数的七彩丝帷将这一条宽阔的大街铺满,五颜六色,在那灯火的映照之下,如图上锦绣。

    将街道中央的宽阔河都映照着五彩斑斓,这河道两旁的街道每隔几十丈便被一个石拱桥所连接。

    有道是天上人间何处寻,春风十里应如是。

    此处便是这淮安城内最负盛名乃至是整个淮凌道内最负盛名的地方,春风十里富贵处,烟花柳巷温柔乡。



第四十三章:春风十里应如是
    古秋去过不少地方,可以这么说,齐州七座鼎盛王朝中全部都有它的足迹,甚至那被誉为天下第一城的大秦朝朝都秦皇城内都留下过些潇洒快意的传说。

    但此刻他却因为一座城而呆住了。

    这般花枝招展莺莺燕舞的场景古秋哪里见过他虽然去过不少大地方,要比这淮安城还要大得多的地方,但那些大地方没有一处像淮安这般纸醉迷金,温香软玉。
1...262728293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