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杨延昭开口说到“七弟,去洗洗然后用饭吧!”
杨延嗣点头说到“诺!”
这时,一个士兵急匆匆的走来,对着杨延昭说到“报!将军,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杨延德,说是两位将军的兄长,现在门外等候。”
杨延昭和杨延嗣都是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问到“那人自称为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士兵不解的重新说了一遍“那人自称叫杨延德。”
杨延昭和杨延嗣的脸上都是欣喜万分,也顾不上理会报信的士兵,两人都是急匆匆的朝着门外赶去。
系统给他们植入的记忆是,昔日他们兄弟七人跟随父亲杨业血战雁门关,那一战打了整整一天一夜。
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安和杨延朗这哥四个皆死在了乱军之中。
五郎杨延德不知生死,只剩下杨业带着杨延昭和杨延嗣血战突围。
而如今有了杨延德消息,这叫杨延昭和杨延嗣怎能不兴奋
他俩急匆匆的走到了门外,只见一个大汉立在门前,这不是他俩日思夜想的五哥还能是谁
不过颇让杨延昭和杨延嗣诧异的是,五哥不知为何,竟成了一个和尚。
杨延德穿着一身粗布僧衣,手里拿着一根哨棍,满面的风霜。
杨延昭颤抖着说到“五哥,真的是你!”
杨延德咧开嘴笑了“是我,六弟七弟!”
杨延嗣挠了挠脑袋“五哥,你怎么变成了这幅模样”
杨延德叹了口气“哎,此事说来话长,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
杨延昭揽住了杨延德的肩膀“五哥,进去说话!”
于是杨延德三人便并肩走进了大门。
三人坐下后,杨延昭给杨延德倒了一杯茶“五哥喝口水,慢慢说。”
杨延德喝完了水,开始和杨延昭二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杨延德缓缓说到“当日雁门关一战,我身负重伤昏厥了过去,待我醒来之时,用尽了全身力气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入眼可见的只有满地的尸体,我失血过多,只觉得一阵晕眩。”
说到这杨延昭和杨延嗣二人也感觉到了当时的惨烈和凄凉,俱是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杨延德接着说到“我醒来之时,匈奴兵已经不见了踪影,我蹒跚着拄着长枪朝着关内走去,中途多次昏厥,醒来之后便是接着走,我也不知我走
第二百四十六章 科举前夕
杨延德和杨延昭二人相视一笑,这小七还是这个性子,急得很!
接着杨延德便提着哨棍和杨延昭一同来到了院中。
杨延昭对着杨延德耳语道“五哥,你可要小心,小七这几年力气大涨,每次和他过招,我的胳膊都会被他震的发麻,不宜和他硬碰。”
杨延德听后笑着说到“无妨,为兄这八卦棍,本来也是以巧破力的棍法,他强由他强!”
杨延德和杨延嗣二人分列两旁,杨延嗣长枪遥遥一指“五哥请!”
杨延德将手中的哨棍摆了个守势,笑着说到“小七,你先出手吧!”
杨延嗣听后也不客气,一招夜叉探海径直的攻向了杨延德。
杨延德微微一笑,身形斗转星移,手中的哨棍同时灵巧一动,不但躲开了杨延嗣凶猛的一击,而且哨棍还朝着杨延嗣的手腕奔去。
杨延嗣见此急忙变招,手中的长枪由刺变挡,挡下了杨延德的这一棍。
杨延嗣嘴里嘟囔道“五哥你这棍法好生邪门!”
杨延德笑着说到“邪门的还在后面呢,你且瞧好了!”
说罢杨延德手中的哨棍当空横扫而出,快如闪电,声似霹雳,狠狠的扫向了杨延嗣。
杨延嗣急忙举枪格挡,毕竟这是兄弟俩比试,要不然杨延嗣大可出枪与其对刺。
哨棍可没有长枪的威力,就算他被砸了一棍也不一定会死,但敌人被他刺了一枪,那可就得见阎王了!
可这比试,并不能以命搏命,因此杨延嗣变得束手束脚,无法施展他那不要命的打法。
杨延德似乎捕捉到了这一点,嘴角露出了一抹坏笑。
接着杨延德便开始压着杨延嗣打,打的杨延嗣憋屈极了。
杨延嗣一身武艺使不出八成来,束手束脚打的异常难受。
最后杨延嗣寻了个机会,一招拨草寻蛇荡开了杨延德的哨棍,随即跳出了战圈。
杨延嗣噘着嘴说到“五哥你赖皮!这叫胜之不武!你明知道小弟用的是枪,怕伤了五哥而无法全力施展,可五哥你倒好,拿着你那破棍子使劲往小弟身上招呼,当真是欺人太甚!”
杨延德和杨延昭听后都是哈哈大笑,尤其杨延昭笑得更是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到“小七啊小七,你也有今天啊!”
幽州,蓟县。
时光荏苒,在相关事宜都准备妥当后,万众瞩目的科举考试,终于要来临了!
191年5月,东汉第一届科举考试,明日便会在蓟县拉开帷幕。
蓟县的街道两旁分列着许多精壮士兵,在不停的走动巡逻,此举乃是为了维护蓟县的秩序。
一是为了防止各路诸侯心怀不轨前来砸场子;
二来,前来参加考试的人也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派兵巡逻免得发生什么乱子。
蓟县的客栈早已人满为患,但前来蓟县参加考试的人,并未就此停下脚步。
刘锋只得腾出了一些军营中的帐篷,让他们暂且居住在军营当中。
在科举的前一天,前来参加考试的文士大多待在客栈中看书温习,想要来个临阵磨枪。
毕竟他们能否鲤鱼跃龙门,全都指望着科举考试,不好好温习一下怎么行呢
而武人们则是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蓟县的醉仙楼中,为蓟县的gdp尽了心意,做出了他们的一份贡献。
他们久闻锋行酒的名声,如今来了蓟县,当然要先喝为快。
况且练武这玩意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临阵磨枪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蓟县的醉仙楼内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客人们都在悠哉的喝酒吃菜。
屋内的客人中,不少都是参加武试之人,随身都佩戴着兵刃。
这醉仙楼中的客人里,又有两桌的客人最为瞩目。
这两桌的客人都
第二百四十七章 醉仙楼风波
二楼上的人听见了楼下的响动也站起身来,只见此人身材魁梧,膀大腰圆。
这俩人一个是豹头环眼,另一个是豹眼戟须,不过他俩倒是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俩人长得都不怎么好看。
豹头环眼的黑脸汉子身旁还坐着一个红脸的大汉,留着二尺长髯。
这红脸的汉子见此,瞪了那黑脸的汉子一眼“翼德,不得造次,给我坐下!”
原来这楼上的二人乃是关羽和张飞两人,今日他俩闲着无事,便来到了醉仙楼吃酒。
张飞闻言挠了挠脑袋,然后冲着楼下喊到“算你小子走运,接着喝你的酒吧!”
但是这豹眼戟须的汉子却不干了“怎么骂了你爷爷我,就这么算了”
张飞也是个暴脾气,顿时指着豹眼戟须的汉子骂道“怎么你想比划比划”
这时掌柜的来到了二楼,冲着关羽和张飞说到“两位将军,还望两位将军息怒,切莫在这醉仙楼生事,要不然小人不好在主公那里交待。”
关羽抚须说到“你且放心,本将断然不会让主公为难,你下去吧,此事交由本将处置。”
掌柜的拱手说到“那便有劳关将军了!”
关羽起身一把将张飞摁在了凳子上,然后站起身来对着楼下之人拱手道“几位兄弟,本将乃是燕王麾下安西将军关羽,我这兄弟鲁莽,几位兄弟某要往心里去,尔等的开销算在本将账上,此事就此揭过,卖本将一个面子可好”
关羽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那豹眼戟须的汉子老脸一红,随即说道“将军严重了,此事也是草民的错。”
关羽笑着抚须说到“无妨,兄弟乃是性情中人,看兄弟虎背熊腰,本将便预祝兄弟能在武试之中取得一个好名次,以后我等未尝没有同殿为臣的机会。”
豹眼戟须的大汉拱手说到“那便借将军吉言!”
事情处理完之后,关羽便带着张飞离开了醉仙楼,回到了军营之中。
回去的路上关羽不住的教训张飞“翼德啊翼德,你让某说你点什么好,好不容易跟主公讨来的假,就让你这么给搅和了!”
张飞挠着脑袋说到“这也不全赖俺,谁叫那莽汉那么大的嗓门,俺最烦比俺嗓门还大的人了!”
关羽听后一阵无语,就因为人家嗓门大你就要揍人家,这可真是不讲理!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和张飞二人现在好的是如胶似漆,都快穿一条裤子了。
张飞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和关羽如此的投缘,就是感觉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刘锋得知后,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历史上的桃子三兄弟之情,才使得关羽和张飞如此要好。
关羽和张飞走后,豹眼戟须的汉子把大斧扔到了身后,继续的喝酒。
背后放着长杆大刀的白脸汉子出言道“兄弟,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还有心思吃酒”
豹眼戟须的汉子一脸疑惑的放下了手中的酒碗,开口说到“出了什么大事”
白脸汉子开口说到“你刚才得罪了那两位将军,如果他们和燕王告你一状,你怕是不会有好果子吃。”
豹眼戟须的汉子不以为意的说到“俺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就是这点小事,俺虽然鲁莽,但也能看的出适才的两位都是光明磊落之人,和燕王告状这等事,他们断然是不会去做的。”
使长枪的汉子也说到“这位兄弟说的不错,燕王日理万机,哪里会为这等小事分心,兄弟你多心了。”
白脸汉子摸了摸后脑勺,开口说到“希望是我多心了。”
使钩镰枪的黄脸汉子也说到“子恪你多心了,燕王岂是如此气量狭小之人休得胡言乱语。”
白脸汉子的发言受到了诸多讨伐,他的脸上也有点挂不住。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箱操作
这五个汉子喝了几坛酒之后,这话匣子便也打开了。
白脸的汉子问到“兄长,你说燕王真的会按榜文上说的,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唯才是举吗咱们都是江湖游侠,平日里劫富济贫的事情也没少做,燕王不会追究此事吗”
使钩镰枪的黄脸汉子说到“子恪你这话便是有失偏颇,燕王求贤若渴之名天下皆知,而且燕王举办这科举考试,乃是昭告了天下的大事,此等大事岂能弄虚作假”
白脸汉子陪着笑说到“兄长莫恼,小弟这也是为了你我兄弟的前途着想。”
黄脸汉子冷哼一声“哼,以后此事子恪切莫提起,否则别怪为兄和你翻脸。”
豹眼戟须的汉子再度抹了一把胡须的酒水,然后说到“兄弟,不是俺说你,你这人着实是有些无趣,虽然俺常年在山里,但也曾听闻燕王手下的刘基、郭嘉和贾诩三位大军师,他们三个不都是寒门出身而且就连周仓等黄巾出身的将军,燕王也对其一视同仁,要不然俺为何从荆州来到了蓟县”
这时使长枪的汉子出来打圆场“几位兄弟,我等在一起吃了半天的酒,可是彼此还不知道姓名,这岂不是荒唐我先来介绍吧,我是庐江人,姓陈名武字子烈,使刀的这位是我的兄弟,会稽山阴人,名为贺齐,不知几位兄弟尊姓大名”
黄脸汉子笑着说到“我名为徐宁,东莱人;这个白脸的兄弟名为吕虔,任城人。”
最后豹眼戟须的汉子咧嘴说到“俺叫邢道荣,字育森,荆州零陵人。”
这五人中单枪匹马的邢道荣暂且不提,可是另外两队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庐江的陈武和会稽的贺齐凑在一起尚且能理解,但是这徐宁和吕虔是怎么回事
他俩一个是青州东莱人,另一个却是兖州任城人,这俩离得好像不近吧
原来徐宁和吕虔都是得了科举考试的消息,前来蓟县参加武试。
在路上有世家公子仗势欺人,吕虔看不惯便出手相助。
但没想到这世家公子的护卫们武艺也不弱,加上人数众多,吕虔竟是落在了下风。
就在吕虔苦苦支撑之际,徐宁提着钩镰枪正巧赶过了此地。
徐宁一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徐宁挺枪拍马加入了战团。
有了徐宁这个生力军加入,吕虔和徐宁很快便杀散了这群护卫。
他俩不愿多惹麻烦,便教训了一下那个世家公子就匆匆离开了。
接着徐宁和吕虔二人便以兄弟相称,也就是这样,他俩一齐来到了蓟县参加武试。
这五人报完了姓名之后,就变得更加熟络了,开始称兄道弟,推杯换盏。
毕竟习武之人本就性情豪爽,喜交朋友,加上他们五人也都挺欣赏彼此,所以便很快的熟络起来。
这时贺齐开口说到“育森兄,你的大斧分量不轻吧”
邢道荣嘿嘿一笑“俺这斧子是下山前老师送给俺的,名为雷锐开山斧,重一百零八斤。”
徐宁等人都惊呼道“育森兄弟好大的力气!”
邢道荣再次嘿嘿一笑,有些得意的喝光了碗中的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