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主宰漫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度方

    对了,人道万里飞鸿卡并非元器工业区制备,而是在墨部之下的制备工厂中生产的。这个工厂并不属于工部,而是属于墨部。

    墨部一直默默无名,然而嬴翌对墨部的期许并不低。如果说元炁殿是元炁方案高端技艺的钻研之所,那么墨部实际上就是嬴翌设立的基础民用技艺的钻研之所。

    大夏开国三载余,元炁殿拿出了种种高端技艺,而墨部却默默无闻,不是墨部没有能力,而是元炁殿有嬴翌亲自操持。

     




四零五章 普及
    较之于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乃至于所谓的可再生的太阳能、风水能什么的清洁能源,亦或者牛逼哄哄的核能,元炁才是最高端的。

    元炁无穷无尽,循环于寰宇之间。别说区区一颗星球上的煤炭、石油,便是一百个一千个太阳,也抵不得亿万分之一。

    这才是永恒能源。

    而且元炁的极高妙,如果有某种单位可以衡量它的量,那么单位元炁的功用,远远超过相同单位核能。

    所以元炁极危险。

    一丝元炁爆发,便可毁灭方圆百米内的一切——真正的毁灭一切,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分解掉,一丝一毫都不会剩下。

    要限制元炁,必须要运用元符之妙。元符就是降伏元炁的手段。

    无论是元炁殿还是墨部的技艺司,其建筑、试验场所还有穿戴的装备,都使用了防御性、消弭性的元符阵列组合制备的。若非如此,紫禁城恐怕早被炸掉了不知多少次。

    要将这样凶暴的力量运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实际上并不容易。在八方塔能源体系铺设全国没有死角的前提下,要保证运用元炁不会伤害到任何一个人。元炁的输出效率该多高,高了有危险,低了又不足。要用怎样的设备去利用它,这种种利用元炁民用生活化的设备的元符阵列该如何组合...宋应星不知挠掉了多少头发。

    如今终于完成了。

    墨部的元炁利用方案,是定下一个标准,为元炁的民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真正实现的具体的项目,只有照明和‘生火’两项。

    这无须赘言,无外是关于百姓生活的基础的。夜间照明,炒菜煮饭,仅此两样。

    但却是一个样本。根据这样的样本,可以推而广之,将真正的家用元器发扬光大。

    “方案中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元炁接引的标准。相关一组基础元符阵列。使用这一组基础元符阵列,接引来的元炁量便不会超过危险线。第二个标准是利用标准。相关的一组基础元符阵列可以激发元炁、束缚元炁的无序释放,令元炁缓和的爆发出可以利用的力量。”

    宋应星口若悬河道:“两大标准元符阵列,是元炁利用方案的基础。只要能限制住标准元炁接引元符阵列,便不会对民间造成危害。而标准元炁利用元符阵列又是一个发散性的基础阵列...”

    嬴翌听着心中开怀:“亦即是说,如果有人能理解标准利用阵列,便可以发散改进,利用元炁达到更多的效果,比如制冷”

    宋应星一拍手掌:“陛下英明!”

    嬴翌哈哈大笑:“非朕英明,此乃宋卿及墨部之功啊!好,这份标准方案朕已看过,没有瑕疵。宋卿和蒋卿下去之后,可以为普及元炁民用做准备了。”

    人道法界普设才刚刚开始,元炁民用化又将提上日程。一个庞大帝国的事,实在太多了。难怪历代王朝的帝王多不得长寿。

    好在与嬴翌没有什么关碍。能把他给累死的事,恐怕永远都不会发生。

    ...

    人道万里飞鸿卡普及的速度相当快。在普及之前,帝国中枢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各地的民部有司、相应数量的人道卡,都是现成的。

    而人道卡的普及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梳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彻底完成人口普查,并将一些蝇营狗苟的人和事绳之以法。

    虽然帝国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嬴翌比谁都清楚,



四零六章 四年
    华夏纪四年的春节,年味愈浓。

    遥想开国之初,礼虽大,却显简陋。嬴翌祭天开国之时,连宫廷乐师都没有一个。

    及至于如今,方方面面完善起来。新年时嬴翌召集百官贺岁,其盛大之处,较之于前,不知高妙几多。

    宫乐司的女官和宫女们经过三年的努力,重现诗经、乐府之华章。贺岁时,鼓瑟吹笙中,歌颂祖先之功、父母之德。编钟叮咚里,颂扬先贤之道,圣人之德。河西大鼓震撼,慷概将士之激烈。笛箫古琴悠扬,彰显华夏之篇章。

    颂诗经,唱乐府,鸣词牌,吟古诗。有民间小调,叙百姓之乐趣。亦有阳春白雪,谱士大夫之清高。

    四年的新春贺岁,举于御花园中。天子召集文武,邀请民间德高望重的老人、良商、士绅,于此于时,共庆新春。

    朱由检亦在邀请之列。此时他心中百感交集。遥想当初,亦曾与周皇后在这御花园赏花,亦曾见儿女在这里嬉戏。然时移事易,他再非九五,非主人。而是作为一个客人来到这里。

    此间感受,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彼其为主人,却终日乾乾,一刻不得安宁。此其为客人,却平和安详,再无劳心劳力。

    他与周夫人相互搀扶着,缓缓行走在只剩下一丝丝熟悉之感的花树丛中,也不与人交流。耳畔听着乐声叮咚,微微叹了口气。

    “老爷何故叹气”

    周夫人愈是靓丽了。较之于居紫禁之时,她如今更有容光。那时候整天提着一颗心什么都放不下。如今好了,什么都不用去想。

    便是朱由检,看起来也比几年前年轻几分。

    “只是有些怅然罢了。”朱由检拍了拍周夫人的手,笑道:“我们去那边看看。”

    目光里,一位画师正在高台上作画。

    朱由检知道他,也是老朱家的人。叫朱耷,极擅画。于是被天子请来作画纪念。

    贺岁之宴一直持续到傍晚才散去。朱由检带着周夫人观摩朱耷作画,也稍稍做了一些交流,随后又去拜谢过天子,待傍晚散场时才离开紫禁。

    回到府中,朱由检又召集府中之人举办了一个宴会庆贺新春,入夜又在油灯下观看新年这一日他的产业进项、支出。

    虽然失国,如今已是寻常百姓。但朱由检做皇帝时的一些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说兢兢业业也好,说操劳过度也罢,没当皇帝了,反倒这些习惯帮助他把自家的产业做的红红火火。

    眼看夜已深,朱由检放下册子,揉了揉眼睛。一旁王承恩仿佛雕像,一直陪伴着。

    “今日进项抵得上平日半月有余。”朱由检笑道。

    王承恩道:“老爷,今日新春。百姓舍得花钱。”

    朱由检沉默了一下,道:“天子英明,百姓富足,自然舍得花钱。”

    王承恩张了张嘴,明智的转移话题,道:“老爷,大少爷今夜与同窗赏夜景,大抵三更之前不会回来了。”

    朱由检笑道:“凭他去罢。他已是及冠的人了,虽只中人之姿,若能多结交一些人脉,毕竟也是好的。”

    却问:“媺娖呢”

    “小姐与夫人饭后亦出府去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

    虽曾为前朝帝王,但如今朱由检已基本看开了。大儿子朱慈烺早早便在京畿州学进修,虽然不冒头,但也不垫底。如果顺利的话,半个月后也许就能拿到太学进修的资格。

    等从太学出师,便有可能配给至地方为官,也算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了。

    至于曾经的坤兴公主朱媺娖,如今也已及笄



四零七章 新年计划
    大势成型。百姓或许看不那么明白,但至少知道,要真正出头就必须要入学的道理。

    嬴翌并不需要去强调如何如何,只要把势做起来。人们就会跟着走。

    时至今日,华夏纪四年开春,帝国的教化体系,已经普设圆满。无论是漠南的辽阔草原,还是藏地清朗的高地,亦或者疆北、疆南,夷州台岛、南越边境,辽东雪域或是嬴洲,义学、州学两级,绝无半分差池。

    哪里有村庄,哪里就有义学。哪里有州府,哪里就有州学。

    适龄的孩童必须入学,而成年人若有志于此,也可进修一二。对于旧时代的读书人而言,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作为一个过度,他们进修,但不全是新式读书人,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

    当真正的大夏新式的读书人进入统治阶层,那应该要到华夏纪十年之后了。

    一个孩童,从义学一步步学习,进入州学,最后进入太学,等学成出来,恰好十年。

    而在这十年里,进修的旧式读书人和沿途无望在学习一途更进一步的学子们,他们早一步进入大夏的体系,一点一点的改变这个世界。等到十年之期,大夏将变得焕然一新。

    新春过后,华夏纪四年正式来临。在元宵后的大朝会上,天子嬴翌和易阁诸臣对这一年帝国要做的事,做了一个总体的预计。

    “...去年教化体系普设圆满,人道法界普设、道路交通体系主干道修筑成功,并混一嬴洲,缓解帝国对人力和资源的需求,及开海、元器民用化诸事,诸卿功莫大焉。”嬴翌高高在上,声如从天而降:“今年的目标其一是完成道路交通体系的次级道路系统。其二是完成元炁民用化体系普设。其三开海及元器民用化的彻底实施。相关与欧罗巴诸国的交流事宜,也包含在内。”

    “帝国的生产力在开国三年之内得到长足的发展,物资出产渐丰,但经济体系的构建尚未跟的上生产力的发展。第四便是经济体系的圆融,中央银行的建立。”

    一桩桩一件件,所涉几个大的计划,令群臣振奋不已。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农事相关的一些调整,比如牧东、牧中、牧西三州畜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不错的层次,沿海、嬴洲的海产行业也开始繁荣。如何去调整,都需要仔细的商讨。

    再有物种改良之事——乙型地稷仪已经成型。在最基本的甲型地稷仪的基础上,乙型地稷仪的功能有了跨越式的增进。甲型地稷仪只能针对植物进行改良,而乙型地稷仪已经可以针对家禽、家畜进行改良。

    乙型地稷仪的普设,也将提上帝国今年的日程。

    较之于政务的复杂,军队今年也有相应的计划。军队今年的计划只有一个,那就是南越半岛。

    嬴洲既下,南越半岛便排上了军队攻伐薄的第一行列首要目标。

    “具体的作战计划朕不管,朕只看结果。”朝会上,嬴翌对朱炳琨和郑五道:“海陆配合,什么时候发兵,什么时候结束,朕希望你们最后能拿出一份完美的奏折。”

    陆军大都督朱炳琨,海军大都督郑武,及各战区都督,在新年时皆被嬴翌召至京师,这次朝会过后才会离开。

    朱炳琨、郑武及此战所涉周力、张石两位陆军战区都督及海军松江战区都督刘德义齐齐出列,铿锵齐声道:“请陛下拭目以待!”

    “好。”

    嬴翌摆了摆手,看向兵部:“一应所需物资早些准备妥当,交付后勤司。”

    兵部部臣出列:“是,陛下。”

    战事如此定下,嬴翌又对郑允芝和孙闻道:“牧政院和御法院要及时跟进。”

    “陛下放心。”郑允芝和孙闻



四零八章 首航
    三十年宗教战争刚刚结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诸国崛起,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大航海时代,进入更加狂热的阶段。

    东方那片大地蕴藏着的巨大的利益,让他们在警惕和忌惮之余,更多向往。

    当欧罗巴诸国使团狭长的战舰劈波斩浪,从直布罗陀、从波罗的海、从伦敦、从鹿特丹出发,沿着阿非利加西海岸一路向南,绕过好望角、马达加斯加,穿越印度洋向东方前进的时候,在大夏帝国广东壕镜,新建的巨大港口中,两艘长百丈、宽三十丈,有着七层甲板的巨船即将出发。

    广州——此时亦作番禺或南海,作为开海四大市泊司之一,广州的港口并不具备停靠鳌属坎丙型巨船的条件。

    因此于壕镜新建一座海港,用于大型船只停靠所用。

    新年刚过不久,尚不及二月。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元器船只在壕镜第一次正式进入航运体系。

    在去年天子颁诏开海以来,沿海各地已陆续解开海禁。早已迫不及待地海商们驾驭着他们的旧式船只,重新奔走在嬴洲、南洋的诸多航线上。

    对于沿海的商人而言,帝国的禁海政策是一种煎熬。比起内陆的商人,他们更擅长海贸。好在之前阶段帝国内需巨大,倒也不说什么亏损。如今开海,自然更欢呼雀跃。

    嬴洲新设,需求巨大。夷州亦在开发之中,同样有着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南洋,泰西诸国因禁海不能与大夏通商,对大夏帝国的商品,早已望眼欲穿。此时只要能运一船丝绸、瓷器到南洋,无论是马尼拉还是巴达维亚,亦或者麻六甲,船一到,立刻被当地的头人和泰西的商人哄抢一空。

    一船丝绸运出去,一船金银运回来,爆炸性发家致富的例子,在这几个月屡见不鲜。

    当然,有幸运的,自然就有倒霉蛋。走海可不太平。帝国虽然已经在南洋驻军,大的岛屿上都有海军基地。泰西诸国的殖民者、东印度公司,或有建制的小国,这些有根柢的自然不敢触犯汉商。但一些土著、不怕死的海盗可不管这些。何况海面上气候诡变,风波汹涌,一不小心遭遇风暴,也是船毁人亡。

    但无论怎样的艰险,都抵挡不住对财富的狂热。

    旧式船只不坚固海上风暴凶狠有海盗不怕,帝国的巨船就要出海了!

    山峦一般的巨船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灰色的金属光芒,给人一种稳如泰山的安全感,好似天倾地覆也不能动摇。

    当悬挂在主甲板上的元炁钟那洪钟大吕一般的钟声响彻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候船厅中汹涌出来,在巨大的欢呼声中,潮水般的登上那岛屿一样的大船。

    最顶层的甲板上,悬挂着黑底金边星辰云纹的大夏国旗的金元合金柱下,郑森昂首而立。

    历朝历代似乎没有国旗这个概念,大抵是觉得没有必要。天朝上国么。然时移事易,如今走海,没有国旗便没有身份,国旗亦为必须。

    大夏的国旗,以玄黑藤布为底,镶金边玉线,纹日月星辰云纹。当中一个硕大的符文

1...514515516517518...5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