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霸的星际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唐官人
    走进去之后,两人直接走进厂房。

    “你们找谁”

    厂房属于重地,外人是不能随便进的,门卫把他们两个给拦了下来。

    “你好,我们找袁年忠总经理,他在吗”刘念家走上去笑着说道。

    “袁经理在,你们说个名字,我进去问一下。”

    “姜晨。”姜晨站在后面,把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

    门卫倒也热情,记下名字之后,就跑了进去。

    过了没多久,袁年忠就急急忙忙的从里面跑了出来。

    “姜总,你过来了,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还让你在外面等。”

    姜晨笑了笑:“没事,我们就是简单的过来看看。”

    说完之后,在袁年忠的带领下,他们两个进入到了工厂里面。

    这次放眼望去,整个工厂里面,全是3d打印机,各种型号的都有,而且很多机器都正在工作,声音相对比较嘈杂。

    “我许久没有来过这里了,现在公司的发展怎么样了”姜晨一边走一边开口问道。

    “自从你给我提供了那些溶胶配方之后,我们公司的3d打印水平就直线上升,之前龙腾二号的配件,有百分之十,都是我们公司给直接打印出来的。”

    “百分之十”姜晨有点惊讶,他平时关注的事情比较多,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

    “对啊,不仅如此,我们自己的工程师也研制出了两种溶胶,一种可以提高打印物品的韧性,另一种可以提高强度。”

    袁年忠脸上带着笑容,现在万型主要做的都是银河空间跟幽浮下属公司的单子,并没有接社会的单子,所以没赚什么钱,却为银河空间省了很多钱。

    “我们公司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火箭、飞船、空间站,很多配件都是先拿到我这里来,如果我这里能达到性能要求,就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跟金钱成本。”

    “现在可重复使用火箭上的部件,有多少可以直接靠3d打印出来”姜晨急切的问道。

    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万型在袁年忠的手里,竟然发展的这么快。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提供的十几种类型溶胶,让万型在技术上完成了质的飞跃。

    “百分之十五左右,主要还是因为发动机上的材料,我们甚至连一根螺丝钉都做不出来,要求太高了,只能打印一些重要性没那么高的部件。

    像耐高温、超高强度等等的材料,通过3d打印,暂时还做不出来。”

    袁年忠虽然一直在努力做,但是毕竟3d打印是使用金属粉末通过激光烧烛在一起的,跟金属溶液直接浇铸成的铸件,还是差别很大的。

    能做到现在的水平,已经领先世界很多年了。

    “不要灰心,技术都是一步步突破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传统的铸件工艺,肯定会被3d打印彻底取代。”

    姜晨鼓励道。

    “我做3d打印从来没有灰心过,以前做算法没什么感觉,自从接触到3d打印,我才感觉到,这是我想要用一辈子来追求的事业。”

    袁年忠真的感觉自己太幸运了,幸运的接触到了3d打印这个行业,否则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让他如此感兴趣的行业。

    “拥有一颗创新精神的心,非常好。”

    姜晨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接着说道:“对了,郑高峰是不是在这边”

    他突然想




第200章 天宫基地
    姜晨从万型离开之后,就接到了王宏志打来的电话。

    “喂,姜晨,你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电话接通之后,王宏志开口问道。

    “都在正常推进,你们那边呢”姜晨平静的回答道。

    “我打电话就是要跟你说这个事情,前期我们设定的计划是基地自主化建设,但是现在看来,实现不了。”

    “实现不了,为什么”之前他们计划都已经说好的,姜晨只负责材料的制备。

    基地的设计跟制造,都是华科技的任务,一开始他们的规划是,在基地初步建设完成之前,是没有人上去的,全程机械化操作。

    “月球环境太复杂了,全程自动化操作,太难操作了!”王宏志也是没办法,原本按照他的想法,想要实现自动化建设基地,起码得留出四五年时间用来研发。

    可这是跟银河空间合作的,快节奏航天,他们华科技的研发水平跟不上啊。

    真要用四五年来研发,银河空间肯定等不了他们。

    “那你们现在想怎么做”姜晨也不生气,大不了合约作废,自己单干,也不用给他们四成的基地空间了。

    “我们的想法是这样,必须有宇航员上去,具体我也说不清楚,要不你来燕京,我们具体的商谈一下”

    姜晨想了想,然后说道:“行。”

    他也确实很久没去过燕京了,幽浮那边也得过去看看才行。

    跟王宏志约好了时间,第二天,姜晨跟李岳恒一起,去了燕京。

    两人来到华科技空间站技术研究院,原本这里是负责天宫号空间站的研发实验的地方,不过后来增加了一项月球基地研究所。

    在招待室,王宏志带着华科技的工程师,热情的招待了姜晨跟李岳恒。

    “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王宏志笑着开口说道。

    “我可不是第一次来。”李岳恒之前在华科技工作的时候,可没少来这里。

    “我跟姜晨说的。”王宏志瞥了旁边的李岳恒一眼,然后又笑着说道:“我们来谈一谈接下来的情况吧。”

    这时候,所有人都去了会议室,王宏志专门组织了这次会议,来探讨后面计划的事情。

    “白主任,你上去说一下。”王宏志说完之后,一个穿着蓝色大褂的中年人就走了上去。

    会议室前方的投影,也放了出来。

    “之前我们一直想着能采用全自动化建设基地,后面发现,难度太大,在机器运作的过程中,突发情况太多了。

    如果没有人在场,任何一个突发情况我们都需要考虑在内,并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旦有突发情况是我们考虑不周全的,对我们整个基地来说,可能都是毁灭性的。”

    白主任上去之后,先介绍了一下现在所面临的情况。

    姜晨跟李岳恒只是抬头看着,也不发表意见。

    “现在我们的想法是,采用轮班制度,保持月球上一直有人,以解决基地建设过程中所有的突发问题。

    具体的方案是这样,大家来看,首先是月球生命保障舱,在基地建设之前,需要先建设一座小型的生命保障舱。

    具体设计如下,先发射一个主舱段,这个舱段中配有月面降落系统,以及生命保障系统。

    此舱落在月面之后,将会永久留在月面,相当于一个微型月球基地。

    随后发射主舱段的配套设施,电力设施、月球车等等。

    当这些完成之后,我们可以陆续将基地建设需要用到的材料,全部运送上去,开始建设的时候,让宇航员轮流值班,时间为三十天。”

    听着这位白主任的描述,李岳恒开口问道:“三十天会不会有点久宇航员的身体承受的了吗”

    对于正常人来说,三十天的低重力,影响已经很大了。

    “三十天也是我们经过大量计算得出来的,现在人类保持的太空生活最长记录已将超过了一年。

    一个月的时间,问题应该不大,最主要的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反复来往地球跟火星,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他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自然是可行性跟成本一起考虑。

    李岳恒点了点头,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宇航员都是华科技提供的。

    白主任继续说道:“计划一旦启动,我们地球与月球间的来往会很频繁,如果发射场定在建安的话,一座发射架可能不够。”

    “我已经让人在设计第二座发射架了。”李岳恒自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讲一讲基地建设的计划吧。”姜晨这时候开口说道。

    “行。”白主任见姜晨开口,连忙把ppt连翻了好几页。

    “基地方面,目前我们在月球上已知能使用的原材料有铁、石灰、水,这三样是月球可以给我们提供的。

    我们自己需要携带的材料有氢气、氧气、钢化玻璃、高强度密封材料。”

    白主任先把大致的材料给讲了一遍。

    “我们的基地肯定要建立在月海中,初定为静海,首先要挖掘月壤,在地下挖出两米深。

    随后在挖的坑中扎起钢筋支架,用石灰浇筑,这一步也是最难的,只有完成了外壳的浇筑,我们才能进一步去实时细节操作。

    基地模型浇筑完成之后,细节方面需要宇航员来操作完成。

    基地总体设计面积一千平方米,其中包括了一个超过五百平的主基地和配套设施。

    基地共有两个飞船降落口以及一个月面出入口,供电设施将采用水循环核电站,所以配套设施中,还需要一个核电站。

    前期工程,需要派遣挖掘机器人,将基地所在地方清理出来,指定的地方进行挖掘。”

    白主任把他们这些天计划的东西一一说了出来,如果说在地球上,想要建立这么一个基地,那再简单不过了。

    可是月球上,其复杂性,要高的多得多。

    “姜晨,你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你觉得不妥的地方”王宏志看着姜晨问道。

    “这倒没有,不过以你们这种计划,成本方面起码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这些成本都是运输成本……”

    “你们不是一直在研发可重复使用火箭吗也就多个燃料钱,其实多不了多少!”

    王宏志尴尬的笑了笑,确实,他们决定让宇航员时刻在月面操作,把姜晨的预算给提高了。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也不想计划推迟个几年再实施吧

    “不多那这个费用你们华科技来承担好了。”姜晨翻着眼睛说道。

    &nb



第201章 火星探测器到达
    华科技的这场发布会真可谓是人山人海,会场挤满了记者,一些小媒体的记者也都纷纷赶来,想要见证一下月宫基地的首秀发布会。

    与此同时,华科技的这场发布会,也采用了全网直播的方式,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详情。

    姜晨今天心情不错,也在网上观看华科技的发布会。

    “王院士您好,我是燕京电视台的记者,我想请问我们月宫基地,华科技跟银河空间是如何分工的”

    这位记者的问题,也算有水平,直接问到了点子上。

    现在银河空间并没有对月宫基地做任何说明,甚至连官网都没有更新消息,大家也只能从华科技这里了解一些内容。

    “分工方面是这样,银河空间负责运输以及月球资源制备,基地建设由华科技负责。”

    姜晨看直播的时候,弹幕并没有完全关上,在上面留了一层。

    “两个最难的交给了银河空间。”

    “华科技这就是典型的抱大腿!”

    “运输才是成本最高,难度最大的,其次是月球资源制备。”

    “华科技挑了个最容易的。”

    ……

    网友几乎是立马就分出了孰轻孰重,对于月球基地来说,成本最大的地方,肯定是运输。

    “王院士您好,我是央视新闻的记者,我想请问,我们的月宫基地预计多久可以建成”

    有一位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王宏志想了想,这个问题他还真不太好回答,月球基地建设,不管是华科技还是银河空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具体什么时候能完成,这哪说得准。

    “我们的计划都是一步步进行的,总体时间规划不太好说,不过计划概要,华科技官网已经更新了,你可以去看看。”

    华科技的官网已经同步更新了月球基地计划的大致方向,只是没有说时间。

    “时间确实不太好把握,毕竟谁也没做过。”

    “我已经仔细研究了他们的计划,一切顺利的话,只要一年就可以完成了。”

    “不顺利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姜晨开着弹幕,说实话,有时候他觉得弹幕比直播更有意思。

    “王院士您好,我是航天网的记者,我想请问您,月球上真的可以制备出我们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吗”

    王宏志看着这位记者,缓缓开口道:“这一点我不太方便透露,我只能说一部分,材料方面,一部分由月球资源制备,另一部分要靠地球运输。”

    关于材料方面的问题,属于比较机密的,王宏志不太好透露。

    ……

    整个发布会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才结束。

    而发布会刚刚结束,各个电视台、新闻网站,铺天盖地的新闻席卷而来。

    “月球之上建月宫,华科技跟银河空间强强联手,打造世界上首座月球基地!”

    “华科技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讨论了月宫基地的建设,计划首发定在八月二十号。”
1...8182838485...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