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霸的星际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唐官人

    “时隔千年,月宫终成现实,八月二十号,月宫基地计划正式启动!”

    ……

    月宫基地计划的新闻再一次霸占了网络,不仅是网络,各大电视台新闻,也全部报道了这件事。

    一时间,全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月宫基地计划将要启动的消息。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银河空间销售的月球七日游的门票,或许很快就可以使用了。

    想一下,乘坐飞船到月球基地,感受一下异星球的美好,这一生也值了!

    “一张票才1888万,太值了,我要是有钱,我也买!”

    “华科技的这次发布会之后,相信银河空间的旅游票又好卖了,毕竟计划已经快要启动了。”

    “花一千多万,能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确实很值!”

    “别说1888万了,就是十八万我也买不起。”

    到现在,网上很多人又开始对银河空间月球七日游讨论了起来。

    之前网上还有很多言论说买银河空间的票,就等于是上当受骗呢,毕竟谁也不知道银河空间所说的月球基地什么时候能建成。

    现在,网上几乎全是赞赏的声音,还有就是羡慕嫉妒的声音,再也没有人说银河空间欺骗人了。

    ……

    时间慢慢快来到了七月中旬,李岳恒已经去建安好几天了,因为这几天,火星探测器飞船,快要到达火星轨道了。

    七月二十三号,姜晨也去了建安,之前他可以不来,但是今天比较特殊,他必须得在现场观看。

    当他来到建安发射场的测控大厅的时候,李岳恒跟众人正抬头看着前方的大屏幕。

    “怎么样了”姜晨走过去之后,小声的问道。

    李岳恒看了看他,然后说道:“你看,距离火星轨道只剩不到一百万公里了。”

    经过一个月的飞行,飞船已经飞过八千多万公里的距离,如今距离火星,只剩下最后的一百万公里不到。

    姜晨抬头看着屏幕,此时屏幕上面显示的距离火星轨道距离九十二万公里。

    飞船的速度45.5km/s。

    这种速度,简直可怕!

    飞船必须要在到达火星同步轨道之前,把速度降到5km/s以内,否则无法被火星捕获。

    “什么时候开始减速”姜晨询问道。

    “距离火星八十万公里的时候开始。”李岳恒的眼睛没有离开过屏幕。

    说实话,飞船拍摄的画面,再传回地球,显示到屏幕上,是非常美的。

    画面中可以看到一颗红褐色的星球在慢慢逼近,周




第202章 外国留学生
    这艘飞船,算是华国首次探访火星,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航天发展,火星对于所有人来说,早已经不是那么神秘了,可是这么近距离的观看火星表面,依然会让人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感。

    “火星的环境,看起来比地球的戈壁还要残酷。”姜晨盯着屏幕叹声道。

    “这已经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了。”李岳恒看着屏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如果火星的环境还叫残酷,那其他星球,就更不用说了。

    “再适合,人类在上面也生存不下来,我倒是听说有科学家提出改造火星计划”

    之前对于改造火星什么的,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但是现在,他们的探测器真正到了火星。

    他们直面看到了火星的地貌之后,姜晨才第一次感觉到火星距离自己近了,而且他有一种强烈的想法,想要将火星打造成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是有人提出来,而且我也研究过,可行性都不是很高。

    想要改造火星的环境,第一是温度,火星的平均气温太低了,不适合人类生存。

    还有一点就是大气,提高大气压,也是迫切需要的,这两点问题解决不掉,改造火星,只是奢望。”

    听着李岳恒的话,姜晨突然就想到了,好像之前他看到的资料,就是说如何提高火星温度的。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人提出使用温室效应,在火星制造多个温室效应排放工厂,这样计算下来,几百年之后,火星的温度就能提高到人类适宜的高度了。

    想想都有点搞笑。

    “飞船要着陆了。”姜晨还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岳恒指着屏幕。

    飞船在火星上空一百米的地方悬停了一会,找到了适宜的降落点,便缓缓的降落到了火星的表面。

    “飞船着陆成功!”测控大厅的播报声响起。

    众人发出了一阵欢呼,这可是华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到访火星。

    飞船在火星降落之后,头顶立马伸出两块光伏板,随后下面打开一个缺口,一辆火星探测车从里面缓缓的行驶出来。

    同时,在飞船的另一边,同样打开了一个缺口,另一辆火星探测车也行驶了出来。

    “火星探测一号车运行正常。”

    “火星探测二号车运行正常。”

    这两条语音播报是火星探测车发出的信号,这条信号不会通过飞船,而是直接发射到火星中继卫星上,再由卫星发回到地表。

    地表测控雷达接收到信号之后,通过测控网络,传输到建安测控中心。

    一整条信号传输,要经过三分钟的时间。

    测控大厅中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火星探测车一号跟二号,开始大量拍摄火星表面的图片。

    高分辨率的火星土壤、以及高分辨率的火星岩石,全部一一拍摄。

    不仅如此,火星探测车还能采集到火星土壤跟岩石,回到飞船内部。

    飞船内部拥有简单的实验装置,可以大致检测土壤中的成分。

    “怎么样对于火星,是不是充满了向往”任务到现在取了了圆满的成功,李岳恒自然是心情大好。

    “向往肯定有,不过也得有那个实力去征服才行。”姜晨面带笑容,地球已经玩不开了,征服火星才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关键还是得看你的核动力发动机,如果真能实现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豁然开朗了。”

    航天事业就是如此,解决了动力问题,其他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核动力发动力目前还在实验阶段,距离实际使用,估计还得个一年半载的。”

    关于核动力发动机,姜晨一直在关注着,徐顺武现在几乎是常驻在核试验基地。

    虽然很多大的问题都解决了,可是小细节还是很多,这些问题都是非常耽误时间的。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先转移到月宫基地上,这座基地如果建成,对人类的来说,是跨时代的。”

    姜晨点了点头,这点他自然知道,一切就看八月二十号了。

    当天,银河空间的官网,公布了火星任务的进度。

    “经过一个月的飞行,穿越八千万公里的距离,银河空间首艘火星飞船终于抵达火星。

    飞船携带的一颗卫星两辆火星探测车,全部投入使用,火星探测计划的首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银河空间公布这条消息的同时,在下方配了很多张图片。

    从飞船距离火星还有很远拍摄的照片,到火星的全照,再到卫星拍摄的火星遥感画面。

    再到火星探测车拍摄的火星表面的图片,只要不是涉及到隐秘的,银河空间大方的把所有照片全部上传了。

    那些火星爱好者们,一个个如同发现了珍宝一般,疯狂的涌入银河空间官网。

    与此同时,各大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对此时进行了报道。

    “华国首次造访火星,你好火星!”

    “银河空间火星探测计划首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华国成为当前世界上唯一还拥有火星探测车的国家。”

    “银河空间再进一步,剑指火星!”

    “一月抵达火星,银河空间再次打破世界记录,成为飞往火星时间最快记录保持者。”

    广告狂轰滥炸,火星照片这几天是着实刷屏了,人们在感叹火星的美景的同时,也对银河空间的发展,竖起了大拇指。

    “想带领人类走出地球,我看出来了,还得银河空间。”

    “当年m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是何等的困难,你看我们,轻轻松松。”

    “一个月到达火星,银河空间是最有希望载人登火的。”

    “我怎么感觉到最近这几年,人民的焦点逐渐从娱乐计算机科技转移到了航天上来了”

    ……

    银河空间的出现,一波又一波的成果,使得当代人的视线,从娱乐跟计算机科技,慢慢转移到了航天上来。

    尤其是娱乐,当代娱乐行业主要传播的途径自然是网络,银河空间的出现,几乎占据了网络新闻一半的篇幅。

    这使得关注娱乐的人渐渐变少,关注航天的人,逐渐增多。

    就在网络上大家不停讨论月宫基地跟银河空间火星探测器的时候,姜晨则来到了银河空间科技学院。

    整个学校的翻修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门被推倒了,一座更加高大的大门被重新建设起来。

    陈克添知道姜晨今天过来,早就跟学校比较重要的教职工一起,在门口等着他了。

    下了车之后,陈克添笑着走了过来:“怎么样,这大门还说得过去吧”

    “人家



第203章 公布抗癌药
    姜晨跟着陈克添,还有学校其他的教职工一起,把学校从头到尾给逛了个遍。

    “后面的那块地,现在也属于我们学校了,新宿舍正在建,还剩下的地方以后用来建实验室。”

    对于一个高等学校来说,实验室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才能留住很多研究型的人才。

    “这些都需要陈老您多上心,我平时也没时间打理这些事情。”

    姜晨的时间有限,很多公司只是名义上属于他,但实际上他都很少过问。

    “你放心好了,学校在我手里,肯定错不了。”陈克添倒是有信心,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他早就有了自己的规划。

    以前在燕航的时候,自己很多想法都没有机会实施,现在自己当校长了,而且姜晨这个校董也不问事,那他得好好发挥一下。

    “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情,研究型跟实践型人才,要分开。”

    对于很多知名度高的大学来说,研究型一直是他们的强项,做别人做不出的东西,研究别人研究不出来的理论。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做不到在某个领域中引领潮流,他们只能使用已经存在的技术知识,这种人才就是实践型人才。

    对于这两种人来说,姜晨没有觉得哪种好或者哪种不好。

    实践型再好,没有理论作为支撑,那也就是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这个我自然明白,我们学校的教育方针就是边实践边学习,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各位教授要发掘自己学生的优点。

    适合做研究,那就去实验室做理论研究,适合做技术,那就去做具体的实践任务,完全不努力的,只能被淘汰。”

    姜晨点了点头,他又望了望这所学校,希望人类的知识能在这里开花吧。

    自己虽然掌握着系统知识,可是个人的力量毕竟太有限了,社会上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升级,只有社会成员知识水平的整体提高,社会水平才能提高。

    “行了,今天我也来看了一遍了,开学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我还会过来,没有时间的话,就算了,你觉得自己能拿主意的,就自己拿主意,做不了主的,就给我打电话就行了。”

    姜晨交代好了之后,就离开了这里,回到了银河空间基地。

    今天,郝顺国在基地热试车平台测试火箭,姜晨回去的时候,他正在测试。

    经过几年的发展,银河空间跟刚投入使用时候的样子已经完全不同了。

    最外面已经拉起了院子,为了安全起见,院子的上方拉有电网。

    大门足足有三十八米宽,确保任何型号的汽车都能行驶进来。

    旁边的一栋办公楼现在也已经建好了,只不过姜晨跟李岳恒都没有搬过去,觉得来回跑,麻烦。

    现在基地配套设施非常多,后面有一座火箭热试车平台,挖空了一半的小山丘建起来的,稳定性跟安全性都很可靠。

    除此之外,外面还有露天试验场,供各种航天器在空中的测试。

    后面还有一座仓库,专门用来存储银河空间生产的发动机以及各种型号的火箭。

    可以说现在的银河空间基地,各方面完美配合,当之无愧全亚洲最大的火箭制造基地。

    姜晨来到火箭热试车平台的时候,郝顺国刚刚将一款助推器放置在平台上。

    “姜总,我听李老说你去学校了,这么快就回来了”郝顺国看到姜晨过来,吩咐其他人继续工作。

    “学校那边有陈克添打理,问题不大,我就大致看一看就回来了,你这边是第几次实验了”

    “已经是第五次了,前面两次都没出什么问题,这一次如果测试还没有问题的话,我想就不需要过多的测试了。

    姜晨看着固定在平台上的助推器,这台助推器直径两米半,装有两台百吨级甲烷发动机,起飞推力两百吨。
1...8283848586...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