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华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白如洗

    楚瑶笑嘻嘻的说着,她太佩服母亲这一招了,不但威吓了所有人,还顺手收拾了官二代。

    “嗯,那还好,我去见下母亲,你们玩你们的。”蔡聪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点,转身进了厨房。

    “嘿,嘿,小楚,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你哥哥看上去是个大官啊!”

    “就是啊!你哥哥那么威风,你们怎么会在这个开个小店度日呢”

    有些比较熟悉的食客,大着胆子的问着,所有人都带着好奇的眼神看着楚瑶。

    “下官扬州刺史温冯求见侯爷。”

    就在这时候店外传来一声悠扬的声音,众人纷纷侧目,却见刺史还有那些往常难得一见的大官都在门口候着。

    “去年灯会的时候我见过,那真是刺史大人。侯爷小楚的哥哥是侯爷”有人不敢置信的叫了起来。

    “嘿嘿……您呐就吃您的饭吧




第四百二十九章谋划扬州
    “家师还算硬朗,过年去看望他老人家的时候,他还在练着从您府上传出来的太极拳呢”

    温冯笑着说着,前几年去看老师,那体是一年不如一年,看的他都担心,今年倒是比往年硬朗的许多,吃饭的时候连丸都吃了几个。

    两人话题多数围绕着李纲,期间穿插着民生轶事,倒也没有冷落了其他官员,算是比较愉快的宴会,不至于出现什么狗血的剧。

    宴会末了,温冯才笑着说道“侯爷是大能人啊武能开疆拓土,文能安邦定国。太原那边被您整和那么一遭简直是富得流油,看的各地官员都羡慕无比啊。”

    其他官员也炙的看着蔡聪,这不止是位爷啊还是政绩啊实打实的政绩啊

    “这事你别说啊,我有在考虑这个事,扬州府和岭南都是好地方。稍微发展一下便能富的流油。岭南那边勋贵吃的太难看了,我暂时不想搭理。扬州这边不一样,我前些天往长安递了封奏折,算算也快到了,如果能得到许的话,那到时候还要麻烦诸位大人配合啊”

    蔡聪笑哈哈的说着,众人精神一震,没想到蔡聪居然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当即对蔡聪是一顿恭维,都希望在蔡聪面前能落个好印象,到时候民声有了,政绩有了,再往上走几步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光有我这谋略是不够的,还需要诸位大人顶力相助啊到时候要是开辟了海上商道,别的不敢说,这扬州一跃成为大唐第一府道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蔡聪笑哈哈的说着,在场的官员听到海上商道四个字脸上的笑容全不见了,温冯强笑着问蔡聪“侯爷您说这海上商道是怎么个况”

    “自然是海上经贸往来了,你们也该知道这天下很大,各式各样的国度不少,而我们大唐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国,我们的东西哪怕是一匹布,一个瓷碗在其他国家都能换来等重,甚至几倍的金子。所以带一船丝绸或者瓷器出海,就能换回金山银山,这么说能理解吗”

    蔡聪笑笑的说着,这么大一块饼,他相信是个人都会动心的,何况这些人都是有能吃饼的人。

    “这,如果是这事,那下官还是劝侯爷作罢吧”

    “哦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信本侯说的话”

    温冯前后变化巨大,连语气都变得冷淡,蔡聪都有些不适应了。

    “哪里敢不信侯爷,只不过不说了,不说了,侯爷下官敬您,听下官一句劝不要再想什么商道了,这不切实际”

    温冯笑的有些难看,蔡聪也看出他的敷衍之意,当即也就按下不提,端起酒杯和他走了一个。

    酒宴散去后,蔡聪跟温冯来到了刺史府,蔡聪直接就鸠占鹊巢,住了最好的房子。

    “派人查一下,为什么这里的官员那么抗拒海上商道。另外派人查一下海上的动静,我这心里总不踏实,觉得要出点什么事的样子。”

    回来后蔡聪怎么都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让他恐惧的事要发生了,最后掀了被子,走出来对边的侍卫下了命令。

    他不知道的是松文和那些海盗已经绕过海陵,沿着宽大的河道分批进入扬州府了。

    要是没有松文在,这伙海盗顶破天也就是洗劫海陵,可是有松文这样的军师在,他们的野心那叫无限膨胀,剑锋直指扬州,有计划,有组织的进攻,完全就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样子。

    在一间寻常的客栈里,松文和几个凶神恶煞的人在聊天,一个个面目可憎,没有一丝好人的样。

    “松文先生依你之见,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动手”

     



第四百三十章兴势力
    随着松文的解说,在场的人眼睛越来越亮,简直都快成了探照灯了。本来只是搏一搏,但是按照松文的谋略来看,简直是十拿九稳啊

    众人吃了颗定心丸,精神也抖擞了,更加不再彷徨了,领着各自的任务就离开了客栈,只等着过两天烟花盛放的那一刻。

    而长安朝堂上这时候别说是烟花了,就是笑脸都看不到。房玄龄带头黑着脸,蔡聪的奏折让朝廷吵翻天了。

    以马周为首的年轻势力拉拢了一批大臣强烈支持蔡聪开辟海上商道,他们踏进官场后便笼罩在蔡聪的光芒下,对蔡聪有着强烈的信心,相信他能给扬州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

    而房玄龄为首的老一辈务实派则坚持认为不能由着蔡聪胡来,如今帝国两线作战,不论是帮吐谷浑打吐蕃,还是蔡聪十万大军越洋征伐扶桑,对国力都是极大的消耗,都是重中之重,由不得一丝马虎。

    而蔡聪作为大唐水师的主帅,这时候不想着如何克敌制胜,反而分神去弄什么商贩,这在他们看来是背道而驰的,绝对不可取的。

    双方为此争的是天翻地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坚信蔡聪要捞钱绝对能捞出金山银山来,分歧在于捞钱的时候会不会影响蔡聪的指挥判断力,会不会贻误战机。

    少壮派虽然措辞严厉,将理由陈述的井井有条,可是架不住老派个个手握实权啊而且他们的娃子都在水军里飘着,所以扬州百姓能不能过的更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蔡聪别胡来,别分神,万一下错命令害死自己的娃该怎么办

    李世民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少壮派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这时候决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而老派的官员先不说都跟他南征北战,就说他们手里的话语权加起来,自己也得掂量下激怒他们的后果,所以这几天他一直在和稀泥,采取的就是一个拖字决。

    李承乾则老神哉哉,这事他从头到尾就没有发过一次言,只不过他脸上的欢喜是怎么掩饰也遮掩不住。

    让少壮派大受鼓舞,皇帝的态度不明显,可是太子的意思很明白的嘛没的说,一句话就是干

    今天被老壮派压的开不了口那就先认怂,晚上回去想想对策第二天又卷土重来,房玄龄是被气的三高都出来了,一到早朝的时候就头疼

    可是没办法啊虽然少壮派没什么权利,可是各个部门的运行都少不了被他们拉拢的那些小官员最可恨的是,哪怕是将这些官员调任离京,新上任的官员很快就被他们拉拢了,也不知道这马周有什么魅力居然能让这些官员死心塌地的追随

    “陛下,微臣提议这商道之事今暂且不议,三省这段时间堆积了不少案宗,奏折,应当优先处理一下”

    这一天早朝房玄龄终于怂了,提出要暂时搁置的做法,他受不了了,天天无休止的争议也就罢了,手下的那些官员各司其职,超出职责范围的事一律不插手,这才让他们发现了不少弊端,修整来不及了,手底下的人又不做,只能他们自己受累亲力亲为了

    房玄龄的话一说完,朝堂就寂静了,少壮派欢欣鼓舞,而老一派的黯然了不少,体力和精力终究跟不上年轻一代,吃了大亏了

    李世民面无表的看着下面的臣子不做言语,他不出声了所有人就犯嘀咕了这些天不管他们闹得再凶李世民一直都笑呵呵的做和事老,让所有人不知不觉的大胆起来

    现



第四百三十一章长孙无忌的追求
    马周笑的很开心,他自然很清楚,房玄龄会妥协是因为已经察觉到李世民处于愤怒的边缘可是在李世民发怒之前,他们不能瓦解新生势力的攻击,这不正说明新生势力在茁壮成长吗

    “可是房老不过被罚了点俸禄,而马兄却丢掉了大好前途,这怎么能说是赢了呢”有人气愤的说着,两边都有过错,可是这处罚差别也太大了

    “刘兄请安然处之在下被贬到潮州的根本原因是在下失了大义,三纲五常在下为下官,却让上官一再丧失颜面,陛下这是在警告在下做人要收敛,不能太张扬你们看,我这不是早早就将行囊收拾好了,就等陛下旨意了”

    马周笑的很痛快,哪怕马上就要流放三千里,可是他还是觉得痛快,这次较量的结果说明,今后的朝堂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为官,哪怕是封侯拜相也不是空想

    “难怪这书房只见几本书籍,其他的却是给马兄收起来了只是苦了马兄要远走蛮荒,听说那里的蛮人凶狠不讲理,兄此去万万要珍重啊”

    “哈哈哈不苦不苦,不到地方看一看民间疾苦,又怎么能更好的为天下百姓谋求福祉呢诸位宾王去也他年我们长安再相聚。”

    马周说着,背起书匣迈着自信的步子走出家门,其他人跟着相送,门外的马车已经在候着了,他也不客气坐上去对众人拱拱手,扬鞭而去。

    “本以为我书院学子才学冠天下,如今方知小觑了天下英豪。某夜郎自大了。”

    “是啊今方知先生所说的大争之世是何意,天下何其广,你我太过自满了。”

    龙辰和楚墨轩失落的说着,不说其他人,便是这马周,他们二人拍马也赶不上人家的大格局和魄力。

    而在街头的一个小摊子上,魏征喝着茶欢喜的问房玄龄“你观此子如何”

    “青年才俊当为第一,当然蔡聪不计其中。不过我更喜欢这小子,他将来的施政手段,当与我等类同,不似蔡聪那般鹤立独行。若是能保持下去,必是苍生之福。”

    房玄龄也欢喜的说着,朝堂上争得你死我活又何尝不是他们对马周的一种试探,李世民愤怒的背后又何尝不带着欢喜,培养的好了,将来即便不能为他所用,也能给太子留下一个能臣,朝堂也不至于青黄不接。

    “老夫是越看越欢喜,能将你bi)到无力,他也算是不错了。”

    “哈哈可不是嘛这段时间老夫累的回家倒头就睡,梦里咒骂着小子不上道而惊醒,可是实打实的不快啊”

    房玄龄哈哈笑的说着,要是有机会的话,他真想揍马周一顿,可惜这小子不想蔡聪那样,不然就在后头踢他股了。想到蔡聪房玄龄又深深的叹息,这小子让人不省心啊

    听到叹息声魏征笑了笑的问道“怎么在想蔡聪那个异类了”

    “除了他还能有谁让他征伐扶桑,他还惦记着做生意,真真不是人子。你看着吧无忌这次去必然和蔡聪同流合污,他在太原安插的人手全被蔡聪打断了腿,弄到那些秘方还没来得及投入人手,工匠全家就都失踪了,他算是亏大了。陛下这次给他这么好的机会,要不是怕被人笑,他怕是欢喜的要大摆筵席了。”

    房玄龄怏怏不乐的说着,说是派人去考察,实则上皇帝就是已经同意了蔡聪的做法,不然派谁去



第四百三十二章百姓的变化
    而马周家周围发生的一切随后都被人在宫中细细的表述给李世民知晓,也不见他听完之后有何感想,只是挥挥手让人退了下去。

    如今他财力充沛,暗中不知道豢养了多少密探监视天下,特别是长安,当天发生的事,他随后便会知晓,这一切全靠庞大的财力做支持,所以蔡聪要以朝廷的名义开辟新的商道,他自然是支持的,也知道这段时间皇后的打压让长孙无忌有些寒心,这才让他作为钦差去扬州,以示自己对他的信任,断断不会因为他是外戚便对他心生戒备。

    “这马周是个可塑之才,派人去保护他,沿途不许出任何岔子。到了潮州之后你们暗中保护便是,只要他无命之忧,一切都无需理会,朕要看看将来是不是能出一个寒门宰辅。”

    “微臣遵旨”

    李世民后的人急忙答道。

    “另外,扬州和吐谷浑的消息要时时传来,不得有一刻耽误,特别是侯君集,此人虽有才能但目空一切,心太过狭隘,上次被打以后,便一直心有怨愤,他得知女儿重为太子妃是何表。”

    “回陛下,据探子报,人前欣喜若狂,面长安叩首三呼万岁,人后却自言若非有龙子岂可重返东宫吾之功绩不抵胎中小儿乎”

    “这倒符合他的格,看着点,若无过激之举,便由他牢去吧”

    李世民说着挥挥手,后的密探头子恭敬的低着头倒退出去,李世民看着烛光昏暗的密室,许久之后才喃喃的说道“始皇帝功成而不戮一功臣,朕自诩不逊色与他,君集啊你万万莫要让朕为难啊”

    李世民说罢也出了密室,疲倦的坐在龙椅上养神,这几年他权势越来越重,心中也越来越害怕有人谋夺他的江山,除了要处理朝政,还要时常算计这些可能会发生的事,精神消耗太大,常常觉得心力疲惫,每当这时候他便恨不得李承乾能再成熟点,可以帮他处理些政务,这样他也能轻松些。

    随着长孙无忌离京,京中也无什么波澜再起,三省除了政务,便是往边疆运输粮草辄重,边疆也是好消息不断,侯君集和牛进达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两人论治理国家绝不是禄东赞的对手,可是打仗不是治理国家,除了相互算计谋略,还要看作战的本事,几场战役以后,禄东赞发现大唐不是块硬骨头,而是块大石头,吐蕃这头狼能啃硬骨头,可是他咬不动石头,他现在和松赞干布已经在讨论要不要大唐议和了。

    再这么打下去,吐蕃就要被拖垮了,所以他们高挂免战牌,再次派使者前往长安,只不过这次不敢再说什么娶公主的话了,而是老老实实的求和。

    对于松赞干布来说求和也不是丢人的事,这场战斗让他们大唐的恐怖,除了人口和武器之外,大唐的钱财绝不是他们吐蕃可以比拟的。

    他娘的五万大军顿顿吃,这得多有钱才能这么败家禄东赞想起来就有种老血飙到喉咙口的错觉,他们向来是靠打仗抢劫来维持富饶的生活,可是大唐不一样啊这让他们对大唐这片土地更加向往。

    侯君集倒是志满意得,几场大战下来,吐蕃被打的找不着北,几次大捷传遍长安,如今吐蕃使者又被他派人押送往长安议和,也该他风头无量,将那蔡聪给压下去了。

    只可惜他不知道长安的百姓都觉得打吐蕃能赢是理所当然的,他的大捷传回去除了引起百姓的几声欢呼之外,波澜不起。

    现在更多的人是



第四百三十三章城破
    “先生说的是,玄龄受教了。”

    房玄龄淡淡的说着,对李纲的话不以为意,只不过是没必要和李纲争吵罢了。李纲也不说什么,能说的也说了,怎么做就看房玄龄自己了。

    他在尚书省喝了会茶便离开了,去找老伙伴聊天说话。如今他精力也不济了,李世民找他议事,他也全推辞了,剩下点时间他想让自己享受下人生。

    “文纪,如今你也是一轻了,不若来书院,我把山长的位置空出来给你。”
1...107108109110111...1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