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白如洗
“这少年慕艾,少女自然憧憬着英雄,臣妾与蔡洁商议着,觉得该让两人多接触,再给承乾制造些风光事迹,如此一来楚瑶慢慢心生爱慕也是正常的,到时候蔡聪要是再反对的话,恐怕瑶瑶就该恨死他这个哥哥了。”
“这倒也好办,朕便让承乾多出出风头,他如今也大了,可以替朕分担更多事情,这样今年我们就去洛阳避暑,留下太子监国,一应事物交由太子处理,咱们也偷懒一回。”
“这怎么可以承乾不过才十七,怎么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长孙急忙说道,她听得出来李世民不是要李承乾当那种傀儡样的监国,而是要把国朝政事全揽上身的那种。
“怎么就不可以别忘了蔡聪今年也不过十七岁,做的事情可都不是小事,承乾要是不拿出些成绩来将来怎么镇的住他再说即便承乾做的不好还有朕给他收拾烂摊子,如此一来他日继承大统也不至于手慢脚乱的。”
李世民果断的说着,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李承乾身上,让他监国也是在磨练李承乾,可谓是用心良苦。
“可是臣妾怕会惹来非议啊!无端端的让太子监国,群臣不知道要怎么想了。”
“这就别担心了,只要有朕在,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李世民搂着长孙霸气的说着,普天之下能说出这话的也只有他一人了。
长孙看着满脸自信的李世民眼里全是小星星,那还有心情去说什么,只能反手紧紧的抱着李世民表达自己的激动。
“夜已深了,我们安歇吧!”
李老二说罢拥着长孙朝龙床走去,他要化身禽兽了。
可惜天不如人意,这时候一队骑兵深夜叩城,称有八百里加急文书,陈咬金正好在城墙上巡视,喊话之后用篮筐钓了一个上来验证,确认无误以后才用篮筐将其他人钓上来。
“岭南从未有什么急报,可是獠人又反了”陈咬金纳闷的问着骑兵,前几年獠人造反李世民想让冯盎出兵,结果那些在岭南混饭的各家老兵,在陈汉生的带领下直接推平了獠人,叛乱就此平定了,他真想不出岭南还有什么事值得八百里加急的。
“此事要面报陛下,大将军不久便会知道,请大将军为我等准备马匹。”为首的骑兵毫不客气的说着,陈咬金点点头不再多问,让人牵来战马,这些骑兵骑上战马飞驰而去。
那张扬的血色红袍跟头上的洁白的雁毛即便在深夜里也无比显眼,那些巡夜的武侯根本不敢拦截,傻愣愣的看着马匹消失在朱雀大街上。
“都说岭南兵弱,今夜一见这些兵的胆魄不弱,想来岭南兵弱不过是谣言罢了。”
程咬金看着骑兵消失的方向感慨的说着,当初冯盎主动遣子他是既高兴有失落。高兴的是大唐如日中天冯盎都畏惧的投降,失落的是没仗打,这让他又有些看不起冯盎这个软骨头,今日管中窥豹方知冯盎绝非软弱,
第五百零四章失心疯的李世民
李世民再怎么欣赏松文的能力,也不可能给他任何机会的,松文不死岭南和扬州的百姓都不答应。
传旨的小黄门到各大臣府里宣旨,有些人已经穿戴好朝服在等着了。比如长孙无忌,比如房玄龄,在八百里加急的马蹄没到皇宫的时候,他们已经得到巡夜武侯的消息,起来等圣旨了。
火光照亮了长安的夜,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纷纷进宫,李承乾一黄袍,口盘着一条踏云腾龙的五爪神龙,面容肃穆的走进大里。
深夜召集群臣必然是大事,他站在最前面数着,没一会长安的所有大员都到了,程咬金更是一戎装,一副要打仗的样子。
过了一会有太监高呼陛下驾到,群臣弯腰行礼口呼万岁。李世民大步走来,淡淡的说了平。
群臣心头一紧,老李的语气不是很好啊难道又出了什么事
“陛下深夜召见臣等可是岭南出了什么事”魏征深吸一口气出列问道。这本该是百官之首的房玄龄或许长孙无忌问的话,可是当年招安岭南是他出的主意,他不得不出来趟雷。
“看来都知道是岭南出事了,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居然全然不知,还要等冯盎上报与朕”
李世民咆哮着,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不是自己有罪啊而是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了。
“陛下息怒”
“息怒傅奕何在”
“臣傅奕聆听圣训。”
傅奕听到李世民不满的声音,急忙高声呼道。
“朕问你,去年入京朝拜的使节中可有一个叫大文国的进贡何物回礼又是几许其他人都起来吧”
李世民的声音沉的厉害,更是叫其他人起来,唯有傅奕跪在地上苦苦思索着。
过了好一会,傅奕才回道“启禀陛下,是有这么回事,这是个新立的番国,去年进贡的贡品有金玉,还有十头海外的异兽,朝廷赐下金刀,还回礼了绫罗绸缎,刀枪铁器和一批粮食,此外朝廷为了扶持大文国,朝廷送了一批工匠给大文国。”
说完他不自觉的擦了擦汗,看来不是岭南出了问题,而是这个自称仰慕大唐的大文国走问题。
“哼好啊松文堂而皇之的建庙立国,你查都不查便奏请朝廷赐下金刀,知道你为了自己的政绩,让朝廷颜面扫地了吗岂有此理来人,将傅奕打入大理寺,交由刑部和大理寺会审。”
李世民的话让想给傅奕求的大臣不约而同的闭上嘴,震惊的看着傅奕。
这事要是传出去,朝廷的脸面那是要被要被丢到地上任人踩踏了。大唐悬赏万金的通缉犯居然拿着朝廷赐下的金刀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的属国,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臣遵旨。”
傅奕直了腰板恭敬的说道,而后起悲壮的朝着大外走去。其实那时候他便向李世民提议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番邦国不要太轻易接受。
蛮夷番邦不识礼数仰慕天朝上国着不计其数,可绝不是这种远在海外闻所未闻的国度。李世民得知自己的圣名已经传到海外喜不自胜,大笔一挥钦旨陛下金刀,如今出了这等丑闻,只能由他这个鸿胪寺卿来背锅了。
众大臣自然心中有数,看着傅奕的眼神都充满了敬意,这是为了大唐背负上千古骂名,老李对不住他,将来也会厚待他的子女的。
李世民面无表的注视着傅奕的背影消失在黑夜中,心中对松文的那一丝丝欣赏也随着黑夜消失的
第五百零五章祥瑞
“太子,回朕的话,可愿为父皇解忧”李世民理都不理群臣,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李承乾。
“儿臣自然愿意为父皇分忧,请父皇下旨,儿臣必将踏破海疆,生擒松文。”
李承乾铁血的声音震慑着朝堂上每一个大臣,看着李承乾那果敢的面容,他们震惊了,没想到温文尔雅的太子居然还有如此强硬的一面。
李纲看着那张稚嫩之中带着期待的面孔,眼前仿佛有两张面孔重叠在一块,一会是李承乾一会是杨广,到最后他也分不清前方站着的是太子李承乾还是太子杨广,只觉得神情恍惚,晕乎乎的嚎了一身陛下不可,便一头栽倒在这大殿上。
出了这等变故可着实将李世民吓了不轻,急忙呼道:“传御医,速速传御医。”
李靖上前查看了一下松了一口气说道:“陛下,李师只是气急攻心晕厥了过去并无大碍。”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将李纲送到偏殿休息,命人好好照顾,有差池的话必将严惩不怠。
“陛下,李师之所以昏厥,是心忧大唐的未来啊!太子应当是守成之君,不应该轻涉沙场,万一变的如那隋炀帝一般穷兵黩武,岂不遗祸天下臣望陛下三思。”
“臣等望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大声的说着,群臣也弯腰进谏,李承乾变成杨广的可能性哪怕只有一万分之一,他们也要将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朝堂之上,这比李承乾战死沙场还可怕。
“众卿家无需多言,此次出征太子挂帅,冯盎为副总管,领五万岭南军辅助太子,命颜瞳率两万水军前往辅助,太子带一万禁军从长安出发,到岭南后再宣读剿贼文书,而后起大军攻打小文国,务必生擒松文。”
李世民大手一挥,不许任何人再进谏,长孙无忌等人眉头都打结了,以往李世民总是劝诫李承乾要做个仁君,今天怎么性情大变,居然让李承乾去打仗。
既然李世民不让他们进谏那就商议出兵的事情,李世民和群臣商议到天亮,期间是不是的还将自己带兵打仗的经验说给李承乾听,这让众人更加无奈,也不知道皇帝吃错了什么药,铁了心了!
散会的时候,一干大臣三三两两的走着,每个人都不说话,心中都在思索着李世民到底为什么要让李承乾去战场上遭罪,长孙无忌没有去回去,他出了太极宫就拐去立政殿,想要找长孙劝说李世民,赶在圣旨还没下之前收回成命。
让他头疼的是,平日把儿子当命根的长孙听到这个消息后,居然失态的拍手叫好,一脸的满意,要不是知道妹妹的为人,他都要怀疑是妹妹干政唆使李世民做下这样的决定了。
他走出皇宫的时候,在路边小摊子等候的房玄龄等人急忙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了”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迷茫的说道:“太诡异了,皇后不但一点都不急,反而面有喜色,非常赞同太子去攻打松文。这到底是怎么了”
“乱了套了简直是胡来。”房玄龄挥着袖子气急败坏的走了,他把李承乾当守成之君来教,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李世民这么胡来,却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让所有人都气愤不已。
看着所有人都散去长孙无忌只能簇着眉头,往家里走,熬了一夜他可不想再去尚书省了,回家睡觉比较好。
李承乾一夜没睡兴奋的在东宫到处走来走去,要是被御史看到了必然会弹劾他失礼的。
他的几个良娣看着欣喜异常的李承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想跟上去问一下又不能跟上李承乾的步伐,只能嘟着嘴站在回廊上生闷气。
李承乾突然跑过来抱住其中一个良娣猛的亲吻她的脸,亲的那个良娣心花怒放,太子可从来没有这么放浪形骸过,莫非是要立
第五百零六章脏
而早在十五天前已经有使者带着李世民的密旨前往岭南和扬州,李承乾出长安的时候蔡聪和冯盎都接到密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冯盎以獠人有谋反迹象为由调动兵马布局岭南,短短时间聚集数万大军,令獠人部落瑟瑟抖,要不是冯盎遣去密使说明缘由,再次把獠人逼反那都是有可能的。
得知真相的獠人领眼睛那叫一个亮,只要能抓到松文,不论死活朝廷赏赐黄金万两,他们獠人部落都快穷死了,自然要抓住这么个机会,一面做出抵御的姿态调集兵马,一面和冯盎书信往来,最后得到冯盎的准确答复,这次剿灭松文算上他们獠人部落一份。
这可把獠人部落的领给高兴的,对冯盎那是感恩戴德,冯盎也乐见其成,惠而不费的就缓解了个獠人的矛盾,这对他来说是大好事啊!
而蔡聪和朝臣一样摸不透李世民的意图,将颜瞳唤来细细嘱咐,到了那边打仗冲锋的事情让冯盎他们去就可以了,他只要在一边掠阵即可,重点是要保护好太子的安全,哪怕是两万大军一个敌人都没杀,只要保护好了太子,他就给大军请功。
这倒不是蔡聪孟浪,而是朝中诸多大臣都有信函送到他手里,要他派兵保护好太子的安全。
和冯盎一比这些大臣觉得蔡聪是自己人,这一点连招降冯盎的魏征都没有不同的想法。冯家从前隋的时候就一直听调不听宣,直到贞观五年冯盎才进京朝拜李世民,群臣心里真没那他当自己人。
颜瞳带着两万大军出海谁也不知道他沿着海岸一路之下朝着广州府而去,只当他是正常的巡海示威去了。
蔡聪看着各县报上来的文书不断冷笑,大唐的百姓渴望安逸的生活不假,可是他们有着最朴实的观点,那就是生而为男保家卫国,血还没有冷的时候要他们在天子守国门,不割地,不称臣和拿女人去和亲之间选,他们必然是选择天子守国门,靠一个女人换来太平生活,他们觉得羞耻啊!
可是各地送上来的文书中同意和亲的居然占了七成,这与他派人暗访得到的结论大相庭径,由不得他不恼怒。
这读书本来是要学着明事理养气节的,可往往许多读书人太聪明了,他们读太多书,懂的太多,心思也就肮脏了。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敢煽动百姓,愚弄百姓,将百姓往火坑里推,而且还能从圣贤书里找到论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次也是一样,风骨气节固然好,可是如果将二十二字真言定为国策,那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大唐都会对外开战,打的多了难免天下动荡,这对他们的家族传承有很大的影响,故此他们煽动,收买各村落的领头人,不但强行篡改结果,还大肆的宣扬和亲的好处,希望能促成这次和吐蕃的和亲。
蔡聪管辖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是不用说,他们不直接抨击二十二字真言,他们只宣扬,夸大和亲的好处,对弊端一笔带过,希望能让朝廷知道和亲是不得民心的。
而这个所谓的民心指的从来都不是最底层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而是有地主,读书人组成的阶级,这些人掌握着时代的走向,也只有这些人一起力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天换地。
“你们以为这样便可以迫使朝廷低头吗实在是可笑,既然不知死活便不要怪我杀你们给猴子看了。”
蔡聪目露凶光呢喃着,家国天下,将家族的传承摆在第一位蔡聪不怪他们,可是为了家族的传承要将民族的脊梁骨打断,那他就不答应。
&nb
第五百零七章争论
“原来是刘兄,哈哈哈……这扬州要是有什么好去处您必然是第一个知晓的,何须我来带路”
姓秦的公子哥大笑的说着,顺势搂着两个姑娘就朝楼上走来。
“若不是寻到好去处,莫不是秦兄在埋头苦读考取功名了”待到那姓秦的上了楼来,那刘姓公子哥才笑笑的说着,两人都是扬州城出了名的浪荡子,吃喝玩乐那是个中好手,读书求学算了吧!
“哥哥莫要取笑小弟,你也知道我不是那块料。这些天不是搞那个什么全民问卷吗家里把这事交给我办,可没把我给烦死了。”
秦公子坐下来喝了一口酒不痛快的说着,刘公子纳闷的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事我家也是我去办的,家里谁同意谁反对记下来送到官府就好了,有什么好烦恼的”
“不是吧!这么大的事你们刘家就这么草草了事”秦公子放下酒杯吃惊的问着。
“这怎么叫草草了事,本公子可是认真的问过家里每个人的意见,连倒夜香的老头本公子都去问了。”
“不是,不是这……这侯爷胡闹也就算了,你们家大人都不懂事这能随他们同不同意吗本公子这段时间连家里的佃户都没放过,要他们全部选着不同意,你可倒好随意敷衍了事啊!”
秦公子气的都快跳脚了,刘公子诡异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这皇帝陛下可是下旨了,任何人都可对此事做出自己的决断,你老秦家是不怕死吗居然敢弄虚作假”
“哼!弄虚作假怎么了!这天子守国门听着多有气魄,可背后知道要死多少人吗这长安侯说是为了大唐的尊严,可是谁不知道他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妹妹嫁到吐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