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华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白如洗




第六百五十五章冲突
    “禄东赞也派兵来追捕我们,定襄是肯定回不去了。我们只能横穿大漠绕道回大唐,只是这一路九死一生……”

    张凯愤怒的说着,吐蕃的士兵可不像高昌的兵那么欺软怕硬,他们这一千多人要是被吐蕃的军队追上了,一定是全军覆没的。

    “哈哈,不就是九死一生嘛!咱这一千多人,只要有一人能活着将高昌王的脑袋带回大唐,我们两千弟兄就不算白死,这辈子值了。”

    一个满脸胡须的大汉声音洪亮的说着,当初两千人杀进去的时候,就是他一刀剁下高昌王的脑袋。

    一群草莽之徒能冲入敌国王宫在千军万马之中斩杀贼酋,这是何等的幸事纵然立刻死去又如何

    “说得好,高昌王欺我大唐,纵然大军不能围城,但我江湖儿女也会叫他们知晓什么叫煌煌天威不可冒犯。兄弟们收拢他们的干粮和水,我们要上路了,但愿能在长安与诸君大醉。”

    张凯哈哈大笑的说着,将骆驼上的干粮和水放到自己的骆驼上,骑着一匹骆驼拉着一匹骆驼就上路了。

    其他人也纷纷上路,一个个面容平静,早已经生死置之度外。当初从王宫里杀出来的时候死了一千多人,如今剩下这一千多人却不知道有多少能活着回到长安。

    “或许我们不用绕道,吐谷浑如今成为多国争战之地,形势十分混乱,可谓是犬牙交错,我们大可借道吐谷浑来个混水摸鱼。”

    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张凯顿时眼睛一亮,取出地图一看发现此计确实可行。顿时哈哈大笑的说道:“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少延兄往日你总说克敌不在多杀戮,我们还笑你妇人之仁,今日方知少延兄腹有文墨,张凯在此给你陪不是了。”

    吐谷浑已经被搅成一锅粥了,自家内乱不算,周边大小国家都跑进来充当军阀,吐蕃和突厥出兵相助,但两国的军队刚刚进入吐谷浑,根本来不及有太大的作为。

    而那些大小势力得到大唐暗地里的资助,力量在短时间内膨胀了不少,最可笑的是伏允的心腹天柱王见局势纷乱,带走了四万大军自立为王,一下子让吐谷浑更加的风雨飘摇。

    张凯这千人的队伍到了吐谷浑那是一股谁都要忌惮的力量,不过他们可不敢这么招摇,一千人化整为零消失在吐谷浑的大地上,等他们再聚之时已经是在大唐的土地上了。

    一千人再聚时少了一百多人,兵荒马乱的地段,管你多厉害的功夫,都抵不过战争机器的力量。

    “走吧!距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三天了,我们先把高昌王的人头送到长安去。”

    张凯深吸一口气红着眼眶的说着,这一路走来他损失太多手足了,将来所有机会他一定要禄东赞付出代价。

    张凯一行人奔波十几日来到长安的时候,受到无数百姓的追捧,朱雀大街上站满了欢呼的百姓,房玄龄亲自站在街口迎接他们。

    “张凯拜见房叔父,这是高昌王的人头,某家亲手斫下,请叔父查验。”

    张凯行了一礼将被石灰泡的发白的头颅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接过头颅不顾恶臭细细端详,最后确认是高昌王的头颅,这才笑着说道:“好小子没有给你老子丢脸,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回头老夫禀明圣上,少不得给你加官进爵。”

    “哈哈……侄儿本江湖浪荡子功名利禄与我如浮云。叔父,侄儿告辞!”

    张凯说罢翻身上马,在这长安的街道上肆意纵横,无数少年儿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驰骋江湖,快意了恩仇这是何等的豪迈

    “高昌国不服王化,肆意劫杀各国商贾,而今已伏首,新任高昌王未得朝廷册封非是正统,大唐将不接受他们的朝贡



第六百五十六章卑贱者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不敢跟房玄龄对视,正想开口解释的时候,楚瑶就不屑的说道:“一个个罗里吧嗦的一点用都没有,这种小事还要议论半天,要不是等太子哥哥,我早就走了。”

    楚瑶说着带着两个婢女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议事厅,一众大臣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在朝廷议政的地方被女子看不起,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太子殿下可知三纲五常”房玄龄冷冷的问着,隐晦的骂着李承乾夫纲不振。

    李承乾苦笑一声,颇为无奈的说道:“房相莫要笑话孤,孤实属无奈,蔡聪此次动作太大,他身在大营中,刺客无从下手,但是太子妃已经多次遇刺,他们势力极大简直无孔不入,孤唯有将她带在身边以防不测。”

    房玄龄沉默了一下,楚瑶多次遇刺的事情他是知道的,李承乾将她日夜带在身边虽然让人诟病,但也无可厚非,只是恼怒余孽的疯狂罢了。

    “纵然如此堂堂太子妃,未来国母如此嘲讽朝臣,简直不成体统,这事臣会上报皇后娘娘,交由娘娘定夺。”

    房玄龄开口说道,他虽然不爽太子带这个女人来,但事出有因他也没有计较,可你楚瑶太放肆了,仗着受宠出言不逊,以为没人可以治你吗

    “此事不怪太子妃,实属孤的过错。”李承乾苦笑的说着,众人面色不悦,以为李承乾是在替楚瑶背锅。

    他急忙说道:“孤之前与蔡聪论过虬髯客,此人心比天高,当年就是自知争不过大唐才退避海外,不愿受我大唐管辖。所以孤看来,无论是嘉奖还是不嘉奖在虬髯客看来都是一种羞辱,必然会起到反效果,因为他由始至终都将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故此只能送去金银粮草答谢,因为虬髯客非我大唐子民,能出手相助实属情义。太子妃就是因为那时候在一边负责煮茶听过这个事,才会说出这话来的。”

    “既然如此,殿下方才为何不说出来”房玄龄眉头都打结了,看着这么多大臣吵得不可开交很有趣吗

    李承乾顿时就倍感冤屈了,嗓音都提高了说道:“孤参政也有一些年月了,可父皇说如今是特殊时期,明令孤不许在这些军国大事上不许发言,只许听政。孤也委屈啊!诸臣公说说,孤哪里不如蔡聪那混蛋他都能领兵出征,军国大事上孤怎么就只能听政了”

    “你年纪比他小……”

    角落里不知道是谁幽幽的说了一句,李承乾一口气差点上不了,这是硬伤啊!他比蔡聪小了好几个月,可这有关系吗

    “臣会禀明陛下,请陛下允许太子殿下在大事上发言,快去看看太子妃吧!”

    房玄龄淡淡的说着,他算是看出来了,楚瑶这是在为自己夫君抱不平,衮衮诸公居然没有人比李承乾更加清楚该如何对待虬髯客,这可真是够讽刺的。

    “尚书省内戒备森严,孤的亲卫又在此地,但也出不了乱子,诸臣公继续吧!孤不能因私忘公。”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坚定的说着,主次轻重他还是分的清的,若是放下一干重臣去找楚瑶,那百官该如何看待自己

    果不其然见他这样说群臣眼中都闪过一丝赞赏,色是刮骨刀,储君明白这一点那是国朝幸事。

    “既然太子殿下说的在理,那依老夫看,户部需要尽快给出个数目,送多少钱粮才是合适的,多了让人心疼,少了怕是会叫虬髯客看不起。”

    有人大声的说道,户部的官员差点没跳起来骂娘,我们哪知道要给多少啊需要多少你们给个数就好了,我们筹备出来还不行吗让我们来定数目,万一出岔子岂不是要用来背锅

    议事厅又陷入争吵之中,这是常态每每有重大决定往往都是在争论中出结果的。

    立政殿里李世民听着小跳子的汇报,一群残缺之人也敢搅动风云,岂不是老鼠就该躲在阴暗处,跑到明面上蹦哒是嫌死的不够快吗

    &



第六百五十七章恨
    而山南这边,蔡聪此刻正与尉迟恭会军,两人相见蔡聪全部连个笑脸都没有,绷着脸让尉迟恭是老大一通难堪。

    尉迟恭自知理亏倒是不敢给蔡聪摆什么脸色,而他那些桀骜不驯的属下一个个恨不得把脸塞裤裆里。

    五姓七家啊!大半年的时间被蔡聪扫进历史里,而他们呢,不但没有平定弥勒教,这半年来弥勒教反而壮大了,如今有四万兵马,把他们给羞的啊!都没脸见人了。

    “即可交接兵权,从现在开始山南我说了算,可有异议”

    双方坐下,还没有寒暄呢,蔡聪就冷冷的说着,丝毫不顾及尉迟恭的面子。而尉迟恭的属下非但没有愤怒,反而面露喜色。

    他们虽然没有说出来,可是这半年来对尉迟恭还是多有不满的!为什么要从军,还不是为了立功,博个出头天,而尉迟恭偏偏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这是虎符,老夫早就准备好了。”尉迟恭笑笑的说着,将案几上的虎符和打印推向了蔡聪。

    蔡聪毫不客气的收下,然后下达了第一个军令。

    “着令尉迟恭,立刻进京,向皇帝陛下说明这半年来的作为,并且上奏陛下,平山南军由本侯接掌。”

    “尉迟恭领命。”尉迟恭无所谓的说着,末了又笑着问道:“若老夫今天不将这虎符交给你,你会怎么做”

    蔡聪眯着眼睛看了他一会才摇着头的说道:“你是聪明人,不会找死的。”

    尉迟恭哈哈大笑起身离开,他的部下急忙向蔡聪见礼。

    “说说山南的情况。”

    蔡聪直奔主题,没有拉拢他们的念头。

    “情况很不理想,这半年小规模斗争无数人,我们赢多输少,但是伤亡人数不少。弥勒教势力太大,百姓很多信奉弥勒,连乡绅士族也有很多是他们的信徒。

    好几次我们追杀逃兵的时候,那些乡绅居然带着百姓出来挡路,有些该死的还会袭击我们落单的将士,所以这战打的真憋屈。”

    一个七尺男儿捏着拳头,痛苦的说着,明明是来平乱的,却被百姓当仇人看,这换谁来心里都不会舒服的。

    “他们拦着你们,你们就不会杀了他们”

    蔡聪不快的问着,这是在打战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居然还能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荒缪!

    “国公爷命令我们不可以对百姓和乡绅出手,说是不要激起更大的矛盾。”

    那汉子压低声音的说着,尽管这是尉迟恭的命令,可这时候说出来总有推卸责任的感觉。

    “很早以前我就跟新军的将士说过,战争是军人的事,不要牵连百姓。可百姓若是不知死活要自己卷进来,那就不要怪朝廷的屠刀太锋利了。”

    蔡聪平静的说着,末了嘴角勾起一抹残酷你笑意说道:“给你们一天时间,我不管之前拦着你们的是百姓还是乡绅士族,明天这个时候我要见到他们的人头摆在校场上。”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脸色大变,还没有和逆贼交战,就要大肆杀戮,难道不怕激起民愤吗

    “侯爷万万不可,如此一来,便将山南所有人推到我们对立面,这对我们极为不利。”

    “刘海说的在理,依属下看,我们何不直接攻打弥勒教,只要将他们铲除了,那自然就不会有动乱了。”

    尉迟恭的属下不敢进言,蔡聪的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立刻开口阻拦。

    蔡聪看着他们摇了摇头



第六百五十八章礼佛者
    一队骑兵朝着一个小村庄奔驰而来,村里立刻有人敲响了铜钟。几个乡绅正在聊天,听到铜钟声眉头就皱起来了。

    “四长一短,是朝廷的兵来了,你们有谁藏了弥勒教徒吗”

    为首的一个乡绅不快的问着,城里前些天就传来消息,蔡聪那杀人魔快来,让他们收敛一点,这些人简直是把这话当放屁。

    “没有啊!”

    “我也没有。”

    “老朽亦没有,最近没有听说他们打起来了啊”

    几人纷纷说道,为首的乡绅顿时费解了,既然没有那这些兵匪来做什么

    “既然没有那就叫齐人手,我倒想看看这些兵匪想做什么。”

    乡绅冷笑的说着,这半年多来面对这些无能的官兵,他们真的是膨胀了,看不起他们也就罢了,居然还敢无视他们手里的刀子。

    “老爷,各位老爷大事不好了,那些官兵进村抓人了。”

    一个小厮跑进来慌张的叫着,乡绅立刻就拍下桌子怒道:“这是干什么我们可是往城里给了五百两银子的,怎么还到村子里来抓壮丁叫人,叫上所有人,今天老夫要他们来得去不得。”

    村子里已经鸡飞狗跳了,为首的军官说了,进村来只杀人不抢财,那个兵卒子敢动歪心思他就杀谁。

    于是很多在地里劳作的人被直接捅了个透心凉,一些妇孺则在家中被剁去脑袋,村子顿时陷入血雨腥风之中,惊恐声和孩子的哭叫声萦绕在每个士兵的耳中。

    当乡绅带着人赶到的时候血腥味已经浓郁到散不开,那些之前没有阻拦过士兵们的百姓惊恐的抱做一团,紧紧的捂着自己和孩子们的嘴巴。

    “你们这些兵匪,兵匪,老夫要上报朝廷,杀害良民你们好大的狗胆!”

    乡绅睚眦欲裂,指着马上的士兵大声的咆哮着,而他身后的村民则握着锄头木棒惊恐的想要后退,那些士兵刀还没有入鞘,他们还想杀人!

    “你没有机会了!”

    为首的军官露出狰狞的笑容催动马匹,在乡绅惊恐的目光中将他的脑袋削下来。

    骑兵两轮冲锋那些逃跑的村民就死的干干净净,而这时候军官才下令刀剑入鞘。

    “这些被我们斩首的村民都是之前帮助过反贼的人,侯爷说了谁要是敢私通弥勒教,杀无赦!你们这些人里头我不知道还有没有私通弥勒教的,但本大爷要告诉你们安安分分做人没坏处,谁再不知死活就等着死全家吧!”

    军官神清气爽的对幸存的村民说着,这半年来受的鸟气总算是出出去了,他说完也不管村民怎么想带着部下调转马头就走,这时候小村庄里才响起凄凉的哭嚎声,很多人用怨恨的眼神看着骑兵远去的方向。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军营的校场上摆满了一颗颗惊恐的人头,军营大门口的位置还有十几个愤怒的人在那上窜下跳的叫骂着!

    蔡聪在校场上来回踱着步子,半响以后他才指着人头问道:“这里面可有误杀或者借机泄私愤的”

    “回侯爷这是万万没有的,这些人最少都有帮过弥勒教两次,绝对没有误杀和泄私愤。”他身边的军官急忙说道,他们又不是山南本地人哪来的私仇

    “摁!那几个在外面蹦哒的又是什么人”

    “回侯爷,都是地方官,有刺史,别驾,还有一些县令,都是因为昨天的事而来的。为首的那个是黄登刺史,他也是个佛教徒。”

    军官急忙说道,蔡聪眯着眼睛看去,站在最前面那个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好像在念什么经文。
1...161162163164165...1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