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室战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子记梦
    傍晚,李璋锐回府后和沈清韵商量,魏氏进京来怎么也得到陈大人家拜访一下。毕竟李璋锐当初来京城求学时在陈家借住了那么多年,陈家一直将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作为李璋锐的母亲,魏氏第一次进京出于礼貌也得亲自登门感谢一下吧!

    所以,一家人晚饭的时候,李璋锐并和魏氏说了趁着他后天休沐大家一起去陈家拜访的事。

    魏氏进京来也想出门见见世面,所以也就欣然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沈清韵并安排人给陈府送去了拜帖。

    等到拜访的那天,沈清韵早早准备好礼物。魏氏带着李玥莲坐上一辆马车,张氏和沈清韵另一辆马车。李璋宝本来也打算钻进马车里,不过在李璋锐严厉的眼光下只得乖乖走向旁边的大马。

    本来魏氏是打算让魏沫儿也跟着一起去的,但是魏沫儿毕竟不是李家人,不管魏氏多么希望魏沫儿进李家门,但至少现在她还只是个客人,不适合代表李家出门拜访。

    于是,两匹大马开道后面跟着三辆马车向着陈府驶去。

    陈大人是李家老太爷的好友,所以当初李璋锐进京求学时,陈大人和陈夫人白氏对李璋锐特别照顾,完全将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照顾。李璋锐更是和陈大人的儿子陈少游成了比亲兄弟还亲的好友。后来李璋锐娶了沈清韵留在京中做官,两家也常有走动。

    白氏早早就安排身边的嬷嬷在门口等着李家一行人了。

    所以,李家一行人到达陈府后就直接被带到了内院。

    “听说老姐姐进京了,我还想着等老姐姐收拾好了,我就登门去拜访呢,没想到倒是被老姐姐抢先了。”白氏笑着上前拉起魏氏的手寒暄着。

    魏氏看到眼前的白氏,头戴孔雀开屏珠钗,一手戴着翠绿翡翠手镯,一手戴着鎏金手镯,一身金丝百蝶穿花绛紫色绸缎在身上无比合身。白氏这一身装扮端庄高贵又不俗气,其钗环裙袄都无比合宜。

    魏氏心中暗想,从未见过这样的贵妇呀。于是也满脸堆笑地寒暄着。

    李家一群人进入大厅后众人开始见礼。

    先是李家三房向白氏见礼,白氏扶起张氏,顺手就将手上戴的鎏金手镯摘下套到了张氏的手腕上。张氏早就瞧上白氏手腕上的翡翠手镯了,毕竟黄金有价玉无价。可是此时白氏却将鎏金手镯给她,她也只得故作高兴地谢过,送上自己绣的扶额作为回礼,就退到了一边。

    其实那只鎏金手镯做工细致,价值也不菲,只是张氏始终惦记着那只翡翠手镯而已。

    接着是李玥莲上前行礼,白氏笑呵呵地夸了李玥莲几句就让身边的嬷嬷将一对猫儿眼耳坠拿了出来。

    “这猫儿眼是外邦来的稀罕物,给我们这些老太婆戴不合适,只有你们这如花似玉的年纪戴着才好看,就送给你玩吧。”

    自从前几年陛下开放口岸以来,外邦流入的东西越来越多,这猫儿眼在京城虽不算十分名贵,但在富家小姐们中间却十分流行。

    李玥莲进京时间不久,这些东西在永州还没有流行,此时见到闪闪亮亮的猫儿眼十分欢喜,高高兴兴地谢过礼。

    沈清韵见白氏心情不错,开着玩笑道:“白姨偏心了,我也年轻着呢,怎么不见送我猫儿眼的耳坠呀”

    白氏和沈清韵的母亲是从小的手帕交,白氏自己又只得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一直将沈清韵当做自己的女儿一般。此时




第十六章 买丫环
    第二天一大早,沈清韵就带着几个人牙子领着一群丫头来到了魏氏的春晖堂。毕竟府里突然之间多了好几个主子,如果不多买几个丫头,根本不够主子们使唤的。

    春晖堂里,李玥莲正歪在魏氏怀里抱怨着自己房里丫头不够使,就看见沈清韵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魏氏看着进来的一群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沈清韵找来给她们挑丫头的。对于沈清韵的识趣魏氏还是蛮满意的。

    沈清韵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人。

    早上请安时,由于时辰太早,李玥莲并不会来,魏氏也只当不知道。现在李玥莲却歪在魏氏怀里撒着娇,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样。

    而一旁的魏沫儿则站在魏氏身边微弯着腰低声说着什么,一脸的讨好,只是偶尔看向李玥莲的眼里透出愤恨之色。

    昨天那只白玉镯子自己还没有捂热乎就被李玥莲抢去了。虽然心中愤恨,但是却不敢表现出来。毕竟自己只是个外人,怎么也不及李玥莲这个亲闺女、亲妹妹亲。如果和李玥莲闹起来,魏氏和李璋锐肯定会帮着李玥莲,到时要是一生气将自己送回永州,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张氏则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听着她们聊天,偶尔敷衍几句。

    沈清韵笑着上前道:“老夫人,今天带了几个人牙子来。这些丫头都是调教过的,您挑几个合眼缘的。”

    魏氏也不客气,虽说自己也从永州带了几个下人过来,但是始终是不够的。尤其见到沈清韵身边一溜的丫鬟婆子,自己一个做婆母的,身边的丫头哪能比自己的儿媳少呀。

    于是,魏氏一口气挑了十个丫头,又让李玥莲上前挑选。

    而李玥莲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等魏氏话音一落就赶紧上去给自己挑了六个看上去比较机灵的,才心满意足地坐到了一边。

    张氏眼巴巴地看着几个机灵点的丫头都快被挑完了,不禁急了,满脸堆笑地对着魏氏道:“老夫人,咱们三房人口多,下人也不够用,您可不能不心疼几个乖孙子,不能偏心呀!”

    虽说入住隔壁的院子时沈清韵已经给她留了几个洒扫的下人,不过现在反正也不用自己出钱,白得几个奴婢,干嘛不要。

    魏氏哈哈笑着,一口就应了下来。

    张氏听到魏氏发话,赶紧上前将早已看上的八个人挑了出来。虽说心里想着再多挑几个,不过总不好越过魏氏去,并也就罢了。至于比李玥莲多两个丫头,她也不担心。谁让自己丈夫花心,三房那么多姨娘和庶子庶女呢,还不得用几个丫头伺候呀。

    等到三人都挑完了,沈清韵看了眼一旁的魏沫儿,道:“魏家表妹也挑几个合眼的吧!”

    魏沫儿虽然也觉得自己院子里下人不够,但是自己毕竟现在只是个客,不好上前挑选,只是一个劲地推辞着。

    魏氏又发话了:“沈氏说的对,大家都是一家人。沫儿,你就挑几个合用的放院子里吧,平时一些杂事也好有人去做。”

    沈清韵心中暗自不悦,魏氏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打算把魏沫儿嫁给李璋锐做平妻一样,自己什么时候说过和魏沫儿是一家人了。

    她当然不会当面直接去反驳魏氏,不过也不会承认是自己说的,只是笑道:“过门是客,表妹就听老夫人的话,挑几个吧!要是住的不舒服倒是我们做主人的失礼了。”

    魏氏听到沈清韵张嘴闭嘴主人客人的,脸色不禁不悦起来。不过看到身侧刚买的一字排开的丫头们,也就算了,看在她今天给她们配了这么多下人的份上就不和她计较了。

    魏沫儿见魏氏都



第十五章 魏家表妹
    晚上沈清韵准备休息时,张嬷嬷却偷偷地来到了明辉苑求见。

    早上沈清韵去码头接人的时候就远远看到张嬷嬷了,不过不好上前打招呼也就没有和她说上话。

    原来,张嬷嬷在李府不仅没有受到欺负,更是机缘巧合之下得了魏氏的眼,调到了魏氏的院子。虽然还是个粗使嬷嬷,但张嬷嬷在老夫人院里人缘还是不错的,这次来京城居然把她也带来了。

    张嬷嬷进门后就直接跪下给沈清韵磕头。沈清韵当年救了她,还给她找到了收留她的地方,她心中一直非常感激沈清韵,觉得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沈清韵赶紧让沈嬷嬷将她扶起来,又搬来椅子让她坐下。

    “嬷嬷这么多年过得可好”沈清韵问道。

    “也没什么好不好的,只是拖着这副身躯在这世间熬着而已。”

    张嬷嬷又苦笑道:“不过,奴婢也想通了。奴婢这辈子已经够苦了,只希望这世受的苦能够换来来世的平淡日子。”

    沈清韵知道张嬷嬷命苦,只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世了。

    “既然活着那就好好活着吧!不为自己也要为那些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沈清韵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张嬷嬷,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张嬷嬷若有所思,擦擦眼角的泪,向沈清韵道:“都是奴婢的错,不该在夫人面前说这些。”

    “没事。这次嬷嬷能跟着上京也好,换个环境,也免得嬷嬷总想起一些伤心事。”

    “奴婢也没想到老夫人会把奴婢也带上京来。一个多月前,老夫人听了三夫人和四小姐的撺掇,突然决定进京,奴婢只得赶紧给夫人去信,生怕坏了夫人的事。”

    “你的信我收到了。幸亏你的信,要不然真得被老夫人打个手忙脚乱了。”沈清韵喝了口茶又转头向着张嬷嬷问道:“只是这突然多出来的魏家表妹又是怎么回事”

    张嬷嬷赶紧道:“老夫人决定上京后,这魏家表小姐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在出发前三天到了李府,不知怎么就说服了老夫人带她一起进京,奴婢来不及写信告诉夫人。”

    又道:“关于这位魏家表小姐,奴婢倒是听府里的其他下人说起过一些事……”

    于是,张嬷嬷并将听来的关于这个魏沫儿的事慢慢道来。

    原来魏沫儿小的时候,魏氏有意亲上加亲,将她许配给自己的长子李璋锐,所以总是将她带在身边。

    但是李璋锐的父亲却总觉得自己的嫡长子将来肯定是要当大官,有大出息的。有的是有家世、有涵养的世家贵女可以娶,不想他只娶一个对仕途毫无帮助的女子,一直看不上魏沫儿,所以一直没有松口。

    后来李璋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一蹶不振,不再专心读书,他父亲并将他送到了京城好友陈江河的家中借住求学。

    而魏沫儿刚开始还打着李璋锐高中后衣锦还乡迎娶自己的主意,但是李璋锐进京好几年都没有考中。魏沫儿慢慢地也就看不上这个表哥了,到李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但魏沫儿自己的亲事却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挑挑拣拣拖了好几年。等到好不容易要确定下来了,李璋锐却又考中功名了。于是魏沫儿又不甘心地哭闹着将刚刚定下的婚事搅黄了。她也又开始殷勤地往



第十三章 张嬷嬷
    春姨娘流产并禁足后,李府的一切又回归了平静。

    这天沈清韵正在教着平哥儿写字,沈嬷嬷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将手中的信交到沈清韵手中。

    “夫人,张嬷嬷来信了。”

    张嬷嬷是当年沈清韵刚和李璋锐成亲,回永州老家祭祖时救下的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

    说起张嬷嬷的遭遇,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苦。

    张嬷嬷是个苦命的人。年幼时父母双亡,被村里人说是克亲。后来被叔叔收养,但是叔叔并不是可怜她,而是想要一个不花钱的的使唤丫头。她在叔叔家里伺候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干得最多,吃得最少,干错一点事还总是要被叔叔、婶婶毒打一顿。

    但是她还是这么一天天地长大了,很快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但是婶婶不愿失去这个不花钱的佣人,将她的亲事一拖再拖。

    直到二十五岁时,婶婶才在里长的施压下收了不少钱将她嫁给一个年老的鳏夫。

    本来以为生活会有所好转,谁知那个鳏夫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整日在家喝酒赌博,完全靠张嬷嬷出去做活养活。加上张嬷嬷成亲后一直没有怀孕,在家经常遭到毒打。成亲五年后张嬷嬷总算生下个宝贝儿子,张嬷嬷既得出门干活,又得照顾孩子,累的脚不着地。不过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再苦再累张嬷嬷也觉得是值得的。

    可是却在孩子十岁时,张嬷嬷出去干活,他那个醉酒的丈夫在家,孩子和同村的孩子去村口的小河游泳,结果却淹死了。孩子死后张嬷嬷痛不欲生,但是她丈夫却一口咬定是因为张嬷嬷命硬,小时候克死了父母,现在又克死了孩子,一定要将张嬷嬷卖掉。

    而沈清韵正是在张嬷嬷在路边被卖的时候遇见她的。沈清韵听了她的遭遇,可怜她,并买下了她。本来回京时打算将她带回来的,但当时她孩子刚死,她执意留下来给孩子守灵,并被留在了永州李家祖宅里。

    不过还好,李家的人一直没有发现张嬷嬷的身世,大家都以为她只是个无家可归的奴婢。要不然以张嬷嬷的身世,肯定会被大家视作不祥人,多少也会受到李家主子、奴才的欺负。而张嬷嬷也是个有心人。沈清韵救了她之后,她非常感激,每隔几个月就会找人写信将永州李家的大事写信来告诉沈清韵,以便沈清韵及时了解李家主宅的情况,所以沈清韵也十分感激她。

    而不久前张嬷嬷的信才到,可是这才没过几天居然又写信过来,所以沈嬷嬷着急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沈清韵看着手中的信眉头越皱越紧,一会后才将手中的信纸又递回给沈嬷嬷。

    沈嬷嬷赶紧看信。

    “什么老夫人要来还要带着四小姐和三房一房人一起来京城”

    “张嬷嬷这封信是在她们出发前发出的,就算送信人快马加鞭,到京城也要半个月。现在恐怕一大群人已经在路上了,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也就到了。”沈清韵无奈道。

    当初沈清韵和李璋锐回永州李家祭祖时就发现李璋锐的母亲魏氏就是个固执的老太太,眼皮子浅,爱占小便宜。但是她又仗着祖父中过进士,自视书香门第,极重规矩。每日早晚必要求三个媳妇去她的院子里请安立规矩,而她的女儿却是不用的。

    永州李家,李璋锐的父亲已经过世,整个李家由魏氏这个老夫人管家。魏氏是说一不二的性格,将整个李家管成了一个一言堂,这些都是沈清韵在永州时亲眼所见的。

    &n



第十四章 李母进京
    十五日后,一大早李母一群人到达了京城渡口,李璋锐去了衙门,沈清韵领着一群人到码头迎接。

    船慢慢靠岸后,魏氏在李玥莲和另一个陌生女子的搀扶下慢慢走下了甲板,而三房的李璋宝和他的妻子张氏却走在魏氏身后。

    沈清韵不禁有些好奇。魏氏身旁的女子是谁怎么比张氏还得魏氏的眼看样子年纪比李玥莲大,应该二十多岁了,但是又没有梳起妇人的发髻,应该是还没有嫁人。

    见魏氏已经下船,沈清韵赶紧收起脸上的好奇之色,迎上去道:“老夫人可算是到了,老爷这几日天天念叨着老夫人该到了呢!”

    魏氏四周看看,没见到李璋锐的身影,脸色有些沉下来。

    “璋锐呢怎么不见他来”

    沈清韵知道魏氏是嫌李璋锐没有亲自来接,心里不痛快呢。

    “老爷本来已经请好假今天来接老夫人。可是衙门里有突发事件,老爷今天天没亮就被叫回衙门了,交代我一定要给老夫人赔罪呢。”

    魏氏听说李璋锐是因为公事才没有来,又看到沈清韵带了不少人来接自己,心里也就舒服了不少。不过她可不打算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放过沈清韵,怎么也得给她个下马威吧。
1...45678...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