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关长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信离君
便低头思考,再想自己现在如何对董相国分说,董卓自己心中虽早已有了一定想法,但终究还是不能实施,毕竟他如今一切权利都来自于皇帝,他现在手握天子,以外戚身份加持,才能成为相国,否则他怎么跟那些世家大族斗啊,靠武力吗军队吗
笑话,若不是他董仲颖占据大义名分,掌握了雒阳全部的军队,他早都不知道被世家整死多少回了,所以怎样安全的转移天子,这是最重要的
但头疼的是雒阳本就为大汉都城,自光武皇帝迁都长安就定都于此,并且该怎么说服那些出身于世家豪族的朝廷重臣呢难不成又要借大军武力压制,唉――可惜我董卓本良善,奈何上天不公啊!
董卓这边在感叹自己的人品,而坐在一旁一直沉思的李儒,也终于开口了,他拱手对着董卓,“相国大人,文优有一计,可让陛下和朝廷各大臣迁都长安,并且不是用武力逼迫,而是依靠箴言。”
&
第二十二章 有节操的世家
杨彪这时独自在堂上站起,拱手对着上首的董卓,反对道,“迁都乃国之大事!理应顺应民心
昔日商朝盘庚五次迁都,殷人因此怨念,王莽篡逆,变乱五常!
更始赤眉,长安焚毁,光武皇帝受命,这才更都于洛邑,此为宜也
可如今大人您若是无故的抛弃雒阳的宫室、庙宇、园陵,这恐怕百姓们都不会顺从您的指令啊!若是到时引起朝廷祸乱,社会动荡,这可如何是好啊!”
杨彪的这一番话,明着是劝慰董卓,可这正是他隐喻董卓不自量力,妄图迁都,就不怕我们世家因此恼怒吗!
董卓也不是傻子,自然知晓其中寓意,可他并不能与全部的雒阳世家为敌,更何况杨彪这糟老头子正是海内有名的士子、大臣,他董仲颖若是敢动没有抓到把柄的杨氏,他董卓必定玩完。
于是董卓强忍怒气,而脸色大变,对着杨彪说道,“杨公,你难道是想阻挠国家大计吗朝廷若不迁都,你将天子的安危,居于何处!
如今东方作乱,四处贼起,长安有崤函之固,险峻非常,乃国之重防!
至于百姓小民,也许他们也会主动同意迁都呢,如今雒阳外有叛军环视,若不迁都长安,他们将命丧于贼兵之手,弃尸于荒野之外,若有不识抬举的,小民而已,何足与议,我命人派大军驱赶,又有何人不从!更何况,我等是为他们免于兵祸,他们应该感谢我才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董卓说完一脸肆无忌惮的狂笑,这可惹怒了看重百姓的杨彪,“一心为公”的杨彪心想,“你若是将雒阳的百姓移走,我杨家这些年搜集的流民佃农岂不是会暴露,隐瞒了如此多的人口让你董仲颖知晓,你不就更加忌惮我等了吗!
更何况,那些被我等世家召唤的一群联军,说不定真会打到雒阳,到时袁氏吃肉,我杨氏也能分下来一块啊!”
于是两人便在堂上争论了起来,正在两人争论之时,南方世家的代表太尉黄琬可坐不住了,他忍不住帮腔,对着董卓说道,“董公啊,相国大人您先冷静,此乃是大事啊!
刚才杨公所说的这番话,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跟您言说的,迁都一事,关系甚大,不如您再考虑考虑吧!”
这董卓一听黄琬的话,可算是气坏了,怎么着啊!他杨彪的话就是深思熟虑,我董卓的话就是随口说出的吗!你这意思我是胡言乱语啊!这些个世家是不是嫌我的刀这几天没杀过人,锈的慌啊!
董卓是坐在上首默不作声,可坐在堂上的司空荀爽看到董卓现在的脸色,害怕董卓狂性大发、大开杀戒,将黄琬、杨彪两人怒杀当场,对于疯子而言,董卓这人还真敢这样做。
于是为了保护盟友,荀爽从座位上起身,对着董卓躬身一拜,打算做一回和事佬,他向董卓陈说道,“相国大人可是真的想迁都长安吗难道董相国心里就想从雒阳屈辱的离开吗”
不等董卓回答,荀爽便转身对着杨彪和黄琬说道,“如今相国大人想迁都,还不是因为关东各地到处起兵,如今依我看来,这形势远非寻常,这并不是短时间内朝廷就可以解决的
所以相国大人这才提出应该迁都长安,以避其锋芒,以关中之固,保陛下无虞,这乃是秦朝当时迁都咸阳平定天下,而我大汉朝光武皇帝以安天下的计策啊!”
 
第二十三章 董卓的反击(一)
上一章说道,那黄琬、杨彪两人一同前往董卓府上求饶,是丑态百出,不要脸皮。
而先前因为在盛怒之下,董卓才杀了伍琼二人,自己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心中是懊悔不已,这时杨彪两人特来请罪,董卓于是顺水推舟,表杨彪、黄琬两人为光禄大夫。
这黄琬、杨彪两人不愧为世家出身,不愧为大丈夫,是能屈能伸,怪不得这么多年都能够在官场上屹立不倒。
可董卓此时心焦的,也不是众位大臣的反对,因为这并不能阻止他,而真正忧虑的是,此时驻兵盘踞在三辅一带的皇甫嵩,董卓先前就让手下草拟诏书,让皇甫嵩前来雒阳任职,可他一直都没有得到消息。
而驻扎在扶风的皇甫嵩,是董卓以前的顶头上司,此时还是左将军的皇甫嵩手中还有三万兵马。
这时京兆尹盖勋在皇甫嵩麾下,盖勋是一个正直的人,一直以来,他都对董卓的行为看不顺眼,并且他还曾亲自上书辱骂董卓(注1),于是就私下联系了皇甫嵩,建议两军联手,再配合关东联军,前后夹击,董卓不过瓮中之鳖而已。
董卓所一直担忧的也是如此,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皇甫嵩的用兵,深知皇甫嵩、盖勋都是久经沙场之人,万万不可轻视。
而这时,他的传令兵,终于抵达了三辅一带,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诏书,征盖勋为议郎,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董卓之心就是征召两人,将其在雒阳之时,伺机杀掉。
皇甫嵩麾下长史梁衍在皇甫嵩收到诏令之时,劝说皇甫嵩联合袁绍等义军,共同讨伐董卓。
可皇甫嵩自己则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若不听皇帝诏令,那自己与董卓岂不是一种人吗!
于是皇甫嵩便踏上了前往雒阳的不归路,而盖勋因自己兵弱且不能独立,没有办法也只好回到雒阳。
皇甫嵩是一到雒阳就被人弹劾入狱,原来是主管官员便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他交付审判,想把他杀掉,以免夜长梦多,董卓可谓是忌惮皇甫嵩到极点。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他听闻自己父亲被捕入狱,连备快马从长安跑到雒阳,投奔董卓。
而这时的董卓,志得意满,自认为迁都之事再没有人阻止他了,便摆设酒宴,大会宾朋。
皇甫坚寿只身来到宴席之上,抢步向前,与董卓辩理,且责以大义,叩头落泪,在座的宾客都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
董卓没有办法,这才离席而起,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并派人释放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并私底下让人监视皇甫嵩父子,若有异动则立即报告给他,且不给皇甫嵩兵权,且问一只没有尖牙和利爪的猛虎又怎么能跟一只雄狮搏斗呢
至此,董先生便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后顾之忧抹除,并收获了不少的军队,而董卓如今的主要敌人,也只剩下那张牙舞爪的关东联军了,如此一来,迁都长安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在二月十七日,董卓下令正式开始迁都长安的工作,而这次迁都长安,最主要的是转移皇帝和朝廷的众位大臣,至于其他呢平民百姓,董卓就迁移走了大多数寒门百姓,因为他手底下的部队,大多数都是如此。
对了,此次迁移的官员当中是少了一人,那就是自以为是太傅袁隗,袁氏众人都没有走出雒阳城,按照董卓的说法,他之后要回雒阳,与袁隗商讨联军之事,袁隗如今还自持
第二十四章 董卓的反击(二)
上一章说道那董卓最忠心的狗腿李儒,在雒阳劝阻那董相国杀戮袁隗等袁氏众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这是被世家收买,还是不想鱼死网破呢呵呵,这些都不是,心肠同样狠辣的李儒怎么会手软呢只不过如今若杀袁氏中人好似显得董相国要独自擅弄国政,弑杀举主,在表面上好像说不过去。
更何况就算手中有袁隗、袁基等人私通袁绍、袁术和那些叛贼的证据,可现在还在雒阳的百姓们,都可都不算是忠心于董卓势力的啊,他们会信一个长久以来肆虐收到雒阳地带的董胖胖呢还是会信一个在雒阳地区“广施仁义”的袁家呢答案可想而知……
所以李儒他不得不暂时劝阻董卓,看着董卓一脸不解的模样,瞪着他的牛眼,李儒晓之以理,“相国大人,我知您心中对袁隗等叛徒恨之入骨,但如今我等迁移了大部分忠心于主公的百姓到长安居住
现在身在雒阳的人家,大多数都是怀有其他心思的,若是主公刚到就杀掉袁氏一家,那么这些家伙不免会心生恐惧,从而鱼死网破,这是不理智的。”
董卓听闻李儒的话语,觉得他的话也有些道理,便问计于李儒,“文优,你说的虽有理,可此时若不杀袁隗,这雒阳朝廷我可坐不稳啊,这太傅之职袁隗那贼子可是经营日久了!
不仅收揽人心,更是串通谋逆,你说!文优!我该不该杀他!”董卓起身,胡子都气得翘的老高,怒目圆睁,看着堂上的李儒。
李儒却是早已习惯了,拱手而对,“相国大人,不用气恼,李儒有一计,又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让您肆意屠戮袁隗一家,以解心头之恨!”
“哦!说来听听!”董卓闻言,也是疑惑不解,好奇李儒又想出什么鬼点子来。
李儒扬起嘴角,一脸阴笑,“呵呵,大人,俗话说得好,先礼后兵,您不是看韩融、胡毋班、吴修那些人不顺眼吗,您正好派他们前去叛军所驻酸枣,就跟袁绍一人劝降
叛军其他首领肯定生疑,韩融等人又是名士,袁绍必以礼相待,这更加重叛军桥瑁等人的疑心,为证清白,袁绍必杀韩融等人,消弥同盟戒心
这正落下了口实,袁绍擅杀朝廷大臣,袁隗又私通叛贼袁绍,相国大人您将袁氏一门屠杀干净,也是为民除害啊,到时您在雒阳城中宣传此事,想必又能拉拢到一批摇摆不定的人啊,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董卓听闻,开怀大笑,一次能解决两个令他心烦的事情,还借刀杀人,真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就依文优之计,月底就让大鸿胪韩融等人前往酸枣,不得有误
对了,你给我在这段时间死死地盯着袁隗,同时告知手底下的人,若是袁家的人再有出城的,宁杀错不放过!”董卓坐到他的胡床上,向李儒吩咐到。
“是,主公,李儒必不负相国大人重托,您只需再忍一些时日就行,大人,到时内部再无隐患,您可全力施为,召集大军攻打叛军!到时就能成就昔日霍光之伟业,匡扶汉室之名头就非您莫属了啊!”李儒拱手对着董卓说道。
于是李儒派遣最得力、最忠心的几个手下前去袁家盯梢,若有风吹草动就立刻通知他,不得有误。
董卓也将在朝廷在长安的权利交给司徒王允,实际则由董旻、贾诩等人把守长安,领军守卫三辅一带,董卓在雒阳遥控指挥,而我们的董先生在雒阳朝廷内也是慢慢打压太傅袁隗。
可太傅袁隗却认为董卓是因为先前在汜水关小败了一场,因此迁怒于他
第二十五章 董卓的反击(三)
袁绍毕恭毕敬的将韩融等人迎入帐中,并备下酒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韩公,丁公,诸位大人,还请安座,不知刚才诸位大人说与绍单独谈话,是为何等要事也”袁绍坐在主位,向周围的众名士问道。
韩融看向身后董卓的众爪牙,心道“恐怕这一次,真的凶多吉少了,要是我说真话的话,虽自身无碍,但全家老小和身在雒阳的族人都将亡于董卓之手,唉――我等年纪都如此大了,罢了罢了。”
想到此处,韩融闭上眼睛,随后睁开,看向各位同僚,见他们也沉默不语,于是不再犹豫,对着袁绍说道,“本初啊,汝等为何兴兵作乱,聚众造反,相国大人身为董氏外戚,虽有不当之举,也不应兴师动众,挑起战事,使黎庶不安,社稷动荡,天下不宁啊……”
说道这里韩融自己都为董卓臊的慌,你个龟孙自己掌控朝廷也就罢了,非要跟那些世家领头羊们分权,你还纵兵劫掠雒阳,那些兵油子又哪里知道谁家是世家中人谁家是寒门子弟!
袁绍正喝着酒呢,一听韩融的话,袁绍心想,“这怎么还质问起我来了,董卓什么样,你们身在雒阳这么长时间了,比我知道他吧,我这是算替天行道了吧。”
是酒也不喝了,菜也不吃了,放下酒樽就对着韩融等人说道,“董卓自北迎邙山圣驾后,肆意妄为,违背臣子之道,将皇帝之位随意废立不说,还将少帝无辜杀害,刘辩殿下本就是我等故主何进之侄,韩公依您说只是这一条,我等就能兴兵讨伐董贼了吧!
可董贼做的恶事远不止一条啊,纵兵肆意妄为,烧杀抢掠是无恶不作,闹的整个雒阳一带和三辅地区人心惶惶
还不仅如此,董卓擅杀何太后和少帝陛下后,欺凌幼帝,行乱后宫,凌辱宫女、公主不知凡几,这是一个当臣子应该做的吗就他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董氏外戚!我看他跟当年的跋扈将军梁冀差不多!
董贼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前一个月还修建了什么劳什子的郿坞,华丽异常类似皇宫啊,他这是谋反啊!韩公!”袁绍是慷慨陈词,将董卓骂了个狗血淋头。
呵呵,其实在座的都知道,什么为旧主复仇,为百姓主持公道,为汉室抱打不平,为皇帝尽忠职守,呵呵,都是放屁!
不就是动了你袁家、王家、杨家等人的“大蛋糕”吗,呵,一个劲的泼董卓的脏水,不看看你们这些天干嘛了
打董卓玩笑呢,要不是关羽麾下将士都很勇猛,你还能打胜汜水关下那场仗!
你说人家董卓劫掠百姓,视其为猪狗,呵呵,你袁绍等人这些天粮食是从哪里来的,你酸枣十几万人的口粮还不是从百姓手里劫掠下来,还把人家杀了,弃尸荒野,一打听全都出来了。
韩融、丁原、阴修等人在座位上都在脑海中不停地想着联军给百姓带来的影响,可他们没有办法在袁绍这个当事人面前表露出来,而且韩融等人还不得不为董卓再作一下辩解。
“袁将军,您毕竟出师无名,少帝陛下确实是殁于火灾,这是朝廷上下都调查过了的,不仅如此相国大人还将弘农王以皇帝之礼下葬,并追封其谥号为少帝,以尊其人啊。
而且当今陛下确实有人主之风,识大体、有礼节,朝廷大臣有董相国、袁太傅、王司徒等人从旁管理,你又何必乱起刀兵呢”执金吾丁原劝说道。
第二十六章 董卓的反击(四)
上一回书说道,那联军盟主袁绍中了董卓之计,面对前来的袁术、张邈等人是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而不想死的韩融等名士准备趁机向袁绍告别,看看自己能不能逃过这一劫。
韩融起身,对着袁术、张邈等刚过来的关东诸侯是行了一礼,“各位将军,在下韩融有礼了,我等事情已跟袁盟主谈论过了,这就不打扰各位商论要事了,这就告辞了。”
“韩公说的有道理啊,我等确实要走了”
“是极,是极,我等事情皆已办妥,就不打扰,各位将军商议军事了啊”
“相国大人让我等出使,如今使命既然已经完成,那我等就告退了,还望各位将军海涵。”
这群名士又跟袁绍告别,准备撒腿就跑,赶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