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二人的声音越来越小,商谈的内容却越来越私密,,,,,,

    而此时,大明海域,东海之上,一直庞大的船队正冒着海风向北而来,如此庞大的船队,立刻引来无数眼光。

    不少冒险出海的私船见到这支舰队后,便急急忙忙掉头而走,因为这支舰队挂着的,是大明的旗号。

    也就是说,这是一支大明水师。

    “怎么可能,大明何时有如此多海船?!”

    “不对,大明水师没有这样式的船只!”

    “海上有大变,当速速报给东家知晓!”

    “郑一官!?此人投了朝廷!”一艘不明旗帜的海船见到这支庞大的船队,一眼便认出这是何人的船队。

    没错,这支由五百多艘大小海船组成的船队,正是大名鼎鼎的海上蛟龙郑一官所属。

    此时的郑一官,已经是大明官员,打出大明旗号也是理所当然。

    “方公,再过三日,我等便可绕过威海卫,而后再过一日,我等便可接近天津卫,到时还需方公出面交涉一二。”

    一艘庞大的海船上,一身大明官服的郑一官身姿挺拔,意气风发,迎风破浪,满脸英气。

    而自幼习武的方正化虽然脸上苍白,但也受得了这种天气在海上航行。

    方正化听了郑一官的话,微微一笑道“将军安心,咱家有圣上的圣旨,还带着圣上亲赐尚方剑,,,,,,”

    见方正化如此自信慢慢,郑一官也不在担忧,他们现在也算是官兵,见到大明水师也不必像以前那样绕道而行。

    要知道大明海禁,一般情况下,没人敢这么大大咧咧的靠近海岸,沿海重地,大明还是布置了不少人镇守,更是建有防御炮台。

    盛京城内,大雪封城,放眼望去,皆是白茫茫一片。

    一座庞大的宫殿内,四人并排向南而坐,这四人,正是后金最有权势的四大贝勒。

    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此时的皇太极虽然贵为后金大汗,继承其父努尔哈赤的汉位,可按照努尔哈赤的规定,四人一同执政,这便是后金四大贝勒时期。

    “接到密报,明人皇帝派了汉人最精锐的禁军北上,囤积在锦州一带。”皇太极虽然是第四贝勒,可他是后金大汗,所以与二贝勒代善坐在中间。

    听了皇太极的话,年纪最大的代善微微皱眉道“听说现在这个明人皇帝很有野心,登上帝位后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且还重新启用袁崇焕领兵,,,,,,”

    “不止如此,”皇太极沉声道“明人新帝还使用铁血手段,排除异己,掌握大权,启用孙承宗这等能臣为兵部尚书。”

    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暗中派了不少探子前往大明,探查各种情报,才两月时间,他就掌握了新帝朱由检的很多情报,对这个大明新帝,皇太极有点担忧。

    “明人都是无骨之辈,有什么还担忧的,”一旁的四贝勒阿敏满脸不削的道“什么禁军,什么最强兵马,在我们八旗面前都是狗屁,待明年开春,本贝勒亲自率领八旗子弟其灭了他们便是。”

    “不可轻敌,”皇太极听了阿敏的话,微微皱眉,“现在明人的领兵大将是袁崇焕,此人手段颇高,我等当小心谨慎,,,,,,”

    皇太极的话还没说完,阿敏已经不耐烦的道“八旗子弟勇猛无敌,怎可如此畏畏缩缩,哼!”

    阿敏如此无礼,使得皇太极眼中杀机一闪而过,但很快隐去,没有让其他三人看见,脸色虽然有点阴沉,但依然毫无怒色的道“此时以后再议,我们说说朝鲜的事情。”

    “哼,”听了朝鲜的事情,三贝勒莽古尔泰冷声道“这些反复小人,一边投降我大金国,一边却和明日眉来眼去,找死。”

    “不错,”代善也不满的道“朝鲜答应给我们的粮食和银两也缺了不少,还没死心,还等着明人去救他们。”

    “那就杀,”阿敏杀气腾腾的道“来年开春,我们就去屠戮朝鲜!”

    皇太极微微闭眼,淡声道“光杀是不够的,朝鲜对我们大金很重要,我们需要朝鲜的粮食和铁器,不过,稍微教训一下还是可以的。”

    。

    (iishu)是,,,,!




第一百零七章 藩王觐见
    【】(iishu),

    皇太极平静的坐着,看着三个贝勒缓缓远去,脸色依然保持着平淡,毫无变化。

    三个贝勒起身告辞时,没有一个向他这个大汗行礼,甚至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完就是一副平等而待的架势。

    他这个大汗,根本没有他父亲在位时那种气势,更没有他父亲一言而定的那种权势,这让皇太极非常不爽。

    皇太极很有野心,他不喜欢这种处处受制的感觉,不喜欢与众人并排而坐,更不喜欢什么事都要征求其他三个贝勒的意见。

    “诸王觐见!”

    尖锐的声音从太和殿中传出,一群老幼不一,身穿王服的大明王爷列队走入太和殿。

    这个时期,大明的宗室非常多,两百多年积累下来,光亲王就有八十七位,郡王高达上百位。

    而且这只是一部分,只有这些人有资格觐见皇帝。

    其他宗室还有很多,如郡主、县主等,当然,更多的则是一些宗室之人,而没有爵位的,高到十数万之多!

    很多宗室如同平民一般,而且还没有平民那么自由。

    但再怎么说也是宗室之人,生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家之人无论如何都要比平民好很多。

    “参见皇上!”

    众王跪地叩拜,无论朱由检是什么辈分,无论朱由检是什么年纪,诸王都必须跪拜,这就是皇权。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扫了眼下面跪倒一片的大明藩王,心中暗叹一口气,实在太多了,养不起,,,,,,

    “诸位皇叔快快请起,诸位宗亲快快请起!”

    等诸王跪拜完成后,朱由检一副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起身亲自将最前面的福王、瑞王、惠王等扶起,这三人不但是亲王,而且还是朱由检的亲叔叔。

    朱由检也没赐座,人太多了点,光让几人做也说不过去,索信就让这些王爷站着好了。

    “如今我大明遭受大灾,外有建奴犯边,内有乱贼作乱,朕心不安,特请诸位宗亲前来一见,,,,,,”朱由检开始大倒苦水,不断的说自己这个皇帝多么的不易,大明有多困难。

    等朱由检口干舌燥之时,没有一个王爷开口表示点什么,这让朱由检微微失望,你们倒是那点点钱粮也不错啊,真是不上道。

    暗自摇头之后,朱由检也失去了兴趣,索信开宴款待诸王。

    “皇叔,陕北乱贼作乱,祸害一方,声势浩大,朝廷围剿无力,”朱由检看着坐在不远的福王朱常洵无奈的道“若陕北乱贼由北而来,洛阳一带首当其冲,皇叔可有抵御之法?”

    福王朱常洵听了朱由检的问话,脸色微变,手中酒杯一颤,随后不着痕迹的放下酒杯,起身向朱由检行礼回道“皇上,围剿乱贼乃朝廷之事,臣且敢干预,还望皇上派出兵马,尽快剿灭乱贼,已安天下!”

    “哎,”朱由检叹了口气,一副无力的道“如今北有建奴,南有蛮夷,海上也不安生,天下大灾,国库空虚,朝廷无钱无粮,如何剿灭乱贼,,,,,,”

    朱由检已经不知道第几次暗示这些藩王了,这次更是直接点名,可惜福王朱常洵如同听不出朱由检的意思一样,一脸我也无可奈何的架势。

    “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了,,,,,,”见此场景,朱由检暗自摇头,既然你们将不将这些事当成自己的事,那就别混吃混喝了。

    宴会表面上和和气气,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可暗地里,诸王不知道将朱由检这个皇帝降低多少个档次。

    这些王爷已经认定,朱由检这次大张旗鼓的诏他们入京,目的就是找他们要钱。

    朝廷没钱了,朱由检没钱了,这次想起他们这些大明藩王,真是笑话。

    朱由检也对这些藩王失望透顶,朱家被灭,也算是自找的。

    历史上这些藩王的结果也好不到那里去,朱家宗室几乎被屠灭一空。

    “三位王叔请入座,”

    宴会之后,朱由检将朱常洵、朱常浩、朱常润三个亲叔叔留下单独召见,也算是表面亲疏关系。

    众多藩王中,大多都是隔辈,甚至数辈亲戚,要是在民间,早就没来往了,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亲戚。

    “陕北叛乱,蜀地也不怎么安生,侄儿年幼,还望三位王叔多多帮衬才是,,,,,,”

    听了朱由检的话,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没顺着朱由检的话走,他们已经认定朱由检就要找他们要钱,想都别想。

    “皇上,”满身肥肉,一脸福相的福王朱常洵真诚的对朱由检道“我大明传承数百年,深得百姓拥戴,朝廷更是能臣众多,百万雄师镇压四方,如今不过是跳梁小丑稍微骚动罢了,皇上可安心,我大明民心所向,那些乱臣贼子不日便会销声匿迹,,,,,,”

    “是啊,”有点瘦高,但也不怎么瘦的瑞王朱常浩自信满满的道“这天下是太祖一手打下来的,如今虽有颓废,但有皇上在,定然再现永乐之势,再起弘治中兴,,,,,,”

    “皇上不必担忧,”一身肥肉不比朱常洵少不了多少,不过比朱常洵更加清秀一点的惠王朱常润也开口安稳道“荆楚之地百姓依然以皇上为尊,依然拥护大明江山,若有需求,荆楚千万百姓当为皇上所用。”

    “若是如此,真乃大明之幸,,,,,,”朱由检表面上一脸高兴,可暗地里暗自叹息,这些人,目光太短浅了。

    吹牛打屁,拉拉家常,对于三位亲王来说毫无压力,朱由检只要不提钱,说什么他们都能接上,四人聊得倒也其乐融融。

    “哎,若太祖还在,朱家子弟镇压四方,何人敢造次,,,,,”朱由检喝了不少酒,似乎有了醉意,一副不知所云的低声自语,口齿不清。

    但近在咫尺的三人却听得清清楚楚,三人皆是浑身一震,满脸惊恐的相互看了一眼,又认真看向朱由检,想看看朱由检是真的醉了还是装醉。

    “皇上,我等不胜酒力,先行告退,,,,,,”见朱由检已经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后起身行礼告退。

    。

    (iishu)是,,,,!



第一百零八章 家书
    【】(iishu),

    等三位亲王走出去后,刚才还醉的不省人事的朱由检眼睛突然睁开,微微瞟了眼门口,嘴角流出一丝冷笑。

    “今日学习,兵种之一的山地部队,,,,,,”

    “大明国土辽阔,地势复杂,有无边的平原,有纵横交错的河伯小溪,亦有深入云霄的崇山峻岭,如此复杂的地势,也就寓意着,对兵种的要求各不相同,,,,,,”

    “南越之地,蜀地等,就需要强悍的山地部队,,,,,,,”

    “何为山地部队,,,,,,”

    “山地部队的特点,,,,,,”

    朱由检站在讲台上,不断的讲解着他所知道和记得的山地部队的一些知识,大明的的军队需要在细分,要划分更对的兵种,来应对大明辽阔领土作战的需要。

    骑兵、水师、长枪兵等,朱由检已经讲过,而且对于这些常规兵种,这些学员都了解颇多,一点就会,在朱由检的引导下,也对这些兵种的用法有了新的认知。

    但山地部队却是个冷门,很多人都没有山地部队这种兵种的认知。

    像云南,四川等地,没有强悍的山地部队,根本无法完掌控。

    而这些地方,也是大明的一个薄弱之地,云南吐司叛乱一直无法平息,就是因为大明没有强悍的山地部队镇守云南等地势复杂之地。

    朱由检准备从这些他精心挑选和培养的军官之中,挑选部分人去组建山地部队,用来镇压南方各地。

    “我会令人寻来专业人员教导你等山岭生活常识,,,,,,”

    朱由检自己也知道不多,只知道山地部队很重要,对于山岭生活,他还真不怎么了解,不过没关系,堂堂大明帝国,要找这样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今日你等写一篇关于你等对山地部队的理解,还有任何运用山地部队,,,,,,”

    “对了,”刚准备离开的朱由检突然想到什么,停下来,对三十二人道“你们可以写一封家书,我会令人送给你们送回家去。”

    “不过,”朱由检沉声道“家书内容不得提及此地的一切,不得提及这个学府的一切,报个平安便可。”

    听了朱由检的话,众人露出喜色,谁还没几个挂念的人呢。

    他们奉诏进京,从此杳无音信,家人不担心才怪。

    特别是几个背景深厚的将领,比如吴三桂、祖泽洪、尚可喜、孔有德等人,,,,,,

    “在想什么呢,你不给家人写家书,报个平安?”

    就在卢象升想得入神之时,洪承畴来到其身旁,拍了拍卢象升的肩膀,一副关心之色,这也是朱由检教他们的,当官的要多和下属交谈,多了解一些情况,不能一天到黑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洪承畴本身官位就在卢象升之上,而且洪承畴比卢象升年长八岁,可以说是个老大哥。

    洪承畴又是第一队的队正,卢象升是第一队的学员,不得不说洪承畴在这方面做得比其他人都要很,和整个第一队的学员都谈得拢。

    “也没什么好写的,”二十多岁的卢象升没有这个年纪的细皮嫩肉,一脸的坚毅和粗糙,“先前我常年镇守边关,有时半年才写封信回家,,,,,,”

    说道这里,卢象升眼神有点暗淡,他已经三年未归家了,自从到了边关,随着战事的吃紧,他已经很久没有离开军营了,也三年未见父母,倒是有点想念了。

    这次若非接到内廷命令,他也不可能离开那边,他倒是想找时间回去看看父母,可惜进了这个军事学府,看来一时半会也无法离开。

    “马上过年了,也不知家父家母如何,不知妻儿如何,哎,,,,,,”洪承畴也是一阵苦笑,他也数年为回家了,随着战功的增加,他的官位越来越高,也深得总督杨鹤的倚重。
1...272829303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