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斋鬼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鬼雨
第119章 三块石碑
    桑宅的确有一枚这样的玉简,记录了上千篇优美的文章诗词。

    桑子明一找就找到了,可是却有点儿不舍得拿出去。

    不过,城主刘开山和师傅黄瑞都在翘首以盼等着呢,也容不得他推脱,更不能借口说没找到,那样会把城主得罪死的。

    以他的实力,也没法复制一份这样的玉简,所以只好将原版的玉简拿了出去。

    当他慢吞吞来到学宫的时候,先将玉简交给了师傅黄瑞,黄瑞匆匆扫了一眼,一下子欣喜如狂,连眼珠子都红了!

    “好宝贝,好东西啊!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城主猛地伸出手去:“等等,先让我瞧一眼。”

    黄瑞只能压制住激动的心情,将玉简先递给城主刘开山。

    刘开山凝神扫视着玉简中的内容,面色变得赤红,双手都有些颤抖,怎么都不肯将玉简放下来。

    过了一会儿,他“唰”的一下,将玉简收了起来,笑道:“这样的玉简,简直价值连城,却不知来源于何处桑子明,你别怕,我只是好奇,随口问问而已。不管如何,你能献上这样的玉简,乃是天大的功劳。”

    桑子明苦笑道:“说什么天大的功劳,别给我带来祸患就好。大约五六年前,我家医馆来了一位病人,看面目满面尘灰,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我爷爷帮他开了个方子,他便留下这枚玉简,算作诊金。”

    这番话说得不尽不实,是为了打消别人的念头,告诉对方只有这一枚玉简。

    刘开山眼中神光闪烁,道:“以我的实力,刻画玉简还有些勉强。我想拿给一位师叔帮忙,就是那位帮我们修建城墙的元婴修士,他是仙文馆十三位‘大君子’之一。等他复制完了,会将这枚玉简还给你。另外,我还要给你一些奖励,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桑子明道:“城主您客气了,弟子不需要奖励,只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吧。”

    “城主您拿出去这枚玉简的时候,能否别提弟子的名字,就说是您偶然捡到的”

    刘开山眼望着他,一面摇头,一面轻叹道:“那我得有多大的福气啊!竟然能捡到这样宝贝!这可是一个难得大的机缘,你这么推出去太可惜了!”

    黄瑞忽然笑道:“哈哈,徒弟的担子,交给师傅来背!这件事何妨推在我身上就说是我在荒谷中捡到的好了!毕竟我在荒谷城待了十几年,出入荒谷很多次,谷底的事情就是一坛浆糊,谁能搞的明白”

    刘开山吸一口气道:“既然你们师徒愿意这么瞎搞,那也由得你们。不过,本城主提个建议,基于桑子明立下的大功,应该将本地学宫镇馆的那三块石碑,开放给他观摩了!”

    黄瑞一听,眼珠转了转,道:“城主您说的是,我先前一直担心,子明功力还比较弱,难以承受碑文的冲击,如今看来,他在仙文上的造诣已经很高了,完全可以试一试。”

    刘开山道:“择日不如撞日,距离天黑还早,那就安排在今天吧。”

    黄瑞点头道:“好说,子明啊,你跟我来。”

    桑子明跟着师傅和城主出了教室,走到学宫后面一个密封的小花园中,花园中心有三块石碑,每一块都有一丈来高,驮在老龟的背上,碑文十分清晰,刻入石碑三分深。

    刘开山望着石碑,道:“这三块石碑,刻的的是《千字文》、《弟子规》和《三字经》,乃是儒门弟子进入宗门的标志。没有拜过石碑,不能算是本门弟子。石碑看着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天道,能够领悟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黄瑞也道:“每个人终生只有一次参拜的机会。这几块碑摆在这里,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直没有人参拜过,你道是为什么吗”

    桑子明摇头:“弟子猜不出,还请师傅教诲。”

    黄瑞道:“要想参拜此碑,必须要有秀才的修为。荒谷城很多年来,都没有人考中秀才。许多学子进阶到童生之后,往往便找出千般理由,搬到郡城去学习了。所以等他们考中秀才之后,便会去参拜郡城的石碑,而不会




第120章 功力暴涨
    桑子明跪坐在青石上,对着三座石碑,神情庄重,双目凝视着上面的仙文。

    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字十分清晰,每一个笔画就像钢刀剑锋,犀利的扎入石碑中,也映入他的眼帘,渐渐的那些字越来越大,隐隐化作一个个铁锤,轻轻敲打他的脑门,然后他发现那些仙文开始放出光芒,光芒变得十分耀眼,让他的眼睛不得不半闭起来。

    与此同时,一股暖流从头顶天门,开始灌入他的脑海!

    那感觉,就像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又像浸泡在浴池中,浑身上下非常舒服。

    随后,他的耳边隐约听见一声声震撼人心的读书声,就像黄钟大吕,每一句话,都敲在他的心底。

    《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这三篇文章,他当然早就学过,但早年学习的时候,认的是普通的文字。

    桑子明不是文盲,他从小开始读书,接受爷爷桑长的教育,老早就认识近万个字了,但那只是普通的文字,不同于仙文,仙文比普通文字复杂的多,它是一种符文,比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差别还要大十倍。

    他学会的仙文只有一千五百个,换句话说,这三篇碑文中,还有些仙文他没有学过。

    然而这一刻,他跪坐在石碑前,仿佛面对三位大贤,在他耳边谆谆教诲,又像有三道泉水,流入他的脑海中,他的浑身上下就像被人按摩到骨髓中,大量的灵气源源不绝的流进来,灌满了他的经脉穴位,以一种势如破竹的方式,“咔嚓咔嚓”打通了无数关卡。

    比起常人,桑子明有一种特殊的优势,他当年学全了一千仙文,然后才开灵,而且一下子完成了二次开灵,不但打通七十二处大穴,而且让全身的毛孔全部开放,如此以来,他吸收灵气的速度比常人快很多倍,身上就像张开了无数的大口,尽力吸收着石碑中散发出来的灵气。

    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浑身又痒又痛,就像有无数的蚂蚁在撕咬,又像有许多条蛇虫钻入经脉中,每过十几个呼吸,就忍不住轻轻颤抖一次,似乎听见穴位被打通发出的声音。

    那声音仿佛撕裂丝绸,仿佛秋蝉在名叫,仿佛夏日不绝于耳的蛙声,有时又像黄钟大吕,“咣咣”的响在耳边。

    于此同时,还有一种说不出欣快的感觉,仿佛停留在母腹中,重新获得了新生一样。

    只是盏茶功夫,他打通了一条经脉,功力骤然晋升一重。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他打通了第二条经脉,功力又晋升一重。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他竟然打通了四条经脉,功力晋升了四重!

    然而这时候,狂飙突进还没有完,他的功力还在节节拔升之中!

    每个人拥有十二条经脉,作为炼气期弟子,每打通一条经脉,功力提升一阶,所以整个炼气期分为十三重,第十二重唤作炼气巅峰,第十三重叫作炼气大圆满。

    灵气源源不断的灌入他的体内,三个石碑,每个都有上前的仙文。

    《三字经》全文一千七百多字,《千字文》拥有一千个不同的字(据说简化之后才有六七个重复的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这些仙文经过百年的时间,吸收了大量的天道灵能,全都灌注于桑子明体内!

    三座石碑合在一起,差不多有两千个不重复的仙文,其中有九百多个,桑子明还没有学过,此时一下子灌注他的脑海,让他掌握的仙文骤然之间暴增到两千四百个!这个数字看似不,但已经非常了不起,因为举人才要求两千七百个仙文。

    而且非仅如此,经过这一番洗礼之后,他掌握仙文的境界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一百个仙文跃升到“入道”层次,七百个仙文达到“圆满”的程度,还有七百个仙文达到“大成”境界,剩下九百个新学会的仙文,也处于“小成”阶段。

    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他的功力还在节节攀升!

    第五条经脉打通了!

    第六条经脉又打通了!

    然后,随着一连串“咔嚓嚓”的响声,他打通了第七条经脉,功力晋升到炼气第十一重,才算是终于完成了整个过程,经受了碑文的熏陶,正式成为儒家弟子了!

    他的印堂正中,隐约出现一个淡红色的“水”字,还有半个“中”字,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给他凭空增添了不少威严。

    他浑身都是汗,只觉得遍体酸痛,就像被人锤过无数回一样。然而当他站立起来的时候,又觉得全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因为功力暴增,一时之间他还无法掌控,所以都不敢迈步走路了。

    他的肌肉也变得丰隆了,身高也增加了三寸!

    他发出一声呻吟,然后站直了身子,抬腿往前走



第121章 碑文处处
    桑子明跟师傅请了假,回到家中,整整三个月,都没有出门。

    因为他的功力暴涨太过,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适应。

    莲香和李秋婵都感到十分惊奇,同时又为他感到兴奋和欣喜。

    “真好!公子,没想到你功力骤进,好似传说中的……大鹏不飞,一飞千里啊!呵呵,说起来,仙文阁的学问好生古怪,竟然有这种醍醐灌顶的手段,让人一日之间暴涨七阶!”

    “莲香姐,我记得当年听爹爹说,每个学宫都有一些镇馆石碑。荒谷城只是小地方,所以才有三块石碑,如果到了郡城的学宫,那里有数十座石碑呢,若能参透其中的奥秘,就能够获得飞跃。等到明年春天,公子去郡城考秀才,可以顺便看一眼,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喔,那倒是大好事!我相信公子天资非凡,不管遇到什么石碑,都能参悟明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咯咯……”

    桑子明听见莲香口无遮拦的话,禁不住微微一笑:“且住!出了门,千万别说这种话!本公子要韬光养晦,不想给自己惹麻烦,知道不”

    莲香掩嘴“哧哧”的笑着:“公子,我也就是在家里说说,出门我知道轻重。”

    桑子明道:“那就好,江湖上,水太深,风太大,没有实力少说话。”

    李秋婵笑道:“桑郎,我听说整个大明国,除了各地的学宫之外,还有不少知名的书院,每一个书院都有著名的碑刻,那些敢留下墨宝的人,往往都是大贤。若没有‘圆满’或者‘入道’的文字,谁敢刻在石碑上呢那不是贻笑大方嘛。而一旦仙文‘入道’了,都能沟通更深层的天道,蕴含着丰厚的灵能。你若能去那些地方观摩,或许会有极大的收获!”

    桑子明为之心动:“可惜碑文都藏在学宫密地,怎么能让一般人观摩呢”

    李秋婵却笑道:“桑郎有所不知,那些石碑的内容深奥难解,即便是藏在密地之内,也没有多少人能领悟。所以几乎每个学宫,都有一些秘藏的石碑,也有向外公开的碑林。作为外来的学子,只要缴纳一笔灵石,都可以进去观摩。不过我还听说,观摩石碑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功力不够,不可勉强自己,搞不好会动摇仙基,甚至吐血三升而亡!”

    莲香拍掌笑道:“公子,啥时候你要出门游历,我和秋婵妹妹跟你一起去!弄一辆油壁香车,还有一匹青骢宝马,优哉游哉,幸甚至哉,那该有多好啊!”

    听见这话,李秋婵的眼睛里也露出向往的神色,轻声道:“我现在刚刚拜入师门,还有点儿走不开,要是过两年,等我筑基以后,跟师傅说一声,就能陪桑郎出远门了。师傅待我很好呢。”

    莲香咯咯笑道:“我师傅要求很严,不过她是刀子嘴豆腐心。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功力进境很,我就不怕师傅责备。”

    桑子明却苦笑道:“要想出门游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我要能考中秀才,有了秀才功名,才可以随意走动。否则走不了多远,就被人捉住了。第二个,我们三人功力太浅,出门在外,会遇到风险,你们也不想在路上出事,对吧”

    听见这话,李秋婵的娇躯就禁不住一阵颤抖:“想当初,我家近百人,赶着十几辆大车,走在中原腹地的大道上,按说是很安全的地方,可是却遭了秧……天崩地裂,所有人都被埋在巨石之下……”

    莲香上前一步,抱住她的身子,柔声安慰道:“好了,妹妹,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将来若是出行,



第122章 墙上的宝剑
    二女跟着桑子明走下悬梯,进入宽敞的地下室。

    看着周围琳琅满目的物品,墙上挂着的刀枪剑戟,靠墙站立的一个个立柜,还有那大大小小的箱子,以及一匣又一匣的修真秘笈,禁不住露出惊异的神色。

    “公子,这里面堆了多少宝物啊爷爷为啥能收集这么多东西”

    “因为爷爷是神医啊。医家救人,不能白白出手。”

    “白白出手又怎么了不是说要有圣手仁心吗”

    “天道有情,报应不爽。修真界有很多人相信因果。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仙家也有类似的说法。所以一般有能力的患者,不愿意欠医者的人情,否则将来渡劫的时候,因为欠的因果没有还,可能会增加天劫的难度。”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爷爷收集了这么多东西,让我看看,这些箱子里都藏了什么。”

    桑子明笑道:“且慢,你们先过这边来,在这个圆盘的中心,滴一滴血。”

    莲香和李秋婵转过身来,看到地下室的正中,有一个凸起的圆盘,边上还有一些灵石。

    她们按照桑子明的指引,当即咬破食指,在圆盘的中心凹槽中,滴了一滴血,自此之后,她们也成了仙斋的主人,可以自由的进出地下室了。

    不过,她们滴血在桑子明之后,所以权限也排在其后,只能算是仙斋的第二、三主人。如果桑长回来,她们的排名还会往后拖。

    这两人也管不了那么多,笑吟吟的匆匆跑过去翻箱倒柜,然后不时的发出一声声惊呼!

    地下室很宽敞,并非只有一间房,而是有七八间之多,堆积的东西太多,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

    神医桑长不知道活了多少万年,在多个外面治疗过多少病人,每一个病人贡献一件宝贝,加起来那就数不清了。很多低阶的宝贝都被他扔了,或者说拿去出售,换成了仙石,留下来的都是他精心挑选的。

    他留下这些东西,并非只为了孙子一个人,想的是让孙子开枝散叶,生出一大堆子孙,所以宝贝的种类很杂,这就便宜了莲香和李秋婵。

    然而桑长却没有想到,桑子明认识的这两位女子,一直保持着处子之身,压根儿不可能早早的生下后代!

    不过,桑长即便知道,大概也不会着急,因为仙人的心胸很宽,他比别人都清楚明白,只有功力提高了,诞生的后代才有更好的资质,如果单纯想留下后人,那未免太简单了。可是即便有一堆废物子孙,也没法传承神医的衣钵,那又有什么用呢

    作为一代神医,桑长不但需要后人,更需要高质量的后人,至少能修成神仙,才能继承神医之道。他留下的医典,不但包括三十多卷《灵医宝典》,还有六十卷《仙医圣传》,这还不是最高级的,在此之上还有几卷《神医金册》,他根本就没有留下来。
1...3233343536...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