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人法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诸葛轩晨

    看到邢羽所写,何方茹顿时明白,邢羽虽然看的圣贤文章极多,懂得的道理也是不少,但是他对于人生百态的理解还是浅显。

    夫子乃是入世,道祖却是出世,这是完全不同的处世方法。

    白鹿洞的学子们既出世,又入世。

    他们现在,虽然有着一腔热血,但现在还没有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来也不会踏上战场,他们会去往一个比沙场更加凶险的战场,那就是朝堂。

    出世虽然意味着远离人间烟火,但却并不是与世隔绝。道祖当年,对于中原百姓的贡献远超夫子。只是他离世早,方才不为后人了解。

    何方茹微微摇头,继续向前走去,偶尔瞄一眼其他学子的答卷。

    先贤书院一共三十六名学子,今天来参加考试的却只有三十四人。另外两名学子,开学之后便一直没有抵达书院报道。

    最近,传来消息,说是两人渡江时遇上风浪,已然西去。

    窗外微风习习,朱思诚院长站在门前,微微仰头,目视天际云烟。

    他眉头紧皱,眼中略有迷茫,这令何方茹十分惊讶。

    她了解自己的恩师,知道他从未对自己面对的事情迷茫过。她想起那些传言,不知道有几分真实。

    太子宇文哲是逝去独孤皇后的长子,然而太子懦弱无能,没有主见,在朝野上的评价并不高。

    独孤皇后育有四子,分别是太子宇文哲,齐王宇文庆,九王宇文元昊,十五王宇文神举。

    独孤皇后去世之前,圣上始终未能确立太子的人选,皇后临终时劝说光帝立嗣,皇后去世之后,光帝下诏,册立长子宇文哲为太子,并先后将其他诸子分封在天下各地。

    今年春初,光帝命令太子监国,重组东宫。多位忠心老臣被光帝召见,光帝想要组建一个自己信任的班子为太子处理政务,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百年之后,太子能够震慑朝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嫡长子,使他能够配得上天下共主的位置。

    朱思诚据说被光帝提议,任职太子太师,但是正式的诏书却是还未下达。

    一些老臣皆是委婉的拒绝了光帝的建议,没有出任东宫的职位。

    何方茹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定决心询问。她生于江南,如果朱思诚决意成为太子太师的话,她便不能每年夏天都回到江南居住了。

    除此之外,如果朱思诚任职太子太师的话,他们便算是彻底在朝堂上选了边,那些摇摆不定的臣子,一定会对此作出反应。

    虽然太子早已被册立,但是朝堂之上一直是一片平和。几乎所有的臣子都没有明显的体现出自己支持太子,支持其他皇子的朝臣也是极少。

    何方茹微微皱了皱眉,然后迈步走出学堂。她悄然来到朱思诚身后,使了个万福。

    “师尊。”

    朱思诚转过身来,微微一笑,在看到何方茹脸上的惆怅之后,他不由温声问道:“茹儿,有心事”

    何方茹点了点头,“师尊,您真的要去担任太子太师么”

    朱思诚闻言一愣,然后微微叹了口气,“茹儿何出此言”

    何方茹微微颦眉,然后说道:“朝野上下都在传,国子监内也早已有了流言。”

    朱思诚摇了摇头,“流言应当止于智者。”

    何方茹摇了摇头,“茹儿只是女流,如果不是恩师教养,茹儿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给书院的学子们讲学。”

     




第十三章 院试(中)之二
    邢羽写完第一道题后,揉了揉手腕,然后看向第二道题。他自然不知道屋外刚刚发生的短暂争吵,不过他看到去而复返的何方茹脸上表情复杂,既有喜悦,也有疑惑。

    邢羽惊讶的摇了摇头,然后低下头去,看向第二道题。

    第二道题要更加贴近生活,“先帝与大秦太祖,大汉高祖,相比如何”

    大秦太祖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年战火后首次一统九州,还天下一个安宁。

    大汉高祖则在大秦大厦将倾时率军维护天下安宁,并在秦朝灭亡后保护灾民,最终在夫子的支持下登上了帝位。

    先帝乃是大魏高宗,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千古一帝。

    大汉朝绵延三百余年,最终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灭亡。大汉灭亡后,各地宗室皆是相继自立为帝,想要重现大汉天威。

    占据着中原一州之地的晋王亦是起兵,不过晋王却不是大汉宗室王侯。

    但最终,晋王却是统一了中原三州,并且立晋代汉,意图重建皇朝。

    不过最终,大晋还是被大魏取而代之。

    要讲高宗,不得不先讲晋王以及太祖宇文昌平,太宗宇文兴华的重要性对于先帝来说,反倒比不上这两位人君。

    大汉灭亡之前,宇文昌平西出长安,作为使臣去往南蛮部落,安抚诸蛮。

    在他离开长安后不久,大汉皇宫起火,末代皇帝在群臣的簇拥下逃离皇宫,但最终却死在了乱军之中。

    宇文昌平被南蛮囚禁,三年之后方才逃离回到长安,但那时的长安已经满是疮痍,宇文昌平的一众家臣也已经作鸟兽散。

    晋王司马启收留了宇文昌平,任命他为司空。

    宇文昌平与一种名将、谋士,一同帮助晋王整合了中原三州,建立了大晋。

    宇文昌平从青年走到壮年,晋王则是从中年走到了老年。

    大晋建立时,宇文昌平年仅三十六。晋王却已五十四岁高龄。

    五十四岁高龄的晋王则成为了大晋的开国帝君,史称晋太祖。

    晋太祖立宇文昌平为宰相,但却被其推辞,让给了名士许由。

    许由是晋王早年的幕僚,在建立大晋的过程中付出了汗马功劳,大晋建立时,许由已经病入膏肓。成为宰相后三个月,许由就去世了。

    大晋建立三年之后,晋太祖中风去世,这期间,除了正值壮年的宇文昌平,其他的一众谋臣名将,也渐渐老迈去世。

    宇文昌平原本会成为大晋的一代明臣,但是事情到此却是出现了转机。

    继位的显祖并不信任宇文昌平,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将他贬到西部,安抚诸蛮。

    当时,大晋周围林立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小国。在宇文昌平遭贬之后,率军出征的大将军被燕国名将刺杀,不久之后,韩国公叛变,分裂了大晋,建立了大韩。

    晋国生变,南方的汉室宗亲建立了蜀汉,霸王的故乡,江东子弟重新建立了大楚。东部也是先后出现了新秦以及吴越三个国家。

    宇文昌平在诸蛮部落安定下来,甚至娶了蛮族妻子,他上山打猎,带兵出战,围剿马贼。

    十年之后,晋朝的帝王换了三代。没有人想起,还有一位名臣此时还在边境的蛮族部落。

    大晋的朝野上下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这位使臣,忘记了当年晋太祖曾说,“昌平当为吾之子房。”

    又过了五年,大晋式微,前秦与大燕、韩国的联军直捣洛阳,帝都洛阳危如累卵。

    宇文昌平的弟子伯吕作为联军统帅,站在洛阳城前,等待着大晋皇帝的诏书,他在三军阵前饮酒弹琴,好不潇洒。

    这时,大晋才想起来,宇文昌平这个人还活着。

    于是,宇文昌平被火速召回洛阳,顺利退去了联军。

    又过了两年,大晋皇帝驾崩,末帝登基,接近六十高龄的宇文昌平成为摄政王,总理大晋的一切事务。

    四年之后,末帝逊位,宇文昌平改国号为魏,死后庙号为魏太祖,谥号太武帝。

    宇文昌平称帝四年后驾崩,其子宇文兴华继承帝位,后称太宗,谥号文帝。

    文帝在位二十二年,很少主动



第十四章 院试(下)
    第三道题只有三个字,极为简单,但却难以落笔。

    “何为道”

    邢羽低声念了出来,何方茹笑着冲他摇了摇头,朱诫闵也是轻咳一声,作为警告。

    邢羽哂然一笑,挠了挠头。

    何为道

    这个问题,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追问过,可却从没有人能够拿出一个使所有人信服的解释。

    夫子从未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道祖虽然谈论过道,最终却也没有留下一个统一的解释。

    邢羽自然也无法给出结论,他曾听邢干讲过,知道一些关于道的道理以及传说,可让他写一下什么是道,他却觉得无从下笔。

    邢干是一个修道之人,他在扬州居住了十几年,将邢羽一手抚养长大。这些年来,邢羽没见过邢干修炼,邢干也很少谈及如何修炼。

    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饮茶。

    邢干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扬州城的传奇人物,他从北方搬来,带着邢羽这个独子。扬州城里的人都不知道他曾经做过什么,也不知道他的家世。

    但是扬州城的太守,知府都是对他极为客气,甚至可以说是敬畏。

    他来到扬州城后,朱思诚便邀请他担任书院的教习,不仅如此,朱思诚甚至还想将书院院长的职位交给邢干。

    不过邢干为人潇洒,对于书院并不上心,朱思诚最终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邢羽手中笔尖悬空,墨汁缓缓浸润下去,将落未落。

    他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他记忆里从未有过母亲的记忆,白鹿山上虽然葬着他的祖父,但是邢干只说那是衣冠冢。

    邢羽开始怀疑,邢干是不是已经年纪很大了。自己其实只是他的幼子,他的其他孩子,或许已经因老迈离世,也或许,他们还在这片大地的其他地方居住。

    一瞬间,邢羽忽然感觉自己是被人放弃了,他在这片土地上再无一个可以依赖的人。

    他曾经的依靠忽然消失不见,身边还多了一个真实身份是灵魅的妹妹。

    生活的剧烈变化,让他心里有些迷茫,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夫子曾说家国天下,可是现在,他连一个完整的家都没有了,又该如何去出仕朝堂呢。他原本是打算通过院试,然后藉由科举进入朝堂,这是他对未来的规划,而现在,这个规划已然变得缥缈,不再真实。

    邢羽忽然反应过来,这其实就是他的道啊。

    夫子的道是治学平天下,他建立学堂,帮助汉高祖平定各地叛军、诸侯,建立了统一的大汉。

    道祖的道是修身观天下,他致力于明心见性,虽然远离尘世,但在自己离开中土之前,却仍是帮助中土解决了西域的入侵。

    他们的道,邢羽不敢妄加断言,也没有资格去模仿。他只能尝试着去走出自己的道路,只是现在他失去了自己的道。

    这最后一个问题令邢羽百感交集,他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不由微微叹了口气。他一直在努力,努力不走入邢干的影子。

    可是,他似乎不得不走上那条他一直在极力避免的道路了。

    修仙。

    这条路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极为难得,但对邢羽来说却并不是这样。

    他小的时候,邢干带着他辗转各地,每天都会教导他该如何修炼。

    除此之外,邢干更是时常会硬逼着他去背诵一些完全不明白意义的典籍。

    直到邢羽七岁之前,邢干每天都会教导他吐纳,炼气。

    修炼的日子枯燥泛味,在邢羽随邢干来到扬州之前,他曾在天山书院的高楼上练习剑术,也曾在昆仑书院听邢干与人道辩。

    邢羽知道,修仙的境界极多,炼气、筑基、结丹、元婴只是开始。

    炼气是起步,筑基方才算是入门,结丹元婴其实只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那之后的数个大境界才是成为仙人前的龙门。

    邢羽想起过去的那些年,心里不由相当后怕。

    &n



第十五章 赋闲
    白鹿洞书院的院试结果没过几天就张贴了出来,邢羽毫无疑问的获得了推送为秀才的资格。除此之外,朱思诚还曾找邢羽谈过话,询问他是否有意成为太子伴读。

    邢羽得知这次院试的目的后很是惊讶,不顾他还是委婉拒绝了朱思诚的提议。

    后来,邢羽从何方茹处了解到,吴国公的八子,季明勋,成为了太子的伴读。吴国公满门上下极为高兴,甚至包下了扬州的醉春楼,举办了盛大的宴会。

    季明勋是紫阳书院的学子,宴会前一天他在白鹿洞书院广为散发请柬,邀请书院的同僚前去庆祝。

    邢羽与秦立自是没有拒绝,郑重接下了请柬,他与季明勋虽不是至交,但也是不错的朋友。

    宴会的饭桌上摆着来自大魏各地的名吃,太守与知府都是亲自到场祝贺。高官们以及吴国公府上诸人占据了醉春楼的上面两层,学子们占据了下面三层。

    醉春楼的歌姬在一楼的大厅里奏乐,学子们举杯相邀,好不自在。

    等到人们饮酒酣畅后,官员们下楼与学子们推杯换盏,一起为季明勋庆祝。

    宴会原本会这样结束,但最终,却是出了一些小插曲。

    季明勋的弟弟,季明泽,吴国公的幼子,在醉酒之后与几名学子起了很大争执,后来甚至直接将白鹿书院的一名学子从醉春楼上扔到了楼下。

    季明泽自幼娇生惯养,无人管制。即使是季明勋也不敢出言斥责。不过在季明勋大喜的日子里,季明泽这般行径却是使得季明勋恼羞成怒,对其严加斥责。

    吴国公虽然脸上不悦,但是也没有宠溺幼子。最终季明泽摔门而去,宴席上的一众学子以及官员都是沉默下来。

    没多久,宴会也结束了。

    宴会结束后第二天,邢羽家中。
1...34567...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