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我的棺材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微笑流光
“......行了,你还喘着气呢,别给我摆出这幅死不瞑目的鬼模样,有话就说。”卫流瞳无奈。
“先师啊,”董仲舒有气无力道,“您说,学生当初向陛下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生错了吗”
此话一出,房间内顿时为之一静。
围在董仲舒身边的数人不约而同停下了手头的动作,瞳孔中写满了迷茫。
生前,这些都是董仲舒的身边人,这种让自家家主史书留名的大事,自是镌刻在了他们脑海深处,即使被禹王鼎洗去记忆,可发自灵魂的熟悉感却是无法抹掉的。
于是他们也开始头疼了。
“你们都下去吧。”
说完这句,董仲舒转过头,望向自家媳妇,平淡的语气中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细君,汝也下去吧。”
“......是,夫君。”董仲舒之妻低声应道,她仍然处于迷茫的状态里。
目送自家媳妇缓缓退出房间,又顺手带上房门,董仲舒猛然从席上坐起。
没挨骂!
更没挨打!
狂喜中,他老脸上的每一处褶皱都尽情绽放开来,双手捂嘴,发出噗哧噗哧的笑,生怕被媳妇听到。
姐弟俩对视一眼,一起向他投去怜悯的目光。
此时,卫流瞳突然想到了孔融。
是被祭旗了无数次比较惨呢,还是被家暴了几千年比较惨呢......
“先师”
沉思中的卫流瞳下意识道:“嘛事……”
“您还没有答复学生呢。”
董仲舒爽过后,倒也没忘了正事。
“行,那我就跟你聊聊,”卫流瞳端正了坐姿,“从个人利益上来讲,你没错,甚至做的很对。”
他慢慢解释起来:“秦统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焚六国史书,用几十年的时光消除六国遗民对故国的文化认同,却因律法严苛产生了新的矛盾,此时,高祖刘邦站了出来,以仁道与约法三章尽收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作为一条咸鱼
“好在刘彻顾虑重重,最终也没亲自对你下手,只是把你派到比刘非更操淡的胶西王刘端处走了一遭,倒也只是有惊无险,待你病逝下葬,刘彻路过你的坟头时,还特意扭了段秧歌......不是,下马步行了一段,为你坟头添了个‘下马陵’的雅名。”
卫流瞳笑着总结道:“观你一生,高官也做了,盛名也得了,可谓是善始善终,再瞧瞧那些与你同朝为臣、才能又大于你的,东方朔混的不如你,主父偃惨死,霍去病霍战神英年早逝,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先师,正是这主父偃将学生的奏折窃了去,呈于陛下案前的,”董仲舒愤愤道,“这种竖子,如何配与学生相提并论呢!”
“我不知道他当时怀着什么心思,可从结果来说,他确实救了你一命,”卫流瞳无奈,“真要等你自己将奏折呈上去,掀起轩然大波,刘彻准能把你剁成包子馅。”
见他仍是一脸不服,卫流瞳继续道:“另外,德行归德行,才能归才能,这本就不是一回事,主父偃谏言的推恩令,直接化解了诸侯王做大之患,仅凭这点,就比你强了不知多少。”
董仲舒气得喘起了粗气,模样活像头发情的老母猪。
“嘿,瞧你这小肚鸡肠的劲儿,”卫流瞳有些好笑,“那主父偃超过你的不仅是才能,还有魄力,他自愿当了刘彻的孤臣,一把锋利的刀,独立与群臣之外,收受贿赂以自污,逼死了燕王、齐王,助刘彻收回了这两家的封地,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可刘彻对他又如何”卫流瞳淡然吐出两个字,“族杀。”
“除了作为背锅侠的主父偃本人,连其家人都没被放过。”
“和你这个贡献不高却善终的人比起来,你觉得,谁更该怨愤”
董仲舒脸上的怒意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同情和叹息。
是啊,仔细想来,还是他的命最好。
卫流瞳这一席话,确实抹去了他死前留下的部分遗憾。
至于剩下的……
“先师,”董仲舒又问道,“您方才谈的,皆是学生的小家,”
他满脸自信:“可是对儒家这一大家而言,学生的贡献,虽不敢同先师与至圣先师相提并论,却也是举足轻重的吧。”
卫流瞳微笑道:“是啊,你确实做到了后无来者。”
还未等董仲舒露出狂喜之色,他又说道:“毕竟自你之后啊……”
“儒家,就亡了。”
这一刻,时间在董仲舒身上静止了。
将他变为最真实的雕塑。
“先,先师,您莫要……玩笑。”
良久,他才艰难地吐出这句话。
“我没有玩笑,”卫流瞳认真道,“小董子啊,你认为儒家,是治国之道吗”
董仲舒迟疑片刻,坚定点头道:“是。”
“不,”卫流瞳笑了笑,“儒家是君子之道,法家,才是治国之道。”
没等对方回答,他又道:“小董子,我再问你,如果有个鬼物替换了你的思想,你的筋肉骨骼,你的五脏六腑,只留下你的皮囊相貌,那么从此以后活下去的,是你,还是那个鬼物”
“……自然是那鬼物。”董仲舒低声道。
“没错,”卫流瞳肯定了他,“如今,儒家的骨头被换成了法家,仅保留了儒家的皮囊,你认为从此传承于世的,究竟是儒家还是法家”
董仲舒脸色苍白:“怎,怎会如此……”
“因为你将儒家变为了官学,为官者,治人,而非治于人,可君子之道恰恰是治于人的,道理很简单:纯粹的君子斗不过小人。”
卫流瞳缓缓起身,他的腿有些麻了:“你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四姓大族,还有你家中的管家,哪个你斗得过你想讲道理,可他们不听你讲道理,你能奈何”
这灵魂三问,
第112章 何为真爱!
董仲舒从崩溃的情绪中逐渐恢复,抬起衣袖,将老脸擦净。
毕竟木已成舟,游海千年。
或者换个例子,这就像小时候没娶到的姑娘、此时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少奶奶、埋进了别人家的祖坟,享受着情敌子孙后代供奉的香火。
不爽能咋办你把坟刨了、把骨灰盒带回家暖床
不说别人,就是守坟的大爷瞧见,都会拿俩葱头给他戳鼻孔里,好好醒醒脑子。
卫流瞳将他拽起身后,就不留痕迹地退了两步。
这眼泪鼻涕的,他可不想被蹭一身。
而停止制造秽物的董仲舒,已经从激动的悲伤变为了冷静的悲伤。
卫流瞳那句“因果报应”,对他的触动最大。
这就像迎娶了几十房小妾,到家却发现媳妇跟穷书生私奔了一样。
除了悲伤,他也有些空落。
儒家的神位,已经在他内心深处碎成了渣。
穷经皓首一辈子,只把自己穷成了受制于人的窝囊废,除此以外,一无所获。
“先师,”董仲舒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眼神迷茫,“既然儒学,只是受制于人的君子之学,于治国无用,那吾辈学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说小董子,你都这把年纪了,怎么一点主见都没”卫流瞳有点郁闷,“儒家君子是容易受制于人,只因如此,儒学便无用了”
“……可不能治国,便是小道,既是小道,那传与不传,兴与不兴,对人世间,又有什么分别呢”
卫流瞳感觉脑阔很疼。
放在平常,他才没有蘑菇时间给这种二傻子传道受业解惑,可此刻却不得不掰扯清楚。
因为不讲清楚,就出不去这秘境。
他一边组织思路,一边撕开裂缝,翻出两罐加多宝,扔给卫流馨一罐。
老榴莲祖宗课堂开课前,得先润润嗓子。
拽开拉环,灌了一口,耐下心思,徐徐道来:
“从春秋到战国,是华夏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五百多年的时光里,相继涌现出几十种思想,其中发展成学派的,共十二家,有资格被世人称为大道的,只有儒墨法三家——多说一句,我个人认为医家也属大道,可封建时代没有令医者壮大的土壤,着实让人无奈。”
“先师,”董仲舒突然插言,“何为封建时代”
“唔……简单来说,有皇帝的时代,就是封建时代。”
董仲舒沉思几秒,悚然一惊:“莫非此时外界已经没了皇帝”
“没错……哎,这时候你倒挺机灵的。”卫流瞳诧异。
董仲舒苦涩道:“自学生身死之日起,便被招来此地,循环往复,虚耗无数春秋,想来外界应不会同学生这般、站在原地踌躇不前,就是皇权不复......想来也是可能的。”
“呦,这是都想起来了”
“方才学生痛哭过一场后,便想起来了。”
董仲舒表情黯然:“学生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置万民生计于不顾,放任世家大族巧取豪夺,也正因如此,屡屡被万民推翻,宛如江水覆舟……”
“嗨,就那一万多号人,哪能算是江河,最多算条阴沟,”卫流瞳摆手纠正,“你也只能算是条阴沟翻船的破竹筏子,还够不上舟的标准,别没事老给自己脸上贴金,容易起痘,啊。”
“……先师教诲的是。”
“行了,继续。”
“学生死后,本以为意识会就此消散,却在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询问学生,是否有未尽的遗憾,”董仲舒叹了口气,“学生当时答道:陛下虽有雄才大略,却无识人之明,以学生之才,竟然没被陛下招为国相,实在是大汉的损失,即使被派到地方,学生也有能力掌管数郡之地,几十万人……”
所以禹王鼎怕是瞧出了你这孙子不靠谱,于是只拘了一万多人陪你过家家,就这还把这货过死了无数次……
“此时学生终于明白,”董仲舒的老脸添起几分明悟,“学生其实只是个碌碌无能的庸人,仅凭传授君子之道就想获得长治久安,唉,真是种虚妄啊。”
“你想的很透彻,”卫流瞳承认,“可为师还有一事不明。”
董仲舒满脸疑惑:“先师尽管说来,学生
第113章 讲道理呀讲道理
“先师,您方才还没有讲完呢,还,还是继续讲吧……”董仲舒哆哆嗦嗦道。
他明显能瞧出来对面这位打的是啥子主意,恨不得把自己的嘴给撕了,好不容易才看到爬出火坑的曙光,绝不能再被推回去!
“这事不急,”卫流瞳撸起袖子,“洞房花烛夜可是人生一大喜事,作为老师,让徒孙多喜一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先师,求您放过学生吧!”董仲舒猛然冲来,半路双膝跪地,一个滑行抱住卫流瞳的大腿,涕泗横流道,“入洞房就等于是让学生入刑房啊!学生宁可被腰斩炮烙、千刀万剐,也不想再受这份罪了啊!”
“……好吧好吧,”卫流瞳妥协道,抵住这货的脑袋,拼命把裤腿往回缩,“……撒开!把你鼻涕给我咽回去!”
吸溜——
咕嘟。
喉结明显耸动了一下。
卫流瞳一怔,拼命挣脱了他,往后一蹦,慌乱间,直接将落脚的地面踏碎成蛛网状。
“先师——”
“停,我服了!”卫流瞳将手里的加多宝一口气喝光,把空罐一扔,“咱们继续。”
他捏着鼻梁:“刚才咱们说道,有资格被世人称为大道的,有儒墨法三家……”
“可治国之道,只有墨法两家。”
他走到窗台前,站定:“法家治标,墨家治本。”
董仲舒用另一只袖子把脸擦净:“先师,为何您对又墨家学说如此推崇”
他很是不解:“那‘非攻,兼爱’之道,虽与我儒家的仁义之道相似,却蔑视尊卑礼制,主张大爱无拘,在学生看来,颇有些......异想天开了。”
“为师倒认为,墨家学说比哪家都要来得实际,”卫流瞳淡淡道,“《墨子天志中》有言:‘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也就是说,要给平民百姓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这是施行兼爱之道的前提。”
“墨翟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卫流瞳认真道:“率弟子发明多种工具器械、对百姓耕种与建筑做出极大贡献不说,其人在物理领域也颇有涉猎,总结出不少光学、声学,及力学的理论……比某些只懂空谈的酸腐儒生强了不知多少。”
董仲舒老脸不易察觉地一红。
卫流瞳望着窗外:“小董子,在你看来,大汉,可算强国”
听闻此言,董仲舒一扫羞惭,自豪道:“想我巍巍大汉,南平闽越,北抗匈奴,夺河西,收河套,当然算得!”
“我却不这样想,”卫流瞳转过头,淡然道,“连自身命运尚且无法掌握,还算什么强国”
董仲舒不解。
“高祖惠帝时,大汉羸弱,景帝武帝时,大汉强盛,这是你们士人阶级的概念,然而对广大农人来说,却无甚区别,因为他们一生都要靠劳苦耕作才能活着。”
“除了耕作,他们还必须娶妻,生子,生儿子,至少生养两到三个儿子,如此,待他们老去后,生活才能有保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