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他是杨文广”没等曹玮说完,李璋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当即也十分惊讶的叫道,当初在河北时,他就听呼延守信讲过许多关于杨延昭的事,而且他也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延昭并没有一个儿子叫杨宗保,反而是演义中的杨文广才是他的儿子。
“咦你知道文广的名字”曹玮听到李璋一口叫出杨文广的名字,当下也十分惊讶的问道,杨文广只是禁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将官,虽然祖上很有名,但杨家在将门中也不算是特别有名,至少现在比不上他们曹家。
“哈哈,这也是巧了,我去辽国时路过遂城,呼延兄的火枪军就驻扎在那里,他也和我讲了许多关于杨老将军,以及杨家的事,所以我也知道杨老将军有个儿子叫杨文广,而且在禁军中任职。”李璋当下半真半假的笑道。
“原来如此,那就难怪了!”曹玮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大笑道,他都忘了呼延守信现在驻扎在遂城,那里可是杨延昭曾经驻扎过,并且数次大败辽军的地方。
“杨文广今年得有三十岁了,他怎么会忽然跑到武学中来做一个小小的学员”李璋这时再次好奇的追问道。
按照原来的历史,杨文广其实也可以算是一个颇有做为的将领,他先是在禁军中任职,后来曾经随名将狄青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后来还曾经驻扎过西北与西夏人交战,并且多次打败西夏大军,算是颇有作为,当然杨文广在军事上的表现依然无法与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与曹玮这样的名将更是差距巨大。
“文广今年三十有三了,连儿子都成年了,甚至他儿子今年也刚来武学,他是去年来的,比他儿子就早一界,有时候父子两人同在校场操练,想想都挺尴尬的。”曹玮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有些唏嘘的摇了摇头。
“为什么啊,有杨老将军的功劳在,杨文广应该能在禁军中混个不错的职位吧,日后若是各地有了叛乱,他也可以‘班行讨贼’,只要有本事立下军功,日后升迁也不是问题,何必跑来武学中吃苦”李璋听到这里更加惊讶的问道。
所谓班行讨贼,其实就是按照为官的次序随军出征,这也是禁军武官最常见的升迁之路,禁军虽然很少有打仗的机会,但禁军中的将官时不时会被派出去随后出征,虽然不是真正的独领一军,但却可以分来不少的功劳,日后升迁自然也更快,事实上历史上的杨文广就是靠着平定陕西各地的叛乱而得到的升迁。
“哪有那么容易,禁军中到处都是被各家塞进去的人,如果按照排资论辈,以文广的年纪,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有领军的机会,他这个人素有大志,当年就想去边军中任职,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只能去了禁军,这些年他在禁军中也不得志,去年他特意找到我,无论如何都要来武学,我看在他父亲的面
第四百三十八章 刘娥重病
又一年的冬天来临,皇宫大内也越发的寒冷,李璋与赵祯脚步匆匆的穿过重重的宫殿,最后来到刘娥居住的宝慈殿,垂拱殿是刘娥处理政务的地方,宝慈殿才是太后的寝宫,只不过刘娥很少在这里居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垂拱殿处理政务累了,就索性在那里休息。
“陛下,御医怎么说”李璋边走边向赵祯询问道,今天早上,李璋正准备去武学,忽然接到刘娥重病的消息,这让他也立刻进宫,只是内宫不是他能随意进出的地方,幸好赵祯早有准备,先派人接他去了福宁殿,然后两人这才一起赶往宝慈殿。
“很严重,昨天晚上大娘娘忽然发病,御医虽然全力抢救,但现在大娘娘还在昏迷之中,我在大娘娘那里守了大半夜,今天早上才回宫休息了一会。”赵祯这时满脸疲倦的开口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再次心头一沉,刘娥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再加上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平时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也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之前自己去辽国的那段时间,她就已经大病过一次,这次很可能是旧病复发,只会更加严重。
不一会的功夫,李璋和赵祯终于来到了宝慈殿,还没进去就闻到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大殿中也有不少人在等候,其中的杨太妃,另外还有张皇后等人,甚至妙元也在这里,只是李璋不方便和这些人打招呼,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赵祯身后。
“大娘娘醒了吗”赵祯快步上前向杨太妃问道,之前他本想守在这里,可是杨太妃怕他太累也病倒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让他回去休息一会,毕竟现在刘娥病倒了,如果赵祯再病倒,那大宋可就真的要乱了。
“还没,不过御医说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姐姐可能随时都会醒来。”杨太妃这时轻声回答道。
听到杨太妃的话,李璋和赵祯也都是松了口气,这时只见有御医从里面出来,于是两人也立刻上前询问了一下刘娥的据病,果然不如李璋所料,刘娥这是旧病复发,而且与她平时太过操劳有关,再加上她最后心情郁结,这才导致病情复发。
李璋听完御医的介绍也是暗叹一声,刘娥的心情郁结,自然是和那天大火的事有关,事实上自从那天之后,刘娥的精气神就少了大半,整个人更是苍老了许多,再加上每天又要负担浓重的政务,哪怕是年轻人恐怕也受不了。
“醒了,太后醒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宫女一脸喜色的从房间中跑出来禀报道,这让李璋他们全都露出高兴的神色,赵祯更是第一个迈步走了进去,李璋也想进,但最后却还是没有跟着进去,毕竟没有刘娥的召见,自己实在不方便进去。
不过就在赵祯刚进去不一会,只见大太监罗崇勋却出来请李璋进去,于是李璋这才迈步进到刘娥的寝宫,这也是他第一次来这里,以前见刘娥都是在垂拱殿,相比规模宏大的垂拱殿,这座寝宫的规模却小得多,只是更加精致一些。
进到寝宫之后,李璋也很快见到了病床上的刘娥,只是这时刘娥的脸色白的吓人,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这时正半躺在床上,旁边的赵祯拉着她的手坐在床边,脸上也露出十分悲伤的神色。
&nbs
第四百三十九章 刘娥要祭祖
“大娘娘请讲,只要儿臣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拒绝!”赵祯听到刘娥的话再次流着眼泪道,无论他和刘娥之前有什么样的矛盾,但在他看来对方都是自己的母亲,所以对于刘娥的未了的心愿,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母亲完成。
不过旁边的李璋却是微一皱眉,因为他感觉赵祯答应的太爽快了,万一刘娥提出一个让赵祯也十分为难的要求,那么赵祯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果然,就在赵祯的话音刚落,刘娥当即紧紧的抓住赵祯的手,苍白的脸上也涌现几分不正常的潮红道:“陛下,当初先皇走的时候,让哀家替你守好这个江山,这些年来哀家兢兢业业,自问做的还不错,也算对得起先皇和列祖列宗了,所以哀家想在走之前,去太庙祭祖,望陛下答应!”
刘娥的话一出口,赵祯整个人都傻了,旁边的李璋也同样叹息一声,他就知道刘娥的要求不是那么好实现,这下好了,赵祯就算是答应,恐怕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答应。
太庙,那可是供奉着大宋历代皇帝的地方,可以说是大宋最高等级的殿宇,除了皇帝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进入,而且就算是皇帝,也不是轻易就能进太庙的,一般要么是每年一次的祭祖,要么是将领在外开疆拓土,献敌酋于太庙,而且祭祖时也只能由皇帝一人进入,其它文武百官之类的全都在外面等着。
相比太庙祭祖,上次刘娥在大安殿举行寿诞根本就是不值一提,毕竟太庙的地位实在太高了,如果真让刘娥进到里面,其实也相当于承认刘娥称帝了。
“这个……”赵祯好不容易才反应过,随后也露出一脸为难的表情,眼睛也一直往李璋身上飘,可惜李璋这时也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毕竟这件事关系实在太大,只能让赵祯自己做决定。
幸好赵祯倒是反应很快,只见他犹豫了一会这才开口道:“大娘娘您病的厉害,就算是想要去太庙祭祖,也要等到来年正月,所以这件事暂时先放下,您还是先养好身体再说吧!”
听到赵祯的话,李璋也不禁不他的机智暗挑大拇指,太庙祭祖一般都是在正月,而且每年只有一次,现在离正月还有三个多月,平时太庙根本不会开启,除非是大宋对外开疆拓土,可是以现在大宋的情况,能守土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人想过向外扩张。
赵祯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拒绝,这让病床上的刘娥也是精神一震再次瞪大眼睛,呼吸也有些急促的道:“陛下的意思是说,只要哀家病好了,就可以去太庙祭祖吗”
“这个……嗯……”赵祯也没想到刘娥对去太庙这件事这么执着,非要让他表个态不行,这让他一时间也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答应吧,朝堂上的大臣肯定不愿意,不答应吧,他的孝心又过不去。
“太后,太庙祭祖之事关系重大,非是陛下一言可决,不如等您的病好了,再找来吕相等人共同商议,若是吕相他们同意,我想陛下肯定也不会反对!”正在这时,旁边的李璋看赵祯实在拿不定主意,当下也只能替他开口道。
“对对对,只要吕相他们同意,儿臣也会全力支持大娘娘!”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当即也高兴的道,因为这等于把球踢给了吕夷简这些人,只要刘娥让吕夷简同意,他这个做皇帝的就算反对也没用,还不如答应下来。
“好,有陛下这句话哀家就满足了!”刘娥倒也没有强求,当下再次开口道,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好半天都没有动静,也不知道是在闭目养神还是睡着了
赵祯和李璋看到这种情况,当下告退离开,外面的杨太妃等人看到赵祯出来,也急忙围上来询问刘娥的情况,赵祯也大概讲了一下,当然没有说刘娥想要去太祖祭祖的事,只是说刘娥的精神不错,醒来聊了一会又睡着了,让御医时刻注意刘娥的情况。
宝慈殿人太多,所以赵祯大概交待了一下后,也很快带着李璋离开了这里,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最后来到福宁殿的书房后,赵祯这才关上门一脸苦笑的道:“表哥,大娘娘要去太庙祭祖,难不成她真的想要称帝吗”
李璋并没有立刻回答赵祯,而是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吐出一口气道:“未必,我倒是觉得太后想要去太庙祭祖,反而是她放弃了称帝的打算。”
“表哥为何这么说”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是一愣道。
“你想啊,如果太后真的想称帝的话,恐怕早几年就已经行动了,那时太后的身体强健,对朝堂的掌控力又强,那时才是她称帝的最好时机,可是现在太后生着重病,吕相也和她不一条心,在这种情况下,她就算是想称帝,也是有心无力!”李璋当下低声分析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赵
第四百四十章 家事
刘娥重病,赵祯暂时亲政,当他把吕夷简等几个重臣召到垂拱殿议事时,李璋从几人的脸上都看出几分兴奋的神色,当然也有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比如刘娥的铁杆心腹张耆,失去了刘娥的支持,他们也迟早要倒霉。
这些重臣其实也代表了朝堂其它大臣的态度,虽然刘娥这些年把大宋治理的不错,甚至不少大臣都是她提拔上来的,比如吕夷简,但刘娥毕竟是个女人,对于这帮儒家出身的官员来说,在一个女人手下做事总让他们有种屈辱感,所以现在赵祯亲政,他们许多人还是十分欢迎的。
看到这些大臣的表现,李璋也是暗叹了口气,难怪刘娥不敢称帝,并不仅仅是她没有那个胆量和魄力,另外她也应该清楚知道这些大臣们的态度,说不定她刚一称帝,就会遭到群臣的反对,到时不但无法收场,甚至可能还会死人的。
赵祯刚亲政,什么事情都不懂,不过没关系,吕夷简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大臣,当下帮赵祯介绍了一下他最近要处理的政务,对于旁边站着的李璋,吕夷简等人也并不感到奇怪,毕竟做为赵祯最信任的人,随着赵祯的亲政,李璋肯定会一飞冲天,这点是其它人比不了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朝堂内外都在关注着刘娥的病情,其中有不少人都希望刘娥一病不起,这样赵祯就能正式亲政,大宋的朝堂也能稳固下来。
不过让上面这些人失望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娥的身体竟然慢慢的开始好转,对此李璋也十分的惊讶,因为他听御医介绍过刘娥的病情,以她的身体情况,治好的希望十分渺茫,甚至可能会一路恶化下去,却没想到刘娥竟然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医疗奇迹。
“安安,给爹爹笑一个!”卧室之中,李璋抱着自己的女儿再次逗着她道,结果小家伙果然很给面子,伸着小手抓住李璋的胡子笑个不停,不过李璋却疼的直咧嘴,这小家伙的手劲真是越来越大了。
“夫君今天不去武学了”这时青织这时端着一个小碗走了过来问道,碗里是米粉加蔬菜熬成的粥,现在安然已经可以吃这些辅食了。
“武学准备放假了,之前的事情我都安排下去了,也没什么大事,所以我就给自己放个假。”李璋抱着女儿笑呵呵的道,说完拿起碗中的勺子尝了尝,感觉不烫后这才开始喂女儿,结果小家伙一点也不挑食,甚至还伸出小手想抢李璋手中的勺子。
“小家伙胃口真好,再过段时间就能吃其它的东西了,不要最好不要放盐。”李璋这时再次笑道,安然的食谱都是他亲自写的,他前世虽然没有孩子,但也接触过一些育儿的信息,毕竟他好歹也是半个医生。
青织也点头记下,越是和李璋相处,她就越是对李璋的学识感到佩服,特别是李璋似乎对各个方面的事情都懂得很多,她有时也好奇李璋都是从哪学来的
“咦大哥也在”正在这时,忽然只见秀秀走了进来,看到抱着安然的李璋也有些惊讶的道,她以为李璋已经去武学了呢
“今天我给自己放了个假,秀秀你有事”李璋笑着问道。
&n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公主府
妙元和狸儿吵吵闹闹的进到房间里,李璋三人看到她时也全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毕竟妙元可是公主,平时根本不可能出宫,更别说来李璋家里了。
“你不会是又偷跑出来的吧”李璋这时忽然想到一个可能,当下也不由得脸色一沉向妙元问道,这丫头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听赵祯话中的意思,好像连刘娥都拿她没办法。
“当然不是,我可是有正当理由出宫的,顺便来看看我的小侄女!”妙元却是大大咧咧的道,说完和青织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凑到李璋面前看着安然,估计她也是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触小孩子,这时想抱又不敢抱,因为看小安然白白嫩嫩的模样,她真怕碰一下就把小家伙碰坏了。
“表姐,我能不能抱一下,我还从来没抱过孩子呢”妙元纠结了好一会儿,最后没问李璋,反而扭头向旁边的青织问道。
“夫君,让妙元抱抱吧!”青织这时也点头同意道,毕竟妙元已经是大人了,她也不怕她把自己的女儿摔了。
李璋这时也没有拒绝,当下伸手把孩子放在妙元手中,结果她也露出即新奇又兴奋的神色,两只手臂僵硬的接过孩子,想用力又不敢用力,现在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护食的鸭子一般。
“手臂放松,不要太僵硬。”青织这时上前教了一下妙元怎么抱孩子,李璋也主动退到一边,主要是他有些心虚,特别是当妙元和青织在一起时,他就有种想要逃跑的冲动。
“对了,妙元你还没说你为什么出宫了,难产太后和陛下同意了”青织这时却十分自然的开口问道,她对妙元还是十分感激的,如果不是当初妙元的帮助,她和李璋也无法顺利完婚,更不会有今天。
“当然同意了,我已经成年了,也不能总住在宫里,所以我打算搬出来,就让大哥给我建一所公主府,地方我都已经选好了。”妙元抱着安然一边逗着小家伙一边说道。
“你要搬出皇宫难产你想通要嫁人了”李璋听到妙元的话也不由得上前一步道,只是想到妙元要嫁人时,他心中忽然涌现几分复杂的情绪。
“表哥你好像很希望我嫁人啊”妙元这时瞪着眼睛盯着李璋问道。
“哪有,我……我只是关心你,而且咱们大宋的公主不是只有嫁人后才能住到公主府吗”李璋听到这里也急忙摆手解释,公主与皇子不同,皇子一般很早就要出宫自己生活,但公主一般都是等到嫁人后,才会由朝廷赏赐公主府居住。
“规矩是死的,谁说公主不嫁人就不能出宫,我偏要住在宫外!”妙元这时十分任性的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无语,同时他也终于反应过来,不用问,肯定是赵祯这个老好人架不住妙元的软磨硬泡,结果把宫里的规矩都不顾了,竟然同意妙元出宫居住,而且还要建公主府,估计现在还没有太多人知道,否则朝堂上的大臣肯定会吵翻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