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不过赵振却早就在城门外埋伏了一支骑兵,当党项人刚逃出一半时,这支骑兵忽然杀出,将党项人截成两段,后面主要是党项人的家眷与物资,结果全都被留在城里,随后这支骑兵将前面的党项人追杀出上百里,无数党项人倒在逃亡的路上,最后大宋收兵时,真正能逃出去的党项人还不到两千人。
能逃出去的党项人还是十分幸运的,西平府城中的党项人却迎来了宋军的报复,三十年前,李继迁打下当时还叫灵州的西平府时,对城中的汉人进行了残酷的清洗,甚至一度导致城中再无汉人的踪迹,后来为了让汉人帮他们种粮食,这才抢掠了不少人口,不过这些汉人大都生活在城外做农奴,生活也极其悲惨,大宋的军队到来后,许多汉人也为宋军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将军,城西已经肃清,没有逃跑的党项贵族已经全部被抓来,请将军处置!”曹俣身上带血的大步来到城主府,然后向赵振和行礼道,他们来的时候城主府已经空了,所以赵振就暂时进驻到这里休息。
“干的不错,抓人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反抗”赵振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后这才再次问道。
“有,这些党项人都是之前来不及逃出去,这才缩在府中顽抗,所以在抓人的时候还死了几个兄弟。”曹俣再次回答道,之前的拦截使得大部分党项贵族都来不及逃出去,现在都在城中各处不肯投降,因为他们知道大宋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敢反抗者,诛!”赵振这时却是面色冷酷的再次下令道,所谓“诛”,可不是只杀一人,而是若是有人反抗,那么全家就要受到诛连,换句话说,赵振这是要让手下大开杀界了。
曹俣听到这里却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左右这才有些犹豫的上前一步道:“将军,若是杀人太多,会不会引起朝堂上众位大臣的注意,万一有人因此而参奏将军的话,恐怕……”
曹俣也是出自好心,做为这些年来第一次率兵出征境外的将领,赵振本来就容易遭人嫉妒,更何况这次不是文官领兵,说不定许多人都盯着赵振,等的就是他犯错,现在西平府已经打下,若是杀人太多,说不定会被人说成是“滥杀无辜”,到时如果这个罪名扣实了,恐怕赵振就算立了大功也要倒霉。
赵振自然也知道曹俣是出自好心,不过只见他这时却自信的一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笑道:“放心吧,就算是朝中有人要给我扣帽子,到时也会有人帮我,绝不会因此而获罪!”
“可是就算将军朝中有人,也没必要杀掉这么多党项人,毕竟将军的名声万一……”
没等曹俣把话说完,只见赵振却是摆手打断他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过虚名对我们来说根本没什么用,我更看重实利,咱们这五万大军虽然是边军中的精锐,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见血太少,这点你也应该清楚!”
曹俣听到这里也露出复杂的神色,这几年西北虽然冲突不断,但一般规模都不大,而且还是固定的几片区域,这也使得能够接触到实战的军队并不多,哪怕他们抽调出来的五万精锐,其中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上战场,而见过血的士卒与没见过血的士卒简直是天差地别,这点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将军是想拿西平府练兵!”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曹俣这才缓缓的道。
“是啊,西平府虽然是党项的军事重镇,但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黄河对岸的兴州才是党项的根基,那里的守兵数量就算比咱们少,但肯定也有限,而且又有城池可以依靠,咱们非但不占优势,反而还处于劣势中,所以借着西平府让兄弟们见见血,增长一下士气,免得那帮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出洋相!”赵振这时再次解释道。
当然赵振还有一件事没说,那就是在他接到任命之时,曾经收到一封密信,这封信是朝中一位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所写,信中给他分析了一些朝中的情况,并且对他做了一些承诺,这也是他敢放手杀人的主要原因。
三日之后,占据西平府的宋军这才封刀,本来光是守军就有两万,人口更是超过十万的西平府,现在人口却已经不足一半,这主要是因为党项全民皆兵,只要是成年的男子就是战士,所以宋军在占据这里时,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哪怕到了现在,依然有零星的抵抗出现,不过这已经不影响大局,活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妇嬬老弱。
不过就算是这样,赵振依然宣布整个西平府城实行
第四百八十一章 皇帝真累
“需要担心什么”赵祯这时再次有些忍不住的追问道。
“启禀陛下,可能是我想多了,不过我觉得如果我是李元昊的话,说不定会选择斩避锋芒,比如等下兴州城带着人口向西迁移,这样可以保存大部分的实力,等到咱们松懈之时,他很可能会卷土重来!”曹玮当下将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道。
“你说李元昊有魄力扔下兴州逃跑”赵祯听到这里也震惊的高声道,不但是他,旁边的吕夷简也同样露出惊讶的神色,因为这个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倒是李璋却是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陛下有所不知,臣虽然没有见过李元昊,但当年却收集过关于此人的一些信息,本来我以为他被李都尉炸成残废后,会一蹶不振下去,却没想到他非但没有沉沦,反而振作起来差点就能再次统一党项,由此可知李元昊此人能屈能伸,他也清楚的知道党项与大宋的差距,在面对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时,他选择撤退也是十分明智的行为!”曹玮这时也十分慎重的开口道。
听到曹玮的话中提到李璋,赵祯和吕夷简也都看向了他,这让李璋也立刻开口道:“李元昊这个人十分可怕,如果他真的做出退出兴州的决定,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如果真是这样,那现在赵振按兵不动,万一对岸的李元昊趁机逃跑的话,岂不是要糟糕了”赵祯也更相信李璋的话,这时也露出焦急的神色道。
“陛下放心,西北的冬天更加可怕,李元昊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逃离兴州,而且赵振就在河对岸,如果李元昊那边有什么大的动作,也瞒不过他的眼睛,所以李元昊就算是要逃,也要等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曹玮这时再次开口解释道,对此李璋和吕夷简也都深表赞同。
赵祯听到这里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后又与曹玮商议了一下接下来可能的战况,他毕竟还是年轻,又是第一次经历战事,所以有些沉不住气,有些事情不问明白他依然放心不下。
等到询问过战事后,赵祯这才让曹玮退下,然后又与吕夷简商议了一下政务,而李璋则一直在旁边陪着,不过对政务方面他一向不怎么插嘴,只有赵祯询问时,他才会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
最后吕夷简也退下了,大殿中只剩下赵祯和李璋,这时赵祯也露出几分疲惫的表情道:“做皇帝真累啊,每天都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操心,我感觉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看着赵祯捂着脑袋头疼的样子,李璋却是淡定的一笑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你是皇帝,天下共主,自然有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你来操心,不过现在主要是你刚亲政,对大臣和政务也不是太熟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要自己操心,等到你熟悉之后,把专门的事情交给专门的大臣去办就行了,你只需要把持大局,到时就轻松多了。”
“可是……我记得大娘娘不是这样的,她好像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处理,朝堂上许多人也称赞大娘娘十分勤政,而且大娘娘也把国家治理的很好,我把事情都交给大臣,会不会出什么问题”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是迟疑了一下
第四百八十二章 该谁进太庙?
又是太庙,刘娥生前因为祭拜太庙的事,就已经搞得满城风雨,可是谁也没想到刘娥去世后,却又因为太庙而再次引发了一场风波,这次同样也是因为进太庙的事,只是这次不是刘娥亲自进去,而是她的灵位要进太庙。
皇后在生前虽然没有资格进太庙,但是等到她们去世后,灵位却可以进到太庙,而且还要与皇帝的灵位摆放在一起,供后世子孙祭奠,一般来说皇后只有一位,当然也特殊情况,比如赵恒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是潘氏,只是这个女子短命,赵恒还没登基就去世了,所以后来才被追封为皇后。
第二位则是郭皇后,然后很可惜的是,这位郭皇后也不长命,在三十二岁时也去世了,最后才轮到刘娥做了赵恒的皇后。当然后来又追封了两位皇后,那就是赵祯的生母李氏追封为章懿皇后,以及杨太妃追封为章惠皇后。
现在李氏与杨太妃都还在世,而且她们两人也不是赵恒亲自册封的皇后,所以暂时不在讨论之中,而潘皇后去世时赵恒还没有登基,所以也排除在太庙之外,如此一来,有资格进太庙陪赵恒的皇后就剩下两人,那就是郭皇后与刘娥。
相比早逝而且声名不显的郭皇后,刘娥显然更有资格进太庙,但是以前刘娥把大臣们压制的太狠了,这也使得许多人对刘娥心怀不满,以前刘娥在世时自然无人敢明着反对,但现在刘娥去世了,他们却把这股不满发泄出来,比如在皇后灵位进太庙这件事上,许多大臣都建议请郭皇后的灵位进太庙,因为她才是赵恒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后。
刚开始这件事还只限于礼部内部的争论,但是很快就吵到了朝堂上了,结果很快又出现了第三股声音,这股声音也代表着赵祯的想法,那就是他希望由自己的生母李太后进太庙,虽然李太后现在还在世,但日后若是驾崩,自然该由自己的生母进太庙陪自己的父亲。
当然赵祯并没有直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讲出来,但朝堂上最不缺的就是揣摩上意的大臣,所以很快就有人代赵祯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这也取得了赵祯的支持,结果这股势力也很快成为朝中最大的声音,无论是支持刘娥还是支持郭氏的人,都无法与支持李太后的势力相比。
这天早朝,朝堂上又因为上面这件事吵了起来,最后虽然暂时没有做出决定,但还是显露出支持李太后日后进太庙的决定,这也让不少大臣的态度有所松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次朝会很可能就会把这件事定下来。
朝会结束后,李璋陪着赵祯回到垂拱殿,后天就是护送刘娥的棺椁离开京城去皇后的日子了,所以有些事情还需要两人商量一下。
不过这时李璋心中也十分的纠结,对于谁进太庙陪赵恒这件事,他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明确的态度,因为他对这件事也是左右为难,双方都是他尊敬的长辈,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帮哪一边
赵祯似乎也知道李璋心中的为难,所以也没有逼李璋表态,这时也开始商议后天护送棺椁的事,李璋也打起精神将护送棺椁的详细事宜仔细的讲解了一番,赵祯如果有哪里不满意的地方,现在还可以修改。
“太后驾到!”就在
第四百八十三章 狸儿的婚事
深秋时节,御花园里也一片金黄,石子小径上也铺满了落叶,李璋陪着姑母李太后踩着落叶欣赏着花园中的秋景,随意的聊着一些家常,前段时间青织带着安然进宫探望李太后,结果让她高兴坏了,抱着安然就不肯撒手,看得出来她的确是很喜欢孩子,可惜赵祯现在生不了,狸儿又没有成亲,她也只能抱着侄子的女儿过过瘾。
“璋儿,狸儿已经年纪不小了,我想为她招婿,不知你意下如何”李太后这时忽然话题一转开口道,狸儿的身世已经公开,现在被赵祯加封为惠国大长公主,只是对于女儿的婚事,李太后也十分的操心。
“这个……”李璋听到这里迟疑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道,“姑母有所不知,其实狸儿之所以迟迟没有婚配,一方面是我不想让她太早出嫁,因为据我所知,女子在十八岁前生育十分危险,极可能发生难产的危险,另一方面则是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意中人……”
“你说的是那个姓窦的年轻人,听说你把他当成弟弟看待”没等李璋把话说完,却被李太后打断道。
“原来姑母知道他,豆子从小就被我当成弟弟看待,他与狸儿也一起长大,两人彼此也都有些好感,如果不是他们年纪太小,说不定几年前我就让他们成亲了。”李璋这时似乎也看出了些什么,当下也开口解释道。
不过李太后这时却眉头轻皱,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虽说你对这个豆子很喜欢,但他毕竟出身太低,而且也没什么家世,狸儿乃是公主,嫁给他是不是有些太委屈了”
听到李太后直接把话挑明了,李璋也是暗叹一声,他之前就担心会发生这样的事,不过他这时还是再次开口道:“姑母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不过我觉得与其让狸儿嫁给一个不熟悉的陌生人,还不如让她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而且豆子的品性我也比任何人都了解,狸儿嫁过去至少不用担心日后夫妻不睦。”
李太后听到这里也露出沉默的表情,其它的事情她十分愿意听李璋的意见,可是对于关系到自己女儿一生幸福的大事上,她却实在有些不放心,品什么的她倒是相信李璋和狸儿的眼光,可是对方的出身却是个大问题,大宋的公主招婿,大都是从贵族挑选,像豆子这种没有任何背景的孤儿,实在是配不上公主的身份。
“姑母,其实豆子也知道自己出身低微,以前狸儿还不知道自己是公主时,豆子就十分努力的读书,为此还放弃了进入官场的决定,现在已经考取了举人,去年还参加了科举,只是因为年轻没经验,所以没能考中,不过明年又是大比之年,到时他还会参加科举,若是夺得进士的话,出身倒也不算什么了!”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时无论是谁都能看出李太后嫌弃豆子的出身,对此李璋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豆子参加科举的事讲出来,大宋以读书为贵,东华门唱名甚至比得胜的将军更加荣耀,所以若是豆子真的能考中进士,被招为驸马倒也合情合理了,当然大宋的驸马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主要是在仕途上受到一些限制,所以真正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其实并不愿意做驸马。
&nb
第四百八十四章 张皇后怀孕
李璋和李太后正在花园里聊天,却没想到赵祯竟然不顾形象的跑过来,看起来甚至有些疯疯癫癫的,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赵祯笑的就像是个傻子一样。
“陛下慢点,不要摔到了!”李太后看到赵祯跑来也急忙上前扶住他有些担心的道,虽然赵祯都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在她心里却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母后,大……大喜事,皇后……皇后她……”赵祯这时也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再加上着急,结果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来,整个人的脸都憋红了。
“陛下慢点说,皇后怎么了”李太后这时一边给赵祯拍着后背帮他顺气一边问道,说着又心疼的用另一支手帮赵祯擦了擦满头的大汗,这也只有亲生母亲才会做这些事,至少刘娥从来没对赵祯做过这些。
“皇后……皇后她有身孕了!”赵祯再次喘息几次,最后终于一口大气的把要说的大喜事讲了出来。
“什么!”李太后听到这个消息也全身一震,正在给赵祯擦汗的手帕也随之掉了下来,刚才她还向李璋询问赵祯的身体情况,结果这一转眼就传来皇后有身孕的消息,这让她也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真的怀孕了,刚刚皇后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请御医去诊治,结果发现她竟然是怀孕了!”赵祯这时再次满脸狂喜的大叫道,说完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似乎恨不得让全天下人立刻都知道这件事。
“快!快带我去看看!”李太后听到这里也一下子失了态,当下拉着赵祯就往内宫跑,李璋怕她摔着,只能在一旁扶着,至于赵祯这时只顾着傻笑了,这一路上跑的比谁都快。
对于赵祯现在的心情,李璋也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毕竟这些年为了子嗣的事,赵祯身上承担了太多的压力,特别是相比一般的男人,他宫中养着无数的妃子,这本来是一件让绝大部分男人羡慕的事,可是后来却成为证明赵祯无用的证据,为此赵祯也无数次向李璋诉苦,甚至暗地里还抹过眼泪。
不过现在随着张皇后的怀孕,赵祯身上的压力也是一扫而光,甚至还能扬眉吐气,无论这次张皇后生的是儿是女,对赵祯来说都不太重要,因为这至少证明了他的身体没问题,有了第一个后,自然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皇后居住的坤宁殿中,这时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张皇后坐在软榻上,身边的宫女正在给宫里人发红包,刚才从御医那里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后,张皇后也立刻派人去通知赵祯,随后就对宫中所有人大加赏赐,至于她宫中的人更是有额外的红包,毕竟做为赵祯的妻子,她也更清楚这个孩子对大宋的意义。
就在这时,只见赵祯第一个冲了进来,看到张皇后也立刻飞奔上前大叫道:“皇后,咱们真的有孩子了御医怎么说,你的身体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