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nb
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照不宣
“看看,你家夫人的动作可比你快多了,请帖都已经送来了,难道你还不知道”妙元这时捏起一份请帖晃了晃,然后直接甩到了李璋怀里。
李璋当下打开看了看,结果也是脸色一黑,因为请帖上不但写明了他要纳燕娘为妾的事,而且连日期都定下来了,就在一个月后,李璋发现墨迹还是新的,显然是今天刚写的。
“恭喜李大官人新纳小妾,小女子到时定当重礼奉上!”这时妙元似笑非笑的看着李璋道。
“怎么,你吃醋了”李璋这时走到妙元身边轻轻的揽过她的纤腰问道,自从突破了男女间的防线后,李璋在妙元面前也越来越放松了,彼此间肢体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就像是刚刚新婚的夫妻一样,总喜欢与对方黏在一起。
“我才不会吃醋呢,只是你家夫人会不会吃醋我就不知道了。”妙元这时却是白了李璋一眼道,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李璋依然闻到了浓浓的酸味。
“以前你不是都叫表姐吗,怎么现在忽然变成‘你家夫人’了,而且我夫人吃什么醋”李璋这时却再次问道,说完还伸手想摸妙元的小脸。
“要你管,我爱叫什么就叫什么,不过你也别高兴,你夫人肯定是知道了咱们之间的事,所以才特意拉来燕娘助阵。”妙元却是打掉了李璋的手质道。
“什么意思,我都被你们搞糊涂了,而且青织怎么会知道咱们之间的事”李璋听到妙元的话却是一头雾水的道。
“这有什么可糊涂的,女人对感情方面的事本来就十分敏感,你又经常跑来我这里,你家夫人如果猜不到才叫奇怪,而且我猜她肯定是担心我把你这个夫君给抢跑了,所以才把燕娘拉拢过去做同盟,这样也能多个女人收你的心,如果燕娘再生个儿子,你就更不会抛家弃子了。”妙元十分冷静的分析道,女人只要有感情沾上边,都会变得十分可怕。
“还抛家弃子我是那样的人吗”李璋听到这里却是哭笑不得的道,难道自己在青织和妙元她们眼中就如此的不堪
“人是最经不起考验的,特别是像表哥这种表现几乎完美的夫君,有时会让人感觉十分的不真实,所以你家夫人有这些想法也正常,更何况我可是公主,如果我想抢男人的话,还真没多少男人抢得过我!”妙元说到最后也十分傲气的道,看样子她对自己公主的身份也十分自豪。
“别吹牛了,狸儿也是公主,可是你看她刚和豆子订婚,外面就传成什么样了,有多少人都是在为豆子可惜,认为他放弃了大好的前程,如此看来,你们这个公主似乎也不怎么样啊。”李璋当下也是开玩笑道。
结果话音刚落,就被妙元恼羞成怒的一口咬住了他的肩膀,不过也仅仅疼了一下,她根本不舍得用力,结果最后越来越轻,而李璋则哈哈一笑紧紧的抱住了妙元,顺便还亲了亲她。
“说真的,青织姐肯定知道了咱们的事,我现在都不好意思去你家了。”妙元这时伏在李璋的胸口,整个人也几乎挂在他身上,语气幽幽的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才叹了口气道:“本来我也在骗自己,希望青织永远不要知道咱们的事,可是以青织的聪明,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件事也根本瞒不了她,迟早都要挑明的。”
“别!我觉得现在就挺好,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现在青织姐可能还担心我会把你抢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她会知道我绝不会抢走任何人,更不会与她争任何东西。”妙元忽然捂住了李璋的嘴巴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感觉有道理,有时候这种心照不宣反而是最好的状态,这样大家表面上都装糊涂,见面了也不会尴尬,但如果真的挑明的话,反而会让妙元和青织在日后不好相处。
想到这里,李璋也点了点头道:“好吧,一切都听你的。”
看到李璋
第五百七十九章 杨太妃的解释
李太后终于也知道了那位曹小娘子曾经嫁过人的事,毕竟纸包不住火,这么大的事迟早会被人爆出来,而想到这个女子还是自己亲自挑选,并且推荐给赵祯的,这让李太后也十分的自责,所以才找来李璋这个侄子诉苦。
李璋这时也只得出言安慰,最后好不容易让李太后冷静下来,他这才又开口道:“其实不瞒姑母,我前几天去了永城一趟,就是调查了一下曹家的事,这位曹小娘子虽然嫁过人,但她嫁的那人只好男风,在新婚之夜就跳墙逃跑了,两人也不算是真正的成亲。”
听到李璋这些话,李太后终于感觉好受了些,不过还是有些羞恼的道:“这个曹家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把许配过人家的女子报到宫中,真以为皇家是那么好欺辱的吗”
“姑母您也不必太生气,曹家固然胆大妄为,参与这件事的官员同样也有失察之罪,不过现在木已成舟,也没办法再反悔,另外我也特意去见了那个曹氏一面……”
“那个女子什么样子,是不是十分的奸诈狡猾”没等李璋说完,李太后就抢着开口问道,不过从她话中也能听出,她对曹氏的印象也已经由她转坏,这让李璋也暗叹一声,看来那个曹如心日后在宫中的日子恐怕会更加难过啊。
“姑母放心,这个曹氏倒是个温婉的女子,而且也很聪明,我想她入宫后肯定会恪守一个皇后的本分的!”李璋当下再次开口劝道。
“希望如此,不过我现在想起她就心中憋闷,特别感觉对不起陛下!”李太后先是叹了口气,随后又轻捶着胸口道,这让李璋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幸好这时旁边的杨太妃开始安慰道:“姐姐不必太难受,陛下肯定也知道您是一片好心,而且连陛下都被下面的人蒙骗了,更何况身处深宫中的咱们姐妹,您若是气病了,恐怕陛下会更难受!”
杨太妃虽然人品不行,但她的这段话也让李璋大为赞同,当即也顺着安慰了李太后几句,最后总算是李太后想开了些,随后姑侄二人又聊了些家常,而李太后这时也感觉有些累了,于是李璋就起身告辞。
不过就在李璋刚出了李太后的寝宫,正准备离开之时,忽然只听背后有人叫住他道:“李都尉留步!”
李璋听到这个声音也是一愣,随后就转过身行礼道:“不知太妃叫住在下可有事情”
叫住李璋的正是杨太妃,这让他也有些惊讶,自己与对方似乎并没有任何来往,而且他从心里对杨太妃也有些排斥,不愿意与对方有太多的接触,却没想到对方竟然会主动叫住他,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只见杨太妃迈步走到李璋面前,打量了他几下忽然开口道:“李都尉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成见”
李璋听到这里却是一惊,不过他自信刚才并没有对杨太妃表现出任何的不敬,所以当即否认道:“太妃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您是陛下尊敬的长辈,自然也就是我的长辈,晚辈万万不敢对长辈不敬!”
面对李璋的否认,杨太妃这时抬头看了看周围的宫殿,随后这才开口道:“我从十四岁入宫,在这皇宫中呆了大半辈子,
第五百八十章 再临火器监
“轰”随着一声炮响,一枚炙热的弹丸飞出,整个火炮也被硝烟笼罩,不过旁边训练有素的炮手却毫不犹豫的冲进硝烟之中,立刻开始清理炮膛、降温等工序,他们的动作熟练之极,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让人竟然有种赏心悦目之感。
等到第二枚炮弹装填完毕后,刘恕这才大喊一声“停”,而旁边的李璋也停下计数,按照他的计数,两枚炮弹之间的间隔几乎达到了十息,这个速度实在谈不上快,至少比笨重的床弩快不了多少。
“都尉你看,这些都已经是最熟练的炮手了,可就算他们,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前线前军的炮手可能还不如他们,所以火炮在军中使用后,军中将士虽然对威力十分满意,但却觉得火炮的射速实在太慢,哪怕我们已经和火枪一样,让火炮使用了定装的弹药,但速度也只能提升到这种地步了。”刘恕这时向李璋介绍道。
今天刘恕之所以叫住李璋,为的就是向他求助火炮遇到的问题,也就是火炮射速太慢,对于这个问题,刘恕也将火器监经验丰富的匠头全都组织起来,苦思研究数月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李璋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走到火炮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当初火炮的研制他也参与其中,只是后来他事情太多,所以在火炮试射成功后,他就不再过问火炮的事。
只见这门火炮与当初他参与研制的火炮样式差不多,都是前细后粗的前装火炮,只是以前是铜炮,而现在却已经是铁炮了,这说明刘恕他们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竟然将铁炮制造了出来,这意味着火炮的成本也将大为下降,毕竟大宋实在太缺铜了,哪怕因为钱行的原因,使得铜钱的使用量下降,但铜在大宋依然与钱等价。
除了材料外,火炮的样式虽然大体没变,但一些细节也做了些改进,比如炮架就经过精心的设计,可以调节高度,从而改变火炮的射程等,这些都是不小的进步。
观察过火炮后,李璋又来到火炮后方看了看火炮的炮弹,这也是李璋最为惊喜的地方,因为火炮也用上了定量的弹药,显然是受到了火枪的启发,只是火炮的装填更加麻烦,它的弹药分为三部分,其中最前面是弹丸,中间是木质的弹托,最后则发射药包,这三者被牢牢的绑在一起,就形成了最原始的定装炮弹。
也正是有了这个定装的炮弹,所以这门火炮的射速才能超过床弩,可以说现在火炮的威力已经全面压倒了床弩这种大型的远程武器,特别是将火炮由铜制改为铁制后,火炮的成本也比床弩要低,别看床弩大都是木制的,但其实造价相当昂贵,除了大宋有能力大规模装备床弩外,连辽国都不舍得大规模的制造床弩,否则床弩没用上,他们的国库就先耗空了。
观察过火炮与炮弹后,李璋这才站起身来,随后对旁边的刘恕道:“你们做的不错,特别这个铁炮竟然已经制成了,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至于提高火炮射速的办法……”
李璋说到这里却故意停顿了一下,这让刘恕也急的抓耳挠腮,最后禁不住催促道:“都尉您快说,有什么办法才能提高火炮的射速”
看着刘恕心急的样子,李璋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基本上没有办法了,现在你们已经把前装火炮的射速提升到极致,除非是技术出现大幅度的进步,否则不可能再提升前装火炮的射速了。”
李璋的话也像是当头一棒似的打在刘恕的脑袋上,让他好半天都没能反应过来,毕竟他一直把李璋当做无所不能的神人,因为在火器上李璋提出过太多思路,而且每一种都证明他是对的,所以刘恕也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李璋身上,可是没想到李璋竟然告诉他不可能再提高射速了,这让他实在有些无法接受。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旁边一个面色黝黑的年轻官员上前开口问道:“都尉您刚才说前装火炮,难不成这世上还有后装的火炮不成”
这个年轻官员正是包拯,当初他与韩琦一起来到火器监,只是他的职位要低一些,而且官运也不如韩琦亨通,不过韩琦升迁之后,火器丞一位就由包拯接任。
包拯本来是个白
面书生,但这几年天天在各个火器作坊里泡着,有时还会有工匠一起试验火器,甚至曾经数次受伤,结果生生的把自己给折腾成黑脸,如果他再胖一些,倒是和历史上的黑脸老包一模一样。
听到包拯的话,李璋也是哈哈一笑,随后这才开口道:“不错,咱们现在的火炮都是前装火
第五百八十一章 医学院
不成系统!这是李璋参观火器监时的第一感觉,虽然那些研究改进新火器的工匠大都十分有经验,甚至有人可以简单的工具钻出一根笔直的枪管来,但这些人的技术虽好,但却很难传承下去,一个学徒想要学到他们身上的本事,却需要跟着师傅身边苦练数十年,最后的成就也未必能比得上师傅。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工匠虽然不能说完全不识字,但也只认识一些常用的简单字,根本无法将自己的经验写下来,更无法将自己的技术总结归纳,而如果他们死前没有教出一个好徒弟,那他的本事就要失传许多。
而且工匠们的技术传承也是古老的师徒传承,这种传承带着不少的糟粕,比如徒弟要无条件的服从师傅,甚至还要在师傅家打杂,做牛做马才能换来师傅的传授,甚至有些师傅为了防止徒弟学会了自己没饭吃,还会偷藏一手。
总的来说,其实也就是技术的传承有问题,而且李璋从火器监也联想到其它方面,比如钱行、纺织等等,这些被自己提前带来的新兴行业虽然看起来十分兴盛,但想要让它们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不断的专业人才加入。
“既然军队的人才有武学,那么这些行业也必须有专门的技术学校。”李璋这时低声自语道,“看来是时候普及一些基础的教育,甚至开办一些专门的技术学校了。”
李璋是个穿越着,他可以依靠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创造出一个行业来,只是这个行业没有原先的苦累,只靠李璋自己的指点虽然能有一些成就,但却容易变成无源之水,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李璋有一天去世了,那么这些行业又该怎么发展
以前李璋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事,只是当时他年纪太小,影响力也有限,所以就算提出来恐怕也没多少人影响,但现在赵祯当政,李璋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年纪渐长,甚至连孩子都有了,所以他也要为以后做打算了。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也要一件件的来做,如果不分先后所有事情一拥而上,到时李璋也吃不消,而且还容易因为事情太多而导致有所疏漏。
第二天一早,李璋再次进宫见赵祯,而赵祯看到他也立刻道:“昨天母后找你是不是说曹氏的事”
“嗯,姑母已经知道了,而且还十分的自责,昨天我和杨太妃劝了她许久,但看姑母的样子,似乎还是有些放不下。”李璋点头应道。
“昨天下午母后也去找我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也是怎么劝都没用。”赵祯这时也是苦笑一声道,他最怕的就是让母亲因为这件事而内疚,结果还是发生了。
“再等等吧,这种事光靠别人劝根本没用,也许时间久了姑母也就想通了。”李璋这时也颇为无奈的道,不过他也能理解李太后的心情,毕竟她身为母亲,好不容易想为儿子做点事,却没想到又遇到曹氏这种女人。
“这个曹氏真是害人不浅!”赵祯这时再次有些恼火的道,虽说曹氏能入宫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己,朝堂上的大臣也要背负很大的责任,特别是吕夷简,但曹氏
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弹劾的赵振
“医学院不如就交给我来打理,至于武学那边,这几年已经走上正轨,平时我经常十天半月还不去一趟,所以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打理。”李璋这时这时毛遂自荐的道,他本来就是半个医生,而且又想把后世的医学理念引入到现在的中医体系中,所以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人能担当这个重任。
听到李璋愿意亲自打理医学院,赵祯也十分高兴,但是当听到李璋要把武学的事放下,这让赵祯又有些发愁的道:“表哥你去医学院我求之不得,可是武学也没必要放任不管吧,现在曹老将军不能管事,武学可全都靠你撑着,如果你走了,我实在想不出来有谁能接手。”
“当然是你啊,武学从建立之初就应该由皇帝来兼任山长一职,只是当时情况特殊,所以才暂时由曹老将军担任,现在刚好由陛下兼任山长一职,另外再从朝中的老将中挑选出一个得力之人担任校监就行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道。
“我我哪有时间管武学的事”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是苦着脸道,他每天光是处理奏折就要花费大半的时间,哪怕李璋经常劝他放权,但他依然是有些不放心,有些事情还是要亲自处理。
“没让你亲自去管武学,但你也想清楚,武学可是为军队培养将领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中武学出身的将领会越来越多,日后很可能全国的军中将领都是武学出身,而他们都出自武学门下,所以山长这个职位可是有着巨大的号召力,你确定会放心的交给别人”李璋这时再次笑呵呵的反问道。
听到李璋的话,赵祯也忽然想起来,当初武学建立之初,李璋就曾经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只是当时自己一来年轻,二来也没有掌权,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仔细的想一想,武学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甚至如果日后军中将领都出自武学门下,那影响力就更恐怖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