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瑾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葳

    当初听到怀熙告诉自己这名字时,李瑾就在心中有数了。看那姓氏就是皇亲国戚,应该和现在的天子的关系还不远。只是没想到竟是淮阳王的亲妹,那么怀熙就是淮阳王了么也许吧。但也有可能这位郡主有很多哥哥,怀熙只是其中一位,李瑾脑中漫无目的的想着。并同时在心中更正了一下自己的名单。

    以后见到是不是应该叫怀熙为景熙了想起自己年后便会离开京城,那应该是不用改称呼,因为大概见不到了。毕竟自己和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像今天这样的巧合,李瑾觉得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李瑾如此想到,却并非是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在流动,仅仅只是在脑中将大概的事实简单的整理一下,形成自己对现在局势的大致掌握罢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车曼,将斑驳的光点儿洒落在李瑾的脸上,香雪早在车内燃起了李府,李瑾绣房专用的熏香。熟悉的味道,过于舒适的车中软塌,让李瑾一直过于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有了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此时,李瑾任由自己脑中的思绪不着边际的飘荡。

    一时脑海中回想起,刚刚那女孩过于生动而丰富的表情。李瑾很不理解,为什么她对于特权这样的执着,无论是她对自己拥有的特权的嫉恨,虽然这是个误会;还是她对自己拥有的特权的骄傲。

    李瑾还算是知道宫中的大概规矩,看到她的服侍和不远处的骏马,自然猜到她是被特别允许了在宫中骑马而过的。

    只是这在李瑾看来不过是一种特别的便利罢了,可周围的人却都在将这件事,看成一种更大的,不可描述的,值得炫耀的事情。不仅是这件小事儿,宫中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的宴会游乐莫不是在攀比各种这样的事、物,这也是李瑾远离那些地方最深层的原因。

    李瑾曾试着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也许,那是有别于自己的,另一个世界生存的规律,人们凭借如此来为自己力量的展示,威吓周围的敌人,或扩张自己的势力,或保障自己的安全。

    当然其中有的以真实的实力为依仗,有的则是靠着虚张声势,有的却是靠着强取豪夺。但无论是哪种都在渴求着更大的更强的势力为自己所用。

    就像自己栽种的花草一样,努力占据着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阳光水源。

    只是李瑾却觉得,那不是唯一的世界,而能走在阳光下的众人除了这样的生存外,应该还是能找到并非是这样你死我活的世界。

    也许真的如父母的笑骂般,李瑾过于天真。在之前的日子里,李瑾本以为自己可以主动的避免卷入如此的世界。

    只是如今为了能让父母家门幸免于难,李瑾也在渴求着更大的力量,只是心中的一个角落却在告诉李瑾,那是不一样的,但她此时却迷茫于究竟有何不同

    想到这里李瑾却不自觉的在心中自嘲道,只是无论如何现在已经陷入了这样的怪圈里,哪里再去找寻别样的世界

    虽然如此悲哀的在心中嘲笑着自己,李瑾却不知为何,始终本能的不肯放弃心中那近乎偏执的想法。

    这样的世界还是存在的,只是还没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李瑾心中的某个角落如此呼唤着。不知是幸或不幸,李瑾却无法自主的让那个声音停止。

    李瑾驱散脑中不着边际的想法。和缓下胸中不知何时又开始激动的心绪,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暗暗心道,‘自己还真是有闲情逸致,此时竟还能想着这么虚无缥缈的事情,眼前还堆积着如山般高的事情亟待自己解决……’

    收回散乱的思绪,李瑾闭目认真的分析自己现在所处的境况。

    按照静妃和皇帝的说法,自己要主动请求嫁到晋北大营中去,自然夫婿是皇帝按照他心中的势力分布,选择最适合他计划与想法的人选。前期的所有事情应该都不用自己操心,只是想到之后的生活,李瑾有点儿头大。

    要知道同意皇帝扛着大旗倒是容易,之后的边地生活李瑾觉得自己应该也能适应,因为自己曾经就向往过京城外的庄园生活,自己时常去庄子上,便也是私心让自己多做适应。

    李瑾很清楚自己顶着一个为皇帝分忧的名头,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儿定是不会为难,可那之外的生活呢,自己的夫婿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李瑾并没想着一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甚至如果是个小兵,李瑾觉得自己也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只是,尤为关键的是,自己清楚父母的希望,并且皇帝也亲口承诺过自己,边疆态势稳定后会召回自己与夫婿,到时候父母是否能接受一个这样的人呢

    虽然本朝婚姻大多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说公侯之家,就是像李瑾这样的官宦人家,大多婚约者都是互不认识的人。可说到底还有亲人,能在事先对对方有个了解考察,可现在李瑾的状况还真是犹如赌博般的听天由命。

    虽然明白自己现在不管如何思虑都是杞人忧天,李瑾却还是不能不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对方的无论有怎样的不足,一定不能是一个人品有缺陷的人。

    想到这里李瑾突然发现,自己不知该怎么劝说父母,去同意这样一个如此荒谬的婚事。

    虽然李瑾不曾后悔自己的决定,可是此时内心却有种恐惧的感觉,连自己都如此忧心的事情,父母如何会同意,即使勉强同意了又该是如何担心。

    李瑾忽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并越发的想知道这件事为什么偏偏会选中自己的原因。

    除去中途的那次意外,李瑾又算是一路畅通无阻的离开了宫墙。

    而这辆马车就这样一直那么平稳的载着李瑾驶向了李府。

    李府的位置要经过一片繁华的街市,虽然不如长安的东市、西市与长安大街,却也是人满为患。各种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李瑾不知为何,在刚刚在一片寂静的宫城内,只觉困倦却无法安睡。此时这样喧嚣的地方,竟让她的双眼失去了支撑的力气,只片刻,李瑾就闭眼去会了周公。

    &n




第三十五章 震惊、镇静
    为了在年后能如期举行祭天大典,李大人与他的同僚们几乎是不离不休的在京郊祭天台处忙碌。

    而这日辰时初,众人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李侍郎却遇到一件怪事。

    李侍郎正挽袖指导技师该怎么搭接一处亲自设计的无铆嵌合式联合时,他贴身的小厮匆忙找到了他,期期艾艾只说是家中来信儿让李大人回去一趟,可又没说来人具体说了什么。

    这可吓了李侍郎一跳,忙碌的时候李府的众人几乎是有任何事都不会来打扰李侍郎。就算是家中传来了什么消息不是十万火急,也都是容后回禀的。

    如今竟会这么突如其来的打断了李侍郎的工作,李侍郎第一反应便是家中出了大事。

    因此顾不得细问,李侍郎只匆匆将手头上的事情交接给一旁的同僚,便让自己的小厮收拾一下,并将传信儿的家人带来自己休息的厢房。而自己则先一步去处理好剩下必须今日完结的公文。

    本如此打算,想尽快返家的李侍郎,还不等离开施工现场,那贴身小厮却仍然跟在自己身后,一直支支吾吾的又有些语无伦次,只说来人已在李大人的厢房等待,并劝李大人还是先回房去,说话时眼神慌张又神色焦急。

    李侍郎立刻觉得事情好像有些蹊跷。当下也顾不得公文,更不愿与自己的小厮浪费时间,只看了那小厮一眼后,改变了行走的方向——一条回自己住处的捷径。

    小厮看李侍郎终于打算先去房间,立刻如释重负的与李大人一起快步向房间走去。

    李侍郎是祭天事务的总负责人,所以特意选了一个住的距离现场很近的地方。也因此与众人的房舍倒是离了一段距离,虽然是征用当地的一个富户的宅邸,却改建的像是特意设置的办事衙门。

    当小厮打帘让进李侍郎时,映入李大人眼帘的,竟是一卷明黄绫缎以及托着黄绫,等在厅堂正中的内侍。

    这画面在李府上可算是在平常不过,尤其是年节十分。可如今在事先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就这么闯入李侍郎的视线,倒让这位经历朝堂风雨数十年的大人有种风雨欲来的直觉。

    “有劳公公了,不知这是所谓何事”李大人拱手为礼道。

    “大人有福了。”那位并不面熟的公公只笑着向李侍郎解释了一句,便展开了手中的黄绫。

    李大人见此也不能再详细询问,不得已只能恭谨的依礼跪接圣旨。

    “……昭曰:朕查工部侍郎李德鸿克己奉公,协理工部尚书处理庶务得力,日夜为公操劳,特为彰其行显其志,赐其女古玉为凭,并数日休沐以慰其体,望李卿继以国为怀,以民为先。钦此。”内侍的声音在无几家具稍显空旷的屋内回荡。

    双手接过圣旨,并一个雕刻精细的木匣的,李大人起身后,站在那名内侍的下首。那木匣中不用说定是圣旨里提到的古玉。

    只是看着木匣的李大人却是一头雾水,不说自己执行的是正常公务,怎么会突然得了赏赐。就说现在工期正紧,怎么会让自己突然休息

    而且赏赐自己的恩赐也十分奇怪,彰显自己奉公却给了自己女儿一块古玉,直接给自己的却只是几日的休息。虽然李大人对史册研读不深,却也觉得这在从古至今,对有劳之臣的历来赏赐中也算是绝无仅有了吧。

    再想到既然是嘉奖的圣旨怎么如此隐秘的送来李大人隐隐觉得事情好像并非全是好事儿。且直觉这事儿估计要殃及家人,因此平时几乎从不去主动官场应酬的李侍郎也打叠起精神,准备从眼前这名内侍口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消息。

    李大人拿出自己怀中的荷包,这是李夫人为了让不常带钱的李大人应需时所用,特意让他戴在身上的。其中装着即可用于消遣时赏玩,也可在关键时刻使用的银瓜子。

    “李某身上不常带些什么,这些小玩意不成谢意,公公哪日得闲去府上,定当筹备重谢。”

    &nbs



第三十六章 偷得半日闲
    李府年节并不会像京中大多数官宦人家一样忙得不可开交,但到底是从四品上的侍郎,就是再与京中贵人们相交不深,一些该走动的节礼,该做的年节各色衣食也是不能少的。

    因此,李夫人在李大人开始忙于公务的时候,也要主持李府年节的准备,忙的不可开交。这几日来,李夫人也只空出了李大人离府去京郊的那一天。

    即是为了陪伴李瑾让她静心养病,也算是为连日来的操劳放松一下。因为之后才算是年节的重头戏,李夫人并不打算让自己操劳过度。

    适当的养精蓄锐对于发挥既有的实力至关重要,这是李夫人一直信奉的准则。

    谁知这几日,越忙那小丫头越会给自己找事儿做。那不消停的小魔头病还没好,就非缠着自己要柳叶上汤四鳃鲈。这东西虽然滋补,却到底食性偏凉,不说此时正是隆冬不宜食用,就说那小丫头的风寒还没好就不能吃,为了让她安心养病不得已,李夫人答应只要病好,就一定让李瑾吃到。

    好在被美食利诱之下,终于消停了几天的李瑾,病耗的倒也很快。今日终于在府内憋不住后,在昨晚就缠着李夫人要出门的许可,李夫人知道再过一阵就是年节中的走动,李瑾又要避着宴会称病在家,这一躲便也是小两三个月的时间,因此也就准了,并用好吃的再次利诱李瑾晚间早早回来。

    看着天色已近正午,李夫人忙过大半,今日安排的诸项事情基本都有了个头绪后,端着茶杯李夫人猜想李瑾此时正在做着什么。可是还没静下片刻,下人便来报静妃的轩景宫中的内侍来府中拜访,邀请李瑾去宫中陪静妃说说话。

    李夫人皱紧着眉头,只要是和这位宫中现在第一得宠的人沾边的事儿,李夫人就没有好感,更别说她点名要将李瑾召入宫中去陪她。

    转了转手中的茶杯,李夫人突然笑对下首等着她回复的小厮说道:“你去将人带到花厅,上好茶水点心。”

    小厮虽不知为什么夫人从愁眉紧锁突然就变的笑逐颜开,可那笑怎么看怎么让小厮脖子隐隐发凉,总有种什么人要倒霉的错觉。幸亏夫人没看着自己这般笑过,否则他怕自己定会把之前偷懒耍滑的事儿都交代出来。

    不一时,李夫人款款来到花厅。

    “劳动夫人了。”内侍立刻起身向李夫人行礼道。

    “哪里,是辛苦公公了。只是倒要叫公公白跑了一趟。瑾儿近日身体一直不好,今日突然记起怕前些日子在庙里情愿却直到今日没还愿的关系。所以今早便动身去城西的娘娘庙了,且临出门时又说要去城南的几大寺庙都走走。一来是当散心,二来也要为我们父母求个延年去病的平安符才回来。刚刚得知公公奉静妃娘娘的命来召瑾儿进宫,我立刻就派家丁前去找人了。只是到底瑾儿要去的地方太多,这时家人还没回来怕是已经不再娘娘庙了,可她也没说具体的行程,此时还不知具体在哪里,因此不好叫公公白白在这里空等。您看”

    “夫人严重了,娘娘也无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过是在宫中无人聊天,想找小姐进宫陪着说说话罢了。那杂家就不多打扰了,万望夫人小姐会来后,定转告娘娘心意。”站在下首的公公说道。

    “那是自然,可是万一瑾儿回来的太晚,或者留在素庵请求大师的符咒一时没有回来……”李夫人似乎不便开口的样子。

    “嗯,的确,要是太晚进宫也搅扰娘娘休息,而且小姐一片孝心,娘娘也会体谅的,夫人在小姐回府后,转告小姐娘娘心意便是,改日得空进宫也是一样的。”

    “真是有劳公公了,娘娘如此体恤瑾儿,真是她的福气。那我派人送公公一程。”说着李夫人叫来小厮,并嘱咐好好送到府外,小厮手中是准备的银子。这是宫中来传话时,李府的定例。

    “那多谢,夫人。夫人请留步。”说完内侍也很高兴的按着钱离开了李府的大门。

    李夫人料定,按静妃的心思,这些人定是还不会死心,还要去找寻一番才肯罢手的。果然,派去查探的家丁,不一时回来回禀道,离开李府的内侍一行并未向皇宫的方向离去,在转过李府的巷子后,便向城南而去。

    这里李夫人却是知道李瑾现在此时是在城西的玉静斋中赏雪品茶,因此放下心来的挥手遣退了那个家丁。

    简单的吃了些点心后,李夫人便又开始了下午的安排。

    春兰在大概一炷香之后的时间后,端着刚刚熬好的参汤来到李夫人身边劝说道:“夫人也稍微歇息一下,事情也不是一天做完的。”说着将参汤交到李夫人手中,收拾好桌上的账本,名册。

    李夫人笑言道:“我也知道不是今日就能完事的。只是今年京中的人、事不稳的情况太多,若是不早做准备,还按照之前的行程走,怕是会出纰漏。”

    春兰十分不解的问道:“夫人说的难道是镇国大将军和淮阳王府的老王妃”

    李夫人点头道:“原本大将军到京时应该是年前小半月的时间,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小年时的节礼也应准备一份,不说是否有来往,淮阳王府那边虽然一



第三十七章 坦白
    李瑾发现,即使是勉自强笑,若是发自真心,那也会成为真笑。即如此刻的自己脸上的笑容,虽然一如平日般灿烂,但李瑾胸中却是翻江倒海的酸涩,好在胸中那难以抑制的感情,却又不止如此。酸涩之中,一种难以忽略的浓浓暖意,几乎将李瑾从内到外的燃烧着,那是一种能让人沉醉的温度。

    跟随在母亲身后步入饭厅的李瑾,看到父亲早已坐在桌后等着自己二人,熟悉的景色与胸中陌生却强烈的感情让李瑾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爹,今日怎么得了假日”李瑾嬉笑着来到父亲下首坐好,如往常般开口道。

    李夫人则在李大人的另一侧落座,并开始为两人布菜盛汤。

    李府的晚饭是全府同时无论阶级地位,此时都是休息进食的时候。因为李氏夫妇自定的规矩,不需侍从伺候用餐。所以此时饭厅中,只李家一家三口围坐在桌边。
1...101112131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