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铁血大唐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迷茫的老舟

    强敌临境,国力不济,虽然敌人一再进犯边境,大唐也组织过几次有力的反击,但是都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敌人的气焰越发嚣张,最后竟然占据着阴山不走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俗语往往说的是事实。

    此时已经是大唐中后期了,该守的守不住了,不该守的别人还想夺取。

    现在被大唐幽州兵追的无路可逃的山奚兵马一路向西来到了这里。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自己暂时的藏身之所,山奚大王库里莫想法确实跟张威分析的一样。因为选择阴山这个地方自己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实在不行了自己就带着手下为数不多的兵马一路向北逃窜,最后投奔回鹘也行。

    反正,大唐地界是待不住了,自己族人也死光了,剩下的都是精壮男子,回鹘一定会收留的。反正你库里莫已经是什么都没有的人了,下一次打仗的时候,你就带着自己的手下给我打头阵吧,活下来有吃有喝,死了也是无所牵挂,活该。

    不过就算是想到了死,库里莫和自己的手下还不想死的太早,至少在临死之前要好好的祸害一下让自己无家可归的大唐。

    你让我无家可归,我让你不得安生。

    此时的库里莫和他的山奚大军已经呆在这里有些时日了,依然没有见到大队过来剿灭自己。

    大队倒是没有剿灭他们,但是他们内部却出现问题了。

    “大王,我山奚大军来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始终没有见到大队前来,再说了经过这些天的屠杀,恒州百姓已经不敢出城了,田野里一个百姓都没有,我们想报仇也找不到对象啊!今后该当如何呢”奥失部首领说道。

    “奥失部首领说的对,当下我的军中也已经断粮好几天了,那些抢来的女子也杀的没剩下几个了。如果再想不出办法,手下的将士们还会继续逃走的。”处和部首领也跟着说道。

    “哎---”听完两位首领的话,山奚大王库里莫长长的叹了口气。

    自从幽州节度副使张直方带兵在七老图山烧死了山奚百姓之后,山奚一万多军队从此就走上了流浪之路。

    &nbs




第70章 新问题来了
    就在山奚贵族决定继续西进夺取河套平原的时候,大队也开进了恒州。

    别以为你想走就能走的,在我大唐幽州地界杀了那么多的百姓,想走就能让你走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恒州。

    “哎呀呀,石将军,我们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当恒州刺史见到石雄大军开进城池的时候,赶紧上前拱手对石雄道,“请各位将军随我进府。”

    一个五十岁左右,身着深绯色官府的人带领着一帮身穿绿色青色衣裳的官员一起上前对石雄等人拱手道。

    唐代的绯色就是红色。从这些人的衣裳,张威能够看得出他的级别应该是四品或者是从四品。因为三品以上的官员人家的衣服颜色是紫色的。四品五品官员的衣裳颜色才是绯色,六品以下就是绿色或者是青色了。

    唐代规定上州刺史是从三品,中州刺史是正四品,下州刺史是从四品。

    像幽州、扬州这个大州的刺史有可能是从三品,因为这些州的下面还设立更小的州县;到了恒州、檀州这些州的刺史就只能是四品官了,至于是正四品还是从四品,这得看个人的修为以及所处州的重要性。

    毕竟都在一个节度使手下当差,恒州刺史当然认得石雄,至于张威他就不一定能认识了。

    石雄下马带着张威等人走进了恒州刺史府。

    “这位是我的副将张威。”走进大厅,石雄向恒州刺史介绍道。

    张威

    恒州刺史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哎呀呀,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张将军如此年轻就能够出任石将军的副手,前程不可限量啊!”

    面对张威这么一个年轻人,恒州刺史虽然感到意外,但是人家的脑筋转速还是很快的,迅速调整情绪连声夸赞道。

    人在江湖飘,夸赞少不了,谁都喜欢听好话,张威也不例外,听到恒州刺史的夸赞,赶紧拱手道:“张某初次担当重任,协助石将军追剿山奚敌人,事情繁杂,事情太多,免不了要麻烦大人,还请以后多多指教。”毕竟来大唐也有些时间了,场面上的事情不但要应付,而且也要会说话。

    该客套的要客套,该说的也要说,话不会说不但要惹人,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为了追剿大事能够很快成功,张威对这里的官员当然要重视了,更要客气了。

    见张威如此客气,恒州刺史更是笑逐颜开地说道:“张将军如此客气老夫甚是欣慰,今后若能够有的到的地方,还望提醒,我定当尽心尽力为大军服务。二位将军请坐下说话,我把最近的情况向二位将军禀报一下。”

    石雄、张威坐定,恒州刺史开始禀报这里的情况。

    “大约十日前,山奚大王亲自带领大军由东向西一路袭杀过来,对我恒州百姓进行屠杀。由于此时正是春耕时节,百姓们都在田间耕作,一路过来山奚贼人杀死的百姓近万人。死伤惨重,横尸遍野,真是惨不忍睹。若不是我及时命令守城将士关闭城门,恒州城危矣!”

    一路过来,恒州竟然有近万人被杀,看来这些被人端了老窝的山奚贼人彻底是疯了,无所顾忌了。

    “此次屠杀之后还有没有过类似的行动”听完恒州刺史的禀报,张威问道。

    “咋能没有呢恒州本来就地处中原与边疆的交界地带,此后山奚大军还对我们北部的几个州县进行过多次袭杀。不过由于州县官员接到本刺史的命令后关闭城门,山奚大军造成的伤害并不大。”

    “敌人袭杀了恒州百姓之后,他们向哪个方向逃走了”

    “西北方向。”恒州刺史坚定说道,“敌人是从东向西一路袭杀的,杀死我恒州百姓之后一路向西而去了。”

    由东向西。

    敌人的进击是有明确路线的,那就是由东向西绝不更改。

    “这么说山奚敌军向西而行之后就再也没有在恒州周边出现过”

    “恒州倒是没有出现过,但是恒州以西的几个州县倒是出现过好几次了。”

    袭杀了恒州周边的百姓之后,山奚军队还在恒州以西出现过多次。

    这说明什么呢

    充分说明了山奚敌人就待在恒州以西的某个地方,而且还时不时地出来骚扰一下当地的百姓。

    听完恒州刺史的禀报,张威看了一眼石雄道:“石将军,山奚敌人一定在阴山。”

    “张将军说得有理,我也觉着山奚敌人就在恒州附近的山上藏着,不然他们咋会接二连三的袭击我恒州百姓呢”听完张威的话,恒州刺史说道。

    石雄也不傻,从恒州刺史的禀报情况他当然能够知道山奚大军就在恒州周边,“山奚贼兵最近一次袭击恒州所辖州县是哪一天”

    “就是两天前,他们的军队袭击了靠近阴山的一座县城,由于县城城门紧闭,敌人只杀了田间的几个百姓。”

    城门紧闭,还有百姓被杀,这只能说明他们袭击的是城外的村庄了。

    两天前敌人还袭击过恒州的百姓,这么说敌人并没有离开恒州,还在这里了。

    张威听罢心中不免一喜,“将军,按照刺史的意思,敌人应该还在恒州周边。”

    石雄望着张威道:“我知道敌人还在恒州,或许就在阴山中。但你有没有想过我军该如何从恒州赶往阴山呢这里不同于幽州,也不同于我们一路过来的城池和田野,能够隐藏上万大军。这里已经接近沙漠了,不要说如此多的军队行



第71章 名人都不知道
    张威要带人前往阴山

    石雄一听,警惕的望着他:“你要前往阴山做什么”

    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当然要亲自过去看看了。

    于是张威对石雄道:“将军,当下前往阴山的办法成了制约我军消灭敌人的瓶颈,如果不亲自走一走,始终是个困难。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亲自走一走为我大军探出一条路来。我就不信,我大唐军队已经来到阴山脚下,还消灭不了几个山奚残兵。”

    “你亲自去看看这太冒险了。”石雄一听立即反对道,“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我军的副将,若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节度使大人交代呢”

    时移世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的变化,张威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初在长安的时候,他仅仅是一个寄宿在温庭筠草堂的无业流民,进入长安城之后,他的身份已经是令狐府的幕僚了,现在他已经是大唐幽州军的副将了。

    身份变了,价值也随之改变,如果仗还没打,副将就被山奚人给杀了,这事情咋给上面交代呢咋鼓舞士气呢

    所以说石雄的阻止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

    “我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将军尽管放心,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会随机应变,不会有事的。”张威自信的对石雄说道。

    “我知道你很聪明,但当下乃是两军交战的敏感时节,你一旦被敌人发现会很危险的。”石雄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道。

    “将军放心,这次前往阴山我带的全部是骑兵,就算是打不过,我们也能够跑得了的。”

    既然张威坚持要亲自前往阴山,为了能够及早消灭敌人,建立功勋,石雄也就不再坚持了,“既然这样,那你就小心点,早去早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第一时间向我告知。”

    “末将明白。”张威答道。

    带着十来个恒州当地兵,张威一行便开始向更远的西北而去了。

    按照唐军的建制,每十人为一火,设火长一人;每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一人。

    为了确保张威的安全,恒州刺史专门安排一名队正跟着张威一起前往阴山打探情况。

    临行前,所有的人都换上了回鹘的衣裳。

    一路向西,张威等人沿着山奚西进的方向向着阴山方向而去。

    越往西走,越发的荒凉,石头越多,树木越少,能够遮挡的东西几乎是看不见了。

    诚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就算是一只鸟飞过,也会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

    但张威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地方色差很不明显,遍地都是黄色,人是黄色的,土是黄色的,衣服也是黄色的,基本上是一个

    颜色。

    一支队伍过去,谁知道你是黄土地还是黄山羊呢

    “队正,过去你们常去阴山吗”路上,张威问队正道。

    “前些年,我们大唐跟回鹘关系不太好,不太来往;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大唐跟回鹘的关系转好,还是有些往来的。”

    哦--,有些往来。

    张威明白了,自从新皇帝上台之后,回鹘跟大唐的关系应该是缓和了许多。

    “这么说我们跟回鹘关系应该是不错了”张威问队正道。

    队正听罢,稍稍想了想道:“也不能说不错,就是双方之间的冲突少了一些而已。都尉你是不知道,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恩威并施,威服四方,突厥等部族感恩不已,甚至称我们大唐的皇帝位‘天可汗’。这些年大唐实力不济,远不如当年。所以周边部族也开始翘尾巴了,时不时给大唐找事。”

    欠收拾

    别看这个队正没多少文化,但人家对事物的认识还是蛮到位的。

    从古至今,和平都是打出来的。

    当唐王朝强盛的时候,采取各种方式跟周边各部族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很是不错,堪称典范。不过当下大唐衰落,双方之间的关系大不如以前了,今天在双方货物贸易中缺斤少两,明天就是欠钱不坏;如果这个时候大唐没有举动,慢慢的他们就开始进行人身攻击,今天打伤一个商人,明天破坏一家店铺;如果大唐还没有反应的话,最后就要占领土地和州县了。

    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说,作为大唐的皇帝一旦发现敌人稍稍有一点点不敬的苗头,就要立即将其掐灭,不能任其发展下去。

    回鹘跟大唐的关系尚可

    从这句话中,张威听出了意思,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只要回鹘跟大唐之间关系尚可就好,这或许是破解难题的一个好办法。”

    现在张威已经有想法了,而且思路也开始慢慢的清晰了。

    大唐、回鹘、山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大唐跟山奚之间是敌对关系,跟回鹘之间关系尚可,至于这个山奚跟回鹘之间的关系,就难说了。

    好还是坏呢

    对于这个名字叫做回鹘的边疆部落,张威不太清楚,毕竟在现实社会他也不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虽然喜欢历史,但也就是喜欢而已,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咋能什么都懂。

    但当他来到大唐时代之后,就不能不记住这些名字了。不记住不行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队正,这里距离阴山还有多远”骑马行走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张威不仅问道。

    “



第72章 你的智商让我自信
    古语有云:文明提精神,野蛮提体魄。

    大唐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对于读书这事情其实也是很重视的。

    虽然没有规定谁家的孩子应该读书,谁家的孩子不应该读书,但是按照当时的生产经济状况,一般人人家绝对没有能力读书的。

    毕竟那个时候是没有义务教育这回事,穷人家的孩子要想读书,只有进私塾。

    私塾,就像今天的课外补课班,一对一的价格肯定高的吓人,一对多也不会便宜。

    如此高昂的学费,穷人家怎么能够负担的起呢

    孩子,读书这事太费钱,咱就算了吧。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看你一身的力气,还是当兵去吧,好好杀敌也照样能够升官。

    于是乎,当兵就成了穷人家孩子的好出路,虽说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1...3334353637...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