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宋太宗先后册封钱弘俶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
钱氏一族极尽荣宠,锦衣玉食自不必说,朝廷还时不时以各种名义给钱俶发放丰厚的赏赐。
钱弘俶生病,宋太宗为了表示慰问,赏赐钱俶“白金万两、钱千万、绢万匹、金器千两,赐其子惟濬、惟治白金各万两”。
如今大理也要纳土献国,可想而知待遇也不会低,只不过不可能有钱家那种厚待了。
段氏毕竟不是自愿的,而是被杨霖坑了,别人不知道赵佶心里一清二楚。
大理的覆灭看似水到渠成,其中的曲折从始至终只有杨霖和赵佶最清楚,这两个人当然不会到处乱说,因为若是真相大白于天下,宋廷的脸上属实不甚体面。
杨霖带着段正淳进了艮岳,殿陛之间才知道大宋的繁华不是说说而已,走水路经过江南尚且在他的意料当中,但是汴梁的风华确实把段氏一族惊住了。
等到了艮岳,段正淳环视一圈,烟波虹横,一所殿宇临湖而建,亭台楼阁布局有致,飞檐翘角,古树葱茏,环境清幽。
整个大宋的菁华所在,让这里充满了雅趣和风流,湖水清澈荡漾,恍若仙境。
这里便是大宋,难怪千百年来,境外异族都想杀进这中原花花世界。
进了艮岳的宫殿之后,殿内段妙贞正端坐着和皇后闲聊,见到自家父亲被杨霖带着进来,顿时泪珠打转。
见惯了皇室被高家欺压的段妙贞,甚至觉得现在才是最好的,比起在大理当皇帝好多了。
杨霖趁着众人不注意,偷偷给她一个飞眼,段妙贞破涕为笑,笑颜绽放,如三月春风。
所有人的注意,都在段正淳和赵佶身上,段正淳恭恭敬敬参拜皇帝,念了一套早就准备好的贺词。
赵佶也不是完全来虚的,对于这个皇帝他也有些同情,大家都是皇帝,你也太惨了
更何况现在段正淳马上要帮自己成就无上的名声了,太祖何等英雄,开国之后至今百年的皇帝,兵威之盛,拓疆之广,原来我赵佶才是第一。
赵佶心怀大畅,父兄夙兴夜寐,每日里担忧国事,也没有取得像样的大捷。
而自己登基以来,吃喝玩乐,琴棋书画,蹴鞠走马,却先灭西夏,再收大理,朕不是天命之子,不是神霄宫长生大帝,谁是
想到这里,赵佶笑呵呵地宽慰了段正淳几句,转头去看自己的爱卿杨霖,只见他眉飞色舞,手指做着奇怪的小动作。
赵佶莫名其妙,也不管他,继续和段正淳闲聊,浑然没有注意到大理公主面色如同熟透的石榴一般红灿灿。
----
龙图阁大学士蔡攸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明堂,他爹蔡京办公的地方,
蔡京年迈,虽然仍是丰姿俊伟,仪表不凡,但毕竟已经年近古稀,朝廷为了照顾他,特许蔡京携侍女进明堂端茶递水。
一个高佻的侍女今日排到了执勤,正在殷勤地给蔡京捏肩,抬头见了满头大汗的蔡攸,低头在蔡京耳边道:“老爷,是小蔡学士来了。”
蔡攸左右看了一眼,除了自家的亲爹,没有其他官员在场,至于这些侍女,简直如同蔡家器具一般,便凑近了神神秘秘地说道:“爹,你听说了吧,女真人造反,只两千五百人,杀得黄龙府十万辽兵丢盔弃甲,全部做了俘虏。”
蔡京抬起头来,笑道:“这件事除了契丹的皇帝陛下,天下还有谁不知道为父自然知道,你又有什么想法”
蔡攸往桌前一凑,挥手把侍女驱赶,然后说道:“爹,梁师成等人密谋伐燕,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满朝谁不知道。现如今大辽如此羸弱,女真弹丸之地,撮尔小邦,尚能杀得他们如同割草乂麦,更何况我们大宋百万精兵,千员良将,伐燕之事我看是板上钉钉。
伐燕是何等的荣耀,我们岂能让梁师成专美于前,不如快些奏请官家,由我们来主持这伐燕大计!”
蔡京捋着须髯,眼色突然凝重起来,问道:“你觉得我们大宋伐燕,有几成胜算”
“十成!百成!一万成!爹,十万人打不过两千五,这是什么样的将士,还能守得住我们宋军西军能打,让他们去,这些人虽说托庇于杨霖,可又没刻上杨霖的名字,说到底是我们大宋的将士。一群军汉有什么主见,只要是我们主持的,这分功劳就落不到他人手里。
儿子在江南征缴方腊,很是有些手段经验,愿意去河北挂帅督战,一定帮官家拿下幽燕,亦或是直抵上京也未必不行。”
蔡京突然笑出声来:“你也知兵”
“父亲大人,何故小觑孩儿,儿子虽然不比孙吴,灭辽还是有些信心的。”
灭辽蔡京心底冷笑一声,他和杨霖曾经促膝长谈,契丹看似百病缠身,羸弱不堪,一攻既灭但是大宋呢
满殿文武官员,在这汴梁无边的富丽风流中,谁又能开眼看清整个帝国的全貌。
羸弱的,又何止一个大辽。
大宋确实富有,有极多豪门富可敌国。只不过大量财富淤积在民间或者官宦豪商家庭,很难动员得出来,就跟没有一样。如今帝国冗官冗兵,制度崩颓,人心浇薄,纸糊的富强只有看清的人才会忧心。
单单在地方的官僚就有千万贯的俸禄,而厢军和禁军的饷银却都流入了将门的私囊,大宋一年接近亿贯的财政收入远超盛唐,却已经支撑不动这个帝国的运作。
厢兵和禁军的战力,真真是不提也罢,维护地方的治安,甚至都有些吃力。
大宋在奢靡颓唐中,除了在西面还因为西夏,勉强还有几名可堪一用的将帅之外。整个大宋的武臣都已经养废了,既无血勇,又无本事,国中无将,甚至连童贯都能拔尖。口口声声要与君王共天下的文臣士大夫群体,有几个还存着大儒的气度本事。除了党争揽权本事一流,根本就不堪一用。
幸运的是,还有大辽这个同病相怜的大国,在北境苟延残喘,维系着边关的稳定。
贸然伐燕,加速了这个邻居的灭亡,新崛起的凶残无比的异族岂会止步,无论是哪个得势必会南下。悠悠岁月长河中,有几个草原霸主不贪恋中原的富丽。
满朝文武,看清楚这一点的,也就自己和杨霖寥寥几个人。
可笑那梁师成、童贯还要策动伐燕,大宋的弊病一旦显露,黄龙府的事情未必不会出现在河北诸路。若是由着他们乱来,便是把大宋往火堆上推,当今之际只有大力促性新政革除弊端,期盼着契丹能多撑一会,才是正道。
好在现下新政进展顺利,自己和杨霖一道,清楚了朝中的顽固势力,截止到如今一切都很顺利。
“伐燕时机未到,你不要上蹿下跳,当心以后被人捉来顶罪!再说了你有几分本事,为父还不清楚,征缴方腊是杨霖的功绩,你去时候方腊本人都已经被杀,我会不知”蔡京恨铁不成钢地训斥道。
蔡攸满腔热血跑来要求挂帅,竟然被无情嘲讽,不禁勃然大怒:“父亲大人,只看重杨霖小儿,却为何如此轻视儿子。他说伐燕不行,纯属为了自己的权势,怕梁师成和童贯打压报复他,他自己倒是西夏大理到处揽功劳。为了咱们蔡家的门楣,儿子这次少不得要跟隐相交交心了。”
“逆子!”蔡京摸起茶杯,蔡攸见事不好一蹦三跳,躲出了门外。
蔡京余怒未消,只见门口露出半个脑袋来,蔡攸恨恨地道:“你等着瞧吧。”
气得他爹往椅子上一躺,两眼一黑,闻声而来的侍女花容失色,赶紧上前轻抚他的胸口顺气,这才帮他悠悠醒来。
“逆子,逆子啊!”
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议万年忧
杨霖悠闲地靠在一张躺椅上,举着一个册子看得津津有味,这是西北传来的互市交易记录。
大宋的富裕在货物的交易量上就可以轻易看出来,因为军队大量需求战马,马匹的交易毫无疑问是第一,不过可想而知很快就会降低。
让杨霖意想不到的,是羊的买卖,贩羊的商队成了西北客商的主流。
可以想象,假以时日军马饱和,这羊的交易会取代马成为互市的第一买卖。
宋人吃羊,马上要把蒙古人的库存吃空了,这可以帮助他们度过这次的暴风雪危机。
毕竟粮食才是活下去的保障,羊再多也不够活命的,吃一只少一只。
一只羊换来的粮食,能够吃一个月,可是杀一只羊却只能吃几天。
而无数的羊肉,流到大宋境内,不知道要催生出多少的吃法来
以前的时候,有西夏这个茅坑的石头挡在西北,实在是太碍事了。
躺椅后是一个穿着银红袄裙的俏丽女子,正在卖力地为他摁揉双肩。
女子已经累得娇喘吁吁,云鬓半斜,杨霖的眼睛埋在书中不能自拔,脑子里已经出现了西北的繁华。丝绸之路当年有多么繁华,楼兰古城至今仍是一个神话,开市之后的西北不会差当年,西域的商人也逐渐开始多了起来。
现如今的海商,还不足以支撑起欧亚的交流,这条古老的商道,还有它存在的必要。
苏妆怜撒娇着将册子从杨霖手中抽掉,纤腰一扭,倒在他怀里,嘟嘴道“这册子比人家好看么,大郎怎么只顾看它,人家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你也不知道心疼”
杨霖顺手搂住她的纤腰,这对双胞胎姐姐温顺,妹妹活泼,很是得宠,当即笑道“你是爷心头尖尖的肉,爷不疼你疼谁,来,把眼蒙上我教你个巧活。”
苏妆怜在他怀里一扭,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张帕子,娇媚一笑刚要蒙眼。
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苏凝香端着一碗补汤,款款而来看见两个人的模样红着脸低声道“大郎,外面来了几个客人,杨三儿说是延安府的种经略求见。”
一听这个名字,杨霖瞬间想起女真人已经提前举事的事情,心头一阵火起,此事分明就是西军挑起的克烈部做反,让契丹的外强中干暴露,帮助早就有反意的完颜阿骨打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端起汤盏喝了两口,杨霖拍了拍怀里的苏妆怜,让她站起身来。
苏妆怜扭着身子,闷闷不乐,杨霖经验老道,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精巧的玉簪,笑道“想不想要,叫声好听的就给你。”
苏妆怜手快,一把夺了过去,背在身后娇笑道“偏不叫,谁叫你只管诓人哄人。”
“小蹄子,骑到你男人头上了,这还了得凝香你帮我执行家法,一会我回来这小淫1妇的臀儿没有打红,你就跟着连坐。”
苏凝香红着脸啐了一口道“大郎就会说些风话欺负人。”
杨霖无心和侍妾调笑,站起身来,让姐妹俩伺候着换了身衣服,迈步走到客堂。
大堂内,种师中等人站在原地,见他来了都是神色一喜。
少宰肯相见,至少说明事情还有转机,杨霖叹了口气,道“黄龙府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种师中低声道“这件事在汴梁传开,下官也有所耳闻,说是契丹人被女真痛击,损失十万带甲之士。”
站在种师中的角度,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至少说明了自己撩拨契丹,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
契丹虽然说是和大宋建交结好的邻国,但是谁不知道两国的嫌隙,说是宿仇也不过分。
根据澶渊之盟,大宋至今还要交大量的岁币,来换取边境的安宁。
“契丹死了十万将士,那些人和咱们大宋的厢兵何异。你们觉得厢兵的战力如何”
种师中一脸愕然,少宰缘何如此不自信,大宋兵马近来屡获大胜,连灭强敌,兵威正炙,再加上战马的涌入,以及西北羌兵和克烈兵的补充,怎么能和黄龙府那十万草相提并论呢。
看到他们的反应,杨霖心里暗暗摇头,西军诸将也只是稍微能打而已,目光短浅并不比朝中文臣强多少。
如今的朝堂上,能和自己有一样想法的,只有看透了大宋国情的蔡京而已。
可惜,蔡京毕竟不是自己一路人,他会屈从于赵佶而把自己的才能全部用在搞钱上,可惜了一代能臣。
不然的话,杨霖倒不介意辅佐他一起把大宋挽救回来,蔡京这个人绝对有这个能力。
论起治国,他比自己强了不是一星半点,杨霖有这个自知之明。
叹了口气,杨霖说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契丹兵马何止三百万,岂能因为其中有十万废物,就以偏概全。上次的克烈,这次女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蠢蠢欲动,新起的异族势必又是一只狠戾残暴的野兽。
西北商路,乃是我大宋帝国的又一根基,万万不能动摇受挫。你们坐镇西北,应该做的是用尽手段保证西北的和平安宁,而不是挑起战端。
本官愿意对你们信任,可惜你们不愿意接受这份善意,我将上奏陛下重设秦陇制置使。”
种师中暗舒了一口气,杨少宰要派人到西北统筹全局,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
毕竟西军求的只是自保,没有什么大的不该有的野心,只要不裁撤将门,解除兵权,他们并不介意头上压着一尊大神。
杨霖接受了这次西军送上的厚礼,算是双方的一次开解,然后送走了千恩万谢的种师中。
他们前脚刚走,陆谦引着刚刚回朝的宋江,迈进了杨霖的书房。
“公明,坐。”
两相对比,杨霖这才感受到自己的心腹和附庸的区别,跟眼前的黒厮说话,人都轻松了一些。
“少宰,叫属下来有什么吩咐”宋江很久没有见到杨霖了,眉宇间也有些喜色。
“你这次立下大功,朝廷必有封赏,你想要什么”
“属下”
“那都不重要,我现在有个地方,非你去不可,你可愿意。”
“属下”
“算了,你不用说了,现在就你合适,你回去准备一下,收拾一番,去延安东路。”
宋江憋了半天,差点噎死,心中暗自腹诽,你不让说你问个什么劲
“少宰,属下去了有什么任务”
杨霖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轻笑道“发挥你的长处便是。”
宋江闻言一喜,自谦地说道“属下有什么长处,少宰还从没有夸过呢。”
“拉帮结派啊。”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厦将倾多奸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