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这一点,北线的宋军贯彻的十分彻底,韩世忠王禀等人,从积石山下杀出,所到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

    吐蕃领主贵族、僧人豪强,无不派出人马,到处搜寻韩世忠的大军踪迹,提前送上金银财货,免得到时候投降不被待见。

    北线精兵强将,战马如云,十万秦陇汉军,又有羌兵、克烈兵、回鹘兵还有数十蕃部十万人马听候使唤。

    韩世忠春风得意,一路南下,高歌猛进摧枯拉朽。更加过分的是,北线的吐蕃各部,相比较南线来说,都是些细末枝叶。

    要知道,吐蕃王朝,是从逻些城,辐射周围的各个城池,才是吐蕃的中心,最强的部落和寺庙,全都集中在这里。

    若不是吐蕃太大,南北之间相隔又远,这南线大军的存在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就在这种一片唉声的行军中,杨霖率领的缺兵少将的南线宋军,终于又到了吐蕃僧尼部领土。

    奔腾的怒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在空旷的高原上空回荡。

    杨霖环顾四周之后,摆了摆手,示意亲兵传令下去停止行军,在此地安营扎寨。

    一场恶战,行将爆发。




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烟各自稠
    宋军兵马驻扎在怒江西岸,以王者之姿重回僧尼部,并不因上次的失败而畏缩。

    这一战就是立威来了,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碾压曾经把宋军打败的僧尼部,才算是得胜。

    上一次春寒料峭,这番随着暖意浮现,雪融冰消,则就开始了道路翻浆的时节。

    大军后续的人马通行起来,比起原来被冻硬了的道路要艰难十倍不止,潮湿的路面也不适合骑兵冲锋。

    “大宋禁军多是步卒,道路泥泞,对我们倒是利好消息。”大帐内杨霖笑着说道。

    刘仲武显然也是十分欣喜,扬眉道:“若是主力会战的话,这不是一般的利好,简直是天助我军。”

    此战关系到整个吐蕃的归顺内附,打赢了不知道少打多少仗,所以一定要赢得漂亮,越漂亮越好。

    斥候已经派出,散布在各处打探着敌人的动静,僧尼部毕竟无法和宋军规模相比,只要他们集合出击,自己这里都能提前得到情报,不至于跟上一次一样,被人一冲而散。

    杨霖哈哈大笑,点头道:“各位好生休息,打下了僧尼部,为沿途的白骨报仇。”

    众人摩拳擦掌,起身告退,等到最后一个武将出去,杨霖脸上的笑意倏尔凝固,长叹一声。

    吐蕃延误了这么久的时间,这个时候北边的战事应该已经决出胜负了吧,距离女真人名震天下用不了多少时间了。

    大辽这个庞然大物,一旦倒下便如同鲸落海底一般,不知道多少势力因之崛起。

    女真自不必说,还有西边的蒙古诸部,尤其是善战的鞑靼人,喀喀尔部。

    这个关键的时候,大宋却被四分五裂的吐蕃羁绊在此,杨霖很怕战事拖得太久,贻误了自己的大事。

    第二天一早,三名斥候站在河边,洗了把脸,润了润皲裂的嘴唇,然后便取下水囊汲起水来。

    这里的江水碧水悠悠,清冽甘甜,然而河畔却是黄沙漫漫,一望无垠。正是朝阳升起的时候,远处起伏的沙山,在朝霞的映照下幻化出火红的颜色,就像燃烧着的火焰。

    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三个人机警地伏地,只见无数的骑兵奔驰而过,全都是蕃兵。

    不久之后斥候们放出报信的讯号烟花,一层层传递,到了宋军大营。

    怒江西岸,大营绵延十里,军威肃杀,哀兵重回战阵,也有必胜之心。

    中军大帐,一队甲胄鲜明的持枪武士巡弋于外,万岁营的亲军侍卫则如众星捧月一般,将整个大帐团团围住。

    掀开大帐,杨霖左边是刘仲武,右边是张叔夜,身后跟着陆谦吕望。

    “呜~呜呜~”苍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杨霖轻笑一声,道:“准备了这么久,连我都期待此战了,诸位请上马!”

    “中军步卒摆阵,挡住敌人的冲锋。方七佛,你率乌蛮骑兵,从左翼围上。西边地势较高,张叔夜你率兵为左翼殿后,顺便抢占山顶,准备居高临下,随时围歼增援的蕃兵。”

    “我的斥候,已经探到,僧尼部蕃贼此番请了两路援兵,正好一起灭掉,让蕃人知道我大宋的兵威。”

    “其余诸将,随我在中军迎敌,随时待命。”

    众将轰然应喏,潮水般退出大营,各自翻身上马,带了亲兵侍卫驰回本阵,片刻功夫,急促的号角声便纷纷响起。

    宋军阵前,蕃兵还未到,已经列阵以待。大宋兵将队列整齐,旌旗鲜明,鼓角声鸣,马嘶不断。

    远远看去,人喊马嘶,气壮如山,旗幡蔽曰,刀光锋寒,谁敢相信这是一战被人打回羊宜咩城的军队。

    终于,地平线上翻出一支黑压压的大军,吐蕃僧尼部落的首领尚可屹,手持着两把尖刀,兴高采烈地冲了过来。

    他实在想不到,为什么宋人不吸取教训,几乎是一样的地点,一样的兵马,又来给自己送一次横财?

    他身后的骑兵,跟着首领疾冲过去,那骑兵看似乱哄哄一冲而上,可是每三名骑士之间,都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相互照应,每三匹马,就是一个锲形,而所有的锲形,又汇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锲形。

    这便是锲形冲阵,两军交锋,蕃兵没有任何试探,没有通过侧翼冲锋、袭扰、牵制等措施打乱对方阵形,竟然就想直接凿穿宋阵?

    瞭望台上,杨霖冷笑一声,刘仲武也眉毛一挑,怒道:“蕃贼欺人太甚!”

    “此番教他们有来无回。”

    宋军有十万大军,还有乌蛮兵压阵,吐蕃人显然是想复制上一次的胜利,并且把战果扩大。

    十万大军,就想着这样凿穿,杨霖不禁为他们的勇气和嚣张的态度竖一个大拇哥。你当我是王黼?对不起,我不是废物。

    大地颤抖,蹄声如雷。让眼前这怒江的声势都不再耳闻,凭添无穷的杀气,衣甲碰撞金铁交鸣之声,策马扬鞭叱喝喝杀之声,遮掩了湍急的流水声。

    烟尘弥漫,天地变色,狠狠的碰撞下,人仰马翻,惨号连天。

    中军令旗不停地挥舞,杨霖再遣兵将,向对方的侧翼军队发起了攻击,一场全面的大混战,在河边展开。

    尚可屹的打法,注定了此战没有后路,除非是一头栽进这奔腾的怒江中,否则别想或者脱离战场。

    从瞭望台看下去,杨霖不断地投入兵力,让战团越来越形壮大,整个河边到处都是横冲直撞的兵马,杀得惊天动地,日月无光。

    突然,远处一阵烟尘起,尚可屹大笑一声:“援兵到啦!”

    原来这一个月的休战期,僧尼部也没有闲着,联络了几个大的部落,要一起击败来犯的宋军。

    西南方向地平线上烟尘腾起,先是一缕黑线,然后迅速向前推进,烟尘滚滚如同一条张牙舞爪择人而噬的黄龙,风驰电掣一般飞卷而来。

    吐蕃波如部和多弥部,论起实力还在僧尼部之上,聚集了不下三万精兵,一起驰援尚可屹而来。

    这便是杨霖排兵布阵时,所说的敌军两路援兵,果然好大的声势。

    “来得好!”杨霖一拍手,高声叫道,身后的陆谦猛的发现,少宰的脖子都红了,显然是激动紧张到了极点——

    黄龙府,城下烽火连天,战火如荼。

    一个冬天的时间,契丹军匠们赶制出了八百台石砲,箭雨、石雨,每天不花钱似的往黄龙府里倾泻,登云梯,擂城门、垒土山、挖地道,种种战术无所不用其极。

    辽军军威雄壮,分成多路向金国占领的黄龙府进发。天祚帝此时信心极大,觉得在自己亲征下,金国肯定会灰飞湮灭。

    城中守军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也是见招拆招,竭力抵抗。

    辽军一阵猛攻之后,没有丝毫的起色,反倒是城里的女真人,损伤着实有限。

    不过大辽此番带来的七十万兵马,不带一个虚报的水分,着实有些吓人,

    完颜吴乞买建议收缩兵马,保女真故地。有一个人倡议,便有十个人、百个人响应,一时间女真大帐内喧嚣的都是同一个声音:“放弃抢来的土地城池,收缩兵马,以保全金国!”

    金国皇帝,年轻的完颜阿骨打,拔刀而起,一刀斩断了身前的桌案:“俺们既然起兵,就要想着已经和大辽决裂,这种战争不过是预料当中的事,为什么事到临头又想着退缩。若是如此,俺们牺牲了那么多儿郎,就是为了让你们过几天舒服日子么?”

    帐内的女真鞑子,此时还没有养成暴戾张狂的心态,被完颜阿骨打一声怒吼,吓得都不敢再说话。

    “再有敢说退兵自保的,杀无赦!”

    一番决然的话也激起了他们的凶悍之气,完颜吴乞买低头道:“大哥,俺们都听你的,你是女真的首领,是俺们金国的皇帝。”

    完颜阿骨打神色丝毫不见缓和,举起手里的刀,大声地道:“辽人无能,累日攻城而没有几个敢攀登的勇士,只知道在城外砸石头。俺们女真勇士天下无敌,你们率领各自的谋克跟随我冲出去,把辽狗屠尽。”

    连连大捷,并不能改变女真族的“先天不足”:贫困、人口少。

    刚刚归附的渤海人,并没有彻底臣服比他们纸面实力小的女真,渤海王高永昌,在辽军大军压境的时候,选择登基称帝,自称“大渤海皇帝”,意图恢复祖先的渤海国。

    眼下,女真人只有两万兵马,完颜阿骨打竟然要弃城,和七十万辽军打野战。

    与之相比,同一时刻在西南,宋与吐蕃进行的一场大战,未免要黯然失色。



第三百零八章 满碛寒光生铁衣
    京营禁军,在开国之初,是一支纵横天下的强军。

    几十万大军,排成阵势,在战场上所向睥睨。

    如今虽然没有了那时候的自信和昂扬,总算还留着点先辈的技艺,十万人布阵,大部分的宋兵握着枪杆的手微微颤抖,沁出汗水粘湿湿的。

    终于,吐蕃人冲到了眼前,最前排的宋军几乎是同时爆发出一阵吼叫,提前布好的军阵开始展露出腾腾杀气。

    正面会战时候,战阵的作用将会被无限放大,这是无数人杰一代代研究总结出来的精华,是大宋禁军最后的看家本事。

    诸部兵马之间按照阵图有序配合,渐渐地靠着在汴梁每日的操练,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尚可屹的楔形攻势,被步卒挡住,吐蕃骑兵渐渐地浮躁起来。

    上一次,他们只用一轮冲锋就击溃了这支宋军,沿途追杀几百里,杀得尸横遍野,抢的满载而归。

    为什么还使这支敌军,还是同样的地点,自己却冲不开对方的步卒了呢。

    杨霖凝视着战场,将发抖的手藏到护腕内,以免露怯。

    这样的场面,他也是第一次见,双方血肉相搏,不是亲身经历,难以理解那种血气翻涌的紧张。

    “擂鼓!”

    战鼓响起,低沉苍凉的号角声也响起,西边高岗上的张叔夜看着敌人两路援兵越来越近,终于下令放箭。

    得益于斥候探子的情报,让杨霖可以从容布置对付援兵,全军的弓箭都集中在张叔夜的手里,让他占据高地,可谓是万无一失。

    波如部首领松落屹若有所觉,猛一抬头,就见四面八方骤然袭至的狼牙箭,已经像镰刀刈草一般连人带马射倒了一大片,人喊马嘶声这才仓促响起。

    “埋伏,有埋伏!”

    松落屹的周围,有亲兵凄厉地大叫,叫声随即戛然而止。

    蕃兵没有盾牌,有的举起刀来抵挡,有的甚至举起胳膊来挡,更多的人选择低头催马,杀进战团躲避箭雨。

    突然,藏在山下侧翼的乌蛮骑兵出现,从蕃兵的侧翼杀了出来。

    方七佛神色木然,看上去像个人畜无害的呆子,却有一双出奇坚毅的眼睛。

    他从容地指挥着乌蛮骑兵,眼睛微眯,注视着战场。后面的马蹄声顿时轰鸣响彻云天,一股颜色鲜艳的骑兵冲了出来!

    乌蛮骑兵,总是喜欢在盔甲上和马的身上涂上色彩斑斓的颜料,十分的醒目刺眼。

    这些人对吐蕃并不陌生,大宋没有踏足这片土地之前,他们已经欺负了吐蕃人百年了。

    这些乌蛮人是刚刚招募的,却不是新兵,只不过他们以前为之效力的土司老爷们,都已经被段正淳屠杀殆尽。

    乌蛮人并不怀念以前的主人,说实话,土司长期奴役压榨这些土人,浑然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奴隶,平日里为土司老爷打仗,可没有这么高的饷银和杀敌立功之后的奖励。

    刚刚摆脱奴隶身份的乌蛮人,此刻对于自己的新身份,还有一种解脱后的躁动感,正好借有这场酣畅淋漓的大战,来彻底释放。

    在乌蛮人自己的眼中,他们的命不值钱,只是土司老爷的个人财务罢了,就跟领地里的牛羊是一样的。

    这个世上,第一次把他们当人看的,是大宋派来的官员。

    两路吐蕃援兵,被人数碾压他们,又有一种奇特的高涨士气的乌蛮骑兵拦住,左翼率先开始崩溃,很多人被打到了怒江边上,无路可退。

    张叔夜下令全军用最快的速度,把手里的羽箭射完,然后拔出刀下山。

    蕃人援兵还未抵达战场,就连连受挫,尚可屹争取来的时间全部白白浪费。

    他本部的骑兵,一头扎进禁军的大阵中,被围起来消耗,根本无法对宋军的本阵造成有效的冲击。

    杨霖此时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上,这比上次指挥大军攻打方腊,可刺激紧张太多了。

    这无关乎战场的形势,几乎没有什么战阵经验,就要充当主帅,难免会有些慷慨澎湃之心,有人天生就是帅才,很明显杨霖不属于这一波人。

    眼看局势明朗,杨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战场上腥膻味道逐渐浓烈起来,即使在后面的高岗瞭望台上,杨霖都能闻到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后军预备队从侧翼压上,将蕃人彻底击溃。”

    一声令下之后,刘仲武大喝一声,亲自率兵从侧翼压了上去。
1...117118119120121...322
猜你喜欢